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1期文献
  • 微量泵注射尼膜同针剂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微量泵注射尼膜同针剂对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征的改善,探讨治疗机制.方法50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被随机分为微量泵注射尼膜同针剂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0例).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30例患者症状、体征、神经传导潜伏期、诱发电位波幅、传导速度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泵注射尼膜同针剂对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佳.

    作者:高剑波;成金罗;李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颈动脉结构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的研究

    目的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结构的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76例临床怀疑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8例)和正常对照组(18例),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所有患者的双侧颈动脉(OCA)内径、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及其数量,计算颈动脉几何形状改变.结果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内径、IMT、颈动脉半径和IMT的比值(R/IMT)均和年龄增长显著相关.结论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结构与弹性特征改变与年龄增长显著相关.超声检测的CCA斑块、IMT可较准确的预测冠心病危险性.超声检测的CCA结构及弹性特征的变化可与预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但预测价值不高.

    作者:李克波;张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精神焦虑性抑郁症的睡眠脑电图特征

    目的探索精神焦虑性抑郁症的睡眠脑电图特征.方法对7例精神焦虑性抑郁症、11例非精神焦虑性抑郁症和10例正常对照者检测睡眠脑电图.结果(1)非精神焦虑组的醒起时间比对照组显著为长[(12.0±8.4)min比(3.1±2.8)min,P<0.05].(2)非精神焦虑组的快速眼球运动(REM)活动量、强度和密度比对照组显著为高[分别为(107.8±51.0)比(71.8±17.9);(32.5±17.3)%比(19.4±3.7)%;(178.0±64.5)%比(123.8±18.5)%,P<0.05].(3)精神焦虑组的REM密度比对照组显著为高[(236.6±108.6)%比(123.8±18.5)%,P<0.05],REM活动量和强度则倾向为高[分别为(92.0±30.6)比(71.8±17.9);(27.5±7.8)%比(19.4±3.7)%,P>0.05].结论(1)非精神焦虑性抑郁症的醒起时间比正常人为长.(2)非焦虑性抑郁症的REM睡眠压力比正常人为高.(3)焦虑性抑郁症的REM睡眠压力倾向比正常人为高.

    作者:赵鹏;张心保;侯刚;喻东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偏侧空间忽视症与同向性偏盲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偏侧空间忽视症(HSN)与同向性偏盲的关系.方法对单侧大脑半球病变的患者采用Albert删除试验和Schenkenberg二等分线法检测HSN,同时采用自动视野计进行视野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结果(1)在大脑左半球组(LH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患者中删除率和右偏率的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2)在大脑右半球伴HSN组(RH-1组)患者中发现5例左侧同向偏盲;在大脑右半球不伴HSN组(RH-2组)患者中发现3例左侧同向偏盲;但在LH组及N组患者中未发现同向偏盲.(3)同向性偏盲与删除率、右偏率的相关分析P值均>0.05,提示偏盲与删除率、右偏率无关.结论HSN是与右半球病变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同向性偏盲是一种视野缺损.

    作者:林燕;邹明;刘皖生;胡蓓蕾;王小同;董其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IH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超声心动图(UCG)和Holter评价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示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24h内心肌缺血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示曲美他嗪进一步提高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6MWD(P<0.01)和LVEF(P<0.05),降低LVESVI(P<0.05)及LVEDVI(P<0.05),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曲美他嗪与其他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联用可进一步改善IHD患者的心功能,增加其运动耐量.

