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14期文献
  •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同时结扎精索内动脉的临床初步评估

    目的初步评估精索内动静脉同时结扎对睾丸生精功能及血浆睾酮水平的影响,对精索内静脉结扎术是否保留精索内动脉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将精索静脉结扎术中同时行精索内动静脉结扎的病例与保留精索内动脉的病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自身对照:精子密度、活率、畸形率三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病例组间对照:术前和术后三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病例组间及术前和术后对照,血浆睾酮测定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索内动脉保留组手术时间则明显较结扎组延长(P<0.01).结论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同时结扎精索内动脉对睾丸的生精功能及血浆睾酮水平无明显影响,因此在精索内动脉分离困难时应考虑同时结扎精索内动静脉.

    作者:何学军;陈乐仲;佘绍逸;杨峰涛;叶和松;洪汉业;张新能;麦芒;王鲁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游离足背三叶皮瓣在手部多指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足内侧、第Ⅰ跖背、足外侧三叶皮瓣修复多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应用以胫前足背血管为主干,跗内侧、第Ⅰ跖背、跗外侧血管为分支构成足内侧、第Ⅰ跖背、足外侧的三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多指软组织缺损16例.结果术后1例皮瓣有1叶坏死,15例三叶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足内侧,第Ⅰ跖背,足外侧三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多指软组织缺损是可行的,效果满意,是临床较理想选择的皮瓣之一.

    作者:彭忠;白庆法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分析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影像学表现,评价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敏感的检查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膝关节PVNS的MRI、X线平片和CT等影像资料,比较和评价PVNS的MRI信号特点,关节内结构侵犯、关节外侵犯和骨质侵蚀等征象.结果10例膝关节PVNS,8例MRI具有典型的含铁血黄素沉着,T1 WI和T2 WI呈低信号.MRI可以准确显示X线平片及CT难以显示的关节内软骨和韧带侵蚀以及关节外侵犯的范围.结论MRI在PVNS诊断中具有特征性的MRI信号及很高的诊断价值,可准确评价PVNS在关节内外的侵犯范围,对指导手术、减少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芝豹;郭小蓝;吴杰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延迟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总结早期诊断经验.方法1995年7月~2004年8月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患者17例,其中车祸6例,斗殴4例,坠落伤3例,重物压伤2例,其他伤2例,均为腹部闭合性损伤.采用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14例,行全脾切除术4例,脾脏部分切除术5例,裂口缝合修补术5例.结果17例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6.2d,定期门诊随访数月无异常情况发生.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仔细地询问病史、细致地体格检查、密切地观察病情变化以及辅以各种有效的检查手段,完全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业晞;庄春柳;陈维荣;吴祝东;李廷汉;蔡高阳;刘俐敏;娄夏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食管癌术后远期生存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

    目的探讨和提高食管癌切除术后远期生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76例术后生存超过5年的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通过门诊随访及信访,补充以电话访问,检查患者术后一般的身体状况,调查患者术后的消化功能,行化验检查,与患者术前或出院时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切除术后患者的食管功能有了明显的好转,在吞咽功能方面的改善尤为明显.量表观测表明术后躯体功能比正常人群下降,生命力也受到影响,然而,心理健康上却得到了改善(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远期总的生存质量较为满意,手术治疗有利于生存质量的提高.探讨术后生存质量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于平;杨捷生;陈玉泉;杨卫平;刘迪填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7例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阑尾炎痊愈,在化疗中,1例死亡,1例结果不详.结论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应早期进行外科干预.

    作者:俞永江;王政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2月~2004年6月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疾病100例,其中单纯肿瘤切除24例,肾上腺部分切除43例,肾上腺全切除31例,肾上腺囊肿切除2例.结果本组100例均取得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00min,术后平均住院6 d.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康复快,除肿瘤>6cm、功能性嗜铬细胞瘤、肥胖体形的皮质醇症外,均为肾上腺良性肿瘤手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单炽昌;郭彬;张海滨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发病机制及防治

    目的探讨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15例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病例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研究发现以下几个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1)手术操作的规范化.(2)手术时间的长短.(3)术前、术后激素的应用.(4)术后脑室外引流管停留的时间.(5)术后脑脊液耳、鼻和切口漏的处理.(6)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治疗方面:在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行鞘内或脑室注庆大霉素或头孢曲松钠收到良好疗效.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化的术后处理,可以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行鞘内或脑室内注药对防治颅内感染有重要作用.

    作者:谢广文;邓群;李德泽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术式探讨及评价

    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27例,其中采用脾保留性手术治疗92例,90例获得成功,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元清;公保才旦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同种异体单肺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附11例临床报告

    终末期肺病是肺移植常见的病因,我院于2002年9月~2004年12月为11例终末期肺病患者成功进行了肺移植.本文就11例肺移植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肺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胡春晓;朱艳红;张建余;陈静瑜;郑明峰;何毅军;陈若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是一种十分少见的间叶源性良性肿瘤,它是由不同含量的脂肪组织、平滑肌和异常血管组成,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表现.但往往因该病的病理组成成分比例不同,呈现不典型CT表现,易误诊为其他肝病.笔者搜集6例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HAML,现将其CT表现结合文献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明祥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8例治体会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粉红色泡沫痰、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此病发病急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是重型脑损伤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3],为了更好地认识本病,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8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陈东;郭宗泽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的患肢功能障碍,致残率很高.我科于2001~2004年共收治38例,其中手术治疗27例(29足),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得春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巨大肝血管瘤术中大出血8例处理体会

