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浆IL-6、IL-8与TNF-α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HIE患儿(HIE组)生后1、3、7 d外周血IL-6、IL-8与TNF-α的变化,并与正常足月新生儿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IE组患儿在生后1、3d血浆IL-6明显降低[分别为(52.3±24.5)ng/L比(80.1±28.6)ng/L和(56.9±28.5)ng/L比(78.6±28.9)ng/L],而IL-8与TNF-α明显升高[分别为IL-8:(0.68±0.23)ng/L比(0.47±0.13)ng/L和(0.63±0.22)ng/L比(0.40±0.16)ng/L,TNF-α:(1.17±0.30)ng/L比(0.91±0.30)ng/L和(1.14±0.29)ng/L比(0.96±0.34)ng/L],P<0.01或<0.05.结论 IL-6、IL-8与TNF-α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窒息后HIE的发病机制.
作者:赵志玲;张为远;古梅;王琪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手术中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ASA分级Ⅰ~Ⅱ级闭合性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为单纯丙泊酚组,试验组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SpO2、HR、呼吸频率(RR)和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麻醉效果等,并观察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以及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丙泊酚总用量[分别为(4.5±3.0)min、(1.5±0.8)min、(13.1±3.1)min、(2.0±0.5)mg/kg]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1±4.3)min、(3.4±1.6)min、(21.6±4.1)min、(3.5±1.2)mg/kg](P<0.05).两组患者术中SpO2、RR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中HR较术前升高,而试验组术中HR较术前下降.试验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术中几乎无体动,对照组有18例体动(P<0.05);术后试验组VAS[(1.2±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1.8)分].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且较单纯用丙泊酚更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凌娜佳;王庆利;甘国胜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仙璐贝滴剂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对术后术腔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58例接受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仙璐贝滴剂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及术前、术后常规处理.仙璐贝滴剂组口服仙璐贝滴剂,术后第3天开始服用,每次50滴,3次/d,口服4~6周.对照组不服用仙璐贝滴剂.术后定期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术腔情况.结果 仙璐贝滴剂组术后1~2周术腔基本清洁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仙璐贝滴剂组术后1~12周术腔上皮化完成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使用仙璐贝滴剂有助于加快术腔清洁和黏膜恢复,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刘建新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检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Pt和肝肾功能指标,以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在子痫前期及子痫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子痫前期及子痫(子痫前期-子痫组,6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22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38例)、正常孕晚期(正常孕晚期组,30例)、正常未孕妇女(正常未孕组,20例)GPⅡb/Ⅲa、Pt和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GPⅡ b/Ⅲa: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与正常未孕组、正常孕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比正常未孕组、正常孕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ALB外,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肝肾功能指标与正常孕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检测GP Ⅱb/Ⅲa、Pt和肝肾功能指标,对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诊断血小板活化、肝肾脏器损害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廖琪;马晓艳;郑明阳;崔满华;苏学金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婴儿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婴儿TOF根治术的可行性及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小于1岁的TOF患儿31例,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术.结果 手术近期死亡3例(9.7%),28例患儿随访3~15个月,均恢复良好,紫绀消失,生长发育明显加快.结论 婴儿TOF根治术是可行的,对危重患儿及反复缺氧发作息儿应强调早期手术.改善手术及体外循环方法,加强术后监护是提高婴儿TOF根治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潘禹辰;肖颖彬;刘健;左艳;唐开雏;易丽艳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硬膜外和静脉两种途径给药对预防胆囊牵拉反应和术后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胆总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Y组)和静脉组(J组),每组各40例.在切皮前Y组和J组患者分别从硬膜外和静脉注射2 mg布托啡诺和1 mg咪达唑仑,观察患者对牵拉胆囊的反应情况和术后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两种给药方式均能有效抑制术中胆囊牵拉反应并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但Y组更安全(Y组仅有1例SpO2<95%,且无一例<90%;而J组有6例SpO2<95%,其中有1例<90%)、更持久地减少术后应激反应;两组患者注药后SpO2及平均动脉压(MAP)均稍降,但J组下降更明显;Y组不良反应少.结论 硬膜外注射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能安全有效地预防胆囊牵拉反应,并能持久有效地抑制术后应激反应.
作者:龙丰云;葛亚丽;陆康生;王春林;陈弘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AO 4.5mm砌钛合金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22例.按Meyers-McKeever胫骨棘骨折分型,Ⅱ型6例,Ⅲ型16例.常规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进镜检查,在探针协助和C型臂X线机监测下,经髌腱骨旁人路用2~3枚导针固定骨折块,AO 4.5mm钛合金空心螺钉沿导针旋入胫骨骨折端.结果 术后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6个月(3~4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好,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无膝关节不稳症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2±2.6)分.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AO 4.5mm钛合金空心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重要手段,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徐兵;杨俊峰;田宝钢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左肾静脉移位术改良术式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诊治经过及随访结果.手术患者行左肾静脉移位术改良术式:吻合血管前先充分游离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周围粘连,在左肾静脉汇人口下方5~6 cm的下腔静脉左侧方做一与左肾静脉等径切口,用Stinsky钳控制待用,结扎切断左膈下静脉及肾上腺静脉后再行左肾静脉、下腔静脉端侧吻合,左腰静脉及生殖静脉在吻合过程中可以起到部分回流作用,吻合结束后切断.结果 8例患者中2例保守治疗缓解,6例行左肾静脉移位术改良术式,术中未阻断左肾动脉及低温处理,左肾静脉阻断时间6~9 min,术后均一期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对于青少年非肾小球性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的患者,排除肿瘤、炎性反应、结石和肾实质损伤等病因后,要高度警惕胡桃夹综合征的可能;左肾静脉移位术改良术式可显著缩短左肾静脉阻断时间,减轻肾损伤,无需阻断肾动脉及低温处理.
