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年33期文献
  • 微量纳洛酮对吗啡术后镇痛免疫功能及镇痛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纳洛酮对吗啡术后镇痛免疫功能和镇痛效果的影响,从而寻找适宜的术后镇痛纳洛酮和吗啡的配伍剂量.方法 选择妇科子宫肌瘤手术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复合吗啡组(MN组,60例)和单纯吗啡组(M组,30例),MN组再根据硬膜外腔和自控镇痛泵内纳洛酮剂量的不同分为MN Ⅰ组[20 μg、0.10 μg/(kg·h)]和MNⅡ组[10μg、0.05 μ/g(kg·h)],每组各30例.于术前及术后6、24 h抽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CD16+CD56+)的表达,并且对术后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CD3+在M组表现为进行性下降,CD3+在术后6、24 h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3+CD8+在M组表现为进行性下降,CD3+CD8+在MN Ⅰ组和MNⅡ组术后24 h表现为上升,与术后6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在MN Ⅰ组和MN Ⅱ组术后24 h表现为下降趋势减慢.CD16+CD56+在M组中表现为进行性下降,MN Ⅰ组和MNⅡ组在术后6 h表现为下降,术后24 h回升与术后6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Ⅱ组术后12、24、36 h的镇痛效果优于M组和MN Ⅰ组.MN Ⅰ组和MNⅡ组不良反应少于M组,且第1次排气时间[(45.36±11.32)h和(44.28±10.89)h]较M组[(53.36±8.83)h]明显缩短.结论 吗啡术后镇痛对机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微量纳洛酮减轻了吗啡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在增加了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也减少了吗啡的不良反应.

    作者:徐建军;赵鸿雁;林万春;田波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产前应用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产前应用氨溴索在早产儿促胎肺成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孕28~35周早产或计划早产的孕妇120例,按用药不同分为氨溴索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各60例.氨溴索组:产前给予孕妇静脉滴注5%葡萄糖1000 ml加氨溴索1000 mg/d,连用3 d.地塞米松组:产前给予孕妇地塞米松5 mg每天2次肌肉注射,连用3 d.分别观察两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发生率.结果 在预防32周以前出生的早产儿发生RDS方面氨溴索组(28~286周、29~296周、30~306周及31~316周RDS发生率分别为37.5%、11.1%、8.3%及0)明显优于地塞米松组(分别为71.4%、44.4%、40.0%及2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32周及以上的早产儿RDS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应用氨溴索促胎肺成熟,在预防32周前出生的早产儿发生RDS方面明显优于地塞米松.

    作者:陆新妹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Proseal喉罩、Classic喉罩和面罩在小儿浅表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在小儿浅表手术中使用Proseal喉罩、Classic喉罩和面罩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3~10岁、ASA分级Ⅰ~Ⅱ级行浅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Proseal喉罩组(PLMA组)、Classic喉罩组(CLMA组)和面罩组(FM组),每组各20例.通过观察胸廓运动幅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正常波形、听诊双肺呼吸音确定喉罩及口咽通气道到位情况.记录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SpO2、PETCO2的变化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HR、MAP在诱导前、诱导后、置入即刻及术中,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诱导后、置入即刻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MA组术中RR、PETCO2变化与CLMA组和F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MA组并发症发生率(10%,2/20)低于CLMA组(35%,7/20)和FM组(70%,14/20).结论 与Classic喉罩和面罩比较,Proseal喉罩用于小儿浅表手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无反流误吸及术后呕吐,安全可靠.

