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Kugel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采用美国巴德Kugel补片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Kugel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30例行腹腔镜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进行疝修补(TAPP组),均采用全身麻醉.结果 KugeI组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随访3~36个月,无一例复发.Kugel组单侧平均手术时间(22.2±5.8)min短于TAPP组(37.5±5.2)min(t=11.116,P<0.01).Kugel组无手术区疼痛,术后手术区不适感1例,TAPP组有2例发生(x2=532,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Kugel组比TAPP组明显缩短(t=3.977,P<0.01).结论 Kugel补片后入路修补术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特别是老年复发性疝的一种全新的、微创、安全、效果良好、优势显著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何力;雄伟;许胜水;兰峻斌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评价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 对32例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髂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开通髂血管,择期再对股胭段病变行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结果 32例患者手术过程均成功,术后下肢缺血症状改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明显增大,静息痛好转,肢体溃疡愈合.术后平均踝肱指数为0.65±0.18,与术前(0.28±0.14)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随访30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个月.支架植入后髂动脉均通畅;有2例行旁路转流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行吻合口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狭窄解除.1例患者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再次行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治疗,余患者旁路血管通畅,血运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多节段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降低手术难度与复杂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满意.
作者:倪海真;虞冠锋;黄景勇;吴子衡;郑祥韬;焦元勇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黏膜下注射塞替派对非肌层侵犯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非肌层侵犯膀胱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注射组和常规组,各33例.注射组:先在膀胱镜下将塞替派注射到肿瘤基底部和膀胱黏膜下,30 min后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切除术(PKRBt),术后1周起用卡介茁(BCG)27 mg定期行经尿道膀胱灌注;常规组:PKRBt+BCG灌注.结果 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期内注射组肿瘤复发5例,复发率15.2%;常规组复发9例,复发率27.3%,两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黏膜下注射塞替派、PKRBt、BCG灌注联合治疗非肌层侵犯膀胱癌具有简单易行、安全、不良反应少、费用低等优点,为有效降低非肌层侵犯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实用方法.
作者:叶卫东;劳日初;苏永祥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髂内静脉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胰十二指肠扩大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解剖20具成年尸体标本的门静脉系统、髂静脉系统,观测髂内静脉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管径、厚度及分支情况,并进行对比.对收治的2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扩大切除术并髂内静脉移植.结果 尸体解剖示髂内静脉近端30 mm以内无血管分支,30~50 nlnl有1支,51~70mm有2~3支,其厚度及管径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相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手术2例患者切口仅需适当延长,手术时间5~7h,术后无血管栓塞、肠坏死、肝衰减等情况,随访6~16个月,无血管栓塞和复发迹象.结论 髂内静脉可作为胰十二指肠扩大切除术中血管移植的又一选择.
作者:陈焰;管小青;吴际生;张亚锦;朱信强;吴骥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炎是否是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559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纯BPH患者与BPH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447例单纯BPH患者中发生急性尿潴留41例(9.17%),112例BPH合并前列腺炎患者中发生急性尿潴留80例(71.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PH合并前列腺炎患者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BPH患者,BPH合并前列腺炎是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安;王军;张伟;李晓东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经验和教训,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应用体外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306例,其中上段结石148例,中段结石63例,下段结石95例,结石大小0.4 cm×0.5cm~1.5 cm×1.5 cm.CT值:<600HU者46例,600~1000HU者193例,>1000 HU者67例.病程:<6个月者130例,6~12个月者106例,>12个月者70例.结果 输尿管上、中、下段不同部位结石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石>1.0 cm×1.0 cm和≤1.0cm×1.0cm的疗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病程<6个月和CT值<600HU结石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6.2%和93.5%,明显高于病程>12个月、CT值>1000 HU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病程和CT值可预测ESWL的疗效.
作者:杨同君;臧桐;孙凤岭;廖秀梅;袁冰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肾错构瘤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肾错构瘤出血18例患者,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后,行开放性手术15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 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出血不再继续,病情趋于稳定.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大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错构瘤,无恶变.18例患者均获随诊,随诊时间3个月至5年,随诊时进行超声、CT及IVU检查.行肿瘤剜除术6例患者无肿瘤复发,无继发出血,无尿瘘,IVU提示手术侧肾功能良好.行患肾切除术9例患者对侧肾功能良好.3例保守治疗患者,血肿吸收良好,肿瘤无明显变化.结论 肾错构瘤出血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全面综合分析,超声和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肾错构瘤出血确诊的主要方法.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肿瘤剜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出血严重、对侧肾功能正常者,可行患肾切除术.
