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CI)后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总结近年来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后低钠血症患者164例,分析影响低钠血症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从而探讨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防治对策.结果在SCI患者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31.5%,平均发生在伤后(6.3±0.7)d,持续时间平均(4.9±0.5)d,平均血清钠浓度为(122.1±9.7)mmol/L.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脑盐耗综合征(SCWS)和其他类型的低钠血症在恢复时间及治愈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预后与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病情越重(GCS评分越低),低钠血症发生率越高,低钠血症越严重,病死率越高.结论对SCI患者应密切监测血钠浓度,早期发现并鉴别低钠血症的类型,及时而有针对性地治疗低钠血症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焕清;缪瑞明;邱嘉民;肖秀红;赵凤如;张向葵;梁佩兰;蔡望青;邓若飞;何志捷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及临床适应证的选择.方法 2000年6月~2004年6月采用带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闭合复位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126例,比较胫腓骨骨折中使用带锁髓内钉组与微创经皮钢板组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完全负重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骨折愈合时间、X线暴露次数、Johner-Wruhs评价、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具有手术不剥离骨膜、创伤小等优点,带锁髓内钉适合胫骨干及胫骨多段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对胫骨干或远端的骨折都适合.
作者:李增炎;冯和林;张英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对3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腔内手术后的患者进行3~6个月的观察与随访.方法采用自编定式问卷调查良性前列腺增生腔内手术后患者的恢复过程、并发症、排尿现状以及手术对性欲、性能力的影响等.结果三种模式的前列腺腔内手术后,血尿持续时间与尿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有明显脱痂过程的例数比较,前列腺气化(TVP)组多于气化+电切(TVP+TURP)组和等离子气化电切(PKRP)组(P<0.05).大于半数的术前有性功能的患者认为前列腺腔内手术对性欲有影响,其原因多为心理因素;术后6个月后约93.1%的患者恢复了正常性生活.结论大多数的手术并发症发生在术后1~3个月内,早期积极处理,有利于患者的顺利康复.腔内泌尿外科医生应当重视前列腺腔内手术后恢复期的观察与随访.
作者:倪颖;朱晓群;江汉群;顾立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单根导管双向引流在肾开放性手术中治疗复杂肾结石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复杂肾结石患者在肾开放性手术中应用单根导管双向引流的临床资料,手术中均行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并置单根导管双向引流.结果 158例患者手术切口无一例感染和尿瘘形成.结论肾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肾结石后单根导管双向引流可缩短漏尿时间,有效防止切口感染、尿瘘形成及其他置管方法引起的并发症,方法简单,便于掌握.
作者:易飞;王兴武;杨长庆;杨左炎;李俊;魁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分析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骨折患者的手术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微机多因素分析处理.结果老年骨折伴心血管疾病病人手术危险性大,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依次为手术时间长、心血管病种类、心功能差和手术部位.结论对围手术期危险性作充分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对心血管疾病作相应处理,能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何伟东;李松军;柯楚群;许鸿灏;黄新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30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良性病变204例,诊断特异性95.59%,漏诊率4.41%;恶性肿瘤526例,敏感性97.53%,漏诊率2.47%.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诊断具有独特价值,其方法快速、简便、可靠,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诊疗方案并部分替代术中冰冻.
作者:丁伟勤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岩尖脑膜瘤的分类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岩尖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所见,分为两型:Ⅰ型,肿瘤侵及海绵窦16例;Ⅱ型,肿瘤未侵及海绵窦8例.结果Ⅰ型肿瘤全切除11例,近全切除5例,其中4例为海绵窦内残留;Ⅱ型全切除5例,近全切除3例.手术全切除率为66.7%.10例(41.7%)患者术后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结论Ⅰ型岩尖脑膜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保证重要血管、神经功能完整的基础上尽量全切除肿瘤.残留海绵窦脑膜瘤可行伽玛刀治疗.
作者:吴哲褒;吴近森;诸葛启钏;李则群;林晨;郑伟明;于春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综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2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A组120例,采用抗生素加前列安栓治疗;B组100例,采用抗生素、前列安栓、可多华及前列腺治疗仪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前列腺按摩液(EPS)检查,并用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进行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EPS中WBC、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A组的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P<0.05),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优于口服抗生素加前列安栓的治疗,主张对慢性前列腺炎采取综合治疗.
作者:李天明;于广海;江彬;杜浩;王伟;潘红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二维与彩色血流频谱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乳腺癌的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了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边缘形态、内部钙化、后方回声、周围组织情况等方面.结果二维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9.4%,彩色血流显示率为83.0%.典型乳腺癌的声像特征:外形不规则、周围高回声环、纵横径比值>0.77、砂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等,但小乳癌无上述特征.结论二维与彩色血流频谱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局限性.
作者:岳湘竹;时贵阁;赵天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Boerhaave综合征),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疾病,临床上常因未能早期诊断和治疗而造成严重后果.我们以保守疗法治疗2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洋 刊期: 2005年第24期
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或Apo -2L,属于TNF超家族,是一个Ⅱ型跨膜蛋白,它在调节肿瘤发生与凋亡、自然免疫、病毒感染和机体的自稳机制中有重要意义,被认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TNF家族凋亡诱发因子.
作者:陈剑秋;朱春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一、概述膈疝是内疝的一种,系腹腔内容物向胸腔内突出所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前者多见儿童,后者多系外伤引起,在成人中无外伤史的膈疝非常少见.先天性膈疝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分为食管裂孔疝、胸骨旁裂孔疝、胸腹膜裂孔疝.综合国内外文献,先天性膈疝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4.8/万[1],其发病与基因、综合病征和染色体异常有关[2];后天获得性的发病率约占胸腹部创伤的2.3%~4.5%.本病好发于左侧,因右侧膈肌强度高,有肝脏保护;左侧膈肌较薄弱,膈肌破裂所需外力较右侧低.正常状态下,胸腹腔压力差为0.686~1.960 kPa,大限度吸气时,其压力差可达9.8 kPa.实验证明,当胸腹腔压力差上升到13.3 kPa以上时,膈肌即可能破裂[3],腹腔脏器即可通过裂口,疝入胸腔形成膈疝.膈肌直接被锐器刺伤形成裂口即开放性膈疝.
作者:张东伟;杨维良;秦华东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是现代医学中一个新的临床综合征,是指在严重传染病、创伤、烧伤、大手术等应激条件下出现的两个以上系统器官衰竭,其病死率为32%~94%[1].根据各大医院的经验,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治疗MODS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方法.在MODS的营养治疗研究中,对肠道功能和肠衰竭的认识亦有了新的进展.
作者:洪安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比较少见,近年来随着CT、MRI的普及应用,本病确诊率不断提高,并日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我院1997~2004年共收治本病26例,现根据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下.
作者:吕松林;孙守成 刊期: 2005年第24期
踝关节损伤旋前外旋型Ⅳ度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易出现踝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我科从1997年9月~2003年7月共治疗16例此类损伤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茂昕 刊期: 200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