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9-4393
  • 国内刊号:11-4449/R
  • 影响因子:1.12
  • 创刊: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9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曾获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当代医学杂志   2011年35期文献
  • 卵巢Sertoli-Ledig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Sertoli-Ledig细胞瘤(SLCT)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诊断,以利于SLCT的准确诊断和生物学行为评价及指导治疗.方法 分析了 SLCT2例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7、39岁,发生部位右侧卵巢1例,左侧卵巢1例.其 中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术后化疗.另1例行全子宫加患侧附件切除术.经短期随访均健在.结论 临床上该瘤总的预后较好,手术为该肿瘤治疗的主 要方式,年轻患者或有生育要求者行保守性手术,高龄且中、低分化型患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后辅以化疗.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酮症酸中毒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和分型的情况.方法 选择以酮症起病的糖尿病病人31例,根据病人的BMI分为非肥胖 组(20例)和肥胖组(11例).对两组的年龄、性别、起病的情况、胰岛的功能、血糖和血脂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酮症酸中毒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 床特点为腹痛、恶心、呕吐、呼吸深长、呼出气有酮味(一种烂苹果味)、脱水、烦躁、嗜睡甚至昏迷,肥胖组较非肥胖组的胰岛素缺乏程度相对较轻,血脂相 对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大量酮体的产生和聚积而导致的,原因是胰岛素严重缺乏、糖代谢异 常或含糖食物摄入过少时,机体不得不通过分解脂肪获取能量,此时尿液和血液中有可能出现酮体.

    作者:曾明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妇产科门诊异常宫颈涂片的管理及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如何制定并完善妇产科门诊宫颈涂片的管理制度来加强宫颈癌的预防工作.方法 选取妇产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其结果 为没有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及以上患者共计1950例,对其根据异常宫颈涂片处理指南进行管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异常宫颈涂片患者中有1108例行阴道镜检查,其中包括79.3%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70.4%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65.2%的无法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63.4%的高危型HPVDNA阳性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加强异常宫颈涂片的管理后,同期相比更高比例的宫颈涂片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共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上132例.结论 建立并完善异常宫颈细胞学涂片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加强宫颈防癌筛查工作,值得普及推广应用.

    作者:李健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达到临床稳定时间与出院后的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

    目的 评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达到临床稳定时间(TCS)与出院后的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研究呼吸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CAP住院存活300例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300例患者中,54例(18%)在出院后30d内出现不良事件.TCS>3d比TCS≤3d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高(25%比15%,OR1.95,95%CI1.16~3.2,P=0.007),同样出院后与肺炎直接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几率亦高(15%比4.5%,OR 4.05,95%CI,2~8.1,P<0.01).校正倾向评分后认为出院后不良事件的产生与临床稳定时间是相关的,TCS2、3、4、5与TCS1的校正系数分别为1.06、1.56、2.31和10.43.结论 CAP患者在住院期间达到TCS越长,出院后可能越容易出现不良后果,因此需要严密观察和跟踪随访.

    作者:李元芹;朱述阳;陈碧;刘平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尖锐湿疣合并其他性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合并其他性病感染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门诊的尖锐湿疣患者共100例,按性别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男性患者合并其他性病感染为36.00%,女性患者为48.00%,女性合并感染率较高,但两组患者的合并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中合并感染解脲支原体多,感染率达16.00%,与合并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女性患者合并感染解脲支原体与男性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00%VS10.00%,P<0.05),女性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率明显较高.结论 尖锐湿疣合并其他性病感染是使尖锐湿疣容易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应同时对其它性病病原体进行检测,并及时对合并其他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这对尖锐湿疣的治疗与预后均有益.

