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4年15期文献
  • 局麻胸腔镜术对胸膜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局麻胸腔镜术对210例胸膜肿瘤诊断分析其实用价值.方法简介局麻胸腔镜术操作方法及镜下图像.结果210例胸膜肿瘤术中活检均获得组织学诊断,描述不同病理类型早期与晚期在胸腔内分布及图像特点.与常用方法比较其阳性率,胸腔镜、胸部CT、细胞学、经胸壁针吸活检阳性率分别是90.5%、60.3%、23.3%、21.0%.结论局麻胸腔镜术能对胸膜肿瘤进行早期组织学诊断;了解肿瘤在胸腔内分布、大小、数量,以便指导选用合理治疗方案;操作简单、安全、易掌握,便于推广.

    作者:薛立福;苏莉莉;姜淑娟;林殿杰;王美礼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支气管镜介导下冷冻治疗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冷冻治疗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疗效.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对92例中央型肺癌进行冷冻治疗并与治疗前比较,以观察其疗效.结果完全缓解者51例(占55.4%),部分缓解者31例(占37.7%),总有效率93.1%.所有患者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内镜下冷冻治疗管腔内生长的中央型支气管肺癌,能使瘤体缩小,管腔得以重新疏通,使阻塞性肺炎得到控制,呼吸困难和咯血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总体上对生存率无明显改善.

    作者:郁小迎;唐杏;刘红英;李强;白冲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P-gp和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了40例化疗组和44例非化疗组的肺癌中P-gp、p53的表达水平,比较P-gp、p53的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为40.5%,p53的阳性表达率为70.2%;P-gp及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673,R=-0.047);二者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无关(P<0.05);化疗组中P-gp、p53表达阳性者化疗后其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P-gp和p53可作为临床判断化疗疗效的参考指标及预测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吕喜英;张秀琴;胡建功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急性出血性病变的介入治疗

    目前部分介入治疗技术已应用于急救医学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1].现将我们应用介入方法治疗的54例急性出血性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我院1997年3月~2003年12月采用介入治疗技术救治54例急性出血性病例,其中男39例,女15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56.5岁.出血部位:肺28例,消化道6例,盆腔脏器9例,鼻咽部4例,其他部位(肝、脾、四肢)7例.发病原因:肿瘤14例,炎性疾患(结核、支气管扩张、霉菌感染等)12例,外伤9例,医源性(手术、产后出血等)7例,其他(血管畸形、动脉瘤、溃疡等)12例.

    作者:王宏;刘春峰;翟会琴;张立军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和胃液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监测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下呼吸道、肺部及胃液标本病原茵的分布,测定其药敏,为临床治疗VAP提供选药依据.方法采集患者的痰、下呼吸道分泌物、保护性毛刷刷检物(PSB)、肺泡灌洗液(BAL)、气囊上滞留物和胃液标本,分离菌应用APl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药敏检测应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统计软件应用WHONET5.1软件.结果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513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416株,占总分离茵的81.1%,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茵和鲍曼不动杆菌居多,分别占31.4%和25.7%,革兰阳性球菌32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占3.5%.酵母样真菌65株,白色念珠菌居多,占5.1%.胃液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2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3株(60.8%),革兰阳性球菌15株(12.5%),酵母样真菌32株(26 7%).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AMK)较敏感,耐药率为11.9%,其次是头孢吡肟(FEP)、亚胺培南(IMP)和头孢他啶(CAZ),耐药率分别为23.4%、29.8%和36.4%.鲍曼不动杆茵对亚胺培南较敏感,耐药率为13.8%,对其他抗茵药物的耐药率多在80%以上.大肠埃希茵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MEM)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0和2.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vAN)100%敏感,对苯唑西林(OXA)的耐药率已达55.6%.白色念珠茵对两性霉素B(AMPHO)和氟胞嘧啶(FLU1)较敏感,耐药率均为4.5%,所有分离的酵母样真菌对灰黄霉素(GRIS)的耐药率较高,在83%以上.结论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感染菌多为多重耐药菌,一旦怀疑感染,则应立即经验性应用足量的广谱抗茵药物,以降低感染的死亡率.

