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来获得具有相对普遍代表性的血瘀证证候数据库.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我国3个地区展开血瘀证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在4家医院完成了2100例调查,合格2004例,经过对所得出数据基本信息的统计和可靠性分析,认为调查结果与临床实际比较符合,可靠性高.结论 将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群体调查应用于中医证候学研究中,可以获得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的临床病证信息,使得分析和处理结果更可靠,也更具有推广性.
作者:姚魁武;王阶;朱翠玲;衷敬柏;武继涛;方居正;王恰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妇女更年期为妇女卵巢功能逐渐消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一般发生于45~52岁之间,部分妇女在此期间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以及新陈代谢障碍等症状.
作者:王大伟;王继峰;牛建昭;赵丕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止消保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洛汀新治疗,治疗组使用止消保肾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测定空腹血糖(FPS)、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NO水平及SOD活性.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均能明显降低FPS、UAER及NO,升高SOD活性(P<0.01);对照组症状积分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积分(P<0.01),而且在降低UAER及NO水平,升高SOD活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止消保肾汤能降低早期DN患者的症状积分及UAER,可能与降低NO水平、升高SOD活性有关.
作者:范冠杰;黎永富;唐爱华;李双蕾;李晶晶;罗广波;周卫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资冲颗粒灌肠和灌胃对去势小鼠雌激素水平及其效应的影响.方法 对去势小鼠采用灌肠和灌胃两种方法给予资冲颗粒,并与己烯雌酚、女金丹进行对照.对小鼠阴道细胞角化指数、子宫指数进行计算;对子宫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 资冲颗粒灌肠组、资冲颗粒灌胃组、己烯雌酚组、女金丹组作用相似,均可增加去势小鼠阴道细胞角化指数(P<0.01)、子宫指数(P<0.01),提高小鼠血清E2水平(P<0.05),增加小鼠子宫内膜厚度(P<0.05).结论 资冲颗粒直肠给药和灌胃给药均可提高去势小鼠雌激素水平和产生雌激素样效应.提示资冲颗粒促卵泡发育的作用可能与提高雌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段恒;陆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活血注射液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与人单核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培养HUVEC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ox-LDL制备细胞损伤模型.采用蛋白定量法检测HUVEC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RT-PCR 检测 HUVEC中ICAM-1的mRNA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HUVEC中ICAM-1的蛋白表达.结果 ox-LDL作用HUVEC后12、24 h时,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显著升高,HUVEC中I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均明显升高,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活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以及显著降低ICAM-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0.01),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活血注射液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单核-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朱陵群;庞鹤;王硕仁;牛福玲;崔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从核转录因子kB(NF-kB)、热休克蛋白(HSP70)和一氧化氮合酶(eNOS、iNOS、nNOS)表达的变化揭示脑脉通抗老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MCAO方法复制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脑缺血(Ⅰ)3 h和再灌注(I/R)1、3、6、12 d大鼠神经症状积分、脑组织含水量、病理变化、NF-kB、HSP70和NOS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I/R 1、3、6 d),神经症状积分(各时间点),NF-kB(I 3 h和I/R 1、3 d),HSP70(I/R 1、3、6、12 d),eNOS(I/R 1、3、6 d)、nNOS(各时间点)和iNOS(I/R 1、3、6 d)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脑脉通组神经症状积分,脑组织含水量(I/R 3、6、12 d),NF-kB(I/R 1、3、6、12 d),nNOS(I 3 h和I/R 1、3 d)、iNOS(I/R 1、3 d)的表达低于模型组,HSP70(I/R 1、3、6、12 d)和eNOS(I/R 1、3、6 d)的表达高于模型组;脑脉通组神经症状积分(I/R 6、12 d)和nNOS(I/R 1 d)、iNOS(I/R 1 d)的表达低于尼莫地平组,eNOS(I/R 1d)高于尼莫地平组.结论 脑脉通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抑制NF-KB、nNOS、iNOS表达和上调HSP70、eNOS表达有关.
