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20
  • 国内刊号:1672-5166
  • 影响因子:1.20
  • 创刊:200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66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1年3期文献
  • 浅论物联网技术在卫生信息化中的应用

    我国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从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缓解我们现有的医患需求矛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本文在系统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卫生信息化领域的应用,对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应对措施.

    作者:赵飞;杨慧清;何祺;矫涌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灾备技术的适宜性选择

    我国卫生信息化应用和发展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卫生管理工作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对于提高服务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实现科学管理发挥出重要作用.但是卫生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又成为大家必须关注的问题,信息系统故障发生,不但造成经济损失和工作影响,甚至可能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本文通过探讨信息系统灾难备份技术发展,分析适宜灾备技术选择条件和要素,以期更好地进行安全方案设计和技术选择.

    作者:郝惠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院电子审批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 在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中,解决医院医疗业务中长期存在的各类手工审批,简化繁琐的审批手续,堵塞审批漏洞.方法 我们梳理出各类需要审批的医疗业务,并将它们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电子审批信息平台上,授权给不同管理层次的人员使用.结果 实现了审批的电子化,简化了手续,方便了病人和医务人员,规范了各类审批手续,使之变得可查可控,减少了漏洞.结论 使得科室与机关管理层在医疗业务中实现实时的电子化审批,达到量化、信息化、可控化、自动化管理,是一种简单、高效、可行性好、操作性强的解决办法,是加强医院内涵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作为医院审批信息化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作者:盛天金;陈建成;王松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改信息化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本文通过对医改信息化主要工作任务的分解,以及公共卫生的医改工作定位.阐述了发展公共卫生信息化的目的意义,并以信息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技术路径,提出了公共卫生信息化规划建设的主体内容和信息化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措施与策略.

    作者:马家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省级卫生统计信息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本文通过对全国32个省级统计信息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的问卷调查和调研,分析了省级统计信息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作者:李岳峰;党培;孟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小医院医学影像传输系统建设方法

    信息化本身是医院的一项管理工程,通过加强决策的科学性与执行的力度来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率.总结医院实施临床数字化医疗过程中的教训,提出中小医院临床信息化建设如何预防混淆医生职责、配置资源过度等弊端,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两个效益.

    作者:刘若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决策支持平台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也催生了医院各级管理者对支持医院战略管理、目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所需信息的迫切需求,这也为医院信息管理部门提出新的挑战.本文以解放军总医院决策支持信息平台建设为例,阐述其在医院管理决策中的支撑作用.

    作者:冯丹;刘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住院医师网络管理平台对规范化培训的促动作用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化水平的提高,各大医院的信息化水平成为医院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信息化水平的进步使医院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我院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运行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平台.此平台建立在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载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住院医师申报、存档,指导教师、科室主任审批、查询、评价,管理平台一体化管理的完善的信息系统.此平台的建立对我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带来的了多方面积极的促动作用.

    作者:徐洪斌;佟彤;郭启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湖北省卫生总费用的比较分析及ARIMA模型研究

    目的 为湖北省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基础数据依据,扩大湖北省医疗保障的覆盖面,促进社会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法 采用筹资来源法对卫生总费用进行了核算;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模型)并对未来三年的湖北省卫生总费用进行了预测.结果 湖北省的卫生总费用、人均TEH、及占GDP的比重从1999年的130.47亿元、219.60元、3.40%分别上升到2009年的609.38亿元、1065.34元和4.70%.建立的ARIMA模型为Yt=0.040+0.539Yt-1+0.461Yt-2+at.2010~2012年本省卫生总费用预测值分别为840.16亿元、1158.33亿元、1597.00亿元.结论 湖北省应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完善卫生总费用筹资体制;促进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作者:何巧娜;张增长;胡樱;刘家元;马荣娴;宇传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国老年人口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变化与突发增长的分析

    目的 揭示中国老年人口主要类别慢性病患病变化趋势与突发增长特点,为制定老年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1993、1998、2003和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纵向可比资料,对老年人各主要类别慢性病患病率进行时间、年龄趋势与增长率变化分析.结果 老年人慢性患病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趋势,感染性疾病在下降、非感染性疾病迅速上升,大多数慢性病的突发增长期在 50-59岁,而高峰期可分布在不同的老年组,非老龄化因素导致患病率变化作用很明显.结论 老年人慢性患病疾病转型趋势与全人群的变化一致,现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对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的政策应调整,应尽早出台健康老龄化策略以应对快速增长的慢性疾病所致的经济与社会负担.

