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影响因子:1.56
  • 创刊:1959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 中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16年6期文献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当代中医学术团队研究

    目的:探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当代中医重要学术团队,分析团队的主要成员和总结各团队的主要学术思想。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1900—2015年间有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文献资料,运用正则表达式提取作者信息,应用普赖斯定律筛选出高产作者,利用UCInet软件发现学术团队,根据H指数筛选重要学术团队。应用Netdraw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探索重要学术团队主要成员,分析和总结每个重要学术团队中核心人物有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的学术思想,从而探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当代中医学术团队及其学术思想。结果共有7375位研究者发表了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中药论文3932篇,其中高产作者86位,分属于9个研究团队;发现重要学术团队5个,分别为刘献祥团队、赵文海团队、刘德玉团队、温建民团队、樊粤光团队。结论当代中医学术团队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从不同的角度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中医药理论,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医学术团队。

    作者:吴玖斌;李蒙;谢雁鸣;王志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肾强骨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强骨方对多发性骨髓瘤(MM)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骨髓影响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补肾强骨方联合VAD化疗方案,对照组用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MIF水平、血红蛋白、血清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血清钙、血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指标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分析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MIF水平、血红蛋白、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CRP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β2-MG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血LD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66%,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0%,经Ridit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便秘、嗜睡、浮肿、外周神经病变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骨方治疗MM疗效与沙利度胺相似,可以降低血浆MIF水平,提升血红蛋白,降低M蛋白、浆细胞比例、血β2-MG、CRP,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表明补肾强骨方对MM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可抑制MM血浆MIF的高表达、抑制血管新生。

    作者:黄智莉;于天启;陈亚勇;郭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体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健康教育干预对体质及相关健康指标的效果。方法采用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评价方案,募集自愿参加中医体质健康教育干预(情志、饮食、起居、运动、经络5个方面)的对象595例,收集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中医体质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OS SF-36)以及实验室指标的数据。结果获得有效数据509例。干预3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平和质得分提高3.67分(P<0.05),7种偏颇体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得分显著降低(P<0.05),标准反应均数(SRM)绝对值在0.10~0.51范围内;干预6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平和质得分升高5.22分(P<0.05),8种偏颇体质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标准反应均数(SRM)绝对值在0.23~0.75范围内。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后,MOS SF-36的生理领域(PCS)和心理领域(MCS)得分均显著升高(P<0.05),干预3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P<0.05);干预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h 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医体质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改善偏颇体质,增进体质平和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改善有关临床异常指标,提升人体健康水平。但干预效应普遍较低,说明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体质干预促进健康需要长期坚持。

    作者:成杰辉;吴芷兴;朱燕波;袁丽萍;黄庆仪;何小萍;曾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Notch蛋白在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益气活血方干预的研究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探讨Notch信号蛋白在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益气活血方对其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培哚普利组,以第7天、第28天2个时间窗进行观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采用小动物超声系统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率(LVFS),HE 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改变,蛋白印迹法测定Notch1、Notch3、Notch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第7天、第28天模型组LVEF、LVFS显著减少(P<0.01),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可见炎性细胞浸润,Notch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otch3蛋白表达仅在第7天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第7天益气活血组LVEF、LVFS显著减少(P<0.05),Notch1、Notch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第28天益气活血组LVEF显著增加(P<0.05),Notch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并且长期应用疗效更佳,其生物学机制可能与心肌梗死损伤修复相关蛋白Notch1、Notch3有关。

    作者:杨丹丹;郭书文;孙晴;张璐;赵海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的影响

    目的: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兴奋性氨基转运体3(EAAT 3)、囊泡谷氨酸转运体2(VGLUT 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28天慢性应激联合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以正常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药物干预后,采用 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能力,免疫组化双标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EAAT 3、VGLUT 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EAAT 3表达下降,VGLUT 2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比较,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EAAT 3表达升高,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VGLUT 2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以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EAAT 3、VGLUT 2表达的紊乱状态。

    作者:徐雅岚;赵洪庆;杜青;杨蕙;孟盼;王宇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文献探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是冠心病中的主要证候类型,以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的检索方法,设定严格的纳排标准,搜集数据库中关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的文献。通过对纳入文献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探索评价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和特异性标准,为制定科学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评价标准提供思路。

