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33期文献
  • 经纤维支气管镜滑石粉胸膜固定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滑石粉胸膜固定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纤支镜对2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麻下行开放式内镜术,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胸腔闭式引流,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近期胸腔积液消失20例(80.0%),4周后复查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3例(12.0%),总有效率为 92.0%,不变化或进展2例(8.0%).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分别占48.0%和20.0%.结论 利用经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滑石粉胸膜固定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疗效确切,是基层医院利用现有设备开展的可行性治疗手段.

    作者:杨悦;官玲燕;许少华;陈秋晓;谢小铭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外周血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进行观察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价值,观察其对患儿外周血中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需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共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通气策略(大潮气量通气)共30例.动态观察两组患儿外周血中炎症介质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应用两种策略治疗后,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P均<0.05);但应用传统通气策略治疗的效果不如应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P<0.05).结论 应用两种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而应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杨秀芳;郑铠军;夏荣华;陈敬国;陈简;黄惠娟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1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对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11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高发于40周后,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可达95%,多的妊娠并发症为妊娠高血压疾病和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羊水过少组脐带缠绕及脐带过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水量越少,羊水粪染及胎儿窘迫发生率越高.羊水过少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慢性缺氧敏感的特异性指标,一经确诊应适时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作者:李春香;李桂荣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五种方法治疗小卵泡排卵的分析比较

    目的 比较五种方法治疗小卵泡排卵的疗效.方法 将小卵泡排卵189例734个治疗周期,随机分成五组: A组:使用来曲唑;B组:使用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C组:使用克罗米芬;D组:先用克罗米芬,后加用HMG;E组:同时用克罗米芬和HMG.观察、比较五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等.结果 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大卵泡平均直径、妊娠率:C、D、E组明显大于A、B组;排卵率、早期流产率:A、B组明显高于C、D、E组;D、E组较单用C组的妊娠率高、早期流产率低.结论 使用克罗米芬较单用来曲唑或HMG更利于卵泡的充分发育;克罗米芬联合应用HMG则利于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作者:黎平;阮晓红;郭江华;陈晓燕;邓爱民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淋球菌阳性与淋球菌阴性患者其他性病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淋球菌阳性与淋球菌阴性患者之间的其他性病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将患者分为淋球菌阳性组和淋球菌阴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滴虫和念珠菌检测.结果 淋球菌阳性组解脲支原体和念珠菌阳性率均高于淋球菌阴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淋球菌感染可增加解脲支原体和念珠菌的感染率.

    作者:李超群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糖尿病肝损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时肝损害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糖尿病患者274例,把其中有肝损害的46例分为DKA组和无DKA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把有DKA的51例分为肝损害组和无肝损害组,观察肝损害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和血浆渗透浓度(OSM)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肝损害的患病率为16.79%;DKA组血清ALT、AST、TBIL明显高于无DKA组(P<0.05);伴DKA者肝损害组CO2-CP明显低于无肝损害组,而BUN、FBG、OSM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KA、脱水和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肝损害的重要因素,肝损害的程度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文发魁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盐酸格拉司琼三种给药方式对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格拉司琼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对硬膜外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治疗效果.方法 360 例ASA I~II级择期妇科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术毕采用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随机分成三组,启动PCEA时,Ⅰ组静脉给予盐酸格拉司琼3 mg;Ⅱ组静脉给予盐酸格拉司琼3 mg,同时泵内加3 mg;Ⅲ组泵内加盐酸格拉司琼3 mg.三组PCEA参数设置均为负荷量吗啡2 mg+生理盐水5 ml,背景量2 ml/h,镇痛维持48 h.记录各组镇痛效果及恶心、呕吐程度.结果 各组镇痛效果相似,恶心、呕吐发生率有差异.Ⅱ、Ⅲ组术后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与Ⅰ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格拉司琼对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恶心、呕吐有防治作用,单纯硬膜外泵入盐酸格拉司琼,用药量少,作用时间长,给药方式佳.

    作者:于海;高元丽;代志刚;陈丽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腹腔镜异位妊娠的治疗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附2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治疗价值及如何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方法 分析254例异位妊娠腹腔镜的诊断及治疗,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输卵管开窗、伞端挤出、卵巢部分切除等.结果 254例中除1例中转为开腹手术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手术.其中输卵管妊娠247例(97.24%),卵巢妊娠6例(2.36%),阔韧带妊娠1例(0.39%).输卵管妊娠者行输卵管切除术201例、保守性手术46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手术过程中彻底清除妊娠物,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及术后监测β-HCG 浓度可预防及早期诊断持续性异位妊娠.

    作者:徐凤娟;郭红玲;陈友国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并发出血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并发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和分析2001年2月~2006年5月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3910例中出现大出血的20例资料.结果 20例中19例治愈(16例行介入栓塞治疗,2例采用输血和导管压迫止血等保守治疗,1例行患肾切除术).但还有1例经上述治疗无效,后并发DIC死亡.结论 出血是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常见和主要的并发症.术中细致操作,术后细致观察,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患者的手术安全性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

    作者:梁卓寅;梁志雄;陈琇萌;叶向东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不同年龄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和特点.方法 对119例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行常规脑电图描记,对其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20例正常人群(对照组)脑电图进行比较.结果 偏头痛组脑电图正常54例(45.4%),脑电图异常65例(54.6%),对照组脑电图异常18例(15.0%),偏头痛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脑电图波形无特征性改变,不同年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但脑电图异常缺乏特异性,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赵斌;席刚明;姚凤春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治

    目的 探讨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1993~2006年收治9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其中毕II式胃空肠吻合术1例,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对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例均采用综合保守治疗,除1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外,其余8例腹胀、呕吐等症状消除后出院.结论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术后7 d仍需持续胃肠减压或患者已排气,拔除胃管进食后发生上腹饱胀、呕吐,无发热,无腹痛,多为暂时的.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需与吻合口及输出袢端机械性梗阻鉴别,X线造影和胃镜检查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明确诊断后进行保守治疗,一般疗效较好.

