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影响因子:1.56
  • 创刊:1959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 中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8年3期文献
  • 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和辨证依据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

    目的 了解现有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文献中中医证候类型及辨证依据的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并阅读全文,鉴定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证候类型和辨证依据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个数据库共检索到176篇文献,通过阅读全文,鉴定出34篇符合文献纳入标准,34篇文章中出现证候类型54种,其中频次多的6型是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湿热中阻和气滞血瘀,6型均有肝区不适或肝脾肿大、脉弦、血清纤维化指标升高等表现,各自的辨证依据和症状、舌、脉及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升高程度有关.结论 肝纤维化现代临床研究中证候类型复杂,血清纤维化指标可能成为重要的辨证依据.

    作者:王俊文;王天芳;刘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药香饮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观察

    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病,发病率很高.以大便次数及数量增多、粪质稀薄、甚如水样为特征.我们考虑到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以及小儿泄泻的常见性和危害性,想通过观察以健脾理气法为原则组成的小儿药香饮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疗效,来探讨既能有效治疗小儿泄泻又能顾护小儿稚嫩脾胃的一种治疗方法,从而使中医药在临床中发挥更广阔的作用.

    作者:曾莉;孙霈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丹酚酸B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缺糖缺氧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酚酸B(SalB)对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缺糖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丹酚酸B组,复制缺糖缺氧4 h的细胞模型,MTT法观察神经元的活性和存活率,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内游离Ca2+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丹酚酸B组神经元的活性(0.450±0.105)、存活率(58.20±13.56)%以及MMP荧光值(126.24±12.09)高于模型组神经元的活性(0.336±0.037)、存活率(43.40±4.73)%以及MMP荧光值(109.75±10.15),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丹酚酸B组LDH漏出率(15.84±1.47)%、细胞内Ca2+荧光强度(66.75±5.93)及凋亡率(4.82±2.48)%则低于模型组的LDH漏出率(27.39±3.75)%、细胞内Ca2+荧光强度(101.09±16.08)及凋亡率(10.83±2.13)%,两者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丹酚酸B通过维持细胞内Ca2+稳态,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及降低细胞凋亡率,对缺糖缺氧损伤的大鼠皮层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汪芸;蒋玉凤;黄启福;刘智勤;王玺玫;蔡大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H22肝癌与Lewis肺癌荷瘤小鼠证候特征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H22肝癌与Lewis肺癌C57BL/6N荷瘤小鼠证候及其差异.方法 分别在雄性C57BL/6N小鼠右腋下接种H22肝癌腹水和Lewis肺癌瘤组织单细胞悬液,并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小鼠四诊工作站平台与方法收集小鼠四诊信息,并进行计量辨证.结果 接种第11~21天,Lewis肺癌小鼠肿瘤增长与小鼠死亡速度较H22肝癌小鼠速度快,第21天H22肝癌与Lewis肺癌小鼠存活比例分别为43.75%(7/16)和25.0%(5/20).H22肝癌与Lewis肺癌荷瘤小鼠均自发形成了常见虚证,其中Lewis肺癌小鼠证候出现早,程度重,发展快.结论 H22肝癌与Lewis肺癌C57BL/6N荷瘤小鼠与人类类似,存在着证候的自然发生与演变,可模拟临床肿瘤证候的发生与演变,用于辨证论治的实验研究;而本文所采用的计量化辨证有助于荷瘤小鼠个体化辨证论治,以及疾病和辨证论治客观化、计量化的疗效评价.

    作者:潘志强;方肇勤;卢文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痴呆前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中医术语探讨

    痴呆前轻度认知障碍在古医籍中没有完全相对应的病名.目前描述这一异常状态的中医术语大多沿用痴呆相关词汇,为准确客观反映和记录这一阶段,进而为证候学研究以及建立辨证规范奠定基础,我们从记忆力、语言、执行能力、判断力、计算力等方面入手,经长期临床观察并结合相关古医籍整理,探讨总结痴呆前轻度认知障碍相关中医术语,力求为该病中医术语规范化做出探索性的工作.

    作者:金香兰;张允岭;韩振蕴;陈宝鑫;高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黄瑞香愈伤组织培养及其二次代谢产物的研究

    目的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黄瑞香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对其二次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进行愈伤组织培养,用制备高效液相、液-液萃取、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法分离,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黄瑞香的二次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单体,分别为瑞香酮、7-羟基香豆素、7-羟基8-O-β-D-葡萄糖香豆素、西瑞香素和丁香苷.结论 首次成功诱导得到了黄瑞香的愈伤组织,确定了其佳诱导条件;首次从黄瑞香的二次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了C6-C5-C6型化合物.

    作者:李银;王凤林;李书慧;吴立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石菖蒲有效部位中一对苯丙素异构体galgravin和veraguensin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石菖蒲有效部位中galgravin、veraguensin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翡纳米科技kromasi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 veraguensin加样回收率为99.65%,RSD为1.12%,galgravin加样回收率为99.90%,RSD为1.56%,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石菖蒲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董玉;石任兵;刘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ChAT、AchE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和大脑皮层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 大鼠海马注射B.淀粉样蛋白(Aβ1-40)造成AD模型,采用硫磺素染色来观察模型组大鼠海马老年斑沉积和神经原纤维缠结情况,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水平,用比色法测定ChAT、AchE活性变化.结果 海马注射Aβ1-40后,大鼠海马出现大量老年斑沉积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和游泳路程明显延长,海马和皮层中ChAT的活性明显降低,AchE活性有增加趋势,但与假手术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给予复方丹参能显著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提高AD大鼠海马和皮层中ChAT的活性,但对AchE活性影响不明显.结论 复方丹参能提高AD模型大鼠脑组织ChAT活性,改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提示药物的作用可能与胆碱递质合成增加有关.