    作者:杨凯伦;周好波;潘晔;殷佳;高杉;于春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薏苡仁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空肠基底膜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探讨薏苡仁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空肠基底膜相关转运蛋白和因子基因的影响。方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以事先提取的薏苡仁不同组分对模型进行干预,对空肠进行基因芯片测定;以 Quick-GO 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对注释到的基底膜组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挖掘具有代表性的基因。结果7组样本共注释到差异基因20条,对注释到的差异基因,以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结果发现当提取主成分数目为3时,可以解释资料89.7%的变异,对数据的解释程度良好。对各主成分作用的载荷和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具有区分价值的第一主成分(PC 1)和第二主成分(PC2)上,薏苡仁各治疗组非常接近,说明它们对基底膜相关蛋白的作用类似;而在PC2和第三主成分(PC3)上,它们仍具有各自的特点。进一步探讨其作用靶点,对PC 1、PC2和PC3进行归一化后发现,各基因权重不同,权重前10位的为:溶质载体家族22 a7(Slc22a7)、碳酸酐酶(Car9)、血管紧张素II受体1b(Agtr1b)、S100钙结合蛋白G(S100g)、水通道蛋白9(Aqp9)、膜突蛋白(Msn)、水通道蛋白3(Aqp3)、溶质载体家族4a1(Slc4a1)、溶质载体家族4a10(Slc4a10)、耳畸蛋白(Otof)。结论薏苡仁能够修复造模刺激导致的小肠损伤,提高模型溶质载体家族(Slc)表达,使小肠募集白细胞的能力得以恢复,这可能是薏苡仁“健脾”作用的体现。薏苡仁能够降低脾虚水湿不化模型的水通道蛋白3(Aqp3)水平,减少水液从肠腔向机体组织的吸收,是薏苡仁“利湿”作用的体现。

    作者:韩晓春;季旭明;张亚楠;王彦芳;殷颖;王世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运用辩证法解析争议中的“和法”

    “和法”作为中医临床常用治法,源自《内经》,是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在中医学上的发挥。历代医家对“和法”的认识颇有分歧,究其原因,在于解析“和法”所运用的方法论不一致。运用科学的辩证法对中医“和法”从抽象的治则、具体的治法及疗效这3个层面分别从广义及狭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可得出相应结论:“和法”在不同的层面及角度各有其特殊的内涵。同时,“和法”之争也应辩证看待,不可在不顾层面或无前提的情况下将“和法”限定为某一具体方法。运用辩证法指导中医基础理论,或可为现代临床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

    作者:刘俊杰;肖长江;李姿蓉;杨笑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内经》运气学说中的象数思维

    《内经》运气学说提出的运气格局、对气候与物候的认识、对疾病发病的认识,乃至于对药物的认识与使用,均体现了象数思维的特征。其系统地将“数”赋予了“象”,以独特的象数关系,通过复杂的“运数”过程构建了复杂的运气格局,并以之推算相应的气候、物候、疾病发病情况,也可根据气候、物候“取象”反推当时的运气情况。象数思维还一直贯穿到运气学说对药物的认识与应用方面,与后世根据本草认识药物性味功效有所不同。因此从象数思维来认识运气学说,能够对其更好地掌握与应用。

    作者:黄玉燕;汤尔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宁夏枸杞叶中的化学成分

    目的:研究中药宁夏枸杞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70%乙醇对宁夏枸杞叶进行提取,所得浸膏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分别取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使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及薄层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常数和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宁夏枸杞叶7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层和正丁醇萃取层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甲氧基苯甲酸(1),对甲氧基肉桂酸(2),东莨菪素(3),对羟基苯甲醛(4),对羟基苯乙酮(5),(Z)-2-亚乙基-3-甲基丁二酸(6),槲皮素(7),腺苷(8),东莨菪苷(9),芦丁(10)。结论化合物1,2,4,6,8为首次从枸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9为首次从宁夏枸杞叶中分离得到。

    作者:姚遥;水栋;田建英;苗珍花;赵荆;李玮琦;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酚类成分特征图谱的女贞子质量表征研究

    目的:建立基于酚类成分特征图谱的女贞子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方法,以精确全面地评价女贞子饮片质量。方法采用所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PDA)法表征女贞子药材的特征图谱质量,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数量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4批女贞子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指标性成分红景天苷、酪醇、特女贞苷、槲皮素的含量及环烯醚萜类(以特女贞苷表征)、黄酮类(以槲皮素表征)的含量对14批女贞子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饮片将14批女贞子饮片质与量的表征结果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以批号S10为基准,女贞子饮片特征图谱中含有酚类特征共有峰11个,其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特征峰2个、环烯醚萜类成分特征峰5个、黄酮类成分特征峰4个,14批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1个特征峰。样品S14、S12、S5、S8、S9、S6、S11中特征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样品S14、S12、S5、S8、S9与基准样品S10关联性高,综合评价得出样品S5、S8、S9、S12、S14质量优良度居前。结论基于特征图谱的质与量及其关联性的系统表征所建立的基于药物体系的女贞子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评价模式,关注了女贞子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能够有效精准评价其质量。