    作者:范国雄;陈伟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无症状宫颈分泌物常规及细菌培养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无症状者宫颈分泌物常规及致病菌种类与耐药性.方法 分析2009年~2010年204例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用棉 拭子法拭取宫颈管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常规及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 常规分泌物清洁度Ⅱ度143例(70%),Ⅲ度61例(30%); 90例标本中有细菌生长,其中革兰阳性致病菌36例(17.65%),革兰阴性致病菌44例(21.57%),霉菌12例(5.88%),滴虫6例(2.94%).病原体以大肠埃希 氏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35.56%与22.22%;李斯特菌与粪肠球菌耐药性高,分别为51.52%、36.36%;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 性低,分别为0.00%、21.21%.结论 重视无症状者宫颈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高燕;李建玲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措施及疗效果.方法 诊治的20例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 钉复住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24个月,切口都是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深部感染,未出现螺钉破出椎弓根、断钉、螺钉松动等严重情况.根据Frankel分级标准,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级不同程度的恢复.X线复查结果 显示,骨折复位满意,cobb's角及伤椎前、后 缘高度都很大程度恢复.与术前cobb's角相比(24.5°),术后cobb's角明显减少(6.1°),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相比(42.5%和 76.2%),术后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提高(94.1%和97.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 椎脊髓损伤,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贾延庆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昂丹司琼预防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引发的恶心呕吐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昂丹司琼预防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引发的恶心呕吐的临床作用.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2月采用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122例,按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82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昂丹司琼4mg+舒芬太尼0.1mg溶于120mL生理盐水,接PCA泵前静脉注射4mg昂丹司琼.对照组:氟哌利多2.5mg+舒芬太尼0.1mg溶于120mL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48h的PONV评级及视模拟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术后PONV分级为0级、1级的比例分别为73.3%(33/45)、17.8%(8/45);而术后VAS评级为(2.2±0.3)分,镇痛有效率为91.1%(41/4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昂丹司琼可有效预防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引发的恶心、呕吐反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慧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的两种术式的临床评估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经皮DHS内固定术与开放复位DHS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七项临床指标,评估两种术式的优劣.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7月选择60岁及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DHS内固定术式,B组采用切开复位DHS 内固定术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手术失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血肌红蛋白的变化值,术后VAS疼痛模拟视觉量表 评分的分值,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的优良率.结果 A组与B组在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3.75%与92%(P>0.05),A组手术时间50~80min,平均61min;手术 切口长度2~4cm,平均3.1cm;手术失血量50~100ml,平均68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第1天肌红蛋白增加值300~650ug/L,平均306 ug/L;术后12hr加 术后24hrVAS(模拟视觉量表评分)分值之和2~4分,平均2.3分,明显优于B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DHS 内固定术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地市级医院广泛开展.

    作者:万彬;许勐宇;朱江;秦廷英;曹卫权;温伟洪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根管加压冲洗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根端牙龈瘘管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根管加压冲洗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根端牙龈瘘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瘘管性根尖周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根管加压冲洗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治疗(1.8±0.4)周,总有效率达到93.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根管加压冲洗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根端牙龈瘘管方法简便,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好,值得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推广应用.

    作者:洪琦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12月诊治的98例亚 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前和治疗后FT4、FT3、TSH、TC、TG、LDL、HDL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亚临床甲减治疗中积极应用左旋甲状腺素补充治疗可以预防甲减的进展,恢复机体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及预防甲 减的发生.

    作者:田艳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STRYKER经皮颈椎间盘切吸器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STRYKER经皮颈椎间盘切吸器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应用STRYKER经皮颈椎间盘切吸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观察 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等.结果 26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24例术后即时症状减轻,术后3个月至1年的随访,以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1]和患者 主观满意度[2]分级进行疗效评价:优18例,良4例,差3例,无效1例,优良率达84.6%.无效患者术后1月后行前路手术.结论 STRYKER经皮颈椎间盘切吸 器操作简单、无热损伤,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创伤和放射线暴露,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器械.

    作者:魏新建;纪向辉;曹飞;张福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89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9例,其中骨性关节患 者1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3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例.本组患者均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Harris评分方法对术后髋关节 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平均长度为(9.2±3.7)cm;平均手术时间为(55±14)分钟;平均出血量为(280±45)ml.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其 中优59例,良23例,中7例,差0例.优良率为92.1%.本组患者中,没有患者出现人工关节松动,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及髋关节脱位.其 中2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经相应处理后没有留下后遗症.患者步态基本正常.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全 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具有美容效果等优点,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陈希聪;王昌兵;杨松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手辅助腹腔镜结肠手术治疗24例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用于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4例行腹腔镜开放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 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用于结直肠肿瘤 的治疗,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文波;陈海鹏;谢容明;侯贤琼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6例腹股沟疝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腹股沟疝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应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成人腹 股沟疝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5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痊愈出院,均获得随访,无复发,虽有1例切口感染,经处理后痊愈.结论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 术安全、简单、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后壁薄弱、缺损大、有全身合并症的老年患者.