    作者:张妍;林青;唐民科;徐秋萍;孙建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TRAMP-C2可移植前列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目的 建立一个可移植前列腺癌动物模型,并用于评价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将转基因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株TRAMP-C2接种入C57BL/6N小鼠,体内传代至其生物学特性趋于稳定,观察环磷酰胺(CTX)、中药紫龙金和自拟中药方对模型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TRAMP-C2接种入C57BL/6N小鼠后,肿瘤开始生长,体内传代4代后基本稳定,皮下接种约1×107的细胞,经4周肿瘤可达到2~3 g;CTX、紫龙金和自拟中药方对模型肿瘤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3.23%、29.58%和36.03%.结论 TRAMP-C2可移植前列腺癌小鼠模型是一个新的动物模型,并可作为抗前列腺癌药物研究之用.

    作者:厉将斌;李洪燕;李学松;陈晓光;郭应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针刀松解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耐痛阈及脊髓与下丘脑ENK、β-EP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鼠痛阈及下丘脑与脊髓脑啡肽(enkephalin,ENK)、β内啡肽(β-enkorphin,β-EP)的含量变化,探讨针刀松解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针刀组,后3组首先建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动物模型,后2组造模后分别给予电针和针刀松解干预治疗.分别在9个时间点测量各组大鼠痛阈,存活28 d后取大鼠下丘脑和脊髓腰段,以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与脊髓腰段中ENK、β-EP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痛阈降低,脊髓与下丘脑中ENK、β-EP的含量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针刀松解法和电针治疗组大鼠痛阈提高,脊髓与下丘脑中ENK、β-EP的含量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接近正常组水平,其中针刀组的含量较电针组更接近正常组(P<0.05).结论 针刀松解法与电针能提高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痛阈,并可良性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ENK、β-EP的合成和释放,使其接近正常水平,针刀松解法的镇痛效果略优于电针治疗.

    作者:孙红梅;胡波;李晓泓;郭长青;刘乃刚;卢婧;刘琳;吴海霞;许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滋阴与温阳法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病程及其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归丸、右归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病程及其血浆白细胞介素(IL-1α、IL-4)、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用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Lewis大鼠诱导EAE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激素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及正常对照组,研究各组间发病率、死亡率、潜伏期、病程、体重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差异,并分别在急性期(免疫后第15天)和缓解期(免疫后第27天)采集血样,检测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右归丸组发病率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急性期和缓解期,右归丸组体重减轻程度轻,体重均高于激素组和左归丸组(P<0.05);急性期神经功能评分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均低于模型组和激素组(P<0.05);急性期左归丸组血浆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激素组,IFN-γ和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激素组(P<0.05);缓解期右归丸组血浆IL-4和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IFN-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模型组血浆IL-1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缓解期血浆IL-1α水平高于急性期(P<0.05);左归丸组缓解期血浆IL-4、IFN-γ、TNF-α水平低于急性期(P<0.05).结论 右归丸可降低EAE发病率;左归丸和右归丸均能减轻EAE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优于醋酸泼尼松;右归丸具有减轻EAE大鼠体重下降的作用;IL-1α在EAE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醋酸泼尼松、左归丸和右归丸可下调EAE缓解期血浆IL-1α水平;左归丸可上调EAE急性期血浆IFN-γ、TNF-α、IL-4水平;右归丸可上调EAE缓解期血浆IFN-γ、TNF-α、IL-4水平.

    作者:樊永平;周莉;龚海洋;王蕾;叶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督脉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6 h后大鼠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机理研究

    目的 确定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差异表达蛋白,初步探讨其功能,从差异蛋白组学角度研究SCI的病理机制,以及电针对该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每组15只大鼠,共75只.采用自制的改良式Allen's打击装置造模.术后6 h取脊髓损伤区2 cm的脊髓组织称重,保存.对样本蛋白进行提取、定量、蛋白双向电泳图像分析,找出差异点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结果 成功鉴定出6种蛋白质:假定蛋白LEF3-IAP2、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先驱B环蛋白3、假定蛋白ORF F-93、角蛋白16、泡溶酶蛋白.结论 通过本动物实验可见,针刺对早期脊髓损伤具治疗效果.鉴定出的蛋白质可能通过引起炎症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凋亡等途径参与了SCI的损伤及修复过程.

    作者:李志刚;耿昊;苑晓晨;魏开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命门用药之特点初探(一)——命门用药概述

    关于命门用药的分析,除见于相关医案即以明代江瑾、江应宿父子编辑的<名医类案>(1549年),清代魏之琇编辑的<续名医类案>(1770年),现代鲁兆麟、严季澜等主编的<二续名医类案>[1](1996年,收集清代中叶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名医医案)和余瀛鳌、高益民主编的<现代名中医类案选>[2](新中国成立后至1980年以前的医案)等四本医案为主体外,还散见于同时代的诸方书和本草书籍中.

    作者:林殷;郭华;林毅;邢若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声明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