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诱导白内障的可能机制.方法 30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分为老年性白内障组及糖尿病性白内障组,以正常晶状体作对照,制备晶状体匀浆上清,测NO、NO合成酶(NOS).结果 正常晶状体中存在NO、NOS,老年性白内障组晶状体中NO、NOS含量与正常晶状体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且糖尿病性白内障组NO、NOS含量上升非常显著(P<0.01).结论 正常晶状体中存在NO、NOS,不同浓度的NO、NOS具有维持晶状体透明性的生理作用及诱导白内障的病理作用.
作者:马红宇;周之南;付波;赖晓红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常用短效抗高血压药物硝苯地平和中效抗高血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降压的同时对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 临床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例,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分别于用药前和服用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后动态监测血压,观察BPV.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25例.结果 (1)高血压组BPV较对照组明显增大,且随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BPV增大明显(P<0.05).(2)服用硝苯地平时24 hBPV、昼间BPV(dBPV)和夜间BPV(nBPV)与用药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后其BPV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在降压治疗时增加BPV,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降压治疗时对BPV影响不大;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降压治疗方面优于硝苯地平.
作者:王学磊;曹中朝;高冶;金洋;马芳义;田大力;付桂芬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研究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比较、分析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心电图的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的心率变异指标24 h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24h连续记录每5 min时段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内相邻两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所占百分比(pNN50)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现象,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作者:王宏志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方法、疗效,讨论新材料的应用及术后选择性化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16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分别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大网膜或带蒂肌瓣胸腔内移植术,支气管胸膜瘘修补、胸廓成形术,胸膜肺切除术.部分病例用可吸收性聚乙醇酸修补材料(奈维)修补肺剥脱破裂口.术中取脓液送普通及结核菌培养.结果 手术治愈143例,好转13例,不良2例,术中及围术期死亡各1例.脓液结核菌培养126例阴性,33例阳性,1例术中死亡未培养.本组病例中126例未用抗痨化疗方案,随访观察时间10~60个月,未见有复发病例.结论 治疗结核性脓胸有多种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疗效满意.新材料奈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既可解决漏气问题,亦可避免人为缝合造成的肺减容.对于脓液结核菌培养阳性患者,术后应给予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
作者:徐侃;叶波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1例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病灶位于腹壁切口处10例,位于会阴切口处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并进行随访.结果 11例患者既往均有手术史,CA125检测均呈阴性.11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前曾给予药物治疗无效后手术.全部病例随访0.5~6.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属医源性疾病,发生在与子宫内膜有接触的手术切口,手术切除内膜异位病灶为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夏晓平;姚红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 提高儿童肠套叠诊断率、整复率及手术治愈率.方法 收集经X线、超声、CT证实的肠套叠患儿212例.回顾性分析肠套叠整复前、整复时、整复后腹部影像表现.结果 确诊肠套叠患儿212例,充气灌肠诊断155例,钡剂灌肠诊断18例,超声诊断32例,CT诊断7例.212例患儿,气压灌肠整复195例;手术治疗17例,其中伴有肠坏死6例,合并严重充血水肿11例.本组患儿无一例死亡.结论 通过临床腹部影像表现明确肠套叠诊断,判断肠管是否坏死、有无严重充血水肿,从而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尤其应重视婴儿肠套叠.
作者:姜纯莲;栾绍余;田苍民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的分离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分离出CNS 567株,阳性率为18.0%(567/3142),其中首位为表皮葡萄球菌(占64.7%),它们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没有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结论 关注CNS的感染,控制该类感染应积极进行病原学监测,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邱红;彭涛;朱富强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观察纳洛酮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中的应用,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积极的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平喘化痰,保持气道通畅,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可拉明、洛贝林持续静滴;而治疗组则加用纳洛酮.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叶少武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方案并序贯化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既往未进行化疗和放疗,临床上有可测量病灶(根据WHO标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2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均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的联合化疗并序贯化放疗方案治疗.按照WHO的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 共入组43例患者,其中39例可评价疗效:19例(48.72%)部分缓解、13例(33.33%)病情稳定和7例(17.95%)疾病进展.生存期为3.7~21.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1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下降;其次为消化道症状.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方案并序贯化放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之一,患者可较好耐受.
作者:李高峰;陈龙华;李桂生;宁四海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的发病特点,提高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非依赖组)和259例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依赖组),对比分析两组间在发病年龄、症状与体征、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变化、影像学资料及雄激素阻断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病年龄、症状与体征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血清PSA>10.0μg/L、早期骨转移灶数目≥6个、临床分期D期、病理分级低分化以及雄激素阻断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赖组分别为72.59%(188/259)、18.53%(48/259)、44.79%(116/259)、46.72%(121/259)、82.63%(214/259);非依赖组分别为89.19%(33/37)、48.65%(18/37)、64.86%(24/37)、70.27%(26/37)、94.59%(35/37).结论 治疗前血清PSA>10.0 μg/L、骨转移灶数目≥6个、病理分级为低分化、临床分期较高以及过度的全雄激素阻断方式等,可能是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特点.