    作者:王东明;陈宋明;李玉华;王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病人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A组(肠内和肠外贯序营养方法)和B组(肠外营养),从起病48 h后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入院3周末测量两组患者多项营养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结果3周末A组各营养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并发症出现数低于B组,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麦迎斌;陈瑞华;林泽娜;陈秋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20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4例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诊断方法的可靠性和溶栓疗法的疗效.结果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为主;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肺动脉造影、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下肢静脉造影(CTV)等检查均取得满意结果,确诊率分别为86.3%、100.0%、88.6%;及时规范的溶栓疗法有效率为93.1%,明显优于单纯抗凝治疗(P<0.01).结论提高对急性肺栓塞临床特点的认识,对于及时准确诊断肺栓塞,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CTPA+CTV、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有效方法,特别是CTPA+CTV以其简便、快速、无创的特点,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诊断方法;及时规范的溶栓疗法在急性肺栓塞,特别是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中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作者:秦吉祥;范雪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危重哮喘患者机械通气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危重哮喘并广泛小气道黏液栓或肺不张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中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诊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2例危重哮喘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中,将纤支镜从连接于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回路管之间的三通接头的吸痰孔插入气道,经纤支镜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结果共操作16例次,每次历时长达1 h,均术程顺利、未发生并发症.术中及术后血气分析及相应时间点心率、血压分别与术前比较,术中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显著好转(P<0.05).结论危重哮喘患者有急需纤支镜诊疗指征时,及时在有创机械通气支持下行纤支镜诊治术,具有良好效果及可靠的安全性.

    作者:樊勋;程小曲;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95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性病变CT影像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95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7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癌22例,均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正常甲状腺体平均CT值为114 HU,病变区CT值测量平 均分别为:甲状腺肿为53 HU、甲状腺腺瘤为47 HU、甲状腺癌为59 HU.病变区CT平扫均呈低密度,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体密度,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囊性、实性或囊实性并存的低密度结节,病灶内可有斑点状钙化,实性结节增强扫描可有不同程度强化.良性结节多境界清楚,恶性结节多边缘模糊,可伴有颈部周围淋巴结肿大、颈静脉癌栓形成.结论甲状腺结节性病变CT定位诊断可靠,可达100%,CT定性诊断为70%~80%,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少数单发结节CT鉴别诊断困难.

    作者:隋如新;李树昌;韩云鹏;闫学谦;王玉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分析细胞因子与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各细胞因子浓度,并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C肽(FCP)水平,分析其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血清细胞因子的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P<0.05);胰岛素抵抗组的IL-6、TNF-α升高与非胰岛素抵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与细胞因子的增高密切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并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勇;朱健;王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出血患者血浆MMP-2、MMP-9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浆MMP-2、MMP-9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50例ICH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浆中MMP-2、MMP-9的含量.结果脑出血组患者血浆MMP-2、MMP-9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MP-2、MMP-9在轻、中、重型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发病时间组中的MMP-9含量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MP-2在6 h组与12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时间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血肿体积组中MMP-2、MMP-9含量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H患者MMP-2、MMP-9水平与血肿体积、发病时间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都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定病情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喻明;李小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96例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以我院1995年1月~2003年12月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下肺动脉造影或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96例急性肺栓塞(APE)住院患者为对象,进行心电图(ECG)的回顾性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毕丽岩;万献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性症状21例分析

    发作性症状是多发性硬化(MS)的特点之一.MS的发作性症状包括痛性强直、瘙痒、复视、幻视、三叉神经痛、肢体感觉异常、癫(疒间)、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猝倒等,多发生于疾病早期和病情加重时,有的可以是MS的首发症状.其共同特点是: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暂、呈刻板式重复发作.分析我院1992~2004年收治的98例MS患者,发现具有发作性症状者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伴慢性疼痛的抑郁症用双回收抑制剂治疗2例

    例1男,61岁,主诉背痛、活得累、厌食和对生活失去信心4年,诊断抑郁症.用百优解(氟西汀)、赛乐特(帕罗西汀)和兰释(氟伏沙明)均无明显改善,用瑞美隆(米氮平)因镇静效应而停药,既往Holter示前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左偏,故不能用阿米替林.再次就诊前蹲在地上喊胸椎痛,哭闹,喊着要开刀.服怡诺思(文拉法辛)起始量75 mg,每日早1次,到19周时增至150 mg,1日2次(早,中),氯硝安定0.5mg每晚1次,4 d后背痛消失,所有抑郁症状消失,继续治疗7周,病情依然平稳.

    作者:汪春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室肌于舒张期出现机械性能异常,可表现为等容舒张期、心室快速充盈期、心室缓慢充盈期以及心房收缩期等时限延长且不完全而损害心室接纳血液的能力时,称为舒张性功能不全[1-3].随病情进展,临床检获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值正常者,则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尽管涉及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权威性研究已不在少数[4-6].然而,迄今医界对此颇有争议,甚至有持否定意见者[7].我们收集近期相关文献,旨在阐述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的理论依据,并就临床所采用的诊断检测方法进行评估,寻求其佳的治疗对策.

