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2年1期文献
  • 髌骨纵行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髌骨纵行骨折临床上较少见,检查中稍有疏忽,极易漏诊或误诊.自1994年1月~1999年1月,我们共诊治髌骨骨折28例,现将其诊治报告如下.

    作者:周海龙;张兴修;许永福;田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面罩间歇负压辅助通气对COPD呼吸肌疲劳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索经面罩间歇负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肌疲劳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进行面罩间歇负压通气,利用微型负压调节泵使呼气相负压值为-5 cmH2O,每天通气1 h,连续应用7 d,观察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呼吸肌肌力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COPD患者的MEP、FEV1.0、FEV1.0%、MVV、PaCO2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面罩间歇负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肌疲劳有较为肯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薛立福;苏莉莉;刘国梁;曹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晚期胰腺癌的区域性灌注化疗

    我科自1996年以来随机对19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通过植入式药泵进行区域性灌注化疗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洪;邓晓军;黄一成;许景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结缔组织病伴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研究

    目的对结缔组织病(CTD)伴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方法 13例CTD伴ILD患者治疗半年后复查.结果 12例患者血沉(ESR)下降,肺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PO2有明显改善,且P<0.05.胸片检查:1例毛玻璃样改变和1例斑片网格状阴影基本消失.1例网格状阴影形成蜂窝状影.HRCT检查:9例毛玻璃样改变中,7例有改善,2例形成索条蜂窝样改变;2例胸膜下结节和2例胸膜边缘不规则消失;3例小叶间隔增厚消失.其余的网状、索条、蜂窝状和肺大泡基本无改变.1例SLE患者因合并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对急性ILD早期强的松或强的松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对慢性ILD可不予特别治疗.对ILD合并肺部感染者,要严格掌握激素用量,同时加强综合治疗.

    作者:陆亚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间质性肺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Ⅲ型前胶原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病(IL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Ⅲ型前胶原(PⅢ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1例ILD病例和9例正常对照者的BALF中PⅢP含量,结合病程、病期及BALF中细胞成分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ILD组BALF中PⅢ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BALF中PⅢP含量与ILD病程或病期有关,并与特发性肺纤维化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密切相关(P<0.01).结论 BALF中PⅢP含量的测定,对辅助诊断ILD、纤维化程度的判断及活动性评价等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郑金旭;韦光龙;张兰石;李龙;贾友明;周敏;李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重症胰腺炎胰外出血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胰腺炎胰外出血的原因、临床及病理特点、合理的诊断方案,为临床医师处理此类情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1990-2000年治疗的13例重症胰腺炎胰外出血病人,并结合近期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13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为术后出血.经治疗治愈9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1)治疗延误;(2)治疗措施不当;(3)胰外侵犯范围大,出血凶猛,以及引流不当,合并感染之反复性出血.结论预防和治疗胰外出血的关键是,早期综合有效的全身治疗,术中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术后充分的引流.

    作者:郭亚民;辛维藩;吴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栓塞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超声多普勒、心电图、肺核素显像实验室检查,及排除诊断方法以达到诊断的目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华法林抗凝,尿激酶溶栓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结果及时判断和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效果好、副作用少.结论提高临床怀疑诊断,结合排除诊断,对临床怀疑诊断的病例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抗凝或溶栓.

    作者:李冬梅;张涛;曾祥毅;何伟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韦格内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提高对韦格内肉芽肿病(Wegener granucomatosis,WG)的认识,并对它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加以探讨.方法回顾分析自1978-1997年14例韦格内肉芽肿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结果 14例韦格内肉芽肿,12例经病理学证实,2例根据血清CANCA(+)结合临床症状及治疗确诊.结论韦格内肉芽肿诊断方法主要靠病理活检,临床症状、X线、CT、MR、化验室辅查,其中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是WG的特异性抗体.病理以小血管纤维坏死及巨细胞肉芽肿为特征.

    作者:邢秋月;李冀文;聂淑芳;薄维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早期重症胰腺炎的术中病理分型和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总结手术中肉眼所见早期重症胰腺炎(SAP)的病理形态,进行分型,并根据病理分型分析不干扰胰腺手术治疗SAP后的死亡原因.方法 47例SAP,经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或啤酒样混浊腹水后,立即手术.根据手术中所见,将胰腺的病理变化,分为5种类型.按不干扰胰腺的原则不对胰腺作任何处理.手术后各患者按抑制胰腺分泌及抗感染等治疗原则综合治疗.结果 47例患者中,39例存活,8例死亡,其中第Ⅲ型1例,第Ⅴ型7例,死亡率17%.结论手术中对胰腺进行病理分型有助于对术后病情转归判断;患者的死亡除了与胰腺坏死的严重程度有关外,还与患者的自身条件有关.对于暴发坏死型胰腺炎是否考虑行全胰腺切除及胰周坏死组织一次性清除术,还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汪训实;曹庭嘉;高友兵;张兆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诊胸痛的诊治体会

