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揭示恶性肿瘤患者的脉象信息特征。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脉诊理论相结合,运用三探头中医脉诊信息系统及其分析方法,根据中医寸口诊法三部九候的基本要求,对90例恶性肿瘤患者、3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30例正常人群进行双手六部脉象的客观动态采集,采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中医脉象信息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结果恶性肿瘤组脉象出现明显的特征性改变,其中以涩脉及其变异脉和双峰 M波为典型,整体脉波异常检出率为80.0%,与非恶性肿瘤组、正常人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运用三探头中医脉诊信息系统及其分析方法,可以揭示恶性肿瘤患者的脉象信息特征,揭示相关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脉象与病机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徐刚;魏红;李凤珠;依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检测接受和未接受意境作业训练的受试者脑电功率,分析意境作业心理调控的脑电特异性。方法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例为1∶1,对实验组受试者进行意境作业培训,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意境作业内容不告知。应用脑电同步检测意境作业过程中的脑电变化,并从总体、时段、空间3方面对δ、θ、α、β4个频带比较分析;时段分为4个静息态(0~3)和3个意境作业(1~3)7个时段,不同静息态时段间为意境作业时段;通过对两组α、β频带各导联绝对功率的比较,探寻空间的差异。结果总体比较,意境作业和静息态,两组在δ、θ、α、β频带均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 <0.001),实验组δ频带绝对功率值低于对照组,θ、α、β频带绝对功率值均高于对照组。时段比较,两组δ频带在静息态0、3时段和意境作业1、2时段表现出显著差异(P <0.05),θ频带在静息态1、2时段和意境作业3时段表现出显著差异(P <0.01);实验组δ、θ频带功率变化类似余弦曲线,α、β频带各时段均有显著性差异,α频带从意境作业1时段开始波幅较平稳,β频带自意境作业2时段开始波幅较平稳。空间比较,两组δ、θ频带各导联差异不显著(P >0.05),α频带在 F7、C3、C4、P3、P4、T3、T4、T5、T6、PZ、O1、O2导联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β频带在 FP2、F7、F8、P3、P4、T5、T6、C4、PZ、O1、O2表现出显著差异(P <0.05),α、β频带高功率均集中在 O1、O2导联。结论意境作业能够诱发δ、θ、α、β频带的节律性反应,尤其在α、β频带的时段上表现出平稳的规律,在空间上表现出快、慢波交替变化的规律,说明意境作业能够有效提高脑的安静程度,改善大脑的紧张状态,进而调整不良情绪。
作者:王卫卫;魏泽仁;胡庆川;李神奕;王燕平;韩爱庆;贾德贤;张维波;魏玉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茯神散加减方对正常小鼠及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影响,探索其可能机制,为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健康成熟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0.6 g/kg)和茯神散加减方低、中、高剂量(5.6、11.2、22.4 g/kg)组。从行为学方面应用自主活动仪、Morris 水迷宫、避暗法、跳台法,考察茯神散加减方对小鼠自主活动及化学物质造成的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障碍的作用,用比色法测定小鼠皮层乙酰胆碱酯酶(AchE)、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茯神散加减方低、中剂量组可明显增加小鼠进入新环境0~15 min 内的探索行为(P <0.01)而对之后15~30 min 内的活动没有显著影响,并可以提高正常小鼠在水迷宫测试中的学习记忆成绩。与模型组比较,茯神散加减方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记忆获得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 <0.01),中剂量组可以显著改善记忆再现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表现(P <0.01),显著降低小鼠脑皮层 AchE 活性,增加 SOD 活性,减少MDA 的生成(P <0.01)。结论茯神散加减方可以改善由东莨菪碱、亚硝酸钠、乙醇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再现障碍,并能增加小鼠对新环境的探索行为,对其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其改善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 AchE 活性及 MDA 含量、增加 SOD 活性有关。
作者:付合明;马青;唐民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人体皮肤类似物模型形态结构,对其屏障功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通过胶原蛋白包被成纤维细胞,制备真皮层,真皮层表面接种角质细胞,浸没培养1周后,气-液界面培养以促进角质细胞的分化形成角质层,3周后收获皮肤模型;通过肉眼观察、电镜观察皮肤类似物的宏观结构和超微结构;以吲哚美辛作为模型药物,进行体外透皮实验考察细胞共培养皮肤类似物模型的屏障功能。结果皮肤类似物形成与人类皮肤相似的真皮层和表皮层,表皮层表面形成完整的角质层,具有与人类皮肤类似的超微结构;24 h 内渗透性实验结果显示皮肤类似物屏障功能略低于大鼠腹部皮肤,但22~24 h,皮肤类似物对模型药的透过速率远小于大鼠腹部皮肤(约为其28%),且2种皮肤模型对吲哚美辛经皮渗透的稳态流速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皮肤类似物有与人体皮肤相类似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大鼠腹部皮肤相比对吲哚美辛有相似的屏障作用,有望替代动物皮肤成为经皮给药系统评价的新型皮肤模型。
