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22期文献
  • 核因子-κB及Ki67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Ki67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996年6月~2002年5月176例结直肠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腺癌组织(结直肠腺癌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30例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非恶性肿瘤患者的形态学正常的结直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NF-κB/p65及Ki67的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结直肠腺癌组中NF-κB/p65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腺癌组中,NF-κB/p65和Ki67阳性表达率及MVD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病理分期存在相关关系(P<0.05).NF-κB/p65与MVD或Ki67的阳性表达存在相关关系.NF-κB/p65阴性患者的1、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5).结论 NF-κB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NF-κB可作为结直肠腺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NF-κB活性与Ki67表达相关,提示NF-κB对癌细胞的增殖活性、肿瘤血管生成等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永忠;谢召平;徐书楷;刘启榕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抵抗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60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留取24 h尿液采用散色比浊法测定尿蛋白,并计算UAER.其中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 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P<0.05);且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又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抵抗素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及其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可能与抵抗素相关.

    作者:刘子民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甘精胰岛素在内科急危重症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对急危重症高血糖患者的降糖疗效.方法 选择35例内科急危重症高血糖患者,先采用连续静脉输注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48 h,然后分为两组:不能进食患者胰岛素采用基础-校正治疗方案,可进食患者采用基础-餐前追加-校正治疗方案.血糖控制在5.0~8.0 mmol/L.结果 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前患者的24 h平均血糖为(12.8±5.3)mmol/L,使用上述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的24 h平均血糖为(7.2±0.5)mmol/L(P<0.01).结论 以甘精胰岛素为基础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急危重症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瑾;陈锋;林风辉;陈刚;林丽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糖尿病足截肢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截肢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137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足损害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吸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的下肢动脉病变和足损害是糖尿病足截肢的危险因素.

    作者:柳迎昭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舒林酸联合内镜治疗结直肠多发性腺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结直肠多发性腺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12例经结肠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及热活检钳治疗结束后即口服舒林酸400 mg/d,疗程为1年;对照组仅采用单纯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及热活检钳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腺瘤的数目、类型、异型增生程度以及治疗前后腺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治疗组于6个月和12个月腺瘤消退率分别为94.96%和98.01%,而对照组分别为34.89%和13.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混合性腺瘤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00%和1.89%,对照组分别为14.88%和10.07%,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腺瘤Ⅱ级和Ⅲ级异型增生程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尤其是Ⅲ级异型增生腺瘤.治疗后治疗组腺瘤细胞凋亡指数为(28.6±6.5)%,对照组为(5.3±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林酸治疗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有效,对于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患者应先行内镜下治疗,再服用舒林酸较为理想.

    作者:胡益民;许秀丽;丁运良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多发性硬化急性期血脂和尿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MS)患者急性期血脂、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相关性.方法 选择28例缓解-复发型MS住院患者(MS组),检测其血脂、尿酸水平.选择同期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MS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水平与EDSS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MS组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组尿酸水平为(200.986±101.322)μmol/L,对照组为(260.071±96.15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相关性分析发现,MS组患者HDL-C、尿酸水平与EDSS无相关性.结论 MS急性期血清HDL-C水平升高、尿酸水平降低,但与EDSS无相关性.

    作者:叶励超;蔡若蔚;黄玉婷;朱银洪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4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即经短期有创机械通气后,继续给予无创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撤机方法;另选择24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征象、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O2、PaCO2、SaO2)的变化、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指标明显改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PaO2及SaO2明显改善(P<0.05),pH值及PaCO2变化不明显,血流动力学指标中CO、CI及SV显著升高,心率(HR)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是抢救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鲁四德;杨皓;阮鹏;王波;田磊;韩坷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5例初发APL患者,采用ATRA联合As2O3治疗.用药方法:ATRA 30~60 mg/d;0.1%As2O3注射液10 ml溶解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持续静脉滴注4~5 h,1次/d,28 d为1个疗程.观察完全缓解率、获得完全缓解的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25例初发APL患者早期死亡2例,23例获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92%;获得完全缓解的平均时间为(25.5±4.5)d;15例(60%)患者在治疗开始后出现WBC升高,调整ATRA和As2O3的剂量后均能恢复;10例(40%)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经调整剂量及应用护肝药物后均能恢复.随访至2005年12月(4~28个月),23例获完全缓解的患者无一例复发.结论 ATRA联合As2O3治疗初发APL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且能缩短达完全缓解的时间.

