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24期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α1球蛋白含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α1球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50例COPD患者(观察组)及非COPD患者(对照组)治疗前后的α1球蛋白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α1球蛋白平均值为(1.62±0.57)%,治疗后为(2.51±1.1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为(3.05±1.01)%,治疗后为(2.98±0.9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中α1球蛋白的含量,可作为COPD病情变化的观察指标.

    作者:冯文珍;李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覆膜食管支架治疗良性病变引发食管瘘13例

    目的 探讨内镜下置放覆膜食管支架治疗良性病变引发食管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内镜下测定13例食管瘘患者瘘口的大小和瘘口上缘至门齿的距离,沿导丝利用支架置入器安放支架.结果 13例患者均一次安装成功,瘘口均愈合,有效率为100%,带架时间长为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商弘;吕志武;杨维良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谱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谱变迁和耐药性的变化.方法 用无菌管留取肺深部晨痰涂片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 1996年1月~2005年12月,自831例肺部感染患者肺深部晨痰分离致病菌共539株,有以下特点:(1)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显著增长(2000年前后比较),并具有多重耐药特性.(2)出现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白杆菌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6.34%.(4)自1996年以来大部分临床分离菌对过去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上升.结论 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程度不等的耐药性,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特别注意耐药现象,并及时掌握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新动态.

    作者:陈凯;李亚洁;张和平;张春峰;王玮;蔡宇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入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及肺氧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复合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肺氧合的影响.方法 将48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多巴胺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A组在完成硬膜外操作,并予利多卡因试验量后即持续泵入3~8 μg/(kg·min)小剂量的多巴胺,术中适当调整剂量,保持血压稳定;而B组则始终注入生理盐水,必要时予单次多巴胺1~2 mg静脉推注,以维持一定的血压.两组患者均于测得麻醉平面后予以全麻诱导插管,术中予异氟醚及肌松药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记录硬膜外试验量后5 min(T1),全麻诱导完毕插管前(T2)、手术切皮前(T3)、进入腹膜时(T4)、腹膜开始关闭时(T5)、拔管即刻(T6)、拔管后8 min(T7)时的SBP、DBP、MAP、HR,并于T3、T5、T7时取动脉血测血气,记录Pa-CO2和PaO2,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及肺氧合指数(PaO3/FiO2),同时记录整个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多巴胺的用量和手术所用时间.结果 A组在T2、T3、T4、T5时的血流动力学明显平稳于B组(P<0.05),A组在T3、T5时的R(A-a)O2低于B组,PaO2/FiO2则高于B组(P<0.05或<0.01),多巴胺用量B组大于A组(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入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复合麻醉过程中能使血流动力学更趋于稳定,改善术中肺氧合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菲菲;郑皓;郑浏璞;金烈烈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应用肠内高营养多聚合剂和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肠内高营养多聚合剂(能全力)和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50例急性加重期C0PD患者在应用抗感染、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氧疗的基础上,给予能全力1000 ml/d和r-hGH 4.5 U/d皮下注射,连用12 d,用药前后分别检测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尿素、肌酐、血糖、肝功能、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糖比治疗前增高;尿素比治疗前明显减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肌酐、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能全力和r-hGH能通过促进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对配合病因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浦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在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控制性降压的研究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用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32例颅内动脉瘤行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硝酸甘油组;B组为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组.每组各16例.结果 B组术中心率(HR)及心肌耗氧量(RPP)值明显低于A组(P<0.01);B组术中硝酸甘油的用药量明显低于A组(P<0.01);A组术中有2例动脉瘤破裂改行开颅手术,而两组术后均未见明显的心脑栓塞、苏醒延迟等并发症.结论 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经DSA行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中控制性降压.

    作者:孙德峰;王丽杰;王雷;吴涛;安刚;吴崇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乙型肝炎病毒与母婴传播的研究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与病毒数量的关系.方法 将320例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成治疗组(163例)和对照组(157例),均在妊娠28周时检测HBV-DNA数量和HBsAg,治疗组自28周开始每4周肌肉注射1次HBIg200U直至分娩,对照组不给予上述药物,新生儿出生后检测HBsAg.结果 治疗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6.75%)明显低于对照组(34.39%),HBV-DNA含量高的孕妇所生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HBV-DNA含量低者.结论 HBIg能有效降低HBsAg阳性孕妇的宫内感染率,HBV-DNA含量直接影响HBsAg阳性孕妇的宫内感染率.

    作者:张夏兰;黄彩华;程红球;谢伟基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水平肌斜视术后屈光状态的动态变化

    目的 了解水平肌斜视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动态变化及不同术式对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用散瞳验光和角膜地形图检查,对56例81眼水平肌斜视患者术前1 d、术后1、4、8周的屈光状态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各组的角膜曲率及散光值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柱镜屈光度术后1周与术后4、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球、柱镜屈光度术后1周及4周与术后8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比较术后散光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水平肌斜视手术对屈光状态的改变主要是对角膜的影响,手术早期可导致角膜屈光度增加,散光加大.不同术式、不同年龄对屈光状态的影响不同,所需恢复时间也不同.

    作者:崔淑婷;高霞;周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个体化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个体化综合性外科治疗.方法 对2002年4月~2006年9月收治的239例共272条患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的肢体,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对其浅静脉、深静脉、交通静脉系统的病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做出系统的评估,针对各个静脉系统的病变和并发症情况采取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全组有7条肢体发生深静脉血栓(2.6%),有7条肢体出现单纯性小腿肿胀.随访6~53个月,5条肢体有长期并发症.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146条,明显好转120条,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 对下肢原发性静脉返流性疾病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性外科治疗,能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静脉外肌袢代瓣术等深静脉瓣膜修复手术,只要精细操作、加强围术期管理,并发症就可控制.