作者:李辉;王景雁;林红梅;于竞新;章烨雯;毛颖秋;吴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9月龄 AD 小鼠海马 CA1区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酶早老素2(PS2)及降解酶胰岛素降解酶(IDE)和脑啡肽酶(NEP)的持续影响。方法将3月龄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10 mg/kg)和姜黄素高、中、低(400、200、100 mg/kg)剂量组,同窝非转基因 C57/BL6J 小鼠作为对照组,连续灌胃6个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 Western-blot 检测Aβ生成酶 PS2、Aβ降解酶 IDE 和 NEP 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 Aβ生成酶 PS2表达增加(P <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小鼠海马 Aβ生成酶 PS2表达减少(P <0.01或 P <0.05),海马 CA1区 PS2阳性细胞减少(P <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 Aβ降解酶 IDE 和 NEP表达显著减少(P <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小鼠海马 Aβ降解酶 IDE 和 NEP 表达增加(P<0.01或 P <0.05),海马 CA1区 IDE 和 NEP 阳性细胞增加(P <0.01或 P <0.05)。结论增加AD 模型小鼠海马 Aβ降解酶 IDE 和 NEP 的表达,减少 Aβ生成酶 PS2的表达,是姜黄素减少 Aβ沉积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董云芳;冯慧利;何瑛琨;樊惠;党惠子;任映;王蓬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体验科学方法论具有典型中医特色,在哲学指导思想、观察内容、观察方法以及思辨方式上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实验科学方法论具有明显的差别。具象思维是体验科学方法论的特征性思维方式,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医原创性思维方式。从辨证论治的历史发展源流来看,辨证论治是中医适应实验科学方法论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实验科学方法论痕迹,其发展也一直无法摆脱逻辑思维的束缚,虽然表面上倡导灵活,由于核心理念的精确化,实质上将中医引向模式化与僵化,成为纯粹形而上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有鉴于此,有必要重视、培养并不断提高具有典型中医特色的具象思维能力,并逐渐淡化辨证论治的提法。
作者:刘峰;刘天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从精准医学的远期目标来看,精准除了精确、准确的表面涵义外,其核心意义是其中蕴含的个体化医疗的理念,也就是精准地辨识个体的状态,实现精准地针对个体状态的治疗。显然,这是对中国传统医学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辨证论治理念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以个体化医疗为核心特征的中医学离精准医学的目标更近,实现精准也更容易。中医学走向精准医学面临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建立精准的状态描述系统则是这一过程的首要问题。本文给出了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理念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引进现代检测方法和技术,建立精准的人体状态描述体系的解决方案。
作者:袁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传世本《黄帝内经》中《素问》与《灵枢》皆有“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的记载[1-2]。其文亦见于《针灸甲乙经·经脉根结》之中[3],这就是学者常常提及的三阴三阳开阖枢之说。这几句话,不但有历代注释《素问》《灵枢》的学者加以发挥,且经常为治伤寒学者所征引。然正如学者所论,《黄帝内经》所谓“开”实是“关”之误字,故本文径以关阖枢为题。
作者:朱鹏举;鞠宝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黄帝内经》论述六淫之风邪频次多,甚至设“风论”专篇介绍风邪致病特点。仅在一篇当中,风邪所致疾病就有寒热、热中、飧泻、泄风、胃风、厉风、偏枯、(肝、心、脾、肺、肾)五脏风、目风、漏风、内风等等。从名称来看,不仅有外感,而且有内伤,但《黄帝内经》却都以“风”概之。可见《黄帝内经》对风邪的意涵过度泛化,直接导致理论与临床理解上有种种矛盾问题出现,也造成后世出现风邪的阴、阳属性之争。因而对“风邪”概念稍作规范或是将其简化是必要的。
作者:邹易良;肖相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超声波辅助提取-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UAE-SPME-GC)方法,对13种贵州苗药中10种有机磷类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情况快速检测。方法以金银花作为优化对象,样品经有机溶剂超声提取,直接固相微萃取富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样检测。结果在优化条件下,7种有机磷类农药在5~500μg/L、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2.5~250μg/L 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85.6%~11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9.8%,检出限为0.02~0.33μg/L。结论UAE-SPME-GC 方法通过直接富集与进样,无需进行净化处理大大减少了传统中药样品前处理的繁琐步骤,能同时对中药材中10种有机磷类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是一种简便、环保、快速的分析方法。
作者:何茂秋;梁金良;徐昌艳;周威;郝小燕;梁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菊苣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完善药材质量控制手段。方法以 HPLC-DAD-ESI-MS 方法,对菊苣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并采用 HPLC 方法同时测定菊苣中5种化学成分含量。结果从菊苣中共鉴定了10个化学成分,其中6个成分的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离子信息与对照品一致,分别为秦皮甲素、绿原酸、秦皮乙素、菊苣酸、异绿原酸 B、异绿原酸 A;根据质谱碎片信息并结合文献数据初步确定了另外4个成分的化学结构。建立了菊苣中绿原酸、秦皮乙素、菊苣酸、异绿原酸 B、异绿原酸 A 的回归方程,线性关系均良好(r >0.9995),加样回收率为95.94%~104.41%,采用此方法成功检测了10个菊苣样品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结论研究建立的方法可定性、定量分析菊苣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可用于菊苣药材的质量分析。