    作者:王骏;王鸣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愈1.6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病人的60%~70%,而收缩期高血压又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种主要血压特点.在WHO/ISH及中国高血压联盟指南的推动下,高血压的防治有了长足的进展,血压的控制模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从对舒张压治疗的重视逐渐转变为对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的关注.

    作者:孙宁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与微量白蛋白尿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为预防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高血压引起的中间事件逐渐受到重视.高血压的靶器官损伤也就是中间事件,包括高血压左室肥厚、颈动脉斑块和内膜中膜增厚、血浆中肌酐升高等.但是,这些指标都无法反映高血压早期即可出现的微小血管损伤.

    作者:姜一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是指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多种代谢和生理紊乱的聚集.1988年Reave首次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X综合征)的概念,并以此获得了班廷奖.Reave认为,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此后,这种包括高血压在内的综合征,因聚集多种冠脉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备受内分泌学界和心血管学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邢倩;李昌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新指南要点

    自从1999年第一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以来,国内外进行了一系列大型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使人们对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有了更加深入、具体和系统化的认识,同时澄清了一些以往引起争议的问题.2003年5月美国发表了<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1],同年6月欧洲亦制定出<欧洲高血压协会-欧洲心脏协会高血压防治指南>][2].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升至18.8%,现在约有1.6亿患者,而控制率仅为6.16%,可见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仍处于较低水平.为迎接这一严峻考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的专家们充分参考国外研究成果和指南,并广泛征询基层医师的意见,颁布了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3].我将就新指南的一些关键内容作扼要介绍.

    作者:胡健;李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血压的联合治疗

    关于高血压的治疗,目前已达成共识:长期有效的降压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获益大小受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度、血压控制目标水平、治疗方案以及降压以外有利作用或不利作用的影响.但是,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10~12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下降5~6mm Hg,可使心衰减少52%,脑卒中减少38%,心血管病死亡减少21%,冠心病事件减少16%.目前公认的降压目标是<140/90 mm Hg,糖尿病患者更要降至<130/80 mm Hg.我国对老年人规定的降压目标是<150/90 mm Hg.要达到目标血压,绝大多数患者需要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作者:柯元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误诊的研究

    目的研究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误诊的情况.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确诊前的诊疗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确诊前的误诊情况.结果流行性出血热的误诊很普遍,占全部病例的88.97%.发病早期误诊率高,随着病程的延长误诊率逐渐降低.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占所有误诊病例的82.26%.非典型患者和轻型患者容易误诊.基层医院误诊率高达92.13%.在传染病专科门诊就诊的误诊率为28.95%(11/38),明显低于其他科就诊的误诊率(93.65%),P<0.01.结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该病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和警惕性,可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高文军;牛爱萍;张光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禽流感病毒A/H5N1:人类健康巨大威胁

    一、2003年末以来H5N1禽流感(一)前所未有、恶兆暴发1.时间及地区:2003年12月中旬韩国暴发,时间分布特点[1]:(1)同时暴发.2004年1月末止,亚洲8国(韩国、越南、日本、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尼、中国)家禽相继大规模暴发,多数是首次暴发.(2)持续时间长[1].暴发呈3波次:第一波,2003年12月~2004年3月;第二波2004年7~10月;第三波从2004年12月~2005年12月.

    作者:张忠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头痛 腹痛 黄疸 意识障碍

    患者,女,33岁,1年来反复出现头痛,为隐痛,中等程度,尚能忍受,一直未予重视,近2个月来头痛较前加重,为持续性胀痛,有时不能忍受,需服用止痛药物才能缓解,检查颅脑MRI示:颅内占位,颅骨外软组织影,颅骨有破坏.拟行颅脑肿瘤切除术,住院期间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针刺样持续性剧烈疼痛,无放射痛,无呕吐,无发热,无黄疸,查血淀粉酶2671 U/L,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抑酸、抑酶等治疗后症状缓解.2天前再次出现腹痛,性质同前,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和血淀粉酶增高,转来我院.

    作者:王向前;刘鹏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