    作者:管剑峰;朱俊峰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早期运动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善和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辅助疗法.方法 将8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早期运动干预,对照组单纯常规综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出生后7 d两组患儿NB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d观察组[(38.84±1.56)分]较对照组[(36.12±2.23)分]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两组M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11±9.97)分和(86.35±11.26)分];12个月观察组MDI、PDI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运动干预可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轻脑损害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肖绪武;孙长凯;刁敬军;孙健梅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维生素D中毒肾钙质沉着10年后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 探讨维生素D中毒肾钙质沉着10年后超声表现及超声检查肾钙质沉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维生素D中毒肾钙质沉着患者10年后进行肾脏超声检查和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并对其超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维生素D中毒肾钙质沉着超声表现为肾锥体不同程度的回声增强,10年后当患者有关维生素D中毒临床表现消失时,超声随访观察其肾钙质沉着图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维生素D中毒肾钙质沉着10年后超声检查肾锥体异常影像未见变化,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中毒肾钙质沉着的主要方法.

    作者:韩秀婕;陈秀华;苏里亚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相关参数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单纯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联合麻醉组),每组各40例.分别测定各组患者麻醉前15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和术后24h血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HR、平均动脉压(MAP),并进行比较.结果 硬膜外麻醉组、单纯全身麻醉组手术开始后30 min NE浓度[(4.89±1.85)mmol/L、(5.35±2.08)mmol/L]较麻醉前15min[(3.92±1.77)mmol/L、(3.90±1.75)mmol/L]明显升高(P<0.05);联合麻醉组手术开始后30 min NE浓度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手术开始后30 min NE浓度与硬膜外麻醉组、单纯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开始后30 min、术后24 h MAP均较麻醉前15 min明显降低(P<0.05);单纯全身麻醉组手术开始后30 min MAP与联合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全身麻醉组手术开始后30 min、术后24 h HR较麻醉前15 min显著升高(P<0.05),联合麻醉组手术开始后30 min、术后24 h HR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硬膜外麻醉组手术开始后30 min HR较麻醉前15 min显著升高(P<0.05),联合麻醉组手术开始后30 min和术后24 h HR与硬膜外麻醉组、单纯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麻醉结合了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的优点,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汤汝;夏珣;郭婷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动态监测不同钙浓度腹膜透析液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目的 动态监测使用不同钙浓度腹膜透析液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初行CAPD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标准钙组和低钙组,每组各20例,行正规CAPD治疗并配合碳酸钙口服,观察1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初行CAPD时,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及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索(iPTH)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普遍存在高磷血症及低iPTH血症.经过6个月的治疗,标准钙组患者的高钙、高磷血症进一步加重,而低钙组患者的血清钙[(2.29±0.27)mmol/L]、血清磷[(1.50±0.25)mmol/L]及钙磷乘积[(41.62±19.55)mg2/dl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均低于治疗后的同期标准钙组患者(P<0.01),iPTH则显著上升(P<0.01).在随后的6个月中,低钙组患者血清钙、钙磷乘积保持稳定并维持在正常范围,血清磷进一步降至正常范围(0.8~1.5 mmol/L),iPTH则维持在150 ng/L左右,与标准钙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低钙浓度腹膜透析液有助于减轻尿毒症CAPD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田军;刘楠梅;张金元;张雨帆;高晶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被确诊的原发性多症状性遗尿症患儿81例.按就诊顺序分成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配合行为治疗,试验组用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复发率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23/40),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9%(34/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79,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原发性多症状性遗尿症疗效显著,易被广大患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冬梅;于翠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末梢神经毁损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末梢神经毁损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经末梢神经毁损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记录患者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复发的时间及并发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情绪变化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作为诊断标准.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1周三叉神经痛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VAS降低优良率为83.3%(25/30),总有效率为96.7%(29/30).患者治疗后均在注射区域出现皮肤肿胀和麻木,未经特殊处理,无其他并发症.术后2年内复发率为10.0%(3/30).治疗前后VAS和HAMD评分(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末梢神经毁损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简单,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

    作者:方裕民;王进军;盛佩池;马振飞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46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的病因与诊断.方法 分析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468例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良性病变致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占74.15%(347/468),非器质性病变占16.03%(75/468),恶性病变占9.83%(46/468).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病变发生率逐渐上升,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下的非器质性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上,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良性病变是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官腔镜辅助诊断性刮宫、活检是诊断异常阴道流血的较好方法,子宫内膜及子宫颈等组织活检的病理诊断,不同期子宫内膜的判断,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方智淑;周协和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W)感染与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的相关性.方法 对18例AITP合并CM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儿均有皮肤黏膜淤点,发病年龄1~6个月13例,肝功能异常8例,抗血小板抗体阴性8例,发病前有前驱感染13例.结论 AITP可能合并CMV感染,对1岁内,尤其1~6个月患儿发生AITP时应常规进行CMV感染的筛查,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更应重视.

