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变频运行的潜水电泵的电压反射现象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贵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怎样利用测试设备,解决汽轮机组在运行中突然遇到的由不平衡引起轴瓦振动大的问题,方法简单实用,适合化工企业的自备电厂在检修中使用.
作者:赵云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介绍了引风机轴承振动原因及其处理.
作者:姚振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研究了矿井通风时所采取的措施.
作者:王秀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介绍了我公司PVC副产稀酸回收处理遇到的问题及改造前后的生产工艺,并进行了效益评价.
作者:陈继华;郭洪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介绍了矿井地质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作者:王茂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建筑工程的建筑场地,如果浇层的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深基础方案了.深基础主要有桩基础、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等几种类型,其中以历史悠久的桩基应用为广泛.
作者:刘海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普及较快.它是将采暖热水管道埋在地面下,进行低温热水循环的供暖系统.本文就这项技术谈谈在具体实践中的感受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同行们研究和探讨,以使这项技术在不断完善中为民造福.
作者:刘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简单介绍了采用瓦斯抽放钻孔注水降尘的实践.
作者:刘贤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钻井液中含有的地层钻屑、钻井液处理剂等有害物质,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与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其治理与利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
作者:张建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介绍了高档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
作者:齐德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通过对硬化水泥技术参数的测试,探讨了三乙醇胺(TEA)在蒸养条件下对硅酸盐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A对水泥凝结时间存在39双临界掺量(0.02%,0.16%);TEA可较大幅度促进水泥的水化,其对强度的影响与其掺量有关;适当的蒸养条件可以迅速提高水泥早期抗压强度.
作者:陈宇峰;陆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
作者:冯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介绍了圆弧拱形断面在巷道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刘森园;杨井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空顶距设计合理于否,是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维护状况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工作面的安全及生产能力.本文根据破碎顶板与支架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了空顶距对采场矿压显现的影响.提出空顶距的设计即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安全的设计思想,在破碎顶板下,应尽量减少空顶距,并从技术上提出了减少空顶距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召军;艾安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科研训练和毕业环节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大学生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我校化工专业的科研与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并结合科研实践对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作者:王启宝;解强;张香兰;张庆武;韩敏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和研制开发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系统的软硬件技术、监控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传感器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作者:娄明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对采暖方式进行了简要研究.
作者:刘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对低压架空线路供电方式节能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为了克服分别开设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的一些弊端,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尝试将它们合并后独立设课,对实验内容通盘考虑、优化组合,提出了一个具有本校特色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作者:王竹梅;周玉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对于热声压缩机系统,各部件之间通过声波来相互联系,系统能量和信息的传输都通过声波的传播来实现;同时,各部件又通过声波来相互影响.这就像一张网,网点为各部件,网点之间通过声波来联系,整个网的特性即构成了系统的特性.本文采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来描述各部件声波传播模型,用流体网络理论建立各部件之间及整个系统特性.
作者:安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引述文献关于CO中温变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方程.指出对于工业过程的中温变换,必须从表观动力学的角度来论证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关文献在论述压力的影响时,提出CO中变反应速率与压力的平方根成反比的见解似有商榷之处.木文从本征和表观动力学二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本文考虑了催化剂颗粒的内表面利用率,从而从表观动力学的角度来论证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作者:康旭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利用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是提高环氧树脂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各种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
作者:肖潇;李丰富;张荣军;张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对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抗紫外、抗菌、抗静电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功能纺织品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姚春明;张涛;周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仪器新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并着重对其近些年来在铜基中测定微量金属元素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为了研究水分交换对锌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本文分别测试了锌空气电池的吸水、失水性能及其恒流放电性能.结果表明,电池的吸水与环境湿度和电池内部的湿度差值直接相关,并且电池吸水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大干电池失水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而锌空气电池吸水造成正极性能的衰减,是引起电池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者:赵晶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全世界发达国家每年因腐蚀造成的损失价值约占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4%,由于储存原油中含有机酸、无机盐等杂质,使储罐因腐蚀而缩短了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对原油储罐的制造与安装技术的具体论述,希望能对我国原油储罐的制造与安装有所帮助.
作者:丁智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通过整理阜新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在4个功能区2005年全年每小时主要污染因子的实测数据,并用综合指数评价、比较不同时、地的空气质量,总结全市及各功能区空气质量逐月、逐时变化的规律.同时依据计算空气污染物浓度的箱模式理论和同期污染物排放量、平均地面风速、空气混合层高度等影响因素的演变过程解析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
作者:于秀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安全管理对于化工类实验室来说十分重要,结合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验室和库房的现状和特点,对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作者:欧阳玉章;黄健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蚕沙所含丰富β-胡萝卜素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用柱层析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得到了该物质,分析结果显示和文献报道一致.并且得到类似三十烷醇的固体物质.
作者:凌敏;刘玲;李利明;才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由于在许多学科中的迅速发展,分形已经成为一门描述自然界中许多不规则事物及现象的规律性学科.本文介绍了分形的概念、理论、以及在絮凝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与一般方法.
作者:李传茂;李梅;许先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对茶叶进行提取,利用气质联仪对提取样品进行检测,对茶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检测得到了18种化学成分.
作者:郑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综述了三唑类化合物作为农用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杀螨剂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白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蒸汽采暖改热水采暖,满足用户对空气品质、温度、湿度、清洁度的要求,系统改造采用自动化调节,运行可靠,维护量极小,节约了能源及运行费用.
作者:羊顾;李清黎;马杰;邢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纳米技术曾经为地球带来了可观经济效益,曾有多个国家为这项研究技术以不同的方式来与各企业、学术界及其它政府机构合作过,纳米技术应用中可以为产品及工序程序开发出优良的特性,总体来说,纳米结构的特性是由纳米技术的原子和分子合成操作来组织.本文阐述了纳米在涂层技术应用中的定律,发展前景等重要内容.
作者:张霄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提出使用可调移液器替代玻璃吸管移取液体方法.研究了在0.1~5mL范围内,应用JJG0196-1990对可调移液器进行校准,并与对应的玻璃移液管移取液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经校准的可调移液器可在理化实验中移取液体,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受人员技术水平影响小.
作者:曹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我油田逐步形成以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试油为勘探的主战场,在原有试油测试技术的基础上开展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射孔-测试联作试油技术研究,既满足了勘探的需要,又为今后更复杂的油气藏试油测试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古晓刚;孙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研究针对极软岩巷道具体条件,通过FLAC数值模拟和实验室试验设计锚注参数,并进行了现场锚注加固工业试验,得到相应结论.
作者:杨井志;刘森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用微波炉代替红外线干燥箱测定原液的浓度,能准确、快速、方便地测定出原液的浓度,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龚高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介绍了热塑性弹性体SBS改性PVC膜是可行的.掌握好加工方法和工艺条件,就会达到提高拉伸强度、低温冲击强度、手感好等综合效果.
作者:康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中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不少同行对财务管理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作者:温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介绍了培养人才的几个要点.
作者:张群安;胡新谱;史政海;段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介绍了会计失真的表现,分析其原因,并建议了几点对策.
作者:温宾;孙英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石油石化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振兴我国民族工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重要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对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实力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两大方面概括和总结了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的石油化工、农用化工、精细化工等石油石化工业的一些重要领域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李南南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