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B超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咸宁市通山县人民医院2009~2011年收治的56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超声声像图.结果 术前诊断本组56例患者,49例子宫腺肌病,5例子宫肌瘤,2例子宫肥大.术后病理检查显示33例子宫腺肌病,19例合并子宫肌瘤,3例合并子宫肌瘤和卵巢巧克力囊肿,1例仅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B超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 诊断子宫腺肌病,B超检查有可重复检查、没有创伤、诊断符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许红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急性阑尾炎属于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如果诊断正确,处理及时,那么预后良好.反之,若误诊误治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生命危险.我院2006~2011年间收治阑尾炎224例,其中误诊误治13例,分析如下.1 阑尾炎误诊误治的原因1.1 以非右下腹疼为主诉如早期阑尾炎,阑尾腔粪石堵塞,炎症局限壁层而未累及腹膜,此时内脏感觉神经定位不准确,患者常诉为上腹痛或脐周痛,有的发病前又恰好吃过冰冷食物史,易误诊为胃肠炎.此时虽无右下腹疼痛症状,但仔细检查可以发现右下腹压痛,故在诊疗过程中,仔细的体格检查,是降低误诊率的必要措施之一.
作者:蔡伟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3种常见剖宫产术式的特点进行比较,以期得到理想的剖宫产术式.方法 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采用3种剖宫产术式的产妇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进行比较和回顾性分析,重点比较腹腔粘连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常见术式均对再次剖宫产术产妇产后恢复有不利影响,但相对而言,改良剖宫产术的不利影响小,传统术式次之.结论 建议首次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从而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
作者:李丙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对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诱发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对西安市北方医院口腔科2009年3月~11月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究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病的各项决定性因素.结果 在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中,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病率呈现出以下规律:⑴女性患者多,男性患者少;⑵不注意牙齿卫生和保健的患者多,注重牙齿卫生和保健的患者少;⑶长期焦虑发愁的患者多,心态平和的患者少;⑷过敏体质患者多,非过敏体质患者少;⑸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多,20岁以下的患者少;⑹下颌牙齿患病率大,上颌牙齿患病率低.结论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病与患者自身的体质、情绪、生活习惯、性别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临床上应该注意防范.
作者:王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聚维酮结合TDP照射加美宝烧伤膏治疗Ⅲ期以上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28例压疮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压疮病灶16处)和对照组13例(压疮病灶16处),实验组采用聚维酮结合TDP照射加美宝烧伤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创面清洗后涂聚维酮软膏,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治疗的方法治疗压疮.结果 治疗两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14例),对照组为69.2%(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聚维酮结合TDP照射加美宝烧伤膏治疗Ⅲ期以上压疮疗效显著,能促进疮口愈合,疗程短,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惠玲;谭好容;张洁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妇产科2006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8例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8例均系慢性宫颈炎,行激光、微波、冷冻治疗后数月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尤其是接触性出血,经病理检查确诊,行阴道镜下微波治疗,随诊1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 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妇科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做出诊断.微波治疗(微波、激光等)是首选方法.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术后假绝经治疗有利于伤口愈合及防止复发.
作者:宛利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戒酒硫样反应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对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23例戒酒硫反应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4h内症状缓解.结论 对戒酒硫样反应要有充分的认识,及时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26例经干扰素α-1b治疗后无效超过1年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本组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26例采用保肝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应答22例,占84.62%,部分应答4例,占15.38%;对照组无一例完全应答,部分应答11例,占42.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1b重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BV的复制,可加速乙肝患者HBeAg自然阴转,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国泽延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 对2008~2011年间收治的63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所有患者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 本组63例患者治疗后,减压窗张力均明显降低,相关的临床症状和意识状况均有明显好转,GCS评分有所提高.头颅CT复查所示脑室基本恢复正常,其中5例患者发生分流管堵塞,经二次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随访6~12个月,未发现神经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 早期对外伤性脑积水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单椎体转移瘤与脊柱单椎体结核的CT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20例单椎体转移瘤与21例脊柱单椎体结核的CT表现.结果 单椎体转移瘤与脊柱单椎体结核患者在病灶部位、病灶边缘情况、椎旁肿块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骨质破坏方式、椎体轮廓的改变、椎间盘是否受累、椎旁软组织肿发生部位及硬膜囊受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CT表现的差异,可以明确地对单椎体转移瘤与脊柱单椎体结核做出鉴别诊断.
