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影响因子:1.56
  • 创刊:1959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 中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9年8期文献
  • 武维屏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1].近年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引起中西医学术界广泛关注.

    作者:冯淬灵;武维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痰证与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关系研究

    1,MMP-9水平明显高于非痰证组(P<0.05,P<0.01).痰证组患者NIHSS评分、CNS评分明显高于非痰证组(P<0.05,P<0.01),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低于非痰证组(P<0.01).血清IL-6、MMP-9水平与NIHSS、CNS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痰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普遍较高,神经功能缺损较重,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减退.痰证与炎症因子关系密切,可能与痰证的证候特点密切相关.

    作者:王宁群;李宗信;黄小波;陈文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蜘蛛香环烯醚萜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胃肠敏感性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量组效果极显著(P<0.001).模型组结肠中SP有升高趋势,VIP有降低趋势,蜘蛛香环烯醚萜各剂量组均可降低SP,以大剂量组更为明显(P<0.01),并有升高VIP和降低结肠中SP/VIP值的趋势.结论 蜘蛛香环烯醚萜对胃肠道功能亢进有明显抑制作用,可降低内脏敏感性,提示蜘蛛香环烯醚萜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有改善作用,机制可能与可调节胃肠激素VIP、SP有关.

    作者:闫兴丽;洪缨;石晋丽;秦谊;张建军;高学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川芎防风白芷方主成分及其组合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作用

    收缩时,川芎防风白芷方中各主成分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均有不同程度的舒张作用,藁本内酯、欧前胡素可使KCl引起收缩的大鼠胸主动脉完全舒张,且以欧前胡素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小、作用强(P<0.05).另外,主成分组合样品也可使KCl预收缩的血管环完全舒张,且主成分组合所含各主成分中除藁本内酯外均低于其起效浓度.结论 主成分组合样品对KCl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收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优于主成分单独应用.

    作者:李丽;杨洪军;肖永庆;张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五加补骨方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元素Zn和Sr含量亦呈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Ca、Mg、Zn、Sr含量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模型组股骨中Ca、P摩尔比 (Ca/P) 和Ca、Mg摩尔比 (Ca/Mg) 都呈下降趋势,中药组Ca/P和Ca/Mg比值均较模型组有提高趋势.结论 3周模拟失重可造成模型动物股骨Ca及其他多种元素含量显著下降,五加补骨方能够有效干预这种改变;另外提示单纯补钙不足以对抗模拟失重造成的承重骨骨量丢失,复方药效优于单味牡蛎,并可能促进了机体对牡蛎的利用.

    作者:胡素敏;周鹏;傅骞;杨佳佳;高学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隐结构模型及其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用隐结构法研究中医证候的基本思想是运用隐结构模型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取的、未经过医生事先辨证的症状数据进行多维聚类分析,为证候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在系统阐述隐结构分析及隐结构模型诠释的原理和工具的基础上,提出了隐结构法应用于中医证候研究的意义及步骤,并以抑郁症的隐结构模型为例,示范了隐变量和隐类诠释的方法和步骤,以期为今后从病证结合角度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天芳;张连文;赵燕;王燚;吴秀艳;袁世宏;王智瑜;杜彩凤;徐雯洁;于春光;陈弢;潘建文;王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微波萃取-HPLC法快速分析三黄片中的蒽醌类成分

    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101.0%,KSD为0.6%~1.4%(n=3).结论 建立的微波萃取-HPLC法简便、快速,在5 min中之内即可完成各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大大缩短了样品的前处理时间.该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为大黄药材及其制剂中蒽醌类成分的分离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作者:卢彦芳;赵静;蒋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RP-HPLC法测定连翘中连翘脂苷A的含量

    目的 建立连翘药材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Shimadzu VP-ODS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乙腈-0.2%磷酸水溶液(19∶ 81)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连翘酯苷A在0.378~1.89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1.00%, RSD 1.69%(n=6).结论 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连翘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测定,不同批次连翘中连翘酯苷A含量差异较大.

    作者:姜艳艳;石任兵;刘斌;刘洋;梁兆昌;王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枳术宽中胶囊对嗅球损毁大鼠抑郁症模型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马5-HT (P<0.01)、NE(P<0.05)含量.枳术宽中胶囊各剂量组均降低了嗅球切除大鼠的血清CRH和ACTH含量,但是大、中剂量组升高了CORT含量.结论 枳术宽中胶囊有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少5-HT在海马的消除,增加5-HT含量,改善应激造成的HPA皮质功能紊乱状态.

    作者:畅洪昇;梁吉春;石任兵;程可建;孙文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银翘柴桂汤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王保华;李赛美;左俊岭;张奉学;徐忠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清肺化痰、益气活血对肺纤维化大鼠不同时间点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

    ,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增加,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中药各治疗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 清肺化痰、益气活血中药均可通过减少AM、IM分泌TGF-β1,抑制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进程.

    作者:翟华强;刘洋;姜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首乌仙海片对缺血性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GFAP、GAP- 43表达的影响

    P- 43表达随GFAP表达的上调而增强.结论 首乌仙海片可诱导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重塑,与该药改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有关.

    作者:王中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伤寒明理论》的训诂特点及成就

    <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著.成无己(1063~1156年),本为宋代聊摄(今山东聊城)人.后聊摄为金兵所占,遂成金人.成氏家世儒医,才识明敏,记闻赅博,尤精伤寒之学,钻研数10年,著有<注解伤寒论>3卷(1144年)、<伤寒明理论>4卷(1156年).

    作者:黄作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关于正确使用统计学符号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论《伤寒论》保胃气学术思想及其在消渴病中的应用

    从中医四诊、治则治法、用药调护等方面对<伤寒论>保胃气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伤寒论>保胃气的学术思想体现在:①运用四诊察胃气,通过问饮食、切脉搏、按腹部、审二便、察症状综合判断胃气的盛衰;②治法用药保胃气,体现在健脾养胃法、顾护脾胃法、温胃散寒法、温降痰饮法、和胃祛邪法、通胃法、清胃法、滋阴养胃法、饮食护胃法、用药护胃法;③药物煎服法保胃气;④观胃气有无,预测疾病转归预后.将保胃气学术思想应用于消渴病治疗,提出脾虚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 补脾是消渴病的重要治则.

    作者:高彦彬;林长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商品贯众的品种研究

    、单芽狗脊蕨(Woodwardia unigemmata);乌毛蕨科乌毛蕨属植物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结论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临床使用的贯众并非我国药典所收载的绵马贯众的原植物粗茎鳞毛蕨,而是来自形态类似的不同科属的蕨类植物,急需对各商品贯众进行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作者:高增平;苏雨雷;武继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内经学研究展望

    回顾了内经学概念的提出及学科建立,探讨了内经学建立的重要价值.从理论研究、多学科研究、临床研究、现代实验研究、科学普及研究5个方面分析了近10年来<内经>的研究概况.认为当前内经学研究在学术研究内容、学科人才队伍、科学普及工作、临床运用指导存在一些问题,并据此提出对内经学发展的几点展望,如重视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深化学术研究、着重临床指导、推动科学普及等.

    作者:翟双庆;陈子杰;刘霁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