作者:高剑峰;周友龙;李建生;刘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认知功能是指人类在觉醒状态下始终存在的各种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包括从简单的对自己和环境的确定、感知、理解、判断到完成复杂的数学计算等[1].
作者:贺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进行桔梗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以桔梗皂苷D为对照品,采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Zorbax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2%磷酸水溶液(3:25:72),检测波长为204 nm,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桔梗皂苷D在0.226~2.486 μg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101.81%,RSD 1.70%.结论 通过10批次不同产地桔梗的鉴别和含量测定,证明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桔梗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丽;肖永庆;张村;李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微乳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蟾酥及其制剂中蟾毒内酯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运行微乳缓冲液由0.81%正庚烷、6.61%正丁醇、3.31%SDS及89.27%10 mmol/L硼砂溶液组成,pH=9.2.运行电压15 kV(恒压分析);柱温40℃;检测波长298 nm.结果 华蟾毒精和酯蟾毒配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4.8~548.0 mg/L及51.6~516.0 m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9%~99.82%(RSD为1.86%~2.91%,n=6)及97.52%~101.69%(RSD为2.14%~3.0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蟾酥及其制剂中蟾毒内酯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苏琼;王彦斌;罗兴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血浆中清脑宣窍方有效部位中栀子苷、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的HPLC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方法 血浆样品用C18固相柱萃取,以亥茅酚苷为内标,选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 各成分的低检测浓度(S/N>3)在0.2~0.9 mg/L之间,平均回收率均在90%以上,日内、日间精密度及稳定性的RSD均小于1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清脑宣窍方血药浓度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陈玉平;石任兵;刘斌;孙建宁;王永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桑黄胞外多糖对小鼠S180实体瘤、腹水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接种S180实体瘤或腹水瘤后随机分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100、200、400 mg/(kg·d)的桑黄胞外多糖,以灌胃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为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受试药物对小鼠S180实体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影响,计算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 桑黄胞外多糖显著增加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3个剂量的桑黄胞外多糖对S180实体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1.25%、36.86%、44.38%;并且可以降低S180腹水瘤细胞的分裂指数,延长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 桑黄胞外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杨全;张卉;王琦;王文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异亚丙基莽草酸(ISA)对光化学损伤诱导的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玫瑰红与冷光源照射感觉运动皮层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大鼠脑缺血,连续灌胃给予大鼠ISA 30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对其进行定位航行及空间搜索测试.结果 光化学 损伤诱导的脑缺血模型大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定位航行实验中其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假手术组;在空间搜索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游泳初始角度显著大于假手术组.ISA连续给药30 d可不同程度地缩短逃避潜伏期,并减小初始角度.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ISA大剂量(1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可提高光化学损伤诱导的脑缺血大鼠对水迷宫学习记忆的获取能力及对平台空间位置记忆的保持能力.
作者:王晶;张硕峰;周宁家;李振;甄诚;高文秀;孙建宁;郭亚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二黄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大鼠外周血NK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7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用完全福氏佐剂(CFA)与豚鼠脊髓匀浆(GPSCH)制成的混合乳剂注射Lewis大鼠两后足掌皮下建立EAE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中药组灌服二黄方;西药组灌服醋酸泼尼松.每天记录各组临床症状评分,造模后第14天和第28天分别采集外周血,用液体芯片技术测定细胞因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结果 大鼠造模后第20天和第28天中药组和西药组临床评分平均值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造模后第28天中药组和西药组外周血NK细胞比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造模后第28天中药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西药组造模后第14天外周血IL-18比模型组升高(P<0.05);第28天干扰素-γ(IFN-γ)比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二黄方和激素均可明显改善EAE大鼠临床症状,二黄方可能通过调节NK细胞、IL-6发挥治疗作用.激素可能通过调节NK细胞、IL-18和IFN-γ来治疗EAE.
作者:樊永平;刘秀贞;王蕾;王雅杰;龚海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通过对西方国家中医立法和中医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观察和分析,说明中医药国际化已经进入高层次发展阶段,并将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影响,由此揭示出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中医现代化将带来世界新医学的产生.
作者:张立平;张丹英;傅延龄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