作者:范海涛;王伟华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老年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60例疑诊为前列腺癌的老年患者,进行前列腺结节CDFI检测及穿刺.结果 经直肠CDFI检测60例前列腺结节中42例有血流显像,占70.0%;18例无血流显像,占30.0%.前列腺癌患者共30例,28例有血流显像,占93.3%,2例无血流显像,仅占6.7%.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4例有血流显像,占46.7%.CDFI检测结果:前列腺癌患者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s)为(20.52±4.11)cm/s,阻力指数(RI)为0.70±0.06;BPH患者Vs为(13.87±2.56)cm/s,RI为0.68±0.04.两者V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I的灵敏度0.87,特异度0.57,阳性预测值0.70.结论 经直肠CDFI检测对诊断老年前列腺癌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方平;陈璐璐;王立国;赵泽民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比较钬激光碎石术(LL)、气压弹道碎石术(P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LL、PL、ESWL治疗19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LL组56例、PL组54例、ESWL组86例.结果 LL组碎石成功率为96.4%(54,56),PL组碎石成功率为83.3%(45/54),ESWL组碎石成功率为77.9%(67/86);LL组疗效优于ESWL组(P<0.01)和PL组(P<0.05).LL组无明显并发症,PL组有1例发生输尿管穿孔,ESWL组有3例石街形成.LL组单次碎石平均结石排净时间为16 d,PL组为34 d,ESWL组为76 d.结论 LL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是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应忠;王健;杨华;佟发春;李健;陈频;靳丕东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蒂阻断下保留肾单位治疗肾肿瘤的方法及手术技巧. 方法收治肾脏外生性实体肿瘤6例患者,其中.肾细胞癌2例,肿瘤直径分别为2.5 cm和2.2 cm;肾错构瘤4例,肿瘤直径为2.5~3.5 cm.经后腹腔镜径路在自制的肾蒂阻断装置中阻断肾蒂,做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手术,术中距肿瘤0.5~1.0cm处行肾脏部分切除术,创面缝合止血.结果 6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20~210min,中位数150min.术中出血150~200ml,中位数170ml.肾蒂血流阻断时间18~33 min,中位数22 min.2例肾细胞癌术后切缘阴性.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中应用自制的肾蒂阻断装置,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手术创伤小、视野清晰、操作方便、能大限度地保留患肾等优点,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张显军;卢子文;俞洪元;王天济;丁崇标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心脏复苏及药物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提高心脏复苏水平.方法 120例患者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后分析心脏复苏情况及应用药物辅助心脏复苏(恢复心脏跳动、调整心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结果 心脏自动复跳52例(43.3%),电击除颤复跳68例(56.7%),复跳困难(除颤3次以上)3例(2.5%).全组病例心脏复苏后0.5~2.0h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趋于稳定,送ICU继续观察治疗.共死亡3例(2.5%),其中2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合理分析心脏复苏情况及有效应用心脏复苏药物有助于提高心脏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益君;吴晋;俞淑萍;陆正荷;曹伟 刊期: 2008年第29期
自发性结肠破裂是指结肠在无明显的病理改变或无外伤所致的突发性穿孔,好发于老年人,尤其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者多见.由于本病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术前常不易明确诊断,手术并发症较多且严重,病死率高.我院2003年2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8例自发性结肠破裂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曹清;姜建帅;宋甫春 刊期: 2008年第29期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日趋完善及机械瓣膜质量的不断提高.二尖瓣置换术已成为治疗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手段.心律失常是二尖瓣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我们通过分析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虞桂平;黄斌;沈凯;陈国强 刊期: 2008年第29期
后入路疝修补又称为腹膜前修补,其开放式途径是不打开腹股沟管、不游离精索进入腹膜前间隙,后入路方法与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的手术方式相似.我们于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应用后入路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共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中山;李吉;胡志霞;刘卫怀 刊期: 2008年第29期
肺栓塞以其发病率高、误诊率高和病死率高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2005年我院在行下肢骨折术中发生l例肺栓塞猝死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静;王多友;苏海荣;赵慧 刊期: 2008年第29期
患儿女,14d,体重3.25kg.因出生后第10天出现呼吸急促,颜面、手足发绀于2007年8月1日入院.查体:R58~78次/min,Bp60~70/30~38mmHg(1 mm Hg=0.133kPa),HR 150~160次/min,颜面部、手足发绀,四肢皮肤欠红润,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界稍向左扩大,心前区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头罩给氧6L/mln下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0.87~0.91,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胸部X线片示肺部感染,左肺膨胀不全,心脏外形增大;心脏彩超提示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
作者:潘禹辰;左艳;劳晓玲;王贤 刊期: 2008年第29期
患者男,66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2h,于2004年9月12日晚急诊入院.入院症状: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的腹胀、腹痛,伴有恶心,无呕吐.胸闷、气促,伴随头晕、目眩.否认以往有慢性腹痛、消化性溃疡出血、肝炎等病史.
作者:任培土;阮新贤;林凌;王伟 刊期: 2008年第29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l'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占胰腺炎发病率的20%~30%,可引起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和局部并发症,病程较长,病死率为27%~45%.同时SAP是一种全身性的消耗性疾病,患者存在蛋白质分解、糖原异生和脂肪动员增强为特征的超高代谢反应和严重应激反应,可迅速出现全身内环境紊乱、免疫功能减退和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作者:苏海龙;王在秋;林洋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亦称为颈肌张力障碍(cervical dystonia),是常见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根据Stacy[1]报道,ST的患病率大约是9/10万,其发病率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女性的发病率通常是男性的1.5~1.9倍,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0岁,70%~90%的患者在40~60岁发病.美国明尼苏达州罗斯切特市在1960-1979年的ST整体发病率为1.2/10万(95%可信区间为0.5~1.9),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3.6倍,提示ST的病因和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性.
作者:柳成荫;周忠清;石祥恩 刊期: 2008年第29期
自1965年Shore发明纤维胆道镜以来,该技术迅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特别是近20年来在胆道疾病的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肝内胆道狭窄的治疗,降低术后残石率及避免再次手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纤维胆道镜技术主要有经皮经肝胆道镜、术中胆道镜、术后胆道镜.现结合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写;王立新 刊期: 2008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