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16期文献
  • 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检测T2DM组111例和对照组(NC组)39例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多态性.结果 T2DM组与NC组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各基因型的临床资料比较:GG组的总胆固醇有下降趋势.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GG基因型有起病年龄相对更早的趋势和胰岛素应用比例更高的趋势.结论 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与T2DM发病无明显相关性,但G等位基因仍有可能是T2DM的易感因素之一.

    作者:顾雁;李琳;于晓静;曲建梅;金成吉;许民禄;苏本利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ICU念珠菌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近年来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念珠菌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念珠菌感染患者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的疗效、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除1例因不良反应明显而中途停药外,其余39例患者病原学监测真菌均已清除.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过程中,低钾血症的发生率高(80.0%),肾功能损害、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寒战、心电图改变、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32.5%、20.0%、5.0%、17.5%、17.5%、10.0%.结论 两性霉素B疗效显著,虽然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只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采取相关措施,仍可用于念珠菌感染的治疗.

    作者:黄日红;万献尧;吴向东;张永利;周峻峰;张久之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含罗红霉素、加替沙星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含罗红霉素、加替沙星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临床确定为耐多药肺结核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Pa)、丙硫异烟胺(Th)、阿米卡星(Am)、吡嗪酰胺(Z)、加替沙星(G)及罗红霉素(R)治疗的3PaThAmZGR/9PaThZGR方案;对照组60例采用3PaThAmZ/9PaThZ方案,疗程12个月.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红霉素、加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苏夏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74例AML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β2-MG的含量.结果 各亚型AML患者血清β2-M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对照者.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的AML患者的血清β2-MG含量相对较高,经1个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CR)的AML患者,其初诊时血清β2-MG含量明显低于未缓解(NR)的患者.结论 血清β2-MG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ML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血清β2-MG含量与骨髓增生程度、疗效相关.通过测定AML患者的血清β2-MG含量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对判断病情、疗效和预后有参考意义.

    作者:岑海燕;陈钰;薛恺;陈秋生;李军民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和同期66例体检正常的健康者(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叶酸和维生素B12,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为(20.08±8.72)μmol/L,对照组为(12.50±2.2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血浆叶酸为(4.98±5.01)μg/L,对照组为(7.68±2.02)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血浆维生素B12为(227.39±127.89)pmol/L,对照组为(311.64±152.15)p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是升高的,而血浆叶酸和维生素B12呈下降趋势,Hcy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清华;包红;黄秀英;董海雅;史华华;张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47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伴重度钙化的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对47例RHD伴重度钙化的MS患者采用逐步球囊扩张法行PBMV.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平均左房压、二尖瓣跨瓣压差显著下降(P<0.01);术后第3天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口面积显著扩大(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左房内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减小(P<0.05或<0.01),左室内径无显著变化(P>0.05).46例患者平均随访(31±5)个月,左房内径、左室内径、二尖瓣口面积、肺动脉收缩压及心功能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逐步球囊扩张法行PBMV治疗RHD伴重度钙化的M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欧知宏;袁方;石增成;徐同龙;侯子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低甲状腺摄131I率Graves病患者应用碳酸锂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低甲状腺摄131I率Graves病(GD)患者在服用碳酸锂前后甲状腺摄131I率的变化情况,了解碳酸锂对甲状腺摄131I率的影响.方法 39例低甲状腺摄131I率GD患者给予碳酸锂300 mg每日3次,共13 d.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2、6、24 h的甲状腺摄131I率,观察碳酸锂对甲状腺摄131I率的影响.结果 39例患者在口服碳酸锂治疗后,2、6、24 h的甲状腺摄131I率均有明显升高,分别较治疗前升高14.1%、22.4%、26.4%,口服碳酸锂前后甲状腺摄131I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碳酸锂能有效地提高甲状腺摄131I率,延长131I的有效半衰期,从而有利于减少131I用量,提高治疗效果,扩大治疗范围.