    作者:赵丽敏;卢广英;杨书娟;许舒娅;彭平;李钢;李焕娟;冯朵;阳长明;石任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HPLC法同时测定拟缺香茶菜不同部位中3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拟缺香茶菜不同入药部位中布卢门醇A、尾叶香茶菜丙素、鄂西香茶菜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YMC C18(4.6 mm ×250 mm,5μm)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32∶68)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 nm。结果布卢门醇A、尾叶香茶菜丙素、鄂西香茶菜素分别在0.0011~0.0222 g/L(r=0.9997),0.0019~0.0371 g/L(r =0.9995),0.0133~0.265 g/L(r=0.9997)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8%(RSD=2.29%),99.51%(RSD=1.65%),102.78%(RSD=1.57%)。不同产地拟缺香茶菜不同部位中3个活性成分的含量均以叶中高。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稳定,可用于拟缺香茶菜不同部位中3个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代丽萍;赵猛;赵娇娇;苗明三;刘孟奇;张玲霞;陈随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蒙药复方森登-4特征图谱及其中6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蒙药复方森登-4特征图谱及同时测定其中没食子酸、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栀子苷、(2 R,3 R)-双氢杨梅素、芦丁、杨梅素6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蒙药复方森登-4特征图谱色谱系统:用Extend-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A)-0.6%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蒙药复方森登-4中6个成分含量测定色谱系统:用Extend-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6%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和292 nm,柱温为27℃,进样量为10μL。结果蒙药复方森登-4特征图谱共检出90多个峰,与标准品HPLC图谱比对,共指认出10个峰,其中6个峰可以含量测定。经后续HPLC含量测定,6个成分的含量均在线性范围内,并与其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均 r =0.9999);平均回收率在98.29%~103.75%之间,RSD为1.44%~2.97%。结论本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蒙药复方森登-4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白埔;萨础拉;董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防风多糖对升麻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转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防风多糖对升麻素在小肠中吸收和转化的影响。方法以Caco-2单层细胞模型模拟小肠黏膜吸收机制,通过测定Caco-2单层细胞模型顶侧端与底侧端升麻素含量的变化,分析防风多糖对升麻素小肠吸收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在防风多糖作用下,升麻素和Caco-2细胞孵育2、4h后各色原酮含量,阐明在肠道环境中防风多糖对升麻素转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多糖对药物通过Caco-2单层细胞膜的量均无明显影响,各时间点升麻素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防风多糖、升麻素和Caco-2细胞共孵后,在培养体系和Caco-2细胞内,加入的多糖量对细胞内升麻素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随着多糖量的增加,升麻苷含量有升高趋势(P<0.05),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与多糖的加入量成正比,反应4 h后,培养体系中无多糖组的3种色原酮总量为10.3 nmol/L,多糖组的3种色原酮总量为75.6 nmol/L,说明多糖是升麻素转化的原因。结论防风多糖对升麻素的吸收无明显影响,但多糖能够促进升麻素向结构稳定的升麻苷转化,有效抑制色原酮类成分降解。

    作者:杨景明;姜华;王紫玮;胡立立;孟祥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历史源流及其调剂规范化操作的思考

    目的:传承历代中药调剂操作经验,规范现代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操作技术。方法通过查阅历代古籍和现代文献,系统整理和分析中药饮片小包装的历史渊源、使用利弊、包装选择、使用现状及调剂规程等五方面情况,回顾小包装饮片的发展历程,总结调剂操作经验,编排现代调剂操作规程。结果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具有独特的优势,“审、摆、看、对、拿、掂、分、核、包、发”的“十字口诀”是其主要操作要点。结论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十字口诀”易记、易懂、易操作,提高临床调剂质量、规范调剂技能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翟华强;田伟兰;李睿;陈琰;金世元;王永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响应面法优化蒙药肋柱花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

    目的: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肋柱花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为肋柱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X1)、液料比(X2)、超声时间(X3)为自变量,以总黄酮含量(Y)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肋柱花总黄酮含量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肋柱花总黄酮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5%乙醇,液料比20 mL/g,提取时间为2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为21.26 mg/g,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0.9568。结论应用响应面方法优选的肋柱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刘婷;高优恒;葛春娟;鄢长华;梁耀求;李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吕仁和教授分期诊治消渴病探源

    吕仁和教授根据《内经》的相关论述及临床经验,将消渴病按症状特点和病机的演变分为三期:脾瘅期、消渴期及消瘅期。脾瘅期以阴虚为主,治疗以补脾胃、滋阴为主;消渴期以阴虚化热为主,治疗以健脾益胃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热证用药;消瘅期久病入络,耗伤气阴、血瘀为主,治疗以调理气血为主,兼补五脏之不足。结合《内经》中对消渴病的论述,探讨吕仁和教授分期诊治消渴病思想的源流。

    作者:龙泓竹;田文杨;杨晓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连续3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中医大学学报》(简称《学报》)于2012—2014年连续3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的评估依据,客观地了解《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为调整《学报》的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的评价依据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统计数据,分析比较2012—2014年《学报》在CJCR的相关数据,包括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他引率等),期刊来源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文献选出率、基金论文比等)和学科分类期刊计量指标(综合评价总分、总被引频次的离均差率和影响因子的离均差率等)。结果《学报》2012—2014年核心总被引频次分别为2188、2110、2235,核心影响因子分别为0.769、0.589、0.722,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自然科学)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分别为24、111、102。结论《学报》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自然科学)的计量指标统计中处于前列的地位,其学术影响力在中医药大学学报类学术期刊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作者:尤海燕;张弛;李岩;路广林;骆斌;白进;梁吉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