    作者:赵德刚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行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 用多次注射胰岛素/日(MSⅡ),B组选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比较两组患者的待手术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空腹血糖(FPG)、餐后 2h血糖(2hPG)变化等.结果 B组在待手术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以及控制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方面均明显优于A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 CSⅡ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待手术天数、住院天数,改善症状,迅速、平稳地控制患者血糖.

    作者:马升进;李楚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白蛋白在ICU老年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应用的评估

    目的 评估重症监护病房中低白蛋白血症的老年危重症患者,输入白蛋白能否纠正低白蛋白血症,降低28天病死率.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65例老年低蛋白血症患者,记录基础血浆白蛋白浓度,计算APACHEII评分,实验组输入20%白蛋白10克,对照组不输入白蛋白,于第4、7、10、14、21、28天复查肝功能,记录白蛋白浓度,第28天病死率.两组患者视病情可酌情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能量供给20~30kcal/d.结果 65例老年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入选,32例实验组,33例对照组,两组之间病情危重程度无差异,实验组白蛋白浓度略低于对照组(21.48±2.09vs24.09±2.56,P值>0.05),28天后实验组白蛋白浓度明显升高(24.01±2.65vs21.48±2.09,P值<0.05),与入选时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但仍然并未能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对照组白蛋白浓度也较入选时升高(26.78±2.02vs24.09±2.56,P值<0.05),28天后两组之间白蛋白浓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老年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每日输入白蛋白10克能升高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但不能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对于病死率无明显改善.

    作者:马海英;申丽旻;杜全胜;王志刚;赵鹤龄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患者颈部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患者颈部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10年2月间神经内科经CT、MRI检查证实的脑梗死患者413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从颈根部颈总动脉起始处至双颈内、外动脉起始处进行横切及纵切扫查,分别检测有无斑块、斑块性质,了解血流束充盈缺损及血管有无狭窄与闭塞.结果 脑部CT、MR检查诊断有急性脑梗的患者中,斑块的超声分型中Ⅰ型与Ⅳ型的患者明显多于Ⅱ型和Ⅲ型的患者,Ⅰ型与Ⅱ型、Ⅲ型比较显著升高,Ⅱ型与Ⅳ型比较显著降低;Ⅲ型与Ⅳ型比较亦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早期发现病变,预报和监测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胸科手术观察

    目的 探讨胸科手术中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全凭静脉麻醉(TTVA)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TVA(F组)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R组).结果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R组清醒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明显比F组缩短(P<0.01),拔管后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致下降.结论 运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胸科手术应用,术毕停药后清醒时间短,生命体征平稳,不易发生后遗呼吸抑制作用,但患者有明显伤口疼痛和烦躁,为此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后效果更好.

    作者:熊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VIDAS)快速定量检测DD法对89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D水平对比.结果 肺栓塞组患者血浆DD为(1620.6±45.8)μg/L,>500μg/L者89例,阳性率100%.对照组(315.3±24.0)μg/L.两组血浆DD平均值相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IDASDD法检测方法敏感性高,DD对排除肺栓塞诊断有一定帮助,可作为排除肺栓塞的首选试验,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宗文;方运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2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乳腺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2例发生于乳腺的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两例肿块,男、女各1例,主要由梭形或胖梭形细胞构成,排列成束状或交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的胶原纤维,间质见有水肿和黏液变性,伴红细胞外渗及炎细胞浸润,病变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免疫表型为增生的梭形细胞Vimentin、SMA表达强阳性,部分细胞S-100表达阳性,CK、EMA、CD34表达阴性.结论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反应性增生为主的增生性、良性病变,很少复发,也不转移.