    作者:古茂群;崔秀华;刘传勇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长期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指征

    目的 研究长期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主要因素,探讨这类患者的撤机指征,从而指导早期成功撤机.方法 对长期机械通气的12例COPD患者进行撤机,根据撤机成败判定标准,分为撤机成功组(8例)和撤机失败组(4例),对两组撤机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撤机成功组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浅快指数、气道闭合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别为(32.3±6.8)mm Hg(1 mm Hg=0.133 kPa)、89±24、(21.8±6.8)mm Hg、(15.9±3.6)分.撤机失败组相应数据分别为(36.8±4.5)mm Hg、110±26、(41.3±8.3)mm Hg、(18.1±4.3)分.两组结果比较,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浅快指数、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闭合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撤机困难的重要原因是呼吸肌疲乏.气道闭合压对撤机成败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浅快指数、APACHEⅡ评分对撤机无指导作用.

    作者:任朝来;董绍群;杨万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4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4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的诱因、病程等临床资料;同时对采用静脉泵(静脉泵组)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治疗患者的血酮体恢复正常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达靶血糖时间、达靶血糖时胰岛素日总用量和具体用量进行比较.结果 43例患者中,1型糖尿病14例,2型糖尿病29例;停用降糖药物和合并感染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诱因.静脉泵组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患者的酸中毒纠正时间、血酮体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泵组患者达靶血糖时间为(13.46±6.96)h,优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患者(P<0.05);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患者达靶血糖时胰岛素日总量及具体用量分别为(55.72±26.32)U/d和(1.10±0.51)U/(d·kg),静脉泵组患者分别为(97.60±45.56)U/d和(2.02±0.99)U/(d·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须坚持使用降糖药物及监测血糖,同时避免感染和积极祛除感染诱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同样有效,但达靶血糖时间长于采用静脉泵治疗的患者.

    作者:李惠琴;马建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尿尿蛋白/尿肌酐测定及临床评价

    目的 通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晨尿或随机尿尿蛋白/尿肌酐(Up/Ucr)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探讨采用晨尿或随机尿Up/Ucr来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128例,按照肌酐清除率(Ccr)分开进行研究:Ccr≥80 ml/min、50 ml/min≤Ccr<80 ml/min、25 ml/min≤Ccr<50 ml/min、10 ml/min≤Ccr<25 ml/min及Ccr<10 ml/min,分别进行晨尿和随机尿Up/Ucr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测定,并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晨尿Up/Ucr相对于24 h尿蛋白定量≥1.0 g、≥2.0 g及≥3.5 g的诊断界值.结果 Ccr≥10 ml/min时晨尿及随机尿Up/Ucr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高度相关,晨尿和随机尿Up/Uc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Ccr<10 ml/min时两者无相关性.应用ROC曲线确定Ccr≥10 ml/min慢性肾脏病患者晨尿Up/Ucr相对应于24h尿蛋白定量≥1.0 g、≥2.0 g及≥3.5 g的诊断界值分别为0.99 g/g Cr、1.94 g/g Cr及3.33 g/g Cr时敏感度和特异度达佳.结论 Ccr≥10 ml/min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晨尿或随机尿Up/Ucr可以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

    作者:高娃;孙德珍;赵建荣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缬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减少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联合应用是否可以减少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复发.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经电转复或药物恢复窦性心律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ARB组)与氨氯地平组(CCB组).两组恢复窦律后均选用胺碘酮维持窦律,ARB组以缬沙坦80~160 mg/d作为基础用药,CCB组以氨氯地平5~10 mg/d作为基础用药,疗程为1年.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的房颤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d)、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RB组房颤复发率较CCB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ARB组IVST、LVPWT、LVEDd、LADd、LVM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CCB组只有IVST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IVST、LVPWT、LVEDd、LADd、LV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期间ARB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CB组(P<0.01).结论 缬沙坦能够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可以延缓左心房扩大,进而改善心房的电重塑与结构重塑,从而减少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房颤的复发,降低房颤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茜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不同治疗方法对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缓解期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47例晚期COPD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不能或不接受家庭氧疗和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PPV)者;B组为出院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家庭氧疗者;C组为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家庭NPPV加长期家庭氧疗,且能很好耐受者.回顾性对比分析三组患者1年内再住院率、再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 B组患者1年内的再住院率、再插管率及病死率较A组分别降低了38.4%、17.3%和18.0%,而C组患者较B组患者又降低了8.0%、35.3%和29.4%,三组患者的再住院率、再插管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和长期家庭NPPV能显著降低晚期COPD患者的再住院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长期家庭氧疗加长期家庭NPPV治疗效果好.

