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要介绍药物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作者:冯剑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药品注册是指一个国家的药品注册管理部门基于药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等特性给予该药品上市许可的过程,也是医药企业长周期、大投入、高风险研发创新项目的成果检验过程.因此一国的药品注册审批制度关系到企业药物研发与创新的动力和效率,在药物创新战略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史录文;胡彬;江滨;曹文庄;王一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零售药店在医疗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执业药师作为患者购药用药的技术指导者,已是开办现代零售药店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也是开展竞争,吸引消费者的优势之一.
作者:金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建立健脾止泻散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50:20:4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94nm.厚朴酚在0.918~9.18μg、和厚朴酚在0.446~4.4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6%(RSD=0.84);99.14%(RSD=0.81).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健脾止泻散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卢日刚;唐敏玲;韦向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C18,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三乙胺(60:40:0.2:2滴),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1.黄芩苷对照品在0.0252~1.00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9.6%,RSD为1.4%.方法可行,结果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张雪菊;樊敬丽;殷学芳;郑立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参照<欧洲药典>,修订<中国药典>鞣质含量测定法的实验方法.采用磷钼钨酸-干酪素比色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测定五倍子、地榆药材中鞣质的含量.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9%.本法可快速、准确地用于中药材中鞣质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坤;鲁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测定复方细胞色素C滴眼液中防腐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抑菌作用.对黑曲霉14天抑菌效果较好,而28天未见抑菌效果,对其它各菌的作用符合<美国药典>24版的标准.
作者:侯传香;胡文红;隋丽娅;韩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溴丙胺太林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色谱柱为Hypersil-ODS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溶液(0.02mol·L-1磷酸二氢钠,用磷酸调节pH值至4.0±0.2)(60:40);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1;溴丙胺太林在30~15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RSD=0.65%(n=6).方法简便、可靠、快速、可用于溴丙胺太林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选林;卜生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风痛安胶囊质量标准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四册,因标准中仅有薄层色谱鉴别.为有效地控制其内在质量,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其主要药味黄柏中所含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
作者:曹湘萍;舒毕琼;章泽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明确了药品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规定了从事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个人的权力和义务,<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给药品的监督执法提供了更加具体、可行的法律依据.但在现实工作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尚未明确规定,笔者对此发表刍议:
作者:张纯良;谭幸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实施以后,绝大部分人用药品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监控.但是,尚有一些卫消准字号人用消毒药剂的管理不规范,多头批准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加强人用消毒药剂管理已迫在眉睫.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作者:杨祚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几年来,我国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保证药品的正常流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基层农村药品流通渠道仍然混乱, 甚至有经营使用假劣药品的现象,老百姓用药缺乏安全感.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基层购药行为抽样调查资料的分析,提出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乡零售药店药品购进渠道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作者:岳淑梅;宋丽丽;于培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基层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以后,经过两年多来的工作实践,我国药品监管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但还存在一些较深层次的自身建设问题,基层一些同志对法治原则与市场经济、打假治劣与规范化管理、短期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认识不足,监管工作思路不清,甚至影响了基层药品监管工作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就当前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更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作者:侯茂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院药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增进药品疗效,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具体职责就是要把好药品使用的后关口,全面落实合理用药的原则.多年来,我国医院药事管理处于薄弱环节,医药费用增长过快,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危害.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依法规范了药品经营活动和医疗服务行为,对促进医院药事管理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茂华;李建华;高元庆;段利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药品案件形式错综复杂,常见的有:生产(含配制,下同)、销售(含使用,下同)假劣药品;无证生产、经营药品;违法购销药品等.承办案件,是一名执法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的基本技能.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在此谈一谈对常见药品案件的调查与取证.
