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20例22条糖尿病性下肢缺血.全部为2型糖尿病的下肢血管并发症.结果 总的疼痛缓解率为85.0%,截肢3例(13.6%).对缓解患者的冷、凉感觉,总有效率为100.0%.7例患者接受了下肢动脉造影显示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踝部经皮氧分压测定显示绝大多数高于临床上截肢的低临界值20mmHg(1 mmHg=0.133 kPa).结论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谷涌泉;张建;郭连瑞;张淑文;汪忠镐;沈振亚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治顽固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止血治疗无效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法做右侧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查明出血部位及责任血管后施行超选择性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6例患者中5例栓塞同侧颌内动脉一次止血治疗成功,另1例经加栓同侧面动脉及对侧颌内动脉而治愈.结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与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增银;马纪清;薛迎春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优点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行胆囊切除术的妊娠期患者共25例,其中LC组1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1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中出血量LC组明显少于OC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LC组明显短于OC组(P均<0.05);LC组切口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OC组(P<0.05).结论 在治疗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中,LC较OC有明显优点: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的术式.
作者:辛同令;蔡守旺;丁婷;孙长征;刘全达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的病因与高危心电图表现.方法 分析48例在入院时或入院后至少发生1次心源性晕厥患者的病因及其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护心电图形.结果 48例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常见的基本病因为急性冠心病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其次为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及其他病因;低钾血症是常见的诱因;常见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类型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其高危心电图表现:继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异常J波;复杂性室性早搏;急性心肌梗死伴ST-T电交替,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伴墓碑样ST段抬高;扩张型心肌病伴进展性QRS波群低电压.上述各种病因心源性晕厥者有各自不同的临床及心电学特征.结论 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晕厥存在多种病因及高危心电图表现.
作者:林加锋;杨鹏麟;唐疾飞;陈晓曙;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一种确定术式和评估预后的方法,以提高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方法 利用自动弹射活检装置在超声引导下对37例舌鳞癌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以颈淋巴结清扫术或颈淋巴结探查术后对淋巴结检查的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与临床触诊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94.59%,较临床触诊的59.46%高,假阴性率低,无假阳性,两种方法对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可以提高舌鳞癌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舌鳞癌术前可常规用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对可疑转移的淋巴结进行穿刺活检以确定病变性质.
作者:魏远坚;胡顺广;廖贵清;杨楚香;邱月燕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胼胝体挫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胼胝体挫伤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结果 32例胼胝体挫伤患者中,9例为单纯性胼胝体挫伤,其余合并有脑部其他损伤,脑CT检查均未发现胼胝体挫伤灶,需MRI确诊,按常规脑挫伤治疗,4例死于并发症,5例好转,23例治愈.结论 胼胝体挫伤是颅脑损伤较少见病症,可单纯挫伤或合并其他脑损伤,通过脑MRI检查确诊,按常规颅脑损伤治疗多可治愈.
作者:高忠恩;李展鹏;殷万春;苏亿年;彭立基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将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采用直入穿刺法;Ⅱ组采用侧入穿刺法;Ⅲ组采用侧入穿刺+地塞米松法.结果 腰痛发生率Ⅲ组与Ⅰ组、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腰痛持续时间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低位硬膜外麻醉采用侧入穿刺法与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相结合,明显降低腰痛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可有效地防止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发生.
作者:阎文军;宁春;丁培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治价值.方法 分析11例确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均经肺动脉造影、肺核素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及手术证实).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直接检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近端血栓6例,右室内血栓2例,右房内血栓1例,下肢血栓5例;具有右心负荷过重超声征象者8例(其中包括超声直接检出血栓的6例),CT或核素肺灌注/通气扫描提示为双肺多发性大面积栓塞;超声心动图检查大致正常者3例,但核素肺灌注/通气扫描或CT均提示为肺段或亚段栓塞.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检查出右心系统及肺动脉内血栓,以及右心负荷过重表现,而直接或间接提示肺动脉栓塞,并在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也起重要的作用.但是对肺段或亚段栓塞者超声不能做出或排除诊断.
作者:岳湘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重度痔经肛门镜下吻合器痔切除术(PPH)的操作技巧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重度痔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 25例患者吻合一次成功,术后2~3 d脱出痔或直肠黏膜完全回缩,1例术后肛周不适、里急后重感、烦躁,与压迫止血油纱卷完全进入直肠内压迫排便中枢有关,拔除后症状即刻缓解;1例术后肛周疼痛,能够耐受,2例吻合口少量渗血,无需特殊处理.手术时间平均20 min,住院时间平均3 d,均治愈出院.结论 熟练掌握吻合器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PPH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PPH具有安全、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董传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肺癌的发病年龄、性别比、生长部位、镜下表现、病理类型及其关系.方法 对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或筛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828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612例,女216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59.43±11.67)岁.纤维支气管镜(BF)下表现为:管内增殖型409例(49.40%),管壁浸润型301例(36.35%),管外压迫型67例(8.09%),正常型51例(6.16%).组织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多,373例,其中男323例,女50例;小细胞癌214例,男156例,女58例;腺癌188例,男106例,女82例;未定型癌52例;大细胞癌1例.肺癌的好发部位以右、左上叶多见,其次为左下叶、右下叶及右、左主支气管.结论 肺癌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高发年龄在51~70岁,特别是61~70岁.鳞癌在肺癌中占第一位,小细胞癌居次位,腺癌居第三位.肺癌的好发部位以双上叶支气管例数多,其次为双下叶及右、左主支气管.BF在肺癌的诊断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毕丽岩;于日新;张晓文;鞠长德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的肾脏损害.方法 MS组25例,非MS组28例.测量体重指数(BMI)和血压,检测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血肌酐、血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pH值和尿密度.探测肾脏大小、肾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和阻力指数(RI).结果 MS组与非MS组比较,前者血和尿β2-MG、UAER、尿pH值均升高(P均<0.05),尿密度下降(P<0.05).肾叶间动脉Vmax及Vmin下降,RI上升(P均<0.01).两组血肌酐和肾脏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肾脏损害表现为UAER升高,肾小管功能改变,肾血流表现为低速高阻,肾灌注下降.MS症候群可引起或加重肾脏损害.