作者:张全禄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应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0例人工流产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0例)于人工流产后服用妈富隆、益母草膏,对照组(200例)仅服用益母草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月经恢复及再次妊娠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及出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闭经、月经紊乱均低于对照组(P<0.05),月经复潮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月内有性生活引起再次妊娠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流产后应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除避孕外,还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月经恢复.
作者:庄穗莲;袁迎九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治疗中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疗效的差异,探讨翼状胬肉佳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取初发性翼状胬肉,将157例183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81例97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76例8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观察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A组3例3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3.09%;B组15例15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1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体球结膜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均为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相比之下自体球结膜移植复发率更低,为治疗翼状胬肉的较好方法.
作者:李炜;司马晶;李林;窦晓燕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伽玛刀治疗:伽玛刀头环固定,MRI3mm薄层扫描定位,40%等剂量曲线包绕病变灶,边缘剂量12.6Gy,中心剂量31.5Gy.结果 伽玛刀放疗后6个月后血管瘤腔闭塞萎缩,病灶明显缩小,9个月后MRI观察提示病灶进一步缩小,1年后复查提示病灶完全闭塞.结论 脑干生理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风险较大.伽玛射线损伤畸形血管的内皮细胞,血管基膜进行性增生和密集的玻璃样变,导致管腔闭塞,病灶缩小,甚至消退.
作者:孙全新;张业嵩;李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颈部低位小切口行甲状腺瘤切除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使用价值及其优点.方法 将在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7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与对照组38例,实验组采取颈部低位小切口,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及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失血量方面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39.6±9.8)min比(65.3±17.2)min,(5.1±1.0)cm比(6.3±1.1)cm,(4.3±0.5)d比(6.1±0.6)d,(40.3±11.2)ml比(73.8±15.4)ml],两组手术治疗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并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手术后美容效果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磊磊;罗淞;冉进宝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在常规哮喘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治疗组58例,给予普米克令舒、可必特联合吸入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α一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两组常规治疗和疗程相同.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8.97%,有效率31.03%,无效率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率42.85%,有效率38.10%,无效率19.05%,总有效率80.95%.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普米克令舒、可必特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明显优于传统雾化(α一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生高钾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98例CKD病人,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CEI/ARB),螺内酯,长期补钾等因素与高钾血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钾血症组中CKD3到5期的患者,服用ACEI/ARB,螺内酯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CEI/ARB,螺内酯,长期补钾是CKD病人发生高钾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EI/ARB,螺内酯,长期补钾,是CKD病人发生高钾血症的重要原因,临床用药需警惕.
作者:李勤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方法治疗晚期癌症患者.观察18例疼痛剧烈的患者,其虽经不同途径(口服、皮下及静脉)使用大剂量阿片类药物,但未能很好地控制疼痛,同时毒副作用较大.对此采用PCEA方法用于以上患者的除痛,在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同时使除痛效果明显提高.注射液浓度依病变部位及疼痛程度而定.一般为0.125%布比卡因注射液中加入吗啡、氟哌利多.同时,严格锁定每次注液量及间隔时间.治疗效果由患者采用0~10疼痛自测分级表自行划定.结果 经治疗疼痛全部缓解.同时因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毒副作用明显减轻.结论 本方法在癌性疼痛治疗中有效、方便、安全,特别适用于家庭病床癌痛患者的除痛治疗.