    作者:王正;刘爽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稽留流产并发症防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稽留流产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将住院的20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药物流产后再刮宫及刮宫后服用雌孕激素疗法,对照组采用直接刮宫法.结果 观察组一次刮宫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闭经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稽留流产实施药物流产后再刮宫及刮宫后服用雌孕激素疗法,安全流产率高,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立新;王兰;周焕莲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实体肿瘤

    目的 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FEP-BY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18例中晚期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肿瘤特点及治疗顺应性等给予0.5~1.0kW的发射功率,治疗后进行临床受益率、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的分析.结果 118例患者中,其中CR0例(0%)、PR37例(31.4%)、SD47(39.8%)、PD23(19.5%)、近期总有效率31.4%(37/107);临床受益率为77.1%(91/118);毒副作用是轻微、可忍受的.结论 术前评估患者肿瘤特征、适时调整治疗参数并联合其他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近期疗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劲松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高频彩超在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拟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术的患者术前采用PHILIPSIU22高分辨率彩超仪检测腓动脉及其肌间隔穿支动脉的数目、内径、走行方向、分布范围,并作体表定位,检查结果 与手术对照.结果 共检测出腓动脉肌间隔穿支51支,起点与走行显示清晰,未见缺如,与手术所见相符,其中11例术后皮瓣存活,1例因年龄大合并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移植皮瓣坏死.结论 高分辨率彩超简便、直观地定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蒂部血管,对术前设计皮瓣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爱荣;高海珠;何敏仪;何晓玲;肖绍升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单孔悬吊与气腹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目的 探讨单孔悬吊式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开展单孔悬吊与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各45例的手术情况.结果 单孔悬吊式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气腹组.结论 单孔悬吊式腹腔镜切除肌瘤,拓宽了气腹腹腔镜手术范围,降低了手术风险及设备投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在妇科手术中值得推广.

    作者:高卫华;严妮子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7月~2008年8月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5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生存39例,占97.5%.对照组患者生存39例,占97.5%.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无复发.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的,但必须掌握保乳手术指证并保证术后综合治疗.

    作者:邱正伦;冯云;詹菊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后出血与凝血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进展性颅内出血(progressiv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PIH)的关系.方法 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10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测定其入院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的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照.通过头颅CT表现,确定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发生PIH,分析凝血功能变化与PIH的关系.结果 颅脑损伤者PT、APTT和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LT、Fg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伤情加重,颅脑损伤者PT、APTT及DD水平依次增加,而PLT、Fg依次下降(P<0.01);与非PIH者相比,PIH者PT、DD明显升高,Fg明显下降(P<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其程度与颅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早期监测凝血功能有助于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测PIH的发生.

    作者:张小兵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行风评价体系中关于病人满意度问卷方式的探索

    病人满意度问卷作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构成医院行风评价体系的有效方式和重要内容,其结果 可以帮助医院管理层了解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考查现有医疗服务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在现状下由医院出面负责实施的满意度问卷方式在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分析其可操作性,以期寻求一套行之有效的问卷方式取得客观真实的资料切实满足病人的需求.

    作者:马雅丰;石依群;张竹青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后逐步开放饮食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后逐步开放饮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6月诊治的60例小儿扁桃 体腺样体摘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逐步开放饮食的护理经验.结果 采取逐步开放患儿饮食的护理干预,患儿均可以在术后自愿或劝解诱导进食,手术效果良好,患儿住院平均5~7d后康复出院.结论 严格把握饮食关,给予逐步开放饮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术 后尽快康复.

    作者:高俏丽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8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及自 卑心理的变化.结果 心理护理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其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及自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有助于躯体疾病的康复,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常明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妊娠糖尿病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 GDM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 针对性护理.结果 两组孕妇均无死亡病例,但实验组孕妇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564,P<0.05),围产儿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6.440,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应用于GDM患者,对于维持患者稳定的身心状态,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王春香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宫颈机能不全的术前术后护理

    宫颈机能不全是中晚期习惯性流产及早产的原因之一[1-2].宫颈内口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通过 相关临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保证母婴 安全.

    作者:左宏侠;曹雪松;李岐佩;张荣侠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发热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和采取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 通过调查140例发热患者,依据是否实施心理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 组和护理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发热患者的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 患者的SAS分值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干预组焦虑好转较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改 善发热患者的负性认识和焦虑状况,对于发热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邓秀红;程颖;王雪玲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慢性胃炎患者的家庭饮食调理探讨

    慢性胃炎的病情漫长,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治愈,因此临床上以长期的药物治疗、饮食疗法为主.家庭调理是患者为主要的调理模式,其 饮食调理对患者病情进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就家庭饮食调理的重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为广大胃炎患者的居家饮食调理提 供初步的参考.