    作者:杨敬芳;王鑫;时东彦;李继红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内源性一氧化碳水平及意义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与一氧化氮(NO)极相似的小分子气态物质.90年代以来的大量研究揭示,生物体内源性CO不仅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1],还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内膜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体内激素分泌、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功能[2,3],在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状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内源性CO水平及影响因素,从而探讨其病理生理意义.

    作者:刘雅;孙培宗;孙彩云;王东昕;陈玲玲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短病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短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268例短病程T2DM患者(新诊断或病程在1年以内)通过超声波大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检测,界定有无动脉粥样硬化(AS)分为AS组(101例)和非AS组(167例),对两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1)AS组的年龄、BMI、吸烟指数(SI)、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非AS组(P<0.05);有DM家族史的比率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低于非AS组(P<0.05).(2)两组间性别、DM病程、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空腹胰岛素(FINS)的差异无显著性.(3)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大动脉平均IMT与年龄(r=0.346,P<0.001)、BMI(r=0.229,P=0.001)、SI(r=0.349,P<0.001)、收缩压(r=0.258,P<0.001)、舒张压(r=0.207,P=0.002)、LDL-Ch(r=0.178,P=0.008)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短病程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主要与年龄、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LDL-Ch血症、胰岛素抵抗(IR)及CRP等因素相关.

    作者:杜建玲;高月;白然;李昌臣;孙国华;孙丽鹏;巴颖;张忠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肺泡灌洗液联合检测CEA、CYFRA21-1、NSE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时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将149例肺癌患者分为非小细胞性肺癌(NSCIC)组(腺癌组及鳞癌组)和小细胞性肺癌组(SCLC),良性疾病30例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支气管镜检查,进行肺泡灌洗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同时采静脉血,检测CEA、CYFRA21-1和NSE.结果CEA水平在腺癌显著高于鳞癌、小细胞癌及对照组(P<0.01),其肺泡灌洗液改变显著高于血清学改变(P<0.05).CYFRA21-1水平在鳞癌明显高于腺癌、小细胞癌及对照组(P<0.01),肺泡灌洗液改变尤为显著(P<0.05).NSE的水平在SCLC明显高于NSCLC患者及对照组(P<0.01),肺泡灌洗液改变尤为显著(P<0.05).联合检测BALF中CEA、NSE和CYFR21-1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2.4%、95.3%.提示肺泡灌洗液的联合检测明显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联合检测BALF中CEA、CYFRA21-1、NSE的含量诊断肺癌的阳性率高,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陆益民;虞乐群;赵年;郭正丽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哮喘缓解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 mRNA的表达及牛磺酸的治疗

    目的观察口服牛磺酸对哮喘症状的改善和外用血白细胞介素-5(IL-5)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牛磺酸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前瞻性研究方法,对84例轻、中度哮喘患者,从病情进入缓解期开始口服牛磺酸(A组)和安慰剂(B组),疗程1年,以门诊健康体检的10例病人为基础对照(C组),比较治疗前后哮喘症状的改善以及外周血IL-5 mRNA和牛磺酸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的哮喘症状积分和肺功能A组与B组分别为(12.5±4.8)分/月、(15.2±5.1)分/月;FEV1(2.6±0.5)L、(2.2±0.8)L,差异显著(P<0.05).A,B两组IL-5 mRNA初始表达均显著高于C组(0.36±0.17、0.43±0.20、0.12±0.05,P<0.05),治疗后A组IL-5mRNA表达较B组下降显著(0.21±0.99、0.35±0.14,P<0.05),A组患者外周血IL-5 mRNA表达与哮喘的症状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5);A组牛磺酸血药浓度与IL-5 mB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1,P<0.01).结论IL-5在哮喘缓解期仍存在过度表达且反映了哮喘病情的严重程度;口服牛磺酸无明显副作用,可显著抑制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症状和外周血IL-5 mRNA的表达.

