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57例脂肪肝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采用稳态模式(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 (1)脂肪肝患者LEP水平、BMI、FPG、FINS、HOM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2)女性LEP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1).(3)LEP与BMI、FINS、TC、TG、LDL-C、HOMA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脂肪肝患者HOMA、FINS、BMI是LEP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脂肪肝患者存在高瘦素水平及瘦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高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梁坚;王婉梅;揭育丽;梁伟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透析性腹水(IDA)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诊断的11例IDA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血滤过程中腹水回输治疗将其分为腹水回输组和非腹水回输组,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非腹水回输组相比,腹水回输组接受的血滤过程中腹水回输治疗对消除腹水、改善低蛋白血症有益,但增加了患者感染机会.结论 IDA的形成机制复杂,治疗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对于心功能稳定的非老年IDA患者行血滤过程中静脉腹水回输治疗有利于其一般状况的改善、腹水的消除以及低蛋白血症的纠正.
作者:高民;刘必成;王辉;徐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确诊PB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 72例中男8例,女64例,男:女为1:8,平均年龄(50.8±12.5)(26~81)岁,近年来确诊人数显著上升.(2)主要临床特征为黄疸(93.0%)、乏力(87.5%)、食欲下降(80.5%)、皮肤瘙痒(41.7%)及脾肿大(63.9%)、肝肿大(29.2%).20例(27.8%)合并其他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3)主要异常检测包括:高胆红素血症(93%)、ALP升高(95.8%)、γ-GT升高(88.9%)、AST升高(93.0%)、ALT升高(80.6%)、血清IgM升高(83.8%).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81.4%,抗M2阳性率70.3%.AMA阴性PBC与AMA阳性PBC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4)38例病情好转,总有效率58.5%,常规保肝药效果欠佳,加用熊去氧胆酸或皮质类固醇有一定疗效.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近年来确诊病例数显著增加.血清ALP、γ-GT、IgM明显升高及AMA、抗M2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关键.
作者:段雪飞;周丽雅;刘庄;赫嵘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平面动态肝动脉造影CT (SD-CTHA)在肝脏多血性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肝细胞癌以及转移性肝癌在SD-CTHA时的影像学表现,分析时间-强度曲线.结果肝细胞癌造影表现为早期肿瘤内部增强,增强达到高峰后逐渐向周边扩散.转移性肝癌造影表现为早期从外围向内部扩散性增强.计算肝细胞癌转移性肝癌强化速率,用Mann-Whitney检验来比较P<0.01,衰减速率,P<0.05.结论 SD-CTHA对肝脏多血性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金武男;杨香;车成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们采用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使用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明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体红细胞致敏性紫癜是以自发性单个或成批出现的痛性瘀斑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疾病.由Gardner和Diamond于1955年首先报道.迄今,国外报道已逾200余例,国内报道较少,检索国内文献,自1979年至今共报道15例,其中崔为发等[1]复习1979~1993年文献共见9例报道,1994年后至今共见6例报道[1~6](检索自中国期刊网).我院近来确诊1例,现报告并结合国内文献回顾分析.
作者:王茂生;赵晓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淀粉样变性,为多种原因所诱导的以特异性糖蛋白纤维即淀粉样物质在血管壁及器官、组织细胞外沉积为特征的一种进行性、预后不良性疾病.淀粉样物质可沉积于局部或全身,主要累及心、肝、肾、脾、胃肠、肌肉及皮肤等组织,淀粉样物侵及肝脏浸润于肝细胞之间或沉积于网状纤维支架时称为肝淀粉样变性[1].近年来对肾、眼眶、皮肤、膀胱等淀粉样变性报道较多,对肝淀粉样变性报道较少,现将我院典型病例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高福生;刘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是以年龄>50岁人群中发病为主的罕见特殊型骨髓增殖性疾病[1,2],至今国外报道不足100例中均以老年患者占优势.年轻的1例15岁[3].本文将近些年我们所见15例CNL中年龄<35岁的3例报道如下.
作者:浦杰;杨梅如;陶英;刘薏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狼疮性胰腺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少见的临床表现,作为首发表现者更为罕见.本文通过分析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SLE病例和文献检索,对狼疮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做一探讨.
作者:王锋;汪年松;唐令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是通过补充或刺激机体自身的生物反应调节物质来调动、完善和增强宿主免疫机能,以便消除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目前白血病的细胞免疫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类,本文介绍如下.
作者:王娟;吴彤;薛重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 NUD)是指一组目前尚无器质性原因可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消化不良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为位于上腹中部的疼痛或不适,包括上腹胀满、餐后饱胀、嗳气、早饱、腹痛、厌食、恶心、呕吐等.
作者:袁孟彪;顾晓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非心源性胸痛(noncardiac chest pain,NCCP)是指胸痛与冠状动脉疾病无关.NCCP由多种疾病引起.一般25%人群在一生中某时发生胸痛.这些胸痛病人第一次经门诊监护或到急症室诊查,仅11%~39%诊断为冠状动脉疾病,而绝大多数胸痛病人属NCCP.新近Wong等报告中国南方人群NCCP流行率,统计2 209例香港居民有胸痛者454例(20.6%),NCCP 307例(13.9%)占胸痛病人的67.6%.
作者:杨南;池肇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胃轻瘫(gastroparesis)是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早饱、上腹饱胀、体重减轻等症状,而无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起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可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慢性胃轻瘫为常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特发性胃轻瘫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男女之比为1:8.
作者:余跃;侯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肛门直肠功能紊乱在消化科就诊患者中占有相当比例,其中包括各种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大便失禁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是消化科医师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尤其在高龄患者、危重病人及截瘫病人中发病率居高不下[1].大便失禁可分为完全失禁和不完全失禁:大便完全失禁指不能随意控制粪便及气体的排出;而大便不完全失禁指可控制干便排出,却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排出.疾病本身虽不能致命,却会带给患者难言的身心痛苦和生活不便,乃至造成人格变化,值得重视.但由于既往认识不足及诊断方法缺乏,迄今这些问题仍被忽视.
作者:柏愚;李兆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是一类具有和某些基因上启动子区固定核苷酸序列结合而启动基因转录的功能性蛋白质,诸多因素可以使NF-κB促进基因转录活性增强[1~3],导致某些控制细胞转化靶基因转录增强,并引发肿瘤.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约有半数死于胃癌.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NF-κB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令人棘手的肿瘤耐药问题密切相关.NF-κB与胃癌的关系正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
作者:桑荣霞;孙逊;张晓岚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