学术投稿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672-2124
  • 国内刊号:11-4975/R
  • 影响因子:1.14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2009年1期文献
  • 2005~2007年我院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质子泵抑制剂的品种、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5~2007年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销售金额以每年大于91%的幅度递增,其中,注射用泮托拉唑增长较快.DDDc则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质子泵抑制剂药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泮托拉唑的用量将不断上升.

    作者:马宗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6~2007年我院门诊麻醉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门、急诊11 963张麻醉药品处方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11种麻醉药品中,2006年7种药品DUI<1,2007年9种药品DUI<1.结论:我院门诊麻醉药品2007年的使用情况明显较2006年合理.

    作者:朱旻;魏宇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590份全肠外营养液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全肠外营养液(TPN)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2008年7月TPN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5例患者使用TPN共590份.患者疾病以腹部手术围手术期为主,占54.74%.结论:我院TPN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TPN合理应用的水平.

    作者:刘绍德;莫永生;潘秋荣;莫惠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人群门诊用药咨询问题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不同年龄门诊患者在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为针对不同年龄患者的个体化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门诊用药咨询记录,按年龄分组,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用药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咨询人群的年龄分布上,60~75岁人群所占比例高,占44.93%.不同年龄段人群主要咨询的问题存在差别:14岁以下人群咨询药物作用机制和用法与用量多,各占31.03%;15~44岁人群咨询药物用法与用量多,占25.60%;45~59岁人群咨询药物不良反应与相关问题多,占29.39%;60~75岁人群咨询药物不良反应与相关问题多,占24.74%;75岁以上人群咨询与疾病治疗相关的问题多,占24.27%.结论: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用药咨询问题有所不同,咨询药师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药学服务.

    作者:谢广艳;刘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5~2007年我国非甾体抗炎药市场应用分析

    目的:以骨骼肌肉系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为例,分析该类药物在2005~2007年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及生产厂家风云榜.方法:采用药物分类累加的方法统计2005~2007年非甾体抗炎药的销售数量和金额排序,并对前10位药品销售数量和金额对比,及前10位厂家对比.结果:双氯芬酸稳居销售榜首,美洛昔康、布洛芬等药物位居其后.结论:新一代的非甾体抗炎药已经占据主要市场,各类药物各有特色,但是仍需注意其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作者:邢颖;梁健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患者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查阅我院2008年5月门诊应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对其用药种类、剂量、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常应用的依次为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抗高血压药应用频度(DDDs)前3位的是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小于或等于1.近一半采用联合应用进行降压治疗,以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多.结论:应用药物基本合理,注意合并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王景红;顾媛媛;张彦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7年我院外科病房应用万古霉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儿童医院外科系统住院患儿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以促进其在儿童患者中更合理的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提取2007年度外科住院患儿使用万古霉素的所有病案,记录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共计26例患者应用了万古霉素,其中治疗用药16例,预防用药10例,平均用药天数分别为12天和3.6天.结论:应加大力度执行<北京儿童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对万古霉素采取特殊药品使用限制措施,严格用药指征.减少经验用药,使其在儿科患者中的使用更加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王晓玲;张菁雯;胡利华;李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我院麻醉药品利用研究及处方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上海电力医院2007年度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7年度麻醉性镇痛药的品种、消耗量和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较为稳定,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率相当高,用量及用药频度较高,吗啡的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但在麻醉性镇痛药所占的比例依然不高,芬太尼贴剂的用药频度很小.结论:本院2007年度的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仍然不尽合理,尚存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较大和用量频度较高等问题.

    作者:葛宪芝;周复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5~2007年我院降糖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降糖药使用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降糖药销售金额增幅较大,每年以约30%的幅度增加,降糖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每年几乎相等,各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分别为罗格列酮片、阿卡波糖片、格列吡嗪控释片,DDDs排序二甲双胍片、罗格列酮片、阿卡波糖片、格列吡嗪控释片列前4位,DDC排序稳定.结论:我院降糖药的使用比较规范,但胰岛素类药品使用量太小,不同药理作用的降糖药备用种类太少,不利于临床医生对药品的选择.

    作者: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5~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005~2007年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发展趋势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剂科计算机管理软件检索2005~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的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一直占据前3名,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在逐步规范化、合理化,但仍然存在问题,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潘沛;王丽丽;何敏;原永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6~2007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肿瘤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2006~2007年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药理分类和用药日均费用等情况统计与分析.结果:我院抗肿瘤药用药金额增长率低于用药总金额的增长率;植物药及其衍生物和抗肿瘤辅助药用药金额较高,紫杉醇的销售金额连续两年位于首位;2007年多数抗肿瘤药的用药日均费用较上年有明显下降.结论:我院抗肿瘤药用药金额将逐年增长,植物药及其衍生物、辅助治疗药及其他抗肿瘤药将是未来我院肿瘤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向.