作者:都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切除佳外科术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将广东省化州市长岐卫生院外科收治的9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大小、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拆线天数与住院时间.结果 所有病例均痊愈,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大小分别为(1.8±0.7)cm、(5.5±1.6)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拆线天数与住院时间均早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确切,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欧盛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慢性泪囊炎进行改良式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8例,其中34例设为对照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另外34例设为研究组,行改良式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82±10)min,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38±27)min,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34例患者中,痊愈26例,好转5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1.1%;对照组34例患者中,痊愈22例,好转6例,无效8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4%,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1例患者术后复发,对照组有5例患者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作者:蒋明群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河南省息县妇幼保健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自愿要求引产的230例患者分两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入引产,第二组为观察组,用米非司酮加利凡诺联合应用引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胎儿胎盘娩出时间较短,清宫率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期妊娠引产中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能促进宫颈成熟,缩短引产时间和降低清宫率,从而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张素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于妇产科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45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45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分娩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35岁12例,中学以下文化程度29例,27例有流产史,11例有分娩史,发生胎盘粘连6例,胎盘植入8例,产后出血13例,死胎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5岁4例,中学以下文化程度15例,12例有流产史,4例有分娩史,发生胎盘粘连1例,胎盘植入1例,产后出血2例,死胎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产妇年龄、文化程度、流产史、分娩史是前置胎盘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增加了产妇妊娠过程中并发症及死胎的发生率,对产妇及产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作者:郭秋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6例行LAVH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与38例经腹部行子宫全切术(TAH)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AVH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率等临床指标明显低于TVH组.结论 LAV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适用于各种良性病变的子宫全切除手术.
作者:彭锦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膀胱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57例膀胱肿瘤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二维超声联合CDFI探查见肿瘤68个,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总符合率为87.7%,其中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87.5%,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87.9%.CDFI检查显示,肿瘤均有彩色血流信号,肿瘤基底部或瘤体内部可检测出高阻性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RI)为0.47~0.79.24例良性肿瘤内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27例恶性肿瘤内可发现丰富的血流信号,6例周边可见环状血流.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CDFI能提供膀胱癌的术前大致分期,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为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对术后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二维超声结合CDFI可作为临床诊断膀胱肿瘤的重要方法,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晓翔;朱嘉铭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主动疼痛管理对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术后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是否低于被动用药镇痛法的患者.方法 自2011年3月~2011年12月60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据病情为术后患者采用主动疼痛管理,对照组由患者主诉疼痛后被动用药镇痛,术后24h、48h、72h观察并记录患者再植指专科情况.结果 采用0~5分描述疼痛量表评估,实验组无3级及以上程度的疼痛,2例因便秘或焦虑引起血管危象,发生率6.67%;对照组首次感觉疼痛的持续时间较长、镇痛的效果不明显,有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血管危象,发生率23.33%.结论 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术后主动采用镇痛的患者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明显小于被动镇痛的患者,因此再植术后对患者采用主动疼痛管理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伏雪纯;李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10年10月急诊救治的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患者未进行院前急救,入院后采用常规急救措施实施救治;观察组15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死亡率及平均急救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3.3%,平均急救时间(33.2±5.3)min,死亡率13.3%;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急救时间(18.2±4.6)min,死亡率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急救时间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模式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显著缩短急救时间并大大降低死亡率,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吴倩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33%硫酸镁湿热敷预防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行PICC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于PICC置管后4小时给予33%硫酸镁局部湿热敷,30min/次,2次/d,连续5d.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发生率为27.5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33%硫酸镁溶液进行湿热敷能降低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张金桃;夏辉;刘春红;刘翠容;李一良;魏建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扩血管药物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人常规治疗,治疗组34人扩血管药物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血管药物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锦雄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多功能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骨科2008~2011年间收治的84例行多功能支架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护理干预的意义.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骨折评价愈合时间为7.5周,少于对照组的12.3周,干预组患者术后腕关节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3.3%,组间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关节挛缩,加快术后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卓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妇产科腹部术后疼痛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2月实施妇产科腹部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腹部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为0级的患者有8例(2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例(5.0%)(P<0.05),而感觉严重疼痛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使用止痛药的例数为7(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4(60.0%)(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26.8±3.5)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减轻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患者止痛药的使用率,使患者舒适地度过术后疼痛期,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盛瑞兰;郑飞;林慧卿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通过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后优质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方法 改善基础护理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分性考核.对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计算其对我科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 在进行基础护理服务的完善规划之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能达到高,在通过对基础护理服务的改革与完善后,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结论 基础护理是优质护理的基础,只有夯实基础护理质量,才能提高优质护理质量.