    作者:邱萍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目的 探讨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对2010年10~2011年5月在外科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通过 问卷方式对实施前后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结果 实施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为 93.3%和96.2%,较实施前85.9%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明显提高医院临床护理 工作质量和住院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跃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67例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白内障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眼科2008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白内 障患者134例(16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83眼).全部患者均给予口服复明片、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E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此基础上给予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78.3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1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6.0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白内障,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且不 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丽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收治的老年急 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2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全部患者均给予静脉注射泮托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生长抑 素,72h内持续用药至出血停止.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和持续治疗72h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停止时间明显早于对 照组,持续治疗72h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速度快、止血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永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 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前列地尔.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 分(NIHSS)及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d后NIHSS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 组治疗后NIHSS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 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宋勇;王帅帅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头孢硫脒与头孢他啶对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头孢硫脒与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120例患儿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观察组采用头孢硫脒50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50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两组均 为10d,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55/60)和88.33%(53/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 (3/60)和6.67%(4/60),治疗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24%(45/51)和85.42%(41/48),两组结果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硫脒是一 种治疗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低分子肝素钙在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黏膜出血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黏膜出血安全性观察.方法 选择本院净化中心维持性血透患者40例,随机分为普 通肝素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液指标变化,皮 肤黏膜出血临床征象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皮肤黏膜出血明显,血指标ALB,HB不同程度下降,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治疗后,皮肤黏膜出血征象明 显改善,ALB、HB指标提高,与普通肝素治疗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少维持性血透患者出血症状,提高HB、ALB,从而改 善透析质量、提高患者长期愈后.

    作者:朱宏;祁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安定在脑卒中患者插胃管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安定在脑卒中患者插胃管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2008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 组,实验组在常规胃管插管基础上使用静脉注射安定10mg,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插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胃管插管成功率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胃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定的应用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首次 置管成功率,从而减少或避免了用多次置管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卢钻娣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奥曲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曲肽对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7月期间,诊治的40例经内镜逆行胆 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1h,静脉滴注500ml 0.9%生理盐水)和预防组(术前1h,0.3mg奥曲肽加至500ml 5%葡 萄糖液,静脉点滴,于输注停止后6h和12h,分别皮下注射0.1mg奥曲肽),每组2O例.于术前,术后2、12、24h,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同时观察两组 患者发生术后胰腺炎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术后2h血清淀粉酶(193.4±40.2)相比,预防组术后2h血清淀粉酶水平(180.6±35.6)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术后12、24h血清淀粉酶([ 231.8±31.6)和(170.6±35.6)]相比,预防组术后12、24h血清淀粉酶水平([ 161.3±28.1) 和)(118.4±60.3)]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中2例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10.0%)相比,预防组中没有出现ERCP术后胰腺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曲肽能够有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刚强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细辛脑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点滴,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1例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疗程结束后 症状自动消失,其余患儿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淑英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5mg/次,1次/日;观察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5mg/次,1次/d,倍他乐克,25mg/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 广使用.

    作者:宁风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立普妥联合步长脑心通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立普妥联合步长脑心通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50例.按照患者自愿的原 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立普妥治疗,观察组给予立普妥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及临 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 的高脂血症时,应采用立普妥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崔凯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碘化钾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孢子丝菌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碘化钾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孢子丝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56例孢子丝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其 中对照组予口服碘化钾治疗,实验组予碘化钾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治疗4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单用碘 化钾组61.5%;实验组真菌清除率为87.50%,显著高于碘化钾对照组组47.4%,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碘化钾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孢子 丝菌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碘化钾,且安全性好.

    作者:包天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2种灌肠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2种灌肠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滴注保留灌肠) 和对照组(传统保留灌肠),各59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药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延长,二者灌肠 保留时间及疗效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滴注保留灌肠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其灌肠的保留时间及药 效明显优于传统的保留灌肠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群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2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由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 照组30例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西药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功能、局部清创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 治疗,14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 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金玉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根据中医分型为肝阳上亢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中医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效51例,有效23例,总有 效率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

    作者:刘强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七情致病临床应用洞见

    介绍七情致病特点及临床应用体会,旨在说明情志不畅会导致疾病,正确的人生信念和选择是生命健康的基石.