    作者:南家林;王小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儿童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安全性的系统分析

    目的:评价儿童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2007)、PUBMED(1995~2007)、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2008年第1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2007)、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收集评价儿童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安全性的随机或半随机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随机和半随机对照研究(n=2112),其中中文16篇,英文7篇.根据Jadad量表评分,共有6篇文献为高质量文献.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组与对照组相比:(1)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评价指标尿游离皮质醇(Urinary-free cortisol,UFC)在3个月内显著升高[WMD合并=-11.67,95%CI(-19.68,-3.66),P=0.004],但1年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合并=-3.45,95%CI(-9.08,2.18),P=0.23];(2)1年内[WMD合并=0.02,95%CI(-0.07,0.11),P=0.49]和1年以上[WMD合并=-0.22,95%CI(-0.53,0.09),P=1.40]的生长速率GV(Growth velocity,GV)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使用6个月[WMD合并=0,95%CI(-0.01,0.01),P=0.95]和1年[WMD合并=0.01,95%CI(-0.01,0.02),P=0.24]后的骨密度BMD(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两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反应骨形成的指标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C-terminal telopeptide region of type Ⅰcollagen,ICTP),6个月内显著升高[WMD合并=-3.33,95%CI(-5.23,-1.42),P=0.0006].纳入的研究中仅ICTP研究间具有异质性(异质性检验P<0.000 01,I2=96.4%),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ICTP的分析结果较为稳定可信;其余指标的来源文献均为同质性.发表偏倚的分析结果显示UFC存在一定发表偏倚.结论: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时期内(1年)对生长发育、骨密度和肾上腺皮质功能没有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而短时间内(6个月)影响骨形成和肾上腺皮质功能.

    作者:王凤华;张婷;刘芳;翟所迪;胡永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5~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对我院2005~2007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用药金额、用药种类、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逐年增多,但抗菌药物的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为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现象.

    作者:王毅;任显华;张爱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注射用清开灵联合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注射用清开灵联合三黄一龙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RA活动期患者120例,分为清开灵联合中药治疗组60例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对照组60例,观察其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了解其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明显早于并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2周、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9.76%、90.98%,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清开灵联合中药以清热解毒、合清三焦湿热法为主治疗RA活动期,与非甾体药物比较,可以缩短起效时间,可以更好地降低关节滑膜的炎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

    作者:刘德芳;郭明阳;刘太华;张俊;罗勇;吕晶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伊立替康联合卡铂合并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卡铂合并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采用伊立替康80 mg·(m2)-1第1、8、15天,静脉滴注,顺铂80 mg·(m2)-1,在第1~3天共分3天使用,静脉滴注,每4周为1个周期.Ⅱ组采用伊立替康30mg·(m2)-1联合卡铂(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2)给药7周、胸腔放疗3~4周(共63 Gy:1.8 Gy×25 d+2 Gy×9 d),然后每21天予以多西他赛75 mg·(m2)-1强化3个周期.治疗2周期以上开始评价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结果:Ⅰ组CR9例,PR 17例,SD 6例和PD 8例,总有效率为65.0%.1年生存率45%,2年生存率7.5%,中位生存9个月.Ⅱ组CR 10例,PR30例,SD15例和PD 5例,总有效率为66.7%.1年生存率50%,2年生存率10%,中位生存13个月.主要毒副反应表现为血液系统毒性和消化道反应.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铂合并放疗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好.

    作者:康欢荣;蒋建;肖文华;朱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进展与临床评价

    目的:归结于药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使肿瘤的化疗不再拘泥于干扰细胞的生长周期,把对肿瘤细胞攻击锁定于与肿瘤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酶、表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靶位,使药物治疗的切入点由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度,提高肿瘤联合治疗效果,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策略.由此应运而生的抗体药物独树一帜,对其研究和评价日趋活跃,本文总结其作用优势和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及结论:分子和抗体药物疗效确切、特异性强、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小,无疑是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巨大突破,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研发的重要方向.