作者:钟慕贤;黎俊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期间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专门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总结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期间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存活37例,所占比例为74%;死亡13例,所占比例为26%,实验组的50例患者中,存活48例,所占比例为96%,死亡2例,所占比例为4%.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要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游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在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草莓状血管瘤中的作用.方法 对75例草莓状血管瘤患儿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同时加强与患儿家长之间的沟通,提高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75例草莓状血管瘤经1~3次Nd:YAG激光治疗全部治愈,所有创面均愈合无疤痕.结论 做好激光治疗的护理对患儿血管瘤的愈合有重要影响.
作者:黎德燕;刘玉生;梁婉玲;陈可琼;黄伟龙;高雁;刘小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如何在基层医院应用规范化术前访视及作用.方法 采用规范化的术前访视结合个性化访视,规范基层医院术前访视流程及管理.结果 开展规范化术前访视以来,手术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从开展前的88%提高到98%,创造了手术护理零投诉记录.结论 规范化术前访视的护理实践,不仅能和谐护患关系,而且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袁颖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7月~2011年10月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3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建立围绝经期档案,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围绝经期症状评定采用公认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法.结果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Kupperman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前评分均值为(19.47±10.00),护理后评分均值为(7.45±5.84),利用配对t检验t=24.680,P<0.05,说明护理前后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通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可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合谐.
作者:万俊红;钟京燕;徐玉燕;罗辉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笔者采用静脉留置针应用于CT检查中,可避免因病人肢体活动造成静脉穿刺针穿破血管,导致液体外渗,还可起到保留静脉通路的作用,便于紧急情况时使用,现将应用体会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CT增强时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共有患者10830例,其中男性6059例,女性4771例.普通增强5939例,血管4891例.
作者:李红文;张晓珍;谷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02月~2011年02月间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统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实施干预护理措施后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系结核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刘晓婷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经治的180例妊高征产妇为干预组,行早期临床护理干预,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178例妊高症孕妇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孕产妇在先兆子痫、子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生儿在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以及围产儿死亡例数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妊高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母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朱碧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注意事项.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071例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病情观察、术前准备、术后干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舒适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和术后焦虑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安全感更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采用人性化护理对妇科急腹症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曹雪辉;周丽娟;谢玉香;陈兰转;李晓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的降血压效果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1年3月在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检测发现患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65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未口服氯沙坦,治疗组服用氯沙坦50~100mg/次,每日1次,治疗6个月.6个月后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应用彩色多谱勒心动仪测定左心室肥厚指标及心肌舒张功能.结果 服用氯沙坦后LVH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159.7±12.1)mmHg、(98.7±6.1)mmHg、(6.8±0.9)mmol/L、(3.8±1.0)mmol/L较治疗前和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左室结构参数LVDd、LVST、PWT以及LVMI等较治疗前均显著减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 长期口服氯沙坦对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逆转左心室肥厚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变左心室重塑的药物.
