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影响因子:1.56
  • 创刊:1959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 中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8年5期文献
  • 1069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因子分析方法的分类研究

    目的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69个症状进行分类研究.方法在5家医院多中心、大样本收集106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记录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公因子进行分类研究.结果经过因子分析,共提取出6个公因子,经中医辨证后分别是气滞血瘀、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虚痰浊、心肾阳虚、心脾两虚.其中气虚血瘀证多,占33%;然后依次为气虚痰浊,占22%;气阴两虚,占17%;气滞血瘀,占11%;心肾阳虚,占11%;心脾两虚,6%.结论气虚、血瘀和痰浊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

    作者:王阶;邢雁伟;陈建新;高永红;何庆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16例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症状分析

    目的 探讨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证候特点,确定其主要的症状表现,指导通腑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的症状表现,对症状进行频次、因子、聚类分析.结果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前46位高频症状经因子分析后提取出19个关键症状.特异性症状聚类分析结果为:鼻鼾、痰鸣、气促、声高气粗、口臭、头痛、腹胀、胸闷、心烦易怒、躁扰不宁、虚烦不眠聚为第一类,咽干、口渴、口苦、口干聚为第二类,倦怠乏力、气短聚为一类,咳嗽、大便秘结各单列一类;舌苔脉象聚类分析结果为:沉脉、舌生瘀斑、厚苔、白苔、红舌、数脉、紫舌、少苔、细脉聚为第一类,腻苔、滑脉、弦脉、黄苔聚为第二类,淡红舌单列一类;黄腻苔、弦滑脉是临床中常见的组合.结论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属本虚标实,实性证候要素以痰、热、瘀、腑实为主,虚性证候要素以气阴两虚为主.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要动态地辨证应用,同时注意与扶正法的联用.

    作者:王莹莹;杨金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福建汉族人群高血压病(EH)血瘀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239例,高血压病非血瘀证患者203例,血压正常对照患者195例,抽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类型.结果三组间CC、CT和TT基因型构成比分布有显著性差异(X2=14.268,P=0.006);经进一步卡方分割检验显示高血压病血瘀证组CT+TT基因型频率(45.61%)高于高血压病非血瘀证组(35.96%)和对照组(29.23%),差异显著(X2=10.672,P=0.001),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CT/TT基因型人群患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相对危险度是CC基因型的1.943倍(95%,CI:1.271~2.970,P=0.002).结论 MTHFR基因CT/TT类型可能是汉族人群高血压病血瘀证发病的易感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骆杰伟;唐仪;陈慧;吴小盈;伍严安;邓玉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玉容消痤颗粒抗实验性兔耳痤疮研究

    目的 建立兔耳痤疮模型,观察玉容消痤颗粒的治疗作用.方法新西兰兔耳廓内侧油酸涂抹/耳廓皮内注射痤疮丙酸杆菌造模.造模成功后,阳性对照组及玉容消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每天0.16g/kg丹参酮溶液及0.43、0.86、1.72g/kg玉容消痤颗粒溶液灌饲,空白组、模型组灌饲等量蒸馏水.于给药4周后肉眼观察各组兔耳大体改变及兔耳皮肤组织活检镜下病理改变,根据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对各组之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涂抹油酸12d后,兔耳肉眼可见黑头粉刺,注射痤疮丙酸杆菌后,出现炎性丘疹,光镜下观察其改变与人类粉刺相似.用药1周后,皮损减轻,4周后,皮损基本消失,镜下病理改变相应改善.结论此法造模稳定可靠;玉容消痤颗粒对油酸/痤疮丙酸杆菌致新西兰兔耳廓痤疮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与丹参酮胶囊相当或更好;药效学研究结果提示,玉容消痤颗粒人临床用药有效起始剂量约为16.0g/(人·d).