作者:李文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药是祖国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国粹.随着我国加入WTO,中药将在世界天然药物市场占有更多的份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管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施行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这是国家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制定和实施的有关中药材生产、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作者:韩满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药物引起的尿潴留时有发生,张谨福等[1]曾对17种药物引起的尿潴留进行了综述,但我们在查阅文献时发现,尚有下列报告也应引起大家注意.1 环丙沙星张品一等[2]报道,1例66岁女性病人,因气管炎,给予环丙沙星200mg静滴,出现下腹胀痛,不能自行排尿,导尿后症状缓解.次日,给予同样剂量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当停用环丙沙星后,尿潴留症状消失.肖国钧[3]也报道了1例类似病例.
作者:杨树民;杨继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卡托普利(又名巯甲丙脯酸,captopril、以下简称CPT)是首次人工合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障碍等.近年来其不良反应(ADR)屡见报道,常见的ADR有咳嗽、一过性血压降低、皮疹等.随着CPT的临床应用日趋增多,其它一些少见的ADR亦时见报道.本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CPT的ADR总结归类,以引起临床用药时注意.
作者:胡明侠;徐元林;赵宁志;郭爱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马免疫球蛋白(equine immunoglobulin)是用目标抗原免疫马匹后,产生抗该种抗原的抗体免疫球蛋白,经胃酶消化、纯化提取制得,分别用于各相应疾病的预防(被动免疫)和治疗. 基本原理是采用无致病性的致病物质多次免疫马匹,待免疫抗体达到较高滴度后,采血提取抗体免疫球蛋白IgG, 利用胃蛋白酶切掉无中和活性的Fc段,仅保留具有中和活性的抗体V形F(ab')2片段,利用其特异性中和致病原的功能进行疾病预防与治疗.
作者:张庶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抗生素作为上世纪开始问世的抗菌药物,在抗感染治疗、保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抗生素在临床治疗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当今人类极为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作者:马越;金少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院制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大中型综合医院,医院制剂品种很多,应用广泛,在配合临床治疗上具有及时、灵活的特点,这是社会化大生产无法代替的.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日益发展,医疗机构的制剂规模和品种趋向萎缩,但它又不可能完全被取代.随着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医疗改革的不断完善,我国医院制剂将出现新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秋红;李黎;滕英博;夏曙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胆道系统感染及预防手术后感染是重要的处理措施,国内对胆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利用评价报道极少见,我们对我院2002年胆道系统感染的出院病例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制定合理的胆道感染抗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崔洁;吴昊;佐山;刘小勇;潘世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呼吸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病,用药以抗菌药物为主,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患者的康复及医疗质量有密切关系,本文就呼吸内科病例进行抗菌药物的利用调查.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随机抽取本院 2003年 3月出院的呼吸内科病例50份,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4例,急性支气管炎 9例,细菌性肺炎22例,男性34例,女性16例,大年龄90岁,小16岁,平均年龄62.7岁.
作者:王中伟;翟素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许多西方国家的药品注册管理机构不仅注重于加快审评的速度,而且越来越多地着眼于提高审评的质量.然而,审评质量是一个难以监控的指标,它缺乏客观性评价的标准,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审评过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申请和报送资料;科学的评价过程;科学地得出结论.这三部分都能影响审评的质量.一般来说,药品注册管理机构与制药企业双方都会从高质量的审评过程中受益.从药品管理角度来说,审评质量意味着通过科学的评价来保证只有安全和有效的药品才能进入市场.制药企业对审评质量的关注是希望审评过程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
作者:陈峰;叶祖光;刘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前,各大医院使用的大输液包装材料有玻璃瓶、塑料袋.本实验采用药典规定的方法,对不同包装材料的5%葡萄糖注射液质量进行全检,同时进行安全试验,为生产厂家选择合格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
作者:张辉;汪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阿昔洛韦(acyclovir ACV)是一广谱抗病毒药物,目前普遍作为抗疱疹病毒的首选药物.临床上常将本品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但近我院发现几例阿昔洛韦与其它药物分别用大输液溶解后串联输液时,在输液管道中相遇产生浑浊、变色、沉淀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