    作者:刘玉琪;左万里;张晶;马良赟;黄炎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高频CDFI超声在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在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CDFI超声检查63例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观察其管腔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管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并伴有管腔狭窄,其血流速度减慢,舒张早期反向峰值血流速度及舒张期正向峰值血流速度均较正常人减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CDFI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一种无创、实时、敏感的首选检查方法,为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及对预后的判断提供较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邓劲松;王洁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不同吸入装置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能比较

    哮喘急性发作时,要以快的速度解除痉挛,解决低氧血症,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此时以短效、快速的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为首选.吸入疗法平喘可以使药物直接进入肺,快速发挥疗效,已越来越多地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但吸入装置有多种,病人对各种装置的依从性有较大差异,操作繁简程度也有所不同.为寻求不同病情下合适的给药装置,我们观察了支气管哮喘病人不同吸入装置单次给药的作用.分别应用计算剂量吸入器(MDI)、MDI+储雾罐、干粉吸入、喷射雾化吸入四种方式,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吸入,进行效能比较,观察其不良反应.

    作者:陈玉娟;杨兆辉;陈锋;林殿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哮喘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必要时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在治疗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常规治疗后病情缓解不明显的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患者13例,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对24h后气道压力仍偏高者,应用生理盐水经纤支镜行BAL,清除呼吸道痰栓.结果13例患者中,8例通气24h后,另5例行BAL 24h内气道阻力逐渐下降,临床症状好转,缺O2及CO2潴留得到改善.12例患者成功脱机出院.结论在机械通气基础上联合BAL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仁国;胡永启;倪小香;张鸣华;林海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抵抗素蛋白在人腹部和大腿皮下脂肪组织表达的比较

    目的了解抵抗素蛋白在人腹部和大腿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抵抗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T3DM)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腹部与大腿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重指数(BMI)、体内脂肪百分比(BF%).结果Western blot结果以OD值表示,腹部皮下脂肪组织抵抗素蛋白的表达(39421±6087)明显高于大腿皮下脂肪组织(14942±6 706)(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腹部皮下脂肪组织抵抗素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腿皮下脂肪组织,抵抗素与中心性肥胖有密切关系,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肥胖和T2DM.

    作者:周咏明;张浩;杨耀防;余美霞;薛克营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霉菌性肺炎4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和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使霉菌深部感染导致的肺霉菌病的发生率急剧增高.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未把霉菌看作是致病菌,其发病表现为隐匿性发展,且临床上霉菌的培养和鉴定的技术要求较高,难以作出正确的诊断,并易引起误诊,不能给予有效的治疗,一旦发病,病死率极高.我科自1997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霉菌性肺炎42例,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周辉;裴复阳;李晓婷;刘贺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和葡萄糖耐量异常患者游离脂肪酸升高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和葡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探讨FFA与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IR)和甘油三酯(TG)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测定20例2型DM和20例IGT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0和2 h血清FFA水平,同步测定血浆葡萄糖(PG)、血清INS以及空腹TG和胆固醇(TC),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2型DM和IGT患者OGTT0和2 h INS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2型DM患者INS高于IGT患者,P<0.05;空腹FFA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型DM患者高于IGT患者,IGT患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G和OGTT2 hFFA 2型DM患者高于IGT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IGT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空腹FFA是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不仅2型DM患者而且IGT患者存在FFA异常升高,FFA升高与IR有关;2型DM和IGT患者存在IR和脂代谢紊乱,FFA反映脂代谢紊乱可能较TG更灵敏的指标.

    作者:刘亚军;严钟德;田进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肥胖与脂肪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饮食结构的变化,体力活动的减少,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肥胖的诊断标准按1998年WHO标准BMI≥30%为肥胖.中国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但倾向于BMI≥27%为肥胖.中国诊断标准与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的共识意见大致符合.该共识意见认为某些亚洲人群的BMI或腰围标准应较国际标准低15%~20%,并认为肥胖的程度有种族差异性[1].本文主要探讨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肝脏表现.

    作者:王家丽;李秀钧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儿童肥胖病

    肥胖病是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特征、多因素致病的慢性疾病,它往往并发脂肪肝、高血脂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促使伤亡.儿童肥胖病70%~80%将成为成人肥胖病,因此应积极加以防治.