作者:李彤;李汉忠;李宏军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血浆瘦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5例,无视网膜病变组27例,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23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25例;健康对照组30例.血浆瘦素由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无视网膜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瘦素分别为(18.5±6.4)μg/L、(14.3±7.5)μg/L、(9.5±6.4)μg/L、(5.1±3.4)μg/L.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比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瘦素水平增高,促进视网膜病变进展,是视网膜病变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高祖华;邱夏桑;颜勤明;徐婷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对T2DM患者组(51例)和健康对照组(21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查双侧颈总动脉,T2DM患者组根据血管内径狭窄程度依次分为IMT正常组、内膜厚组、斑块形成组,并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脂蛋白a.结果 随着IMT程度加重,血清Hcy水平逐渐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内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血清N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16),多元线性回归提示血清Hcy水平与脂蛋白a有相关关系.结论 高Hcy血症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T2DM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及程度的判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霞;陈凯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癎)在临床上不少见,可发生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任何时期,甚至成为首发或主要的临床表现.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51例继发癫(癎),现就其分类、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禤彩霞 刊期: 2006年第27期
一份准确无误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直接影响到医生对患者病变性质及程度的判断,关系到下一步诊治决策.心血管介入进修医生因经验不足等原因,常常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造成错误判断.我们将2002年8月~2003年3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介入中心,进修医生所参与328例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进修医生写的结果报告与上级医生签发的后结果报告,总结分析结果错误判断的发生率、种类及原因,并进一步探讨纠正措施.
作者:李斌;彭剑;万海燕;王人彭;苏唏;朱国英 刊期: 2006年第27期
对产前已有严重出血,以及有产后大出血可能的前置胎盘中期妊娠的患者采用何种方式终止妊娠是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我院妇产科、介入科2005年9~12月对3例中期妊娠前置胎盘需终止妊娠者,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娜;黄引平;黄艳君 刊期: 2006年第27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之首[1].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常应用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子宫腔填塞纱布及B-lynch缝合术,甚至子宫切除以挽救生命.我院应用可吸收合成缝线多层环形缝合压迫子宫浆肌层防治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后出血患者1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华萍;肖燕娜;李嘉琳;温美珠 刊期: 2006年第27期
胡桃夹现象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到挤压而引起的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新近被重视的一种疾病.但目前仍有许多临床医生没有认识该病,导致误诊或漏诊,故重视对胡桃夹现象的认识非常重要.现结合我们遇到的32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石俊杰;刘金祥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前全世界共有超过一亿七千万人患有糖尿病,此病的特征为增多的感染、伤口的延迟愈合以及随着病程进展病死率的增高.此外,糖尿病也是更严重的进展性牙周炎的危险因素,这些疾病都基于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加重了的炎症反应,而由高血糖的慢性影响引起的血脂异常加强了全身的炎症反应[1].虽然勿庸置疑存在着糖尿病与牙周炎的潜在联系,但此类研究多集中于细菌对宿主的作用推动了病程.我们研究的基础在于研究高血糖时牙周感染的作用及说明增加了的免疫因子及牙周组织的损伤与可调控炎症反应之间的联系.
作者:伍施阳;戚如怡 刊期: 2006年第27期
患者 女,58岁,干部,因发热、咯血1个月余,于2005年8月12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体温37.5~38.7℃,咳嗽,咯痰及少量咯血,有时伴呼吸困难.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胸CT扫描发现左肺上叶及舌叶周围浸润,左肺门钙化病灶以及小的纵隔淋巴结,痰培养连续3次均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纯化蛋白衍生物)阳性,硬结直径为30 m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各项数值均正常,血沉60mm/h,故初步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给予甲基泼尼松龙40mg/d、异烟肼300 mg/d、利福平450 mg/d、链霉素750 mg/d,症状起初稍有好转,但10 d前症状明显加重,故而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慢性房颤病史5年,1年前接受了房颤消融术治疗,无吸烟及饮酒史.
作者:李亚芹;孙剑红;刘文敏 刊期: 2006年第27期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5年11月21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度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该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这份报告还指出,2005年度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其中57万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
作者:宋炜;卢洪洲 刊期: 2006年第27期
谷维素常用于治疗各种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其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病症,副作用较少,但我院应用谷维素引起血小板减少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玮;汤新强;叶宇 刊期: 2006年第27期
陈旧性宫外孕系宫外孕流产或破裂,腹腔内出血停止,病情稳定,胚胎死亡或吸收,反复内出血所形成的盆腔血肿机化变硬,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的一种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的疾病[1].1997年6月~2006年4月,我们共收治陈旧性宫外孕患者39例,其中误诊13例,误诊率为33.3%.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晓莉;彭兰菊;王东辉 刊期: 200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