作者:姚峥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淋病(gonorrhoeae)是由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感染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传染性疾病,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对淋球菌快速而准确的实验室诊断,是淋病诊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我通过长期临床试验,总结出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淋球菌的微波免疫荧光技术,并与传统的革兰染色法相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超群 刊期: 2006年第24期
2001年9月~2005年5月我科共收治耳再造术后并发感染患者17例,治疗效果满意.我们就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后并发感染的各种可能因素,初步总结出耳再造术后并发感染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原则.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一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2000年11月~2002年10月,我院采用胸腹腔持续引流、胸腹腔内注入顺铂及高聚生药物治疗33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引起的恶性胸腹水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晓红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脑深部病变,或者病变组织与正常脑组织外观极为相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国内外先后出现术中MRI、脑立体定向系统及神经导航系统的应用,但由于脑立体定向操作耗时费力,神经导航装置过于昂贵和复杂以及术中发生脑移位[1-2]而影响定位的准确以及可靠性和手术的安全性,使立体定向及导航的应用受到限制.而术中应用超声因其方便、安全,可实时精确定位而广泛应用.
作者:王心民;李旭琴;熊文德;刘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1951年Ecker与Riemenscheide首次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其发生率为16%~66%.我们动态观察34例原发性SAH后彩色经颅多普勒(TCD)的检测结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金波;朱洪波;胡跃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例1 男,48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20年,加重伴纳差、黄疸4d于2000年2月入院.查体:血压136/60mmHg(1 mm Hg=0.133 kPa),巩膜、全身皮肤中度黄疸,颈静脉怒张,双中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min,窦性心律,心尖区可闻及3~4/6级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3/6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腹膨隆,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脾未触及.肝上界在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在右肋下1 em,剑突下2 cm,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作者:董榆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患儿 女,8岁,二年半前因出现怕热多汗、心慌气短、疲乏无力、食多易饥、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消瘦、手抖、易生气等症状6个月来我科就诊.检查见突眼(+),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心率164次/min,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6.8 nmol/L(正常值0.7~2.3 nmol/L)、甲状腺素(T4)323 nmol/L(45~130 nmol/L)、游离T3(FT3)80 pmol/L(3~9 pmolL)、游离T4(FT4)77 pmol/L(9~25 pmol/L),促甲状腺素(TSH)<0.1 mU/L(0.3~5.0 mU/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微粒体抗体阴性.诊断为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作者:刘德喜;马丽侠;李海燕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又称为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是一种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Azoury和Reed在1966年首先报道,Rosai和Dorfman于1969年对其做了详细研究,并正式命名.现结合文献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提高大家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王涛;梁建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过去二十年,世界范围内的肺腺癌发病率一直在增长.其中多数个体(特别是女性)是非吸烟者.许多研究认为,肺腺癌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众所周知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肺鳞癌的风险因素.但是,作为肺腺癌潜在的风险因素,尚未被认真地评估.近几年一些研究揭示了HPV感染和肺腺癌发生风险的可能关联,但其传播途径还不明确.对宫颈和口腔鳞癌特定HPV感染类型的研究增加了HPV从宫颈到口腔、喉,再到肺而致肺腺癌的这种经性传播可能性的认识.
作者:王志东;张子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我院于2002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治肺癌患者218例,其中误诊、漏诊23例.现通过对其误诊、漏诊原因的探寻和分析,以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宇文清凤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于2003~2005年有14例气道疾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庆文;赖丽萍;黄清云;曾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乌司他丁(ulinastatin,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自从1909年被Beuer等首次报道以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我们对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对UTI的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作者:龙威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一、禽类中流感病毒A/H5N1感染暴发情况2003年末以来,流感病毒A/H5N1禽流感陆续在家禽和野禽中暴发,大致分为3个波次.
作者:张忠鲁;徐立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起搏器通过模拟正常心肌细胞的起搏、传导功能,替代无法正常工作的心肌细胞以保证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工作的顺序和完整、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心脏的正常射血及全身的有效血供.自1958年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开始,起搏器的发展从固率(律)型起搏器、按需型起搏器,到生理性起搏器,再到自动化起搏器.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也从传统的单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治疗多种疾病,心电衰竭、心电紊乱和部分非心电性心脏病是当今起搏器治疗适应证的三大方面[1].
作者:吴笛;刘全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