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临床路径概念发展,描述临床路径管理定义及关键特征,分析临床路径电子应用趋势,总结医学本体临床路径知识库建模方法及应用.方法 (1)查阅相关文献,追溯临床路径的起源及特点,分析临床路径关键特征要素,总结临床路径应用的11个关键特征;(2)对临床路径电子化应用分析,研究国内外临床路径知识库的建设方法;(3)通过临床路径电子化应用发展,描述基于本体的临床路径诊疗知识库的建模方法.结论 临床路径知识库建设是临床路径电子化应用的核心,其建模方法和知识库模型对医院临床信息化建设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者:郑西川;于广军;谭申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是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本文全面分析了医院内部和外部业务系统的协同服务及其过程的实现,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屈晓晖;孟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地市(区)级卫生信息平台是“3521工程”的基础数据采集平台,结合杭州市已历时三年基于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提出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缺乏刚性的投入机制保障、缺乏管理流程的顶层设计与变革优化是地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科学制定确实可行的规划;有利于大限度地提高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效益.
作者:滕建荣;戚英;何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伴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健康正面临新的挑战,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给全球各国及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国的慢性病问题相对于全球其他发达国家而言,形势更为严峻.国家在2011年已经启动了慢性病防控的相关政策部署,各地围绕慢性病防控管理也在积极地进行尝试.结合慢性病本身的特点与防控需求,基于物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与相关辅助设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将会给慢性病防控与管理带来很大的支撑作用,在这方面,由海南省卫生厅、工信厅与中国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东软集团合作,共同推动的“健康海南”医疗健康服务信息化项目在澄迈县的试点尝试,为海南省农村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以及慢性病防控管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作者:毛松;刘芷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信息化是县医院能力建设的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县医院信息系统,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推进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为实现医疗信息区域共享打好基础,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是县级医院能力建设要实现的目标.重庆市作为卫生部“新医改”试点城市之一,正在这些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作者:李刚荣;温海燕;肖兵;李卫中;沈力;王友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MPDS)是以软件为主要形式,在急救受理和调度中实现医学模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分级处置的专家系统.江苏省苏州市于2011年1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启用了MPDS系统,经半年的运行数据表明,该系统可行.调度员在救护车到达现场之前,遵循MPDS的预案,已成功指导过心肺复苏、产妇接生、小儿气管异物排除等病案.MPDS在世界3000多城市应用的结果证实了它的实用性,苏州半年多应用结果表明在我国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洪;罗曚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电子签名已经成为解决电子病历合法性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详细介绍电子签名相关概念原理、本项目的系统架构、系统改造开发和应用效果等,对实施过程及遇到的问题和体会进行讨论总结.本系统优化了超声就诊流程,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符合电子签名法和电子病历规范的要求.
作者:王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远程医疗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补充.提出了我国开展远程医疗的必要性.从该院门诊化可视远程会诊模式的构建、会诊资源库、会诊流程等,论述了门诊化远程会诊的基本途径.在患者受益的基础上,间接促进了基层医院学科的发展、提升了基层医师的诊疗水平,并对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思考和建议,以期完善远程会诊制度.
作者:刘海静;游向东;兰美娟;葛芳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LIS系统中所有数据信息的源头都是由检验申请时产生.检验申请开单的规范化直接决定了数据信息流在LIS系统中的完整性、闭合性,同时可减少数据库中的垃圾数据.另外检验申请的开单智能化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作者:魏巍;李刚荣;李桂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医院的逐步增多及医院业务对信息化程度的依赖加重,信息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不仅直接关系到医院业务的开展,也为医院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问题,结合我院实际运行情况,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对策,预防和解决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医院业务的正常开展.
作者:王晨旭;李刚荣;吴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实验室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应用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于不同背景的厂商在产品研发上出发点和设计理念、技术路线上各有侧重,所以市场上产品功能和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以用户的角度研究LIS系统设计和应用中关键环节和实现的技术细节,不断优化流程、完善功能,提高LIS系统的应用水平.