作者:朱春胜;林志健;张冰;牛红娟;王雪洁;张晓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免疫抑制小鼠的补血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分别灌胃芍药内酯苷及芍药苷单体高、低剂量(30、15 mg/kg),检测小鼠外周血象、胸腺与脾脏指数,分离血清、血浆检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含量变化,比较2者的补血作用及机制。结果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白细胞数(P <0.01)和胸腺指数(P <0.01、P <0.05),升高血清中 GM-CSF 的含量(P <0.01)和血浆中 G-CSF含量(P <0.001、P <0.01),升高血清中 IL-3含量(P <0.01、P <0.05),明显降低血清中 IL-6含量(P<0.05)和 TNF-α含量(P <0.001、P <0.01)。结论芍药内酯苷与芍药苷通过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对抗环磷酰胺导致的血虚状态,是白芍养血柔肝功效的重要特征有效成分。
作者:朱映黎;王林元;赵丹萍;王成龙;吴丽;张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仙鹤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筛选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改良 MCAO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仙鹤草乙酸乙酯提取物组(4 g/kg)、仙鹤草乙醇提取物组(4 g/kg)、仙鹤草水提取物组(4 g/kg)、尼莫地平组(0.5 mg/kg)。分别于再灌注0、6 h 分组灌胃给药,观察各组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学(透射电镜)的调控作用,以及对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筛选不同提取物中的有效部位。结果仙鹤草水提取物能明显减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P <0.05);通过 TTC染色及电镜观察,仙鹤草水提取物能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P <0.01)及改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病变,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后 SOD,显著降低 MDA 含量和 NO 水平(P <0.05)。结论仙鹤草水提取物可能成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部位,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缺血区脑组织能量物质含量,终达到防止脑组织细胞损伤的作用。
作者:朱慧渊;万海同;孙理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干预作用及是否涉及 c-Jun 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以揭示针刺的相关抗抑郁机制。方法将36只 SD 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空白阻断剂组、模型组、模型阻断剂组、针刺组、针刺阻断剂组,阻断剂为 JNK 通路阻断剂SP600125,每组6只,采用强迫游泳应激结合孤养方法造模,针刺干预选取百会、印堂穴,每次20 min,每天1次,治疗2 d。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 JNK 信号通路的底物 c-Jun 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aspase-3基因表达、c-Jun 蛋白表达,空白阻断剂组无显著差异(P >0.05),模型组显著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阻断剂组、针刺组、针刺阻断剂组 Caspase-3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1),模型阻断剂组、针刺组、针刺阻断剂组 c-Jun 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P <0.05、P <0.01)。结论针刺干预治疗可能通过抑制大鼠海马 JNK 信号通路活性,降低 c-Jun 的蛋白水平,减少促凋亡蛋白 Caspase-3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所涉及到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郭郁;包伍叶;图娅;邬继红;王瑜;张旭辉;许明敏;于淼;张春涛;赵冰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宋校《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通过注文的形式对书中方名、药味组成、药味数量、药物剂量、煎服方法、剂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标注,为后世学者所称道。虽然宋人在校勘两书时参考大量文献,工作态度也十分严谨,但由于校勘本身的难度及校勘方法不够完善,使得注文中存在许多错误,在展示宋校《千金方》全貌的同时,也显示出传世医籍在成书过程中的复杂性及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注文可作为对宋校《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深入研究的切入点,由此进一步理清其版本源流、基本构成、引用文献及引用方式等基本问题;注文本身具有突显学术问题、提示科研方向的指向作用。
作者:李楠;曾凤;张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厘清古今药膳名称的内涵与外延,以利药膳学术及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方法从知识考古学角度,采用文献整理、逻辑分析、共时对比等文献学研究方法,检索18本教材、4本专著、32本辞书、6本科技术语书籍及3个行业法规等5类现代文献中有关药膳定义,比较分析其内涵与外延;检索以《二十五史》为主的古代文献中有关药膳记载,考察其专业性;检索4本现存早唐代食疗专篇专著,考察其含药食方的应用范围。结果现代药膳定义内涵外延模糊且相互矛盾,初的药膳产业源自非医人士商业运作,古代药膳提法出自史籍,医书中无此说,早期含药食方均为治病方剂。结论古代药膳系“药”与“膳”并称,现代药膳应属广义食疗范围,不宜商业运作。
作者:范宁;张聪;林殷;廖艳;张玉苹;奚茜;李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015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荣获2014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连续第三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由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担任主编,创刊于1959年,国内刊号 CN11-3574/R,国际刊号 ISSN1006-2157。由北京报刊发行局向全国发行,国内代号82-414;国外发行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办理,国外代号 M734。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