    作者:蔡莹;刘晟;方静;蓝菊红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小剂量戊酸雌二醇结合牡蛎碳酸钙咀嚼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戊酸雌二醇结合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盖天力)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1 mg/d,盖天力150mg,每日3次,每个月后半程加服醋酸甲羟孕酮4mg/d,治疗6个月.结果 治疗后L1~4及左侧股骨骨密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27例(84.4%)患者自觉腰背部及关节疼痛明显好转或消失,生活能自理,并能参加正常社会活动.4例患者治疗3个月内有少许不规则阴道出血,加服醋酸甲羟孕酮后好转,3例患者出现轻至中度的乳腺肿胀,1例患者出现白带增多,但均很快自然好转.结论 小剂量戊酸雌二醇结合盖天力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缓解疼痛,提高骨密度,预防骨丢失,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望者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卵巢癌患者血清、腹水、组织中CA125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的来源及检测血清、腹水、组织中CA125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的卵巢原发病灶及盆腹腔内转移病灶(腹膜、大网膜转移病灶)CA125表达情况,与盆腹腔结核病灶、盆腹腔急性炎性病灶CA125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腹水中CA125.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523.66±158.02)kU/L]、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38.11±26.52)kU/L]、盆腹腔结核[(486.56±147.10)kU/L]患者血清CA125均高于正常卵巢[(17.48±3.37)kU/L](P<0.05);上皮性卵巢癌、盆腹腔结核患者血清CA125均明显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P<0.01).上皮性卵巢癌[(996.85±337.87)kU/L]、盆腹腔结核[(596.78±197.10)kU/L]患者腹水CA125均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79.48±63.08)kU/L]和正常卵巢[(177.70±51.72)kU/L](P<0.01);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水CA125高于盆腹腔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与腹水CA125呈正相关(r=0.687).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除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大网膜和腹膜)可以表达CA125外,第二苗勒系统如腹膜等在腹水刺激下腹膜间皮细胞等也可以表达CA125,导致血清CAl25升高.

    作者:刘超;马晓艳;李海霞;廖琪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与凝血功能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组为40例胃肠功能障碍足月新生儿,按胃肠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分为早、中、晚期三组,分别为12、19、9例.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并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同期纳入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并评价胃肠功能障碍与危重病例评分的关系.结果 早期组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组与晚期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病例评分越低,胃肠功能障碍程度越重.结论 胃肠功能障碍的程度越重,凝血功能紊乱程度越重,危重病例评分越低.提示一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应提高警惕,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做好早期干预.

    作者:黄晓红;薛湘萍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19例宫颈病变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诊断为CIN 245例,CIN检出率为21.89%.阴道镜对CIN诊断的敏感度为83.27%、特异度为62.47%、阳性预测值为38.35%、阴性预测值为93.02%.结论 阴道镜观察宫颈病变图像清晰,方便定位活检,提高活检阳性率,对CIN的诊断价值在于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适合作为CIN筛查的方法.

    作者:汪爱丛;金素珍;陈妙英;贾肖霞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内窥镜辅助下侧颅底手术

    目的 观察内窥镜辅助下侧颅底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在内窥镜辅助下采用迷路进路及乙状窦后进路行听神经瘤手术11例,颅中窝进路及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行岩尖胆脂瘤手术5例.结果 听神经瘤全切除9例,2例残留部分包膜;术中内窥镜下探查面神经均完整,其中9例术后无面瘫表现,2例术后出现轻度周围性面瘫;术中内窥镜下探查蜗神经均完整,2例术后听力与术前比较保持不变,9例出现不同程度听力下降.其中,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1例,中重度2例,重度3例,极重度3例.岩尖胆脂瘤患者均行病变全切除,3例术前面瘫患者经术中减压,术后9个月内均恢复.2例术后出现中重度传导性耳聋,其余患者术后听力无明显改变.结论 侧颅底手术中使用内窥镜可提高血管、神经保全率及病变全切率,但也有其不足,仅能作为显微镜手术的辅助使用.