    作者:李秀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白藜芦醇对家兔心房肌、乳头肌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家兔心房肌、乳头肌的影响.方法测定白藜芦醇对家兔离体右心房窦性频率的影响,并研究白藜芦醇在不同类型钾通道阻断剂存在情况下对心脏负性变频作用的影响;测定白藜芦醇对家兔离体乳头肌收缩力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可剂量依赖性地减慢右心房窦性频率(P<0.05),1×10-3mol/L白藜芦醇可使右心房窦性频率减慢(9.4±3.5)%;与白藜芦醇组相比,ATP敏感性钾通道(K)阻断剂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 Gli)可部分阻断白藜芦醇的作用,其负性交频作用由原来的(9.4±3.5)%降为(7.1±1.0)%(P<0.05),但钙激活性钾通道(Kca)阻断剂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 TE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阻断剂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 4-AP)、内向整流性钾通道(KIR)阻断剂氯化钡(barium chloride, BaCl2)、乙酰胆碱(Ach)调节钾通道(Kach)阻断剂阿托品(atropine)不能阻断白藜芦醇的负性变频作用(P>0.05).白藜芦醇对乳头肌收缩力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呈剂量依赖性减慢右心房窦性频率,其作用与开放KATP通道有关,与Kca、Kv、KIR>和Kach通道无关.白藜芦醇对心室乳头肌无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

    作者:张丽男;王永梅;王桂英;岳华;宋翠淼;冯敬坤;李乾;王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法、理气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癌前病变大鼠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幽门弹簧插入配合高盐热糊灌胃法复制CAG癌前病变模型,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癌前病变大鼠早期细胞凋亡.结果益气活血法、活血化瘀法和理气活血法干预12周后,自然恢复组大鼠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各干预组早期细胞凋亡率均有降低,其中活血化瘀组、理气活血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益气活血组显示出降低早期细胞凋亡的趋势,但与自然恢复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7).结论益气活血法、活血化瘀法和理气活血法对CAG癌前病变大鼠早期细胞凋亡均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益气活血法、活血化瘀法和理气活血法改善或逆转大鼠CAG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张玉禄;李军祥;崔巍;朱陵群;宋崇顺;任映;杨金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热清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清热化瘀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热清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清热化瘀的作用.方法复制大肠杆菌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模型,用数字温度计测量家兔的直肠温度,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活性.同时取心、肝、肺、肾组织,观察形态改变.结果脑热清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有显著的解热效应(P<0.01);脑热清可明显抑制发热家兔TNFα、TXB2的含量(P<0.05~0.01),降低PAI的活性(P<0.01),同时可提高6-keto-PGF1α的含量和t-PA的活性(P<0.01);光镜显示,脑热清可减轻发热家兔心、肝、肺、肾血管扩张充血、瘀血的病理形态改变.结论脑热清可能通过抑制致热性细胞因子释放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达到清热化瘀作用.

    作者:刘智勤;蒋玉凤;陈鹊汀;樊永平;岳晓莉;王玺玫;黄启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从气血水探讨急性肺损伤的中医病机

    论述气血水与肺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急性肺损伤病理变化从中医角度探讨急性肺损伤的病机.提出:在急性肺损伤的早期肺气血水的功能紊乱几乎同时出现,早期中药的干预也应该从调整气血水的功能入手,同时不能忽视热毒在该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丽娜;王庆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口服川芎饮片煎液大鼠体液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口服川芎饮片大鼠体内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探索川芎饮片口服产生疗效时有效物质基础成分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和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结果川芎饮片水煎口服后,发现10种以色谱峰代表的化学成分通过消化道吸收入血,其中9种为原型成分入血,1种为肠代谢后转化的新成分;肝代谢使3种原型入血的成分和1种肠代谢后转化的成分消失;经过肾代谢的尿液中有与血液中相同的成分;心脏和脑组织中未发现成分进入.结论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川芎饮片口服用药产生疗效的有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过程得到了揭示.