    作者:秦树光;孔繁荣;李建军;薛伟;秦艳芬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52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均明显下降,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达标率分别为81%(42例)、92%(48例)、65%(34例)、90%(47例).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有效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作者:单洁;栾向萍;丁秀芳;金立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8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DM组)41例及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非DM组)5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DM组高血压、血脂异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率、病变血管率及弥漫性血管病变率均明显增高.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高血压、高血脂高发,冠状动脉呈多支病变且较严重,积极干预血糖及心血管病的其他高危因素,对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蒋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低钙透析液在低甲状旁腺素伴高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低钙(1.25 mmol/L)透析液加大剂量碳酸钙口服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高钙血症及低甲状旁腺素(PTH)的作用.方法 选择长期使用1.50 mmol/L浓度钙透析液,同时伴血磷、血钙水平升高,血PTH水平降低的患者27例,观察其在改用1.25 mmol/L浓度钙透析液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血PTH水平的变化.结果 使用1.25 mmol/L浓度钙透析液2周后血钙水平较使用前即有明显下降(P<0.01),6周后(加用大剂量碳酸钙口服4周后),血钙水平有所回升(P<0.05),血磷水平显著下降(P<0.01),钙磷乘积下降(P<0.05),血PTH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低钙透析液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钙水平,升高PTH水平,同时口服大剂量碳酸钙可改善高磷血症,降低钙磷乘积,可能起到防止低转运骨病的作用.

    作者:付文静;孙延兵;贾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肺良恶性肿块超声图像特点及其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图像特点及其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65例CT检查发现肺肿块并行超声引导穿刺肺活检患者的肿块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有无星点征等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肺肿块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47例(肺鳞癌27例、肺腺癌20例)、良性病变18例(肺炎13例、肺结核5例).65例患者超声图像分析显示:炎性与结核性肿块在形态、内部回声及星点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和肺腺癌肿块在部位、边界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肺肿块内部出现星点征(13/18)明显多于恶性肺肿块(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星点征可作为超声鉴别肺良恶性病变的一个重要指征.

    作者:农恒荣;刘品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联合检测对胃黏膜癌前病变的诊断及癌变预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胃黏膜癌变中的作用及对胃癌的预测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胃癌组)及不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标本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bcl-2、ras、c-myc、p53基因的表达.结果 p16、bcl-2、ras、c-myc和p53基因表达率在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和胃癌组分别为69.23%,30.77%,38.46%,23.08%,7.69%;50.00%,37.50%,81.25%,43.75%,18.75%;36.36%,63.64%,81.82%,72.73%,45.45%;27.50%,67.50%,95.00%,90.00%,60.00%.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c-myc和p53基因表达率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c-myc基因表达率中度不典型增生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bcl-2、ras、c-myc和p53基因表达存在相关性.细胞凋亡指数胃癌组低,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不典型增生组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细胞凋亡指数减少及ras、bcl-2、c-myc、p16、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为重要的癌前病变.

    作者:李静;朴云峰;李辉;李舒;郑学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急诊室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探讨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室溶栓的可行性.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1例,随机分为急诊室溶栓组和住院溶栓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4周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急诊室溶栓组和住院溶栓组的梗死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2.1%和53.1%,两组4周内病死率分别为7.7%和15.6%,溶栓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和31.2%,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均无并发大出血者.结论 急诊室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切实可行.

    作者:张光发;吴发萍;金月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洛哌丁胺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根据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IBS患者都有结肠动力紊乱表现,腹泻型IBS患者结肠转运速度加快,结肠反射亢进,并存在明显的内脏高敏感性,但临床单独使用抑制肠道平滑肌、抑制肠黏膜感受器类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我院2005年3月~2006年8月应用洛哌丁胺(商品名:易蒙停)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IBS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恒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原发性腹膜后纤维肉瘤1例报告

    患者 女,42岁,农民.以发作性心慌、头昏、出汗1年,发现高血压、腹部肿块6个月,加重伴咳嗽、气短1个月为主诉,于2004年11月20日入院.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血浆高瘦素血症与脂毒性心肌病

    早在1953年Kenndy就发现脂肪组织可以产生某种调节体重的激素.随着近年来肥胖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瘦素(leptin)正受到广泛的重视,而同时高瘦素血症(leptinemia)又成为糖尿病、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现集中讨论脂质代谢异常诱发的心脏功能失调以及高瘦素血症的预防作用.

    作者:戚如怡;林碧珠;伍施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适宜应用和剂量选择

    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时,常应了解患者当时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状态和应激反应的程度,以便适宜应用.再者,因患者病情的轻重和医生的经验不一,GC剂量大小的差别甚为悬殊,如何选择剂量可能各有说法.现探讨上述问题,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陶仲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体位性呼吸困难突发呼吸骤停

    病历摘要女,37岁,农民,因体位性呼吸困难2年,突发呼吸骤停20 d于2006年6月7日入院.患者近2年来不能平卧及左侧卧位睡眠,否则会出现憋喘,面色青紫,右侧卧位及俯卧位仍有张口呼吸现象.

    作者:耿德勤;王暖;朱涛;庄柏翔;毛筱芬;尹忠诚 刊期: 200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