作者:朱丽俊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方法 选择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12例,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HDL-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但阿托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思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对普外科I类切口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及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使用前(2011年1~6月)I类切口手术病历180份,参与抗菌药物使用后(2011年7~12月)病历180份,比较干预前后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后,临床医生选药、手术时间、用药目的 、药品名称、给药时间、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均较干预前规范.结论 临床药师对普外科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茵药物应用的干预有效,可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姜海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消化道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消化道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显效2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78.57%,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使用莫沙必利和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秦荣;朱淑军;廖信茜;王光恺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广东省惠州学院卫生所急诊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3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其临床用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病毒药物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抗生素使用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痊愈时间和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 全部患者中联合使用抗生素90例,占66.67%.两组患者痊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是否应用抗生素对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无明显影响,同时增加了医疗费用并且增加了产生耐药菌株的风险.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应引起重视,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纠正.
作者:彭萍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对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8~2011年期间患过敏性紫癜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肝素钠以及葡萄糖注射液的静脉注射,每天1次,持续进行10d.随访患者尿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中的患者出现肾炎的几率明显较小(15例),出现肾炎的时间明显更迟(3.51±0.29个月),并且观察组中的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肝素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甚至减少HSPN发生的概率,并且能够有效地对患者的肾脏进行保护,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邓满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4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试验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随访患者1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理结果和药物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好,20例患者达到完全效应者18例,占90%;对照组达到完全效应者9例,占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患儿的效果较好,对细胞内病毒有抑制和消除的作用,是一种疗效好和费用低的治疗方案.
作者:彭锡其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苦参素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以2010年1月~2011年9月6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试验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与苦参素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88%(2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9.70%(23/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与苦参素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凤铭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基础上加用破血逐瘀中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统计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愈率明显增高(P<0.05),手术率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有生育要求拒绝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简单易行、治疗费用低、治愈率高,可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对比云南红药胶囊和云南红药胶囊与银杏叶片联合使用在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就诊患者58例(73眼)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云南红药胶囊与银杏叶片联合治疗,对照组服用云南红药胶囊.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及复查患者眼底情况.结果 研究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云南红药胶囊与银杏叶片的联合用药治疗眼底出血疾病疗效更显著.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预防下肢闭合性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8月骨科住院治疗的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去伤片、三七液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去伤片、三七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患肢周径和患肢肿胀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肢周径和患肢肿胀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组内及组间比较APTT、P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预防闭合性下肢骨折术后血栓疗效确切的、安全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劳永锵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西医结合糖肾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疗效分析.方法 将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糖肾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2hPG)、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66.67%,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下肢浮肿、气短、腰膝酸软、口干多饮、尿混浊有泡沫、尿量多等症状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餐后2小时血糖(2hPG)、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医结合糖肾宁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时晓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宫颈炎康栓中药栓剂联合激光治疗术对宫颈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40例,随即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单纯激光治疗和宫颈炎康栓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治疗组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7.14%,与对照组的78.57%相比明显提高(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结论 激光手术治疗是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有效手段,而结合中药宫颈炎康栓能显著提高治愈率,改善治疗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傅艳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脾肾虚弱型老年性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拟六味地黄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拟温脾汤加减治疗,连续服用3个疗程,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六味地黄汤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肾虚弱型老年便秘患者,能够更好地达到阴阳双补的疗效,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黄晓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及脾虚痰湿证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方法 前瞻性分析18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与20例2型糖尿病脾虚痰湿证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腰围及CGMS检查等相关指标.结果 与气阴两虚证组相比较,脾虚痰湿证低血糖值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一日三餐的特征和黎明现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气阴两虚证的动态血糖图谱具有一日三餐的特征,易出现黎明现象;而脾虚痰湿证则无典型特征,易出现低血糖.
作者:卢昉;郎江明;魏爱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根据中医症候学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88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中,医生根据患者症候类型为其给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1/45),患者纤维蛋白原降低(365.54±87.59)mg/dl,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应用中医症候学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所属类型,以给予恰当药物.