    作者:王启斌;王坚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小于10 kg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总结小于10 kg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在心内直视矫治手术中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2007年3月65例小于10 kg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心脏矫治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结果 本组患儿体外循环(CPB)转流时间35~104 min,平均(78.90±31.6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5~87 min,平均(52.60±21.77)min,术后12例出现严重肺部感染,经治疗缓解.本组65例患儿皆痊愈出院.结论 积极的术前准备,精细的麻醉管理,完善的CPB、良好的心肌保护和改良超滤法的应用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是低体重患儿心脏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马玉清;冷玉芳;陈远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骨桥蛋白的含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1例胃癌患者(胃癌组)、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慢性胃炎组)、3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8例行胃癌根治术者(根治组)和29例胃癌术后6~12个月的随访者(随访组)外周血中OPN的含量.结果 胃癌组患者外周血中OPN含量(540.44±223.47)μg/L,慢性胃炎组(331.59±127.11)μg/L,对照组(291.80±138.11)μg/L.胃癌组与慢性胃炎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组患者,外周血中OPN含量术前为(538.31±232.85)μg/L,术后为(278.67±152.9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中10例术后复发、转移、死亡患者外周血中OPN含量为(627.10±117.47)μg/L,19例未出现复发、转移者外周血中OPN含量为(396.84±149.68)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中OPN的含量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明显相关,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检测外周血中OPN的含量对胃癌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及监测病情的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志刚;赵文鹏;徐芬;李豫江;蔡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620例儿童声嘶的临床特征与处理

    目的 总结儿童声嘶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对儿童声嘶6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过度用嗓是儿童声嘶的主要病因;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声带小结是儿童声嘶的主要原因.结论 儿童声嘶应针对不同病因施治,并注意防范、疏导与适当的治疗相结合.儿童嗓音疾病更注重于防范.

    作者:李梅生;孔秋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环磷腺苷葡胺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评价环磷腺苷葡胺对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25例进行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麻醉诱导循环稳定后,观察组予环磷腺苷葡胺1.8 mg/k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 30 min内泵入;对照组予5%葡萄糖注射液20 ml 30 min内泵入,通过Swan-Ganz导管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心率(HR)、连续心排量(CCO)、体循环阻力(SVRI)、肺循环阻力(PVRI)、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HR、MAP、MPAP、PCWP和CV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CO、SVRI、PV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增加OPCABG患者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的浓度发挥作用,增加CCO,降低SVRI、PVRI,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泵血功能,有扩张血管作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

    作者:廖玉巍;吴秀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对胸科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研)和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 20例ASAⅠ~Ⅱ级择期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Ⅰ组为静脉全麻组;Ⅱ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于麻醉前、诱导后、开胸后、手术1 h及术毕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和ANP的含量.结果 (1)ET在Ⅰ组开胸后逐渐升高,手术1 h及术毕明显升高(P<0.05或<0.01),而Ⅱ组麻醉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开胸后无明显变化.(2)ANP在Ⅰ组开胸后逐渐升高,术毕明显升高(P<0.01),但Ⅱ组无明显变化.(3)心率和血压在麻醉诱导后均下降,Ⅱ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Ⅰ组术毕明显升高.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ET和ANP调控优于单纯全麻,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沈通桃;傅诚章;周钦海;刘旭红;孙建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儿童髌骨袖套状撕脱骨折手术治疗4例报告

    儿童髌骨袖套状撕脱骨折在临床上少见,往往因为骨折不明显或移位不大而出现漏诊和延误治疗,给膝关节功能带来影响.湖北省鄂州二医院骨科2003~2006年采用手术治疗儿童髌骨袖套状撕脱骨折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汗青;殷正喜;刘畅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婴儿皮肤结核的针吸细胞学诊断(附7例报告)

    临床上皮肤结核较少见,尤其是婴儿皮肤结核更少见,我院2003~2006年经针吸细胞学诊断婴儿皮肤结核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裴学菊;陈路;罗代珍;胡余昌;柯芳;胡玉华;王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炎患儿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及意义

    有证据表明,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可导致多种神经体液因子的异常分泌,它是机体保护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应激反应过程中激素的过度分泌会对机体造成损害,甚至危及患儿生命[1].

    作者:蓝陈福;管丽华;樊必夫;方静;李卫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64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病,尤以冬春季节多发,常规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大部分患儿病情恢复顺利,但也有少部分患儿症状好转而肺部啰音持续存在.我们对这部分患儿加用超短波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黄郁波;黄涛;董显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药物性肝病68例临床分析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都能引起肝脏损害.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迅速增加,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也在增加.

    作者:李玲;沈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观察

    低钠血症多系神经系统疾病或补液不当所致,单纯并发于呼吸道感染者尚属少见.现将我院2002年8月~2006年8月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20例的临床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邹霞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预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300例疗效分析

    急性肛周脓肿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早期多采用一期切开引流治疗,但大部分将形成肛瘘,需要二次手术,病程长,患者痛苦大.

    作者:韩柯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我们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应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IL-18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动态变化,以分析并探讨细胞因子在肝脏炎性损伤以及对预后和治疗效果判断中的作用.

    作者:胡敏涛;周红燕;张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无明显免疫抑制患儿在医院外或住院48 h内发生的肺炎[1],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感染.

    作者:杨会慈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子宫肌瘤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50岁妇女中,其发病率为70%~80%[1],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然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正常子宫肌层的体细胞突变、性激素及生长因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鉴于此,我们就子宫肌瘤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杜鹏辉;严绛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月经性气胸的诊断与治疗

    月经性气胸(CPTX)是自发性气胸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以女性患者反复发作在月经周期的自发性气胸为特征.

    作者:陈琳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