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现代中医临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温阳祛风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过程中脱落2例。2组均采取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祛风活血中药汤剂、外用温阳活血中药汤剂。对照组加服己酮可可碱肠溶片。观察2组临床疗效,2组踝肱指数( 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量。结果治疗组59例中,显效11例(18.6%),有效37例(62.7%),无效11例(18.6%),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59例中,显效9例(15.3%),有效28例(47.5%),无效22例(37.3%),总有效率为62.7%。经Ridit分析,U=-2.198,P=0.039,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ABI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增加(P<0.05),治疗组前后差值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血流量治疗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差值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祛风活血法内外同治,对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立强;李赫楠;吕小刚;胡连军;曹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长航人员心理疲劳状况及其与人口学特征、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疲劳自评量表( FSAS)与中医体质量表对139名长航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将139例分为心理疲劳组、无心理疲劳组,其中心理疲劳组97例,占69.8%,无心理疲劳组42例,占30.2%。心理疲劳组的FSAS中躯体疲劳、疲劳后果、疲劳程度总分、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及疲劳的情境性均高于无心理疲劳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疲劳的长航人员多为偏颇体质,不同体质类型的心理疲劳比率有差异,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者更容易出现心理疲劳。心理疲劳的长航人员FSAS各因子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FSAS各因子与平和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偏颇体质呈正相关。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军龄与心理疲劳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体质及军龄与长航人员心理疲劳的发生有内在相关性。
作者:吴凤芝;马捷;韩晨霞;张雯;毛萌;郭思媛;李傅尧;张丽雯;魏宁颐;李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中成药,治疗组在口服中成药的基础上,予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中,显效18例(60.0%),有效11例(3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26.7%),有效15例(50.0%),无效7例(23.3%),总有效率为76.7%。经秩和检验,Z=-3.873,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口服中成药的基础上予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子仙;何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口服龙血竭片对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分泌物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4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行切开引流术。治疗组口服龙血竭片,2400 m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头孢地尼胶囊,100 mg/次,3次/d。观察2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情况评分。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12.18±2.14) d,对照组为(14.63±1.94)d,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P<0.05)。术后第2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创面分泌物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5天、第10天治疗组创面分泌物情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口服龙血竭片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创面分泌物。
作者:李铁;张耀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糖脂平对代谢综合征( MS)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MS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糖脂平汤药口服,对照组在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作用指数( IAI )、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hs-CRP和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完成临床试验的65例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后2组的IAI水平均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的HOMA-IR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hs-CRP均有轻度升高,治疗后2组的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1);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的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脂平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可以降低炎症因子hs-CRP和TNF-α的水平。
作者:周晖;高彦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糖肝康对糖尿病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光镜病理结构、电镜超微结构和肝功能、细胞色素P450( CYP450)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糖肝康小剂量组、糖肝康大剂量组、降糖甲组5组,每组10只。用链脲佐菌素和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干预12周后,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结构和超微结构改变,比较各组大鼠肝功能,比较各组大鼠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指标。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大量脂肪变性、增生有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肝小叶间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糖肝康大剂量组肝脏结构基本正常。电镜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体积小,核变形、皱缩,有切迹,核仁明显,常染色质团块状,异染色质边聚,线粒体肿胀,亦可见线粒体空泡化,线粒体嵴模糊;内质网肿胀;可见大量脂滴。糖肝康大剂量组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糖肝康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1);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1);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AL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 P<0.01);糖肝康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1);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AST明显降低(P<0.01)。