    作者:韩其政;亓梅;赵慧;曹德志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纳洛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3例疗效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以眩晕、呕吐为主,纳洛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应用纳洛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 6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从莉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口服白葡萄球菌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探讨

    为探讨白葡萄球菌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防治作用,2005年9~10月我们采用白葡萄球菌片治疗34例COPD缓解期患者,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劳元德;姚剑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卡马西平致重型药物超敏综合征1例

    患者 男,45岁,因发热15 d,伴全身皮疹5 d于2005年12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5 d出现高热,体温一般在38.5~39.0 ℃,有时体温可降为38.0 ℃以下.5 d前出现全身皮疹,以玫瑰疹、斑丘疹为主,间有少量正常皮肤,有时体温可达40.0 ℃.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阳性;血常规:白细胞6.90×109/L,红细胞3.17×1012/L,血红蛋白107 g/L,血小板79 × 109/L,嗜酸细胞比率0.291、计数1.35×109/L;粪常规正常;C反应蛋白(CRP)2.76 mg/L;红细胞沉降率(ESR)46 mm/h;HIV-Ab阴性;HAV、HBV、HCV-Ab阴性;血IgG 6.25 g/L(正常值6.94~16.18 g/L)、IgM 0.52 g/L(正常值0.65~2.63 g/L);蛋白电泳γ球蛋白0.095(正常值0.180~0.210);EB病毒抗体阴性;抗出血热抗体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阴性;血培养阴性;外斐试验和肥达试验阴性;抗核抗体阴性;抗可溶性抗体阴性;抗线粒体抗体阴性;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07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9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254 U/L,白蛋白(ALB)44 g/L;肾功能:尿酸(UA)289 μmol/L,肌酐(Cr)127 μmol/L,尿素氮(BUN)7.8 mmol/L;骨髓检查示:嗜酸粒细胞增多;B超示:肝、脾及双肾增大;胸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未见肺部阴影及结节.

    作者:李明;赵锦梅;赵雪丽;朱芸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海拔2260米高原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脏压塞5例

    心脏压塞是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处于海拔2260 m高原,1986年1月~2006年1月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已接受各种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124例,5例发生急性心脏压塞,其发生率为0.44%,其中1例因对心脏压塞认识不足,抢救延迟死亡.

    作者:梅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以鼻窦和心脏浸润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患者 女,15岁,因左上颌无痛性肿物半个多月于2005年5月9日入我院口腔外科.患者半个多月前发现左颌面部隆起,渐增大,不伴疼痛,偶有涕中带血,无鼻塞及流脓涕.查体:体温37.0 ℃,脉搏85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00/6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心界稍增大,心率85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左上颌区隆起,肤色正常,眶下缘正常,自鼻外侧至颧部,下至牙槽突,约5.0 cm×3.0 cm×2.5 cm肿物,质硬,不活动,边界不清,无明显压痛,鼻窦开口正常,(+2-6)唇颊侧前庭沟处饱满,可触及肿物,质偏硬,轻度压痛,左下颌区可触及一约2.0 cm×1.0 cm×1.0 cm淋巴结,质地中等,活动,无压痛.

    作者:陆欣;张学军;王福旭;潘崚;董作仁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与hs-CRP的关系研究新进展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评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因子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已证明,它不仅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而且直接参与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

    作者:马焕云;崔忠生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Graves眼病活动度的再认识及其处理

    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并发的浸润性突眼称为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GO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一种遗传、环境、免疫等多因素参与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GO的诊断不难,以往根据NOSPECS诊断分级标准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近年来多采用Luigi的GO严重程度评分表:轻度:突眼度19~20 mm,间断出现复视,无视力改变;中度:突眼度21~23 mm,凝视时出现复视,视力下降20%~50%;重度:突眼度>23 mm,持续存在复视,视力下降>50%.由于GO的严重程度与临床活动度并不同步,而且疗效取决于GO是否活动及活动程度,所以专家们一直致力于探讨准确判断GO活动度的指标,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现就GO活动度判定及其处理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杜建玲;刘丹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再认识

    自1938年发现放射性核素131I后,在1939年世界上发表了第一篇利用131I来诊断疾病的报道.1942年Hertz等首次利用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1950年制造了第一个商用放射性核医学药物--131I,1951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同意将131I列入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使用药物当中.

    作者:谭建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桥本病及其边缘疾病的再认识和处理

    桥本病即桥本甲状腺炎,为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1912年由桥本首先报道,为甲状腺炎中常见的临床类型,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和甲状腺肿的常见病因.

    作者:朱本章;浦丹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再认识及其处理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生在小儿到老年的各个年龄段,而育龄妇女是患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高发人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妊娠及优生优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至关重要.现对妊娠与常见的甲亢和甲减以及产后甲状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中的看法进行探讨.

    作者:白耀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发热 头痛 呼吸困难

    病历摘要患者 男,53岁,因持续发热、头痛、伴呼吸困难逐渐加重1周于2006年5月17日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体温高达39.5 ℃,呈弛张热,并伴有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胸痛、盗汗、皮疹及关节痛,曾在外院使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并感呼吸困难逐渐加重,遂来我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排除结核病史及同类接触史.查体:体温38.9 ℃,脉搏88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30/7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喘息状,面部潮红.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睑结膜充血.咽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及湿性哕音.心率88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

    作者:张薇;张艳苓;单秀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中英文摘要撰写要求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