    作者:包美珍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内脏型肥胖

    1947年,Vague及其同事首先提出肥胖不是一种均一的疾病,脂肪组织的区域分布与糖代谢、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并将肥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内脏型肥胖(visceral obesity),又叫中心型肥胖(central obesity)、男性型肥胖(android obesity)、上半身肥胖、苹果型肥胖;另一种为外周型肥胖(peripheral obesity),也叫女性型肥胖(gynoid obesity)、下半身肥胖、梨型肥胖.

    作者:田成功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肥胖与糖尿病

    单纯性肥胖现今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其是糖尿病的启动性危险因素,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病也密切相关.糖尿病、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常有集聚性,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杀手,本文主要论述肥胖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及其防治.

    作者:陈坚梅;顾维正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肥胖诊治的现代概念肥胖与代谢综合征

    肥胖是指机体内脂肪的过度蓄积,脂肪组织绝对量增多或其比例增高.根据病因可分成原发性(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以前者多见、常见,占肥胖的绝大多数.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肥胖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应称为肥胖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肥胖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倾向,患病率已达5.4%,且呈年轻化趋势,全国肥胖者已超过7 000万,肥胖者中将有50%会发展为糖尿病,17%会患高血压,某些肿瘤、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患病危险性也显著增加,肥胖已成为21世纪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顾维正;官莉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端粒酶测定在鉴别良恶性胸水中的应用

    肿瘤细胞能通过某些机制使端粒酶的表达再活化,85%肿瘤患者都有端粒酶的过度表达.对于目前现有方法仍不能区分胸水良恶性时,可用其进行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是否转移.我们采用PCR技术为基础的端粒反复扩增和酶联免疫法相结合对43例胸水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玲;高霞;王衍晶;马晓露;王欣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14例不典型甲亢患者首诊误诊分析

    随着碘盐的普及,甲亢患者的典型体征较以往明显减少,易误诊.现将我院2000-2003年首诊误诊的14例不典型甲亢患者的首发症状与误诊原因做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4例患者中,男3例,女11例,年龄21~65岁.本地患者4例,年龄34~65岁,外来务工人员10例,年龄21~39岁.

    作者:蔡红慧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IR)不仅是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但IR是否为其根本缺陷仍有争议[1].近年来,IR与血管内皮细胞(EC)功能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揭示IR/代谢综合征(MS)与大血管病变本质的一条新的途径,对进一步研究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糖尿病(DM)及血脂紊乱等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近几年该领域的有关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李宏亮;余叶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肺癌的血管生成与调控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其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肺癌的侵袭和转移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的主要措施.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形态学基础,它不仅向肿瘤提供营养,也向宿主输出大量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因此,研究肺癌的血管生成与调控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临床意义.

    作者:王宇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纳差乏力深度黄疸高血糖

    病历摘要患者,男,37岁,因全身乏力、右上腹不适、纳差、厌油半个月,加重2 d,伴皮肤、巩膜黄染,门诊查肝功能明显异常于2003年4月24日入院.入院时体查: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尚可,体型偏胖,全身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及,肝区轻叩痛,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胆红素(+++)、尿胆原(+),余正常;肝功能:ALT 2 133.9 U/L,AST 1 181.4 U/L,T-BIL 275.3μmol/L,D-BIL 190.1 μmol/L,5'-核苷酸酶1.40mmol/L(正常值0~9 mmol/L),GGT 84.5 U/L,ALP 58 U/L,TP79.7g/L,ALB40.4g/L,GLB 39.3g/L,TBA64/mol/L(0~15 μmol/L),空腹血糖3.64mmol/L;乙肝两对半:HbsAg(+)、HbeAb(+)、HbcAb(+)、余阴性;甲肝抗体:HAV-IgG(+)、HAV-IgM(-);戊肝抗体:HEV-IgG(-)、HEV-IgM(+);丙肝抗体和丁肝抗体全阴;肾功能、血糖、血脂和电解质等均未见异常;B超提示:肝实质光点增强,胆囊壁增厚.上腹部CT肝、胆、脾、胰等器官均未见异常.入院诊断:戊型肝炎(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作者:徐蕾;肖文;赵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常见标准化量名称与废弃名称的对照例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5期

  • 如何选取关键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