糖肝康小剂量组、糖肝康大剂量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降低(P<0.05);降糖甲组与模型组相比,CYP4501A1, 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降低(P<0.05);糖肝康大剂量组与降糖甲组相比,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5)。结论糖肝康对肝脏的病理改变起到一定改善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肝功能,CYP4501A1,CYP4502E1,CYP4503A1的表达,起到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钱秋海;高彦彬;彭伟;钱卫斌;蔡欣蕊;郭春芳;武文广;姜群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疏肝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合并NAFLD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等措施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疏肝通络方口服。结果治疗组60例中,完全缓解5例(8.33%),显效31例(51.67%),有效17例(28.33%),无效7例(11.67%),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59例中,完全缓解2例(3.39%),显效12例(20.34%),有效16例(27.12%),无效29例(49.15%),总有效率为50.85%。经Ridit分析,U=-5.122, P<0.001,说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 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ALT,AST,TG,TC, LDL-C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ALT,AST,TG,TC,LDL-C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 BMI治疗组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疏肝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合并NAFLD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彦彬;赵文景;周晖;张涛静;彭继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疑难疾病。其病因异质,临床多态,造成临床辨证之“疑”,论治之“难”,成为中西医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从“痰瘀带脉”认识PCOS与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提出痰瘀带脉是PCOS生殖及代谢异常的关键。
作者:丛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外感咳嗽一年四季皆可发生,虽属常见病,但经常见因治不得法而经久不愈者。刘景源教授认为治疗外感咳嗽以宣肺为第一要义,麻黄是宣肺治咳的第一要药。他借鉴前人经验,自拟“治咳八味汤”,多年来以此方加减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显著,治疗哮病发作期亦有良好疗效。
作者:刘宁;郑丰杰;王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李素卿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教授从医近50年,退休后仍坚持出门诊,她临床经验丰富,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跟随李教授出诊学习,现总结李教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供同道参考。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郭维琴教授将大动脉炎诊断为“无脉证”,认为病因为外感寒邪。初期邪客于脉,日久阴阳不足,阳虚则寒凝血瘀,阴虚则脉络空虚,终末期阴阳亡脱而死。郭维琴教授在临床上将大动脉炎分为邪气入侵、阳虚寒凝、阴虚血阻、气虚血瘀4型进行辨证施治,4型之间可以互相兼夹,临床中可以灵活用药。
作者:赵勇;周笑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1]46,为儿科临床常用方剂,清代医家陈复正在《幼幼集成》提到“幼科之方,独推此为第一,后贤宜留意焉”。徐荣谦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辨证经验,徐教授在儿科临证中灵活运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多种小儿脾胃病,如疳证、厌食、泄泻、佝偻病等,临床疗效颇佳。笔者有幸随师待诊学习,受益匪浅,现简述其要,以供同道临床参考。
作者:史文丽;徐荣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压力性尿失禁[1]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腹压增加而无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漏尿。以女性患者居多。其病理生理机制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根据目前的研究,可能与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下降、盆底肌肉及结缔组织功能下降、支配控尿组织结构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系。本病属中医学“遗尿”范畴,早见于《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以及《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的记载。临床上,我们通过经络触诊发现,此类患者在经筋分布的区域会有压痛比较明显的结点,所以在治疗上,除了传统的脏腑辨证取穴外,重点要解除筋结点,调整相关经筋。
作者:郗亚薇;王礼;刘立安;汤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队列研究是循证医学证据等级中仅次于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证据,本质上属于观察性研究,也是常用的比较效果研究的研究类型。队列研究既容易满足伦理的要求,也有着较强的外部真实性,同时还能验证因果关系,比干预性研究的典型代表随机对照试验更贴近于临床实际。从比较效果研究角度介绍队列研究用于疗效评价时暴露的定义、对照的选择、结局指标的选取、样本含量计算等设计要点及其优缺点,同时讨论了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倚及控制方法,并提供了队列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报告规范。
作者:韩梅;陈薇;曹卉娟;张抗;梁宁;刘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通过学习《针灸临床技能实训》下篇“针灸临床诊治思维”,体会到该书有以下主要特点:突出针灸四诊特点,强调经络腧穴诊察;注重中西医结合,适应现代临床需求;旨在探讨建立针灸特色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学生形成具有针灸特色的临床诊疗思维模式。该教材突出了以实践技能为主线,以临床思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临证分析能力有较大帮助。
作者:田鸿芳;杨超;唐杰;秦秋果;赵明文;陈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针对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课程中发现的中医临床思维教学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应明确症、证和病的概念与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思维,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医内科教材中病证的概念,明确基本病机是病证之间相互区别的关键要素,重视病机在中医诊断中的地位。
作者:肖永华;吴文静;赵进喜;储真真;王继东;朱立;孙慧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叙事医学主张通过培养临床医生理解、解释、反馈的叙事能力,提高其对患者的理解、共情、亲和能力,促进其对自身医疗行为的反思。平行病历重视对患者主观痛苦与体验的记录,是将叙事医学理念引进临床的一种方法。中医学临床实践活动始终重视人文关怀,而医案医话正是叙事医学的精神内涵在我国中医学中的具体表现与重要载体。发掘中医医案医话优势,构建中医平行病历,在当前重视临床人文关怀、关注患者主观体验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临床价值。
作者:杨秋莉;王永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出自《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它强调治神是针刺的关键所在,其基本含义是指在针刺操作过程中应注重观察患者之神,同时调整医生之神,力求达到形神合一,便于得神取气,从而提高针刺疗效,揭示了治神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程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