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年4期文献
  •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 研究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156例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γ-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法测定血清GGT水平,根据血清GGT水