    胸痛是病人自觉胸部疼痛,因病因不同而出现不同部位、不同性质及程度的疼痛,是急诊临床常见的症状。我们回顾1999年10月~2000年3月以胸痛为主诉的病人资料,分析起病的原因,为进一步诊治作基础。

    作者:陈杰;李文放;李艳;朱顺和;杨兴易;景炳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手术改进的体会

    目的探讨改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保留幽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胰肠遮盖套入式端端吻合,胰管支撑外引流等术式、观察其疗效.结果全组未发生胰瘘及胰断面出血.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组有1例术后发生胃潴留,其余胃功能正常.结论 PPPD只要操作得法,可避免术后胃潴留,胰肠遮盖套入式端端吻合操作简便,可有效防止术后胰瘘、胰断面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陈燕凌;黄建富;黄长玉;沈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法评价

    目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处理已趋规范化,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发布了COPD诊断和治疗指南[1],主要针对其气流阻塞的严重程度逐级改变治疗方案.但COPD的气流阻塞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逆,现有的治疗方法依然是对症性的,并不能有效地延缓COPD的病程.本文拟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些治疗方法作一简要的评价.

    作者:赵蓓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军团菌肺炎

    军团菌肺炎(legionella pneumophila pneumonia)是军团菌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1976年首次暴发流行于参加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退伍军人军团会议的人员中而得名.至今共发现43个菌种(65个血清型),但临床只分离到22个菌种,且90%是嗜肺军团菌(L.pneumophila,Lp).欧美调查表明:军团菌肺炎在社会获得性肺炎中占8.0%~12.5%,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约占10%,可见是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疾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亦有本病存在.由于对本病认识和基层医院病原诊断设备的不足,延误病情的不少,急待改进提高.

    作者:贾辅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隐球菌感染

    1 病因隐球菌造成的人体感染几乎均为新型隐球菌引起,其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尤以饲鸽环境的鸽粪尘埃和腐败的水果更易污染,家畜亦为感染的传播者.肺部感染来源于吸入隐球菌孢子,肺感染后病人的新鲜痰标本涂片镜检隐球菌类似红、白细胞的形态.在1952年我院曾有1例隐球菌肺炎并脑膜炎,误诊为结核性,隔日以链霉素行蛛网膜下腔注入,并每周记录CSF常规1

    作者:陶仲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卡氏肺孢子虫病肺炎

    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osis carinii pneumonia,PCP)是由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osis carinii,PC)引起的急性肺炎,为一种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严重肺部机会性感染,肺孢子虫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的机会性病原微生物,它的自然栖息地是肺,是导致免疫低下宿主(如爱滋病 AIDS)肺炎的重要病原体.PCP在80年代后,由于AIDS的流行,作为AIDS常见的并发症,有65%~80%AIDS患者至少患一次PCP,PCP也是多数AIDS患者的死亡原因.在国内主要发生在非AIDS的免疫缺陷患者(如淋巴瘤、白血病),发病率为0.01%~1.1%.临床特征为发热、呼吸困难、紫绀,症状进行性加重,胸X线为双肺弥漫性或间质性改变或无改变,部分病人经特效治疗可迅速恢复,若并发急性呼吸衰竭预后差,因而,争取早期确诊及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王素秋;赵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简称金葡菌肺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肺部感染,占医院外获得性肺炎的5%以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10%~30%,其病情重,病死率高.金葡菌经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前庭和皮肤等处,在寄居部位营共生生活.社区健康人群持续带菌率为20%,间歇带菌率可达60%,医务人员的金葡菌携带率更高,经手在人-人间传播.

    作者:盛瑞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nsu lato,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在啮齿动物间传播,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外耳(Weil)于1886年首次报道该病,故又称为外耳病(Weil diseases).1915年稻田(Inda)等首次在用外耳病患者血液注射的豚鼠肝组织中发现钩端螺旋体.1937年汤泽光在广州首次报道3例外耳病.1995年时曼华报道该病分布于全国26个省、市及自治区(未包括台湾省在内).

    作者:黄永茂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粟粒型肺结核

    粟粒型肺结核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能杀死入侵体内的结核杆菌,以致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肺动脉、肺静脉或经淋巴管进入血管,播散到肺或全身的疾病.又称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粟粒型肺结核约占活动性肺结核的1.5%~6%.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据报道68%的粟粒型肺结核大于60岁.随着卡介苗接种及近代结核病短程化疗的推行,近些年来,这一疾病有所减少,但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流行日趋严重,糖皮质激素与抗癌药物等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和人口老龄化,粟粒型肺结核又有所增加.因此,重视对粟粒型肺结核的研究,提高认识和诊疗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汤兵祥;王国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感染性肺疾病巨细胞病毒(CMV)肺部感染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疱疹病毒科B组疱疹亚科的双链DNA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感染人类,并可成为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的长期潜伏感染状态.近年来由于艾滋病(AIDS)的流行和器官移植在临床的广泛开展,CMV肺部感染作为严重的机会感染,是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病人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器官移植的效果.