    作者:王焕中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基因及HER2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二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肺癌组织及21例癌旁非肺癌组织的FHIT基因及HER2阳性表达率.结果 肺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0.00%,显著低于非肺癌组织的80.95%(P<0.05),而且FHIT基因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有关.肺癌中存在HER2的过度表达,表达率为56.00%,并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FHIT基因的表达与HER2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8.结论 在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病变阶段中存在FHIT的表达下调和HER2的过度表达,二者呈负相关.

    作者:邱丹;刘建英;钟丽萍;李小平;黄毅;贺刚;林江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炎性介质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普伐他汀7 d后血中炎性介质的变化,探讨脑梗死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方法 选择发病时间小于72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他汀组26例,对照组2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用药前后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含量及血脂变化.结果 两组hs-CRP、TNF-α、ox-LDL三项指标均较入院时升高.他汀组hs-CRP、TNF-α、ox-LDL升高的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早期给予1周的普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炎性因子升高的幅度,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及脑损伤的恢复.

    作者:李征;王拥军;梁德君;梁宪红;姜兰叶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厄贝沙坦与通心络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通心络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血压正常的5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厄贝沙坦组(26例)和联合用药组(26例).均服用厄贝沙坦150 mg/d,疗程16周,联合用药组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结果 治疗8周后,联合用药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4 h尿总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厄贝沙坦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厄贝沙坦组24 h尿总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联合用药组疗效好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 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厄贝沙坦与通心络胶囊联用,能快速、有效降低24 h尿总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

    作者:梁社生;王礼文;冯学山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林格液、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林格液、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乳酸林格液组(A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盐水组(B组)、乳酸林格液+高渗甘露醇组(C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的升血压及降心率效果.结果 B、C两组给药后升血压及降心率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药效持续时间长于C组;C组出现3例甘露醇血管外渗致组织损伤.结论 快速输注高渗盐水、高渗甘露醇在失血性休克初期急救时均有显著效果,高渗盐水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副作用少,为首选.

    作者:陈晓辉;张华美;罗晓梅;蔡金艳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因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术后并发症严重,病死率较高.我科自2000年4月~2004年9月,采用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1例,疗效满意.现对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勇;王荣亮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16例临床分析

    大咯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危及患者生命,少数患者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我院对16例大咯血患者进行超选择栓塞治疗,取得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健;王秀平;姚中强;张岩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电子镇痛泵输注盐酸瑞芬太尼、丙泊酚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我科使用电子镇痛奥美泵输注盐酸瑞芬太尼、丙泊酚在全麻手术中应用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完整的100例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立芳;张德琛;郑戈;徐佳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宫颈癌根治术在多数Ⅰb~Ⅱa期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临床研究显示巨块型宫颈癌常存在一些复发或转移的高危因素.有报道显示宫颈癌的大小与临床分期、宫颈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及部位有着密切关系.在宫颈癌根治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不但可以消除亚临床转移灶,还可以缩小瘤体,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有利条件.经临床试验证明,异环磷酰胺是对复发或转移的宫颈癌疗效高、毒性小的有效药物,尤其对于局部病灶大、有盆腔外转移者.因此,对我科收治的30例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癌直径>4 cm)在根治术前行1~2个疗程的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晓红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贫血6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根据患者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而将其分成ST段抬高的ACS和无ST段抬高的ACS,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下面报道的6例贫血患者均属于后者.

    作者:杨文生;张帆;石常英;刘淑平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细胞保护剂阿米福汀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阿米福汀作为1995年美国食物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的第一个广谱的细胞保护剂,能够选择性地保护正常组织细胞免受放疗和化疗的毒害,对肿瘤细胞无保护作用,不会降低放、化疗疗效.目前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广泛使用.现将阿米福汀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茂生;李君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ryl CoA(HMG-CoA) reductase]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增加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提高受体介导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率,降低肝脏脂蛋白的装配与分泌,从而有效调节血脂,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有效的降脂药物.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内皮功能、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损伤、降低胰岛素抵抗和骨质吸收等独立于其降脂以外的作用.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决定了其可能对多种疾病有益,包括多器官和系统.现将对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作者:闻怀臣;苏春芳 刊期: 2006年第33期

  • 婴幼儿左侧睾丸横过异位误诊为左侧隐睾、右腹股沟斜疝1例

    患儿 男,15个月,因左侧阴囊空虚1年余伴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个月就诊.入院体检:左侧阴囊发育差,左侧腹股沟区未扪及睾丸.右侧阴囊发育可,阴囊内可扪及约1.5 cm×0.8 cm×0.4 cm睾丸,右侧腹股沟区未扪及包块,患儿哭闹时可见右侧腹股沟区明显包块,能自行复位,触诊为肠管,外环口明显增大.B超检查示:左侧腹股沟区及阴囊未探及睾丸,右侧阴囊可探及1.0 cm×0.6 cm×0.4 cm睾丸,右侧腹股沟区未发现明显异常.患儿术前诊断为:(1)左侧腹腔高位隐睾可能.

    作者:吴骏;白强;曹辛;洪伟;高云鹏;海波;张鸿 刊期: 200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