    作者:王一丹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大黄牡丹汤加味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阑尾炎108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大黄牡丹汤加味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确诊的、不适宜急诊手术治疗的10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密切观察临床转归情况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黄牡丹汤煎服,对比观 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牡丹汤加味 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确切,优于单纯的西医疗法,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作者:杨军;张刚领;杨朔;张灿炜;朱玉峰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津力达对老年冠心病伴糖耐量低减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津力达颗粒对伴糖耐量低减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130例伴糖耐量低减的老年冠心病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试验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血脂、心率等生理参数的变化并记录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新发生 的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各生理参数变化的差异,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前两组生理参数差 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后治疗组餐后血糖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总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津力达颗粒能 减少伴糖耐量低减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晓焕;刘婷;尹昭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贞芪扶正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消化道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贞芪扶正颗粒对消化道癌化疗的影响.方法 随机采用贞芪扶正颗粒配合化疗及单纯化疗治疗消化道癌各58例.结果 治疗 组在卡氏评分及骨髓造血功能改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贞芪扶正颗粒能改善消化道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患 者的依从性.

    作者:李守山;熊化萍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中药回生丹、膏、汤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回生丹、膏、汤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回生丹、膏、汤)100例和对 照组100例;治疗组用自拟中药回生丹、膏、汤剂治疗.对照组用己知治疗肝癌有效中成药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治 疗,主要观察患者近、远期疗效、生活质量的多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近期(6个月)有效率和稳定率分别为43%和78%,1~5年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 组(P<0.05),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回生丹、膏、汤剂治疗中晚肝癌具有较好效果,透皮给药具有其 他给药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

    作者:尹长海;王孝良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输血科生物安全管理的探讨

    本文就各级医院输血科或血库生物安全现状进行探讨,针对目前输血科或血库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用房面积小,功能分区不清,实验室防护装备和装置不完备,个人防护装备和设施不齐,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懈,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差,生物安全培训和督查缺失等,提出输血科生物安全管理的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输血科生物安全的认识,保障输血科的生物安全.

    作者:曹志林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起着 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现将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该 类药物做一综述,供高血压病治疗中参考.

    作者:李娟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容修复术中的应用

    光固化复合树脂用于前牙美容修复,具有操作方便、色泽逼真、切割牙体组织少、理化性能优越、价优物美等优点.被临床牙科广泛应用.

    作者:段红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CCN蛋白的功能与机制

    近来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ECM)并不只是细胞的支架,它还能动态调节各种细胞的功能和行为.ECM能结合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和细胞外酶,并调节它们的生物利用度和活性.

    作者:鲍艳芳;应素芬;何斐;泮瑛瑛;张伟;徐灵芝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运用于子宫肌瘤近年得到广泛应用及极大发展.目前在我国已有许多地区开展此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并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近年UAE在我国有症状子宫肌瘤(symptomatic uterine myoma)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与研究进行综述.在栓塞剂的选择上,文献报道常用的栓塞剂有PVA(polyvinyl alcoh01)、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效果基本相似.UAE治疗子宫肌瘤主要针对症状性子宫肌瘤,特别适合于那些有严重贫血或盆腔疼痛,而传统的非手术方法治疗失败而又拒绝手术或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我国,巨大子宫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都有报道,并取得较好疗效.UAE手术后不良反应主要以栓塞后综合征为主,但也有如肺栓塞、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因此未来需要思考如何恰当掌握适应证,为患者选择疗效佳、并发症少的方式治疗是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向.

    作者:张黎菲;陈青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2010~2011年临床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10~2011年临床呼吸科患者痰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病原菌分布变化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 法 2010~2011年我院细菌室收集的呼吸道痰标本经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进行增菌培养,分离出231例致病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细菌室定期进行国家或省质量控制评价.结果 分离出的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5.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5%;白假丝酵母占11.6%;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占10.8%;鲍氏不动杆菌占9.52%.梅里埃ATB软件统计这5种菌的药物敏感情况.结论 为降低引起临床感染的微生物耐药菌株 不仅要避免使用光谱抗生素,同时也需要医疗系统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严格控制医院环境消毒灭菌,防止院内病菌流通传播造成交叉感染.