作者:臧光辉;臧正明;樊龙昌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36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腹率为3.15%.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盆腹腔粘连23例(63.89%)、术中操作困难或并发症8例(22.22%)、恶性肿瘤3例(8.33%).有下腹部手术史和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中转开腹率较高.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盆腹腔粘连.加强术前对患者病情的评估、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可以降低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
作者:杨晓宁;肖丽萍;黄红玲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顺苯磺阿曲库铵应用于不同年龄患者的肌松效果.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18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年龄分为50~60岁组(Ⅰ组)、61~70岁组(Ⅱ组)和70岁以上组(Ⅲ组),每组再分别按2倍95%有效量(ED95)或3倍ED95分组,共六组(Ⅰ2、Ⅰ3、Ⅱ2、Ⅱ3、Ⅲ2、Ⅲ3组),每组各30例.连续监测ECG、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HB及拇内收肌诱发肌颤搐反应的变化.患者入睡后开启电刺激,将肌颤搐的高度调节至100%,稳定后单次静脉注入2倍ED95或3倍ED95的顺苯磺阿曲库铵,待四个成串刺激(TOF)的T1为0时行气管插管,并对插管条件进行评级.观察阻滞起效时间、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肌松恢复时间及体内作用时间.结果 Ⅰ3、Ⅱ3、Ⅲ3组患者插管条件为优的比率(93%、90%、80%)明显高于Ⅰ2、Ⅱ2、Ⅲ2组(67%、60%、60%),P<0.05.Ⅰ3、Ⅱ3、Ⅲ3组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Ⅰ2、Ⅱ2、Ⅲ2组(P<0.05),且Ⅰ2组和Ⅰ3组较其他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Ⅰ3、Ⅱ3、Ⅲ3组的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体内作用时间明显长于Ⅰ2、Ⅱ2、Ⅲ2组(P<0.05);Ⅱ2、Ⅲ2组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体内作用时间明显短于Ⅰ2组(P<0.05);Ⅱ3、Ⅲ3组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体内作用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但是肌松恢复时间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顺苯磺阿曲库铵3倍ED95应用于不同年龄患者均是安全有效的,其起效和插管条件均优于2倍ED95.肌松恢复时间与剂量、年龄关系不大.增龄对单次静脉注射顺苯磺阿曲库铵的药效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萍;李成刚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0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107例获得成功,1例改行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2.4±9.8)min,平均术中出血(60.2±30.8)ml,平均住院8d.Ⅰ期手术取净结石者89例,Ⅱ期手术取净结石者9例.无严重并发症.结石总取净率为90.7%.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痛苦小,康复快.
作者:黄小平;龚志强;陈协辉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行电解离弹簧圈栓塞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术前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51例,均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5~8μg/kg、维库溴铵0.1 mg/kg、丙泊酚1.5~2.0mg/kg.麻醉维持:丙泊酚3~6 mg/(kg·h),吸入1%~2%异氟烷,间断给予芬太尼2~3μg/(kg·h)、维库溴铵0.03~0.05 mg/kg.术中根据手术需要行控制性降压.结果 51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结论 选择全身麻醉对减少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非常有利,为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效保障.
作者:罗炜;李涛;石翊飒;刘亚玲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预防电视胸腔镜手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A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FA组于手术结束前20~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0.1 ml/kg).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期的疼痛程度和需追加芬太尼的情况.结果 FA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组恢复期中度和重度疼痛发生率(10%和0)均低于对照组(60%和35%),且需追加芬太尼率(10%)也低于对照组(95%),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20~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能够预防电视胸腔镜手术后疼痛,而且不影响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
作者:叶秀清;王忱;刘永前;杨龙慧 刊期: 2008年第36期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是因肾上腺皮质发生肿瘤或增生,使醛固酮过多,以高血压、低血钾、肌无力、高醛固酮和低肾素活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作者:王国凤;徐宁 刊期: 2008年第36期
胶原纤维是皮肤的主要组成部分,大约占真皮干重的75%,主要类型为Ⅰ型和Ⅲ型胶原,80%是Ⅰ型胶原,15%是Ⅲ型胶原.胶原数量减少被认为是皮肤萎缩及皱纹形成的主要因素,而胶原的代谢及合成深受成纤维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可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因子来增加胶原数量,延缓皮肤衰老.我们就雌激素、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转化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对老化皮肤胶原合成及代谢的分子机制展开论述.
作者:宋梅英 刊期: 2008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