    作者:陈穗俊;许耀东;区永康;郑亿庆;陈斌;邓跃飞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两组,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组62例口服头孢克肟颗粒6 mg/(kg·d),2次/d;对照组58例静脉滴注头孢哌酮50~80 mg/(kg·d),2次/d,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56/6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3/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83%(55/5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8/5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

    作者:郭秋萍;梁传军;刘桂明;周小秋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预扩容对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琥珀酰明胶、乳酸钠林格液预扩容对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及其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20例.Ⅰ组采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Ⅱ组采用4%琥珀酰明胶,Ⅲ组采用乳酸钠林格液.三组术前均以12.15 ml/min的速度给予250 ml试验液体,分别于入手术室后输试验液体前(T1)、试验液体输入结束即刻(T2)、麻醉平面达T10后(T3)、手术开始(T4)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输试验液体前(扩容前)及手术开始前(扩容后)抽静脉血行Pt及凝血功能测定.结果 三组患者T2时间点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左室做功指数(LCWI)在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及收缩压(SBP)在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Ⅲ组HR在T3时间点明显增快.三组患者T2时间点的SB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Ⅰ组T2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时间点Ⅲ组下降尤为显著.T2时间点Ⅰ组与Ⅱ组的SI、CI、LCWI等均显著增加;在T3时间点Ⅲ组上述指标则明显下降,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扩容后均有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降低,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IT)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扩容前与扩容后比较仅Ⅰ组Pt[(200.35±33.39)×109/L和(178.50±24.06)×109/L]、PT[(11.90±0.75)s和(12.54±0.7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小剂量(250m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预扩容在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明显要好于琥珀酰明胶和乳酸钠林格液,对凝血因子会产生稀释作用,但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立志;肖晋;于梅芳;肖晓山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在儿科急救中比较常见,现对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72例患儿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美花;李海波;张波;宋列芙;梁建民;张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大面积脑梗死眼球同向凝视的临床观察

    眼球同向凝视是大脑半球受损的重要体征之一.现对我院神经内科3个病区经头颅CT证实的大面积脑梗死伴有眼球同向凝视的4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玉苹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脑出血保胎成功1例

    患者 21岁,孕27+3周,第一胎.因突发神志不清伴失语及左侧肢体运动障碍1 h于2007年3月21日急诊入院.其家属诉: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病史,孕期无明显不适,未行产前检查,无血压记录.既往无头痛病史及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T 36.4℃,P 78次/min,R 18次/min,Bp 140/100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不清,失语,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心、肺无异常,腹膨隆,左侧肢体不能自主活动,右侧肢体活动自如,双下肢水肿(+).左侧巴宾斯基征(+),右侧巴宾斯基征(-).

    作者:王翠芹;吴文英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现状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患病率为20%~30% [1-2],20%~50%患者有经量增多、月经紊乱、盆腔疼痛、贫血、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的尿频、便秘、不孕等临床症状.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根除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是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的佳治疗方法.现就各种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及其优、缺点综述如下.

    作者:彭翔云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发热皮疹血栓形成

    病历摘要患儿女,7个月,因发热伴皮疹5~6d入院.患儿5~6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38℃,无规律性体温变化,无乏力、盗汗,无咳嗽及喘憋,无呕吐和腹泻,发热第2天全身出现皮疹,并有瘙痒、触痛.皮肤科诊断为虫咬性皮炎,院外给予抗生素及退热处理,热退后又复升.病后纳差,二便正常.既往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遗传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伊丽 刊期: 200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