    作者:钱军程;陈育德;徐玲;饶克勤;孟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于电子病案信息制定临床路径的方法

    目的 利用医院电子病案信息制定临床路径,并提出一种通用模式.方法 对所选病种的所有病例进行住院流程重组,按并发症类型和年龄分组,分析各组的住院流程,得出该病种的合理住院日,利用帕累托法确定关键项目和必要时项目,并计算各个项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与国内外同病种临床路径进行比较,做出相应的调整,得出临床路径.结果 得出所选病种的临床路径表,并据此提出基于电子病案信息制定临床路径的通用模式.结论 利用电子病案信息制定临床路径的方法有一定的优势,克服了以往制定临床路径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并充分考虑了医院自身的医疗卫生资源,使得临床路径的制定更为科学、合理,指导性更强.

    作者:兰小玛;程趁娜;徐连杰;何四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于云计算的医疗信息共享体系

    医疗信息系统大量数据孤岛的存在,严重妨碍了医疗卫生服务全流程协同和整合.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分析医学信息资源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云计算的医疗信息共享体系,探讨了医疗计算平台和体系结构以及关键技术,并在技术实现中,以Hadoop平台和虚拟平台Tashi为基础,采用MapReduce对云计算分布式编程,论证了系统的可实现性.

    作者:李浩;薛镭;朱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

    卫生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标准不规范,各系统之间难以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产生了大量信息壁垒,针对上述问题,卫生部建设了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本文介绍了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概念、发展目标、系统架构及应用技术,分析了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中应用的数据集成框架,探讨了XML技术在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数据整合方面的应用,并在基于XML标准格式的数据基础上实现了平台的异构数据整合.

    作者:杨慧清;矫涌本;严大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与现状综述

    通过分析电子健康档案在国内外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现状,从标准、体制、实施、应用等方面总结了中国电子档案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参考成功的中国电子档案建设实施经验,总结并得出中国电子档案建设实施工作的建设重点.

    作者:张涛;宗文红;田国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院信息化人才使用与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医疗行业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医疗信息化已由原来的从属地位转变为四梁八柱之一.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由简单的信息采集辅助工具向作为融入医疗管理思路的流程控制和信息化监管的平台迈进,信息化项目也由原有的单一型转向了复杂型.然而,随着纷纷上马的信息化项目,信息化工作量激增,多年来累积的医院信息化人力资源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作者:赵韡;梁方舟;张利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对卫生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1 培养有学位的卫生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1.1 有组织的开设卫生信息技术研究生班建议由卫生部或省市卫生厅组织并筹集资金,委托有资质的大学可开设相关培训课程;由卫生部或省市卫生厅下属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举荐具有信息技术或管理学科本科学位人员,经上级领导审批后统一组织相关培训;具有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两种硕士学位点的学校可接受培养任务(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及管理费,签约导师、学位论文答辩费及论文发表等费用测算略).

    作者:马斌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美国医改与卫生信息化

    美国政府在全球经济发展被金融危机阴霾笼罩的特殊时期启动卫生改革举措,同时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刺激经济发展和支撑卫生改革的重要手段,预期实现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是用投入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有利于防止IT产业下滑,保持其在全球领先地位;二是卫生信息化可促进医疗卫生改革.尽管中美两国的医疗卫生改革目标不仅相同,卫生服务体制和机制各有所异,但在美国先期卫生信息技术应用成功和失误的经验,以及新的改革与发展措施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分析,发掘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王才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香港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启示

    本文概述了香港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做法及主要特点,同时得出了一些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值得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可以借鉴学习的经验和启示.

    作者:卫生部办公厅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