    作者:张石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他克莫司临床不良反应与防治

    目的:对他克莫司的不良反应与防治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及结论:他克莫司作为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其治疗指数很窄、个体差异较大,故临床不良反应也较明显,其中主要的是肾毒性和神经毒性.所以临床在使用他克莫司时应密切监测其血药浓度、血清肌酐、尿量及肝功能等指标,然后根据患者相关指标制定合理的个体化、安全化治疗方案,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史天陆;孙言才;沈爱宗;张善堂;姜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87例丹参及其制剂所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丹参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采用<中国医院知识仓库进行检索并查阅原始文献,对1994~2007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有关丹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丹参及其制剂所致不良反应主要多发于用药30分钟以内,且多发于50~59岁年龄组,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心血管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其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比例高.结论:临床医生、药师及护士应重视丹参及其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余雄杰;王林霞;刘生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我院1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6月上报的120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占68.3%);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高(占46.7%),其次为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药物;氟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19例,占33.9%),其中又以左氧氟沙星为首.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以及循环系统损害.结论:应强化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田德蔷;陈晓红;赵志刚;王慧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8年1~5月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5月儿科门诊处方,根据临床药理学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的抗生素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并加以分类统计.结果:共审核处方20 936张,其中抗生素处方11 743张,存在不合理用药1 852张,分别在给药方案、药理作用、合并甩药、重复用药、剂量不足以及使用不当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基本符合抗菌原则,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黄怡;王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研究进展

    蛋白酪氨酸激酶(PTX)是一组酶系,分受体型和非受体型.常见的受体型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胰岛素受体家族、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家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家族、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家族等;非受体型包括SRC、ABL、JAK、ACK、CSK、FAK、FES、FRK、TEC、SYK家族等.PTK是多种肿瘤常见的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其活性可破坏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作者:杨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抗肿瘤药的进展与临床评价——肿瘤治疗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

    1 张石革:肿瘤靶向治疗的进展回顾肿瘤的药物治疗史,可追溯到60年前,自20世纪50年代,在以孙燕院士为首的无数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肿瘤内科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和长足的进步,已成为综合治疗中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单纯的肿瘤内科治疗就可完全治愈某些肿瘤;并与手术,放疗或同步的辅助化疗协同,不仅提高肿瘤的治愈率,改善多数晚期复发转移肿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延长生存期.肿瘤内科治疗已成为当前肿瘤治疗为活跃的研究领域,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为重要的手段.

    作者:程迎秋;张石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晚期胃癌3种化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58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组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奥沙利铂85 mg·(m2)-1,iv,d1;亚叶酸钙200 mg·(m2)-1,iv,d1~2;5-Fu 400 mg·(m2)-1,iv,d1~2,600 mg·(m2)-1·d-1持续静脉滴注22 h,d1~2.B组:多西他赛75 mg·(m2)-1,iv,d1;DDP 30 mg·(m2)-1,iv,d1~3;5-Fu 500 mg·(m2)-1,iv,d1,d8.C组:卡培他滨2 000 mg·(m2)-1·d-1,po,d1-14;L-OHP 130 mg·(m2)-1,iv,d1.3组方案均以21 d为1个周期.结果:A组、B组和C组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33.3%、38.9%和43.8%.化疗1个疗程住院费用分别为5 063.7元、6 940.0元和6 951.9元.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3组方案所需成本分别为152.1元、178.4元和158.7元,在A组方案的基础上,每增加1个单位效果,B组和C组所追加的成本分别为335.1元和179.8元.结论:本文研究结果提示,C组方案为治疗晚期胃癌的较好方案.

    作者:费小非;盛明宇;李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治疗丹毒成本-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丹毒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1日~2008年4月30日病历共41份,按照治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 541.22和3 931.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更经济.

    作者:周昕;李智成;阙华发;谢瑞芳;顾希钧;刘晓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国产与进口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对国产与进口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进行经济学研究,选择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及进口阿德福韦酯片10 mg,每日1次,4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药物成本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有经济学优势.

    作者:阳宇;刘赛祥;林山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腺苷蛋氨酸对新生鼠肝脏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腺苷蛋氨酸对新生鼠肝脏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ilirubin uridine glucuronosyl transferase,B-UGT)活性的影响.方法:试验组腹腔注射腺苷蛋氨酸,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苯巴比妥/尼可刹米,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疗程7天,测定3组肝脏B-UGT活性.结果:阳性对照组肝脏B-UGT活性显著高于同期阴性对照组,试验组肝脏B-UGT活性显著高于同期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论:腺苷蛋氨酸能够诱导提高新生鼠肝脏B-UGT活性,从而促进胆红素代谢.

    作者:崔其亮;司徒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银翘散对流感病毒感染快速老化小鼠血清中TNF-α及IFN-γ动态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效方银翘散(YQS)对流感病毒感染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因子的影响,从而确定YQS通过抗流感免疫损伤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以甲型流感病毒(FM1)感染快速老化小鼠(SAM)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动态观察YQS干预治疗后TNF-α及IFN-γ的变化.结果:YQS(3.03、4.55、9.1 g·kg-1)可不同程度降低病毒感染后TNF-α在血清中的浓度及升高IFN-γ在血清中的浓度.结论:YQS可以抑制TNF-α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提高IFN-γ的表达水平,从而发挥减轻炎性损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庆国;毕明刚;季宇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