作者:赵山川;纪冰;弓波;周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介绍决策树算法的应用情况,对Cart算法及其二元分裂原理进行阐述.对医院信息系统中元数据进行模式概念分层,运用决策树算法分析病人体检初始结果与疾病诊断间的关联关系.
作者:赵紫奉;李韶斌;孔抗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了实现北京农村学生儿童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试点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 DRGs),采用计算机技术,设计集成调用DRGs分组器服务程序和新农合补偿接口程序的信息系统,直接输出新农合补偿费用、患者支付费用等信息,为病人节省时间和成本,也方便医务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推动了北京的付费机制改革的进程.
作者:史森;王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一~三圈层医院提供的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量的变动趋势.方法 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2003~2008年不同圈层医院医疗服务量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门急诊诊次以第二圈层(近郊卫星城镇)增幅大(57.40%),出院人数以第一圈层(中心城区)增幅大(88.0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第一、二圈层增幅分别达49.35%和33.34%,而第三圈层(远郊乡村区域)增幅仅有5.35%.(2)综合门急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和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三项指标进行RSR加权综合评价,以第二圈层医疗服务量的增幅为显著,第一圈层次之,第三圈层增幅较小,且与第二圈层差异显著(P<0.05).结论 成都市三个圈层医院医疗服务量发展不平衡.应重点加强成都市第三圈层各级医院建设,全方位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远郊乡村区域人民的医疗需求.
作者:杨建南;李世云;刘勇华;钟鸣;高萌;尹代红;辛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心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提前预警累及心血管系统的脑卒中和冠心病等致死致残率高的心脑血管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心血管系统是复杂的动态系统,必须在日常生活、工作和运动中连续监测其动态性能.众多研究表明,血压及变异性、心率及变异性可以作为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预警指标.然而,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受运动、年龄等众多因素影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技术和方法来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缺乏系统性研究和分析方法,导致参数和指标不稳定,没有形成预警和诊断的系统方法.我们提出了“有情景动态诊疗”的概念,使用人体传感网络技术进行有情景动态监测,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进行有情景数据融合来评估其系统功能,以此实现心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和预警.我们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工作,研发了一系列产品和监测系统.
作者:吴健康;冀连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以医院LIS系统实际应用需求为研究对象,以质量管理为标准,探讨医院LIS系统升级方向.检验全流程管理能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追溯性等.完整的LIS系统规范了医疗检验流程,提高了医疗质量并有效降低医疗安全隐患.
作者:刘颖;李刚荣;李桂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以糖尿病管理信息系统为例,介绍了上海市闸北区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开展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及特点.通过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能更加及时的发现患者、优化疾病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质量和患者依从性、加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宗文红;田国栋;张涛;蔡佳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了推动居民健康卡银行应用的开展,加快居民健康卡发放进度,扩展居民健康卡的应用领域.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各银行参与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工作.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卡、银行网络与网点、银行制卡资源与金融卡应用渠道.建立居民健康卡与金融卡绑定机制,将居民健康卡与金融卡有机地结合起来,理顺卫生部门与银行之间的关系.简化了居民健康卡管理难度.
作者:商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通过综述数字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发展卫生信息化的目的意义,进一步阐述了信息化公共卫生的应用模式.并以信息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技术路径,提出了公共卫生信息化关键技术平台建设.认为获得国家人群健康核心战略信息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必须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在国家统一标准、规范的前提下,技术应用多样化,落后与先进并存,电子化与信息化并存,并逐步实现医疗机构的数字医学转化和公共卫生信息化.
作者:马家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依据相关调查描述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的现状,着重讨论了医改形势下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面临的挑战、医院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作者:沈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运用临床文件架构透过高弹性、低耦合之系统设计,无痛的将纸本病历转化成环保节能与互联互通之电子病历,成功在四个半月期间推展超过2,000家基层诊所,完美实现电子病历推动的预期成果.
作者:黄威达;刘德明;潘美连;刘明慧;申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