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绍了申请药学科研基金时必须注意的问题:(1)结合各类基金的特点;(2)结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发挥院校自身整体优势与研究人员的自身优势;(3)找准学科前沿、突出创新性;(4)注重学科交叉与团队建设;(5)重视申请书的撰写.
作者:崔博华;江滨;史录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通过NIR药品快速检测系统查出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掺入诺氟沙星的情况分析,提示药品检测车车载技术人员在NIR药品快速检测系统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对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对筛选未通过品种应进行全面检验,从中发现劣药,从而促进NIR药品快速检测系统以查假为主到查假治劣并重的转变,更大限度的发挥该技术高科技打假治劣的优势,提高药品检测车运转效能.
作者:殷飞;侯少瑞;张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简要分析了食品、药品检验标准的构成和特点,就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合理使用标准和出具报告与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张敏波;陈龙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通过对三种中药饮片的监督抽验结果进行分析,考察了全国中药饮片主要产区和中成药生产企业集中地区的中药饮片质量状况,探讨了中药饮片目前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作者:高天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从假阳性的角度,对药品检测车车栽近红外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与分析;此次验证试验选取了16个品种共计110批样品,每批样品均通过药品检测车上的近红外光谱仪进行模型识别.识别情况与实验室法定检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假阳性率为13.6%.
作者:余驰;刘爱萍;姜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采用HPLC法测定陆英片中熊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Symmertry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82:18),用磷酸调pH值至3.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线性范围为0.095~0.950μg,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70%.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江红;张若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建立蒙成药萨拉吉德-11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姜黄素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4%冰醋酸溶液(48:52),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430nm;姜黄素的线性范围为0.039072~0.19536μg,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RSD=1.8%,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可用于萨拉吉德-11的质量控制.
作者:关金凤;周桂坤;董春;宫晓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研究尿中哌替啶、美沙酮、可待因、吗啡、O6-乙酰吗啡等5种鸦片类滥用药物的膜式固相萃取(disk SPE)以及GC/MS/SIM定量测定的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柱萃取,以含2%(v/v)氨水的氯仿-正丙醇(4:1)为洗脱液,对尿中的5种鸦片类滥用药物进行提取.经BSTFA衍生化后再用GC/MS/SIM测定,分析物的检出限为0.001~ 0.008 μg·mL-1.同一根萃取柱,连续使用7次,没有出现堵塞和污染,回收率及RSD未见下降,用所建立的disk SPE方法对嫌疑尿样进行分析,与液-液萃取的结论一致.该方法适合于法医毒物分析.
作者:朱彬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建立驴胶补血颗粒、银杏叶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和试验.经方法学验证试验得出的检查方法可用于驴胶补血颗粒、银杏叶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何维为;上官一平;王伟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铁缓释片中5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维铁缓释片中Fe的含量及释放度检查.Fe、维生素C、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在本文设计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0,平均回收率结果良好.本法线性关系和精密度均良好.该质量标准的研究有效控制了维铁缓释片的质量,结果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毕雪艳;赵作连;李楠;余卫兵;张刚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建立维生素C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样品用常规法、酸碱中和法、薄膜过滤法3种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试验,观察结果,样品酸碱度用碳酸钠调节至中性,可消除其抑菌作用.该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维生素C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丁勃;郑力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苏感冒片中葛根素含量.采用SHIMADZU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1:89),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0nm.葛根素在0.0211~0.3376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0.65%(n=6).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李东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建立HPLC法测定灭澳灵片中绿原酸的含量.采用DiamonsilTM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7nm.进样量在0.0204~0.204μg范围内绿原酸与峰面积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1.29%(n=9).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灭澳灵片的质量.
作者:郭娅;何世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建立神农镇痛膏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马钱子中的士的宁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SHIMADZU shim-pack VP-ODS柱;流动相:0.03mol·L-1甲酸溶液-乙腈(90:1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士的宁进样量在0.04092~1.02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102.3%(RSD=0.9%).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神农镇痛膏的质量.
作者:郭汉文;于双慧;郭兴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素片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4:96),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1,柱温:室温.线性范围:3.2~64μg·mL1,r=0.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24%.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更适于天麻素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晓丽;崔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建立蒙成药加味图喜木勒-3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线性范围为0.1492~5.2220μg,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1%,RSD=0.60%,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孟和;齐格日乐图;朱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药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存和健康的权利,历来是各级政府关注的工作重点.论述药品安全的基本内容、管制途径以及评价方法,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方来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观察我院药物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对57例临床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高,有35例,占61.4%.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为常见,有34例,占59.65%,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提示临床用药前要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杜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自2000年至今,国内已有90余篇关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性研究的文章发表,这些研究主要对我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现状、危害、原因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干预和管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促进了我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004年10月我国第一部有关抗菌药物应用的技术与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出台了,该<指导原则>会对我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淑洁;闻满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将药品特征与药品属性结合起来,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法律属性和商品属性对药品加以描述,并将产品分类和药品属性相结合,以提高对药品概念的总体认识.
作者:刘兰茹;兰恭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通过对<处方管理办法>的解读,结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旨在使该办法的各项规定成为提高临床用药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标尺.
作者:梁竹;张悦;闫新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香菇多糖(lentinan,LNT)是从真菌香菇(lentinusedodes)的子实体中分离到的一种β-1,3葡聚糖.综述了香菇多糖的抗肿瘤和降糖生物活性的近研究进展.LNT通过非特异性地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能够激活宿主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以达到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而香菇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调节糖代谢、促进肝糖原合成、减少肝糖原分解而实现的.
作者:张昕;张强;梁彦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探讨新形势下改进我院中药房管理模式的方法.通过总结我院现有中药房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张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SPS措施的通报是WTO各成员国构筑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安全屏障的主要手段,是国际贸易较量和竞争的主要阵地,也是获取其它国家通报信息的主要平台;科学评议各国的SPS措施,有助于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也是各WTO成员国的基本权利.从对美国SPS对外通报以及评议工作的分析探讨,发掘其通报评议机制的特点,以期为完善我国的SPS通报评议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童仁平;石阶平;余江南;孙咸泽;丁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印度生物技术产业2005年注册收入达到近11亿美元,2006年达到15亿美元,近年印度在该领域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联合国已把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生物工程技术培训中心,欧美等发达国家则将其作为生物技术试验基地,不少跨国公司和医药巨头也纷纷拥入.概要描述了印度生物技术产业的概况,对印度生物技术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成功因素进行了重点阐述,并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高云华;吴曙霞;刁天喜;庞乐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阐述实施中药饮片GMP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对中药饮片检查标准的认识理解以及实际工作情况,讨论2年多来中药饮片GMP实施过程中影响实施进度的主要因素,分析认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作者:王立新;丁安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中药饮片商品现状调查的前提下,分析总结了中药饮片商品品种混乱的类型,认为医与药、教与用结合不够,学科间欠沟通是中药饮片商品品种混乱的原因之一;提出了对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商品学中中药饮片教学内容合理设置的建议.
作者:孔增科;张伟;郭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