    肝血管瘤是肝脏良性肿瘤中发生率高的肿瘤,Adam将直径>10cm的血管瘤称为巨大肝血管瘤.尽管巨大肝血管瘤破裂发生率并不高,但发生破裂后手术病死率高达36.4%,若仅行缝扎则病死率高达37%[1],因此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需进行早期干预,而且巨大肝血管瘤除增加病人心理负担外,瘤体可能逐渐增大,出现疼痛、贫血等并发症,尤其是位于肝门处的瘤体发生上述情况,使手术切除难度明显增加.我院肝胆外科1995~2003年收治肝血管瘤31例,其中8例巨大肝血管瘤术中并发大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春;林川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bFGF治疗慢性骨髓炎术后再发窦道临床观察

    肌皮瓣转移术是消灭慢性骨髓炎窦道的有效术式.但术后再发窦道时,难以再行手术治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种有丝分裂刺激原,可促进伤口愈合.为观察其对慢性骨髓炎术后再发窦道的影响,我们对1998~2003年收治的34例患者进行了对照观察.

    作者:姚啸生;唐天驷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婴幼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3例

    我科2003年5月~2004年12月施行婴幼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1~3岁.临床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6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6例,3例为盲肠后位阑尾炎.均为初发性阑尾炎,术前急性发作时间5~63h.均为急诊手术.

    作者:曹辛;吴骏;洪伟;海波;白强;高云鹏;张鸿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44例耳源性脑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方法及结果分析

    耳源性脑脓肿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严重颅内并发症.现将两院1977~2000年收治的44例耳源性脑脓肿治疗方法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4例耳源性脑脓肿中,男42例,女2例,年龄17~47岁.维吾尔族26例,汉族14例,哈萨克族、回族各2例.农牧民42例,工人2例.

    作者:张端和;马政旺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臂丛神经血管变异致胸廓出口综合征1例

    我院于2003年12月收治1例因臂丛神经血管变异致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利;张卫国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腹腔囊虫病1例

    患者男,41岁,因上腹疼痛并恶心呕吐2周就诊.病史:5年前,因上腹疼痛1周,行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前壁溃疡,行内科保守治疗,1周后好转出院.半年后,患者突发全腹疼痛,透视见膈下有游离气体,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拒绝手术,保守治疗,半个月后痊愈出院.

    作者:张刚;樊延霞;王辉;王震宇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肝脏相关NK细胞的调节和抗肿瘤转移作用

    NK细胞具有非T或非B淋巴细胞的表型特征,表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anularlymphocyte,LGL)形态,是一种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功能的效应细胞,其活性包括抗靶细胞的细胞毒性和产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Wiltrout等首次从肝脏中分离出NK细胞和发现了NK细胞的特性,表明NK细胞具有细胞毒功能,并报道鼠给予生物反应修饰因子可以增加肝脏NK细胞的数目.钟翠平等[1]也从大鼠肝分离出高纯度的LGL,并证明分离的LGL具有自然杀伤活性.Kmiec 等[2]报道肝相关淋巴细胞(LAL),即Pit细胞或LGL或肝NK细胞,能自发地杀灭各种肿瘤细胞(非MHC限制),这种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分泌IFN-γ来增强.除了这些典型的非TNK细胞介导的效应外,近发现T细胞NK1.1+亚群(NK/T细胞)也在肝脏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时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呼吸机在重症胸外伤中的应用

    一、呼吸机发展简史和未来展望呼吸机作为临床抢救和治疗各种呼吸衰竭并提供麻醉及术后呼吸支持的重要仪器.20世纪40年代后期出现第一种现代正压呼吸机,由一简单的结构和气阀系统组成,不能选择通气模式.

    作者:蒋树林;张凯;韩振;谢宝栋;陈鹏飞;康凯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膈肌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膈肌损伤在临床并非少见,据国外文献报道,在因创伤行剖腹或剖胸手术者中有4%~6%的病人伴有膈肌损伤.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因对膈肌损伤造成的病理生理改变,对机体的影响认识不足和警惕性不高,病人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致使部分膈肌损伤病人发生不良后果,应引起重视.

    作者:熊海;雷霆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气管支气管损伤的诊断处理

    一、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原因气管支气管损伤主要包括外伤性和医源性两种.损伤部位可见于颈段气管、胸段气管或支气管.按损伤程度可分为气管黏膜撕裂、穿孔、断裂、阻塞闭锁、气管狭窄、坏死及气管-食管或血管瘘.

    作者:方文涛;陈文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心脏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处理

    随着社会汽车所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剧增,刀戳伤事件的频发,介入性心脏诊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心脏大血管损伤发生率日趋增多.心脏大血管损伤病情凶险,可引起大量失血和/或急性心脏压塞而导致迅速死亡.输血、补液和应用升压药物可使80%~90%患者获救.对心脏大血管损伤迅速作出诊断及有效的抢救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大部分病例经心包穿刺减压和/或施行手术缝合心脏大血管伤口抢救生命,但部分患者住院期间经急救处理后因心腔内结构损伤,心脏异物和大血管损伤等后遗症需择期进一步诊断和处理.

    作者:何巍;周华富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新生儿血源性骨髓炎3例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生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临床并不多见,且容易引起忽视,常常引起误诊,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我们对近年来3例有误诊病史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新生儿进行了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振清;王鹏程;张国川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体外膜肺(ECMO)作为一项新的生命支持技术,运用生物医学工程方法,使机体在脱离或部分脱离自身肺的情况下进行气体交换,暂时替代肺的部分功能或减轻肺的负荷,使其获得一定时间来完成功能上的改善和病理上的修复.当常规治疗如机械通气、一氧化氮吸入、高频通气、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等治疗无效时,已成为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的终治疗手段[1~3].体外膜肺氧合还可用于肺移植手术,可以降低围术期并发症,提高移植肺成活率.

    作者:周庆 刊期: 200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