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学科发展过程中,基础研究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对药事管理研究方法展开讨论,说明移植方法对药事管理研究的重要性,分析药事管理与管理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关系,提出研究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悦;苏怀德;李野;蒋志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本文分析阐述了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目标和特征,针对以往医院药学功能定位、岗位设置、人力资源配备、科研与工作重点等方面存在的偏差,分析了现代医院药学工作中药品保障、药学技术服务、药学信息管理、科研教学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强调了细化岗位、落实考核制度的重要性以及临床药师和其他岗位适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以期从医院药学工作组织和管理者的角度,与同行一起探讨新世纪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
作者:史国兵;马艳;马宏达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药品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城镇居民的安全用药已基本得到保障.而广大农民购药质量难以保证.怎样才能将党和政府赋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履行好,确保农村医药市场规范,农民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放心药呢?我们在深入的调查中发现,仅仅依靠行政监督还不够,还应利用市场手段,加强农村供药网络建设,以合格的质量、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农民群众的购药需求.
作者:柴寿良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当前,我国药品市场供应的品种、数量繁多,形成了买方控制市场的局面.药品采购人员与药品供应商的关系和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是在遏制药价虚高、纠正药品购销不正之风、各院普遍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的形势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作者:张映明;李建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硝唑栓中替硝唑的含量.采用lichrosorb C18色谱柱(5μm,4.6mm×200mm),甲醇-水(27∶73)为流动相,流速为0.9ml*min-1,检测波长为317nm.替硝唑在16~48μg*m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6%,RSD=1.18%.该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赵树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采用RP-HPLC法测定蒙成药乌兰三味汤散中大叶茜草素的含量.选用Hypersil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四氢呋喃(340∶60∶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0nm.大叶茜草素在0.1608~0.804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4%,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周桂坤;莫日根高娃;哈斯高娃;包梅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辅酶Q10是一种脂溶性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辅酶Q10片和胶囊是2001年国家重点考察品种之一,作者在崩解时限检查时发现,辅酶Q10胶囊样品囊壳虽已崩解,但胶囊内容物聚结成小颗粒通过筛网后仍悬浮在水面.因此,作者对辅酶Q10片与辅酶Q10胶囊的溶出度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梁翠荣;董蓬;孙吉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健儿消积贴为锭剂,由弹性胶布与药芯分别单独包装而成.药芯由栀子、丁香等5味药组成,具有和胃健脾、理气消积、清热除烦的功效,对小儿疳积(郁热型)形体消瘦、肚腹膨胀、食欲减退等症有较好的疗效.方中栀子其有效成分为栀子苷,本文用HPLC法测定健儿消积贴中栀子苷的含量,该法快捷、灵敏、准确.
作者:杨海明;许江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扶康胶囊由红景天、地龙等数味中药组成,具扶正祛邪、化瘀散结、行气利水之功效,在治疗癌症尤其是肝癌临床疗效显著.为有效的控制该成品质量,对处方中的君药红景天的主要活性成分红景天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马潇;黄晓萍;宋玉成;王兰霞;张伯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药物的抑菌作用是相对的,而污染菌的种类却是多样的.一种抑菌药物不可能抑制所有种类的污染菌,因此抑菌药物也可能被污染菌污染.而且细菌和抑菌药物接触后,可显示出抗药性的突变体[1].因此,抑菌药物染菌限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供试品本身在试验条件下是否抑制被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冠心冲剂是由人参、三七、琥珀、苏合香、丹参等组成的复方制剂.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目前尚未见含量测定的有关报导.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丹参进行了含量测定[1].结果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分离效果.
作者:刘孝兵;李文杰;王伟华;李永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药品是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的一种特殊商品,正确使用药品是诊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医院是药品流通的后环节,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品质量,关键在于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
作者:赵东坤;耿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为了加强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卫生部从1984年起开始组织全国的药品抽验工作,并定期发布全国药品质量公告,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对假劣药案件产生了很大的威慑作用.
作者:邹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医疗机构是药品终端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报道我国85%以上的药品从医院流向病患者[1].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试对温岭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探讨农村药品监管对策.
作者:郑福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药保健药品是我国中医药宝库的一个组成部分,多年来,在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客观上推动了保健药品市场的发展.
作者:杜晓曦;张象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替硝唑是一种强力抗厌氧菌及抗原虫感染的药物,临床上常与其他抗生素同时应用,以治疗和预防术后感染,尤其是厌氧菌和需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所以,与其他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并进行了很多研究,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闫双银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医院药学深入临床、走向一线已是大事所趋.用药咨询是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怎样更好的开展临床用药咨询服务,是摆在每一位药师面前的严峻课题.
作者:刘进先;张晓萌;张华;李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新生儿硬肿症为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以早产、窒息、感染的新生儿为常见,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我们自1995年3月~2001年10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新生儿硬肿症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京新;韩蕴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美国FDA正在将一些品种的监督管理责任从生物制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BER)转到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CDER).这种合并的动议主要是为CBER和CDER的科学行为和管理行为进一步的发展和协调提供机会.FDA认为: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多,相应治疗疾病的药物和生物制品也在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对于机构之间决策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来说是很必要的.
作者:许明哲;金少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2000年9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表了修订人全身用抗生素类药品标签说明书的草案.在此后近13个月的时间里,美国FDA认真考虑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采纳了其中的部分建议,有些意见未予以考虑.2002年10月4日,美国FDA对联邦法21卷(食品与药品法)的第201条关于药品标签说明书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细菌耐药性方面的内容.
作者:马越;李景云;金少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实施GMP的主要目的是力求消灭生产过程中的任何质量隐患,如污染、混药和差错等,这些质量隐患仅靠检验无法完全预防和发现.如何及时发现、处理潜在的质量事故,生产出一流的药品,是摆在医药同行面前的首要问题.笔者长期从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论述如下.
作者:赵文昌;宋丽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软紫草)Am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紫草(硬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或内蒙紫草Amebia guttata bunge的干燥根.另外在一些地区也用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et franch等根作紫草入药.紫草性寒,味甘、咸,能清热凉血,解毒透疹,临床上常用它来抑菌、抗炎和避孕等.笔者通过紫草的体外抗金葡菌和大肠杆菌实验,发现软紫草和紫草与非药典品种滇紫草在抗金葡菌和大肠杆菌方面无显著的区别;另外,紫草的抗菌作用与紫草的含量无直接关系.
作者:王翠蓉;法小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快胃片是近年来常用的治疗胃病的中成药.该药由青岛国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因其起效快、价格低廉,成为本地区市场流通中销售量较大的中成药之一.
作者:王瑞媛;赵秀玲;王俊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受中日合作JICA项目的支持,有幸于2003年3月24日至5月16日赴日本,分别对4个不同性质的从事人用药品、食品、化妆品、农药、兽药和医疗器械等有关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GLP研究机构进行了考察和学习.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了日本政府与GLP有关的法规和GLP的监督和检查过程,全面的学习了GLP实验室在GLP环境下对实验设施、人员、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实验资料保管等一系列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本文将考察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一点体会进行概述.
作者:李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药品检验业务统计及检验业务卡片的填写是药品检验工作的一个必要的环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药品检验业务统计和检验卡片的填写已告别手工操作,过渡到应用计算机来实现相应的工作.
作者:赫修洁;李莉;窦忠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