作者:冯广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本院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胃复春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变化及主要癌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11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65.85%;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34.1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启焕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全年间入院治疗的所有手足口病患儿170例,根据其临床资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的是中药灌肠疗法,对照组采用的是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治愈率为89.89%,好转率为8.99%,总有效率为98.8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2.71%,好转率为11.12%,总有效率为93.83%.两组治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灌肠疗法较之西医常规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患儿耐受力强,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灶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中医联合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以及对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6年3月~2008年3月汕头市潮阳区中医院收治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典型病例56例,使用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后2~4年进行随访,评价联合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效果.结果 根据髋关节的临床评定的相关标准,26例为优(46.43%),27例为良(48.21%),3例为差(5.36%),总优良率为94.64%.结论 中医联合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十分有效,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刘创源;陈恩宏;黄训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3月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和对照组41例(化疗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7%(35/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5%(32/41),两组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疼痛缓解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消化道毒性反应与白细胞毒性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KP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学恩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医院检验科信息电子化、系统化管理,使检验科信息管理上了一个台阶[2].贵州省人民医院在检验科LIS系统基础上,使输血科实验室管理系统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系统,建立了输血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transfusion information system,TIS)的雏形.该系统在提高输血安全性、加强输血适应证管理、简化工作流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汇报如下.
作者:邓波;杨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2007~2011年沈阳市皇姑区梅毒流行特征,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皇姑区梅毒疫情报表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梅毒报告发病例数呈增长趋势.2011年上升明显,并以二期和隐性梅毒为主,一期梅毒次之,三期和胎传梅毒仅有少数病例报告.结论 梅毒已成为皇姑区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性病,须加强防治知识宣传,尤其对隐性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流行.
作者:李韫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目前国内冰毒滥用患者HCV感染率的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近3年接受住院治疗,有HCV血清学检查结果的冰毒滥用患者,统计其HCV感染率.结果 25.2%的冰毒滥用患者合并HCV感染.结论 冰毒滥用患者的HCV感染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HCV在这一特殊群体中的扩散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红波;王达平;郑朝盾;张敏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95例(观察组),同期入院非甲型H1N1流感患者95例(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及体温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各项检测指标的患者构成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能协助临床判断病情及指导用药,应在临床普及检测.
作者:陈桂冰;曾兰英;黄涛;吕琪;张书楠;张然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评估HPV检测与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573例怀疑宫颈病变患者行HPV-DNA检测、TCT检查及阴道镜指导下活检.结果 573例宫颈病变患者HPV-DNA检出率分别为:鳞状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CINⅠ)10.0%(42/418例),鳞状上皮中度非典型增生(CINⅡ)46.0%(23/50例),鳞状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CINⅢ)88.9%(24/27例),鳞状细胞癌(SCC)100%(5/5例).HPV感染率CINⅠ、CINⅡ、CINⅢ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C组与CINⅠ、CIN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INⅢ与SCC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CT联合HPV-DNA检测对于及时发现和确定宫颈癌高危人群、研究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以及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跃;陈鹏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生化分析仪及其清洗效果的差异,以了解它们的抗携带污染的能力.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一对确定存在试剂污染的项目TG和TBA在岛津CL8000与日立7180这两款生化分析仪上是否存在试剂携带污染而了解这两种机型清洗系统的差异.结果 两款仪器的清洗系统存在差异,清洗效果岛津CL8000优于日立7180.结论 TG项目在日立7180上对TBA项目产生携带污染而在岛津CL8000上TG项目对TBA项目不产生携带污染,岛津CL8000的清洗效果明显好于日立7180.
作者:邓述欢;杨丽珍;李旷;冯洁仪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PDG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吉林医药学院2010级影像本科班学生93例,其中47例为观察组,运用PDG教学法;46例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法.采用调查问卷和理论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PDG教学法普遍认可,成绩测试优于对照组.结论 PDG教学法应用于生理学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学生的个人能力等综合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作者:金麟毅;骆晓峰;高俊涛;李瑶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