    作者:刘洋;石任兵;刘斌;董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RP-HPLC法测定何首乌中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何首乌中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钻石)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系统为甲醇-水-甲酸(70:29.6:0.4)混合溶液洗脱,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在0.060~0.30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γ=0.9999.各组样品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为1.6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何首乌中该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桂燕;牟淑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非线性建模研究

    目的 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糖尿病肾病(DN)证候诊断模型.方法基于MATLAB 7.0环境,采用改进的共轭梯度(trainscg)学习算法,建立DN证候三层前向BP网络模型,并用3倍交叉法验证该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DN证候神经网络模型预测DN证候的平均单证特异性为81.32%,平均单证准确率为96.25%,平均诊断准确率为92.21%.结论 DN证候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好的诊断、预测能力,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是中医证候非线性建模的可行性方法.

    作者:白云静;孟庆刚;申洪波;王永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左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实验分为3组:正常血清组、卵巢切除血清组、卵巢切除含药血清组.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卵巢切除血清组与正常血清组相比,成骨细胞OPG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而RANKL mRNA表达明显上调;卵巢切除含药血清组与卵巢切除血清组相比,成骨细胞OPG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RANKL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而与正常血清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去势状态下,左归丸含药血清一方面直接抑制RANKL的分泌,使破骨细胞活性降低;另一方面促进成骨细胞分泌OPG,使之与RANKL的结合增多,进而使破骨细胞活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作者:鞠大宏;刘梅洁;赵宏艳;潘静华;刘红;张立石;于智敏;王燕平;于峥;贾朝娟;赵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疗效预测方法在针刺治疗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疗效预测.方法使用量表工具,应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疗效预测.选择与抑郁症针刺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的因素以及体现中医学整体思想的疾病状态、生活质量等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将其量化数据赋予网络的输入层,将经治疗后量表的评定结果作为输出变量值.收集病例形成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样本,进行网络的训练和测试,评估网络性能,讨论其临床应用性.结果网络训练误差达到预期目标(均方误差mse=0.0010),对HAMD减分率和SDS减分率的预测拟合度较好,且拟合精度较高;表明网络测试的拟合程度比训练结果的拟合程度差,网络模型对测试样本的预测误差大于对已知样本的预测误差.结论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而对未知样本的识别能力不及对已知样本的识别能力.通过增加样本量、改进网络模型等途径,有望为临床提供可靠性良好的预测方法.

    作者:杨秀岩;图娅;段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艾灸治疗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软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表达的调节作用,为艾灸临床治疗KO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兔膝关节注射木瓜蛋白酶制造KOA模型,经艾灸和药物治疗6周后,采用定量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膝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Ⅱ型胶原、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含量的改变.结果艾灸治疗能够增加关节软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含量,降低IL-1β和MMP-1的表达,疗效与药物组相似.结论艾灸能够起到减轻KOA软骨破坏、减轻关节病损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关节炎症,减少炎症介质IL-1β对MMP-1的激活作用实现的.

    作者:郑曙光;陈波;马四补;李佳霖;谢西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那如-3巴布剂基质配方

    目的 优选那如-3巴布剂佳基质配方比例,制备性能优良的巴布剂.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黏附力为指标、以配方原料为因素对巴布剂基质组成比例进行优选.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优选出佳的配方比为聚丙烯酸钠:明胶:甘油:卡波姆=3:2.5:1:2.结论所得配方黏附力较优.

    作者:张华;牛欣;杨学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黄金分割法筛选丹参提取工艺参数初探

    目的 探讨用黄金分割法对丹参提取工艺参数进行筛选的可行性.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用黄金分割法筛选回流提取的醇浓度和温度,用均匀设计法结合星点设计法验证,得出丹参的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丹参的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55%乙醇,90℃水浴提取,提取3次,每次1h,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提取率分别为73.13%、106.10%.结论将黄金分割法用于丹参提取工艺研究基本可行,可作为中药提取工艺的筛选方法之一.

    作者:刘君焱;王玉蓉;王伟;刘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衰心气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

    证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精华,深入研究中医证候是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从中医证候入手复制不同证候的动物模型,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明镜;吴爱明;王硕仁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