    作者:马云枫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煤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脂脂蛋白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CWP)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脂及脂蛋白水平,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将2010 年6月~2011年6月期间,40例煤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组,40例非煤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脂及 脂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的TC和TG的异常发生率(27.50%和25.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TC和TG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降低(17.50%和1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的TC和TG水平[(4.86±0.62) 和(1.60±0.37)]相比,观察组的TC和TG水平明显降低[(4.34±0.56)和(1.12±0.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煤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脂及脂蛋白水平的检测,对于其诊断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临预防与卫生Prophylaxis & Hygiene 床意义.

    作者:李志恒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气相色谱测定蔬菜中杀螟硫磷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探讨适用于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杀螟硫磷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方法 从测定程序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计算 各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结果 被测样品蔬菜中杀螟硫磷农药残留量测定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重复性,其它因素影响相对较小.通过选择合适的、可行的试验方案,规范操作就可以有效减少不确定度,保证测量结果 准确、可靠.结论 提出的方法适用于蔬菜中杀螟硫磷农药残留 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喻泽林;张艳;白祖海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高血压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及其防治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导致目前高血压病的控制率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防治知识,开展高血压病的社区服务,避 免这些误区,能让患者更多的获益.

    作者:杨军;蒲世军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河南省2010年学校病毒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0年学校病毒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 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0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直报的学校病毒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2010年学校病毒性传 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的比例高达86.96%.4月、9月和12月为高峰月份,豫北地区报告事件数较低.除手足 口病事件全部发生在城市学校外,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等3种病毒性传染病事件多在农村学校发生.私立学校和全寄宿制学校内发 生的病毒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和波及范围可能大于公办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结论 学校是病毒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 所,教育和卫生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切实的防控措施和对策.

    作者:苏佳;康锴;陈豪敏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转FL基因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小鼠Lewis肺癌的研究

    目的 探讨转FL基因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小鼠体内抗肿瘤的作用.方法 应用腺病毒为载体,将表达FL可溶性蛋白的基因片段转入小鼠外周血来源的DCs.将疫苗经腹腔注射,观察抑瘤率及生存时间.结果 转FL基因的DCs上清液IFN-γ表达量高于空载体组,激发T细胞能力也高于对照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进行免疫治疗后,该组的抑瘤率、生存时间及一般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FL基因转染的DCs可以进一步增加抗肿瘤的能力.

    作者:李鹏;周彤;凌杨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NT-PROBNP定量在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愈后再住院时间的评估意义

    目的 通过评价NT-PROBNP(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的定量检测在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实验价值和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与心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 自2010~2011年本院共收治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02例,分析在不同的心功能状态下心力衰竭患者体内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的含量.结果 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在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中在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的水平>350pg/m(l 155pg/ml为临界值)时,阳性似然比可以增加到1432(425为临界值).结论 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在对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定量检测是目前较为可信的实验室参考指标,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Wistar大鼠缺铁性性贫血模型的建立

    目的 通过单纯的低铁饲料喂养Wistar大鼠的方法,建立缺铁性贫血模型.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缺铁组和对照组各6只.用奶粉、大豆油、玉米淀粉、NaCl配制低铁饲料.缺铁组给予低铁饲料,对照组给予正常清洁级饲料喂养.1个月后,检测大鼠体重和血红蛋白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红细胞计数.在喂养过程中,观察每组大鼠行为和体态的变化.结果 缺铁组大鼠的平均体重小于正常组(P<0.05),血红蛋白含量小于正常组(P<0.01),红细胞计数小于正常组(P<0.01);并观察到缺铁组大鼠靠近尾部的皮毛斑块状脱落,尿液颜色加深,粪便较硬且为棕黄色等改变.结论 用本实验的方法制造的低铁饲料喂养Wistar大鼠1个月后,缺铁性贫血模型建立成功.

    作者:田婷;冯楠;胡晓梅;李铁铮;南伟;陈根 刊期: 2011年第35期

  • CtBP与肿瘤相关的研究

    羧基末端结合蛋白(C-terminal-binding protein,CtBP)在进化上保守,主要发挥转录辅抑制因子的功能.研究发现,CtBP通过与多个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因此,CtBP对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的治疗、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近年来CtBP与肿瘤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黄承信;曾思恩;肖胜军 刊期: 2011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