    作者:朱有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分子材料蛙式支具治疗先天性髋脱位

    我院自行研制的新型高分子蛙式支具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斌;马守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1例报告

    患者,男,31岁.因右臀部肿块14年,左侧胸痛半年于1993年8月10日入院.查体:右臀部皮肤表面可见3个大小不等的肿块,分别为1.5 cm×1.5 cm,2.0 cm×2.0 cm及5.0 cm×5.0 cm.大的肿块质软、表面不平、溃烂、出血,有恶臭.其余2个肿块表面光滑,质韧,触痛阴性.胸廓左侧饱满,左侧语颤消失,叩呈实音,右肺正常.胸部CT示:左侧胸膜间皮瘤,并两肺转移.腹部CT示:右肾下方见6.5 cm×7.5 cm,密度均匀、边界清的肿块影.考虑:腹腔转移,系胸腔病灶浸及腹腔.右臀部肿块病检示: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胸腔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示(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病理会诊):恶性间皮瘤.

    作者:张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栓塞50例误漏诊原因分析

    1997年6月~2001年3月我院呼吸科经肺螺旋CT及核素扫描诊断肺栓塞65例,其中50例漏误诊,漏、误诊率76.9%,误诊时间1 d~2年不等.本文对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石玉珍;高秀华;王菡桥;段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对支气管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自1994年Vining[1]等首次报道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以来,国外对此技术进行了不少研究[2,3],国内从1996年[4]开始陆续有临床报道,但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简称CTVE)对支气管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究竟如何,本文就这方面的一些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余健民;吴西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左上腹疼痛、呼吸困难、脾脏肿大

    病历摘要患者,女,79岁.因持续性左上腹疼痛,呼吸困难1天于2000年4月2日入院.1天前患者在活动时突感左上腹持续剧痛,向左侧腰背部放射,弓腰及深呼吸时加重,伴呼吸困难、咳嗽.既往有冠心病史10年,慢性支气管炎3年.无血液病史.查体:T 36.8 ℃,P 80次/min,节律不齐,R 20次/min,Bp 120/90 mmHg.神志清,呼吸急促,平卧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及黄染,口唇无紫绀.颈静脉平坦,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动度减弱,肺底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浊音界大小正常.心率100次/min,节律不整,心音强弱不一.腹部略膨隆,腹壁浅静脉无曲张.肝剑突下4 cm,右肋下2 cm,无触痛.脾左肋下3 cm,质韧,触痛明显,无摩擦感.整个左上腹压痛,轻微反跳痛.左季肋部叩击痛阳性,未闻及血管杂音.左肾区叩击痛阳性,肠鸣音弱.实验室及其他特殊检查:血常规,Hb 164 g/L,RBC 5.62×1012/L,WBC 18.9×109/L,N 0.88,L 0.12,Plt 561×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便常规无异,潜血试验阴性.血清淀粉酶211 U.肝功:总蛋白58 g/L,白蛋白37 g/L,球蛋白21 g/L.总胆红素27.9 μmol/L,直接胆红素8.70 μmol/L,间接胆红素19.20 μmol/L,尿素氮5.1 mmol/L,肌酐79 μmol/L.心肌酶谱:CPK、CPK-MB、LDH均正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正常.动脉血气分析:PaO275 mmHg,PaCO2 31 mmHg,pH 7.31,HCO-3 23 mmol/L.心电图:异位心律,快速心房纤颤,心房率375次/min,心室率100次/min,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V5导联T波倒置.腹部B超示:胰腺形态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质.脾脏体积增大,回声未见异常.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紊乱.心影呈普大型,主动脉球弧形钙化.双侧肋隔角锐利.胸椎X线未见异常.诊断:急性胰腺炎,冠心病,心房纤颤.经抗感染、解痉止痛、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3 d,腹痛无减轻,呼吸困难加重.反复腹穿未抽出液体.

    作者:肖洪香;王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哮喘缓解期治疗

    1 哮喘缓解期概念通过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已控制了哮喘的急性、反复发作,但疾病尚未痊愈,一遇危险因素或呼吸道炎症加重,哮喘又可能立即发作的时期,称哮喘缓解期.由于此期哮喘存在发作,甚至是严重发作的可能性,加上疾病尚未痊愈,故仍需继续观察病情和治疗.

    作者:曹美菊;朱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动脉栓塞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1 肺动脉栓塞的流行病学美国每年约有60万~70万人罹患有症状的肺动脉栓塞,其发病率为心肌梗死发病的一半.仅在美国每年就有约5万~15万人死于肺栓塞,其病死率仅次于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居第3位.而美国部分地区亚裔人口的调查显示肺栓塞的发病率为同地区白人的1/5,国内目前尚无肺动脉栓塞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致肺心病的尸检病例中18.4%有段以上肺动脉栓塞,同时亦发现89.8%的患者存在多发性肺细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提示肺心病患者易发生肺血栓栓塞和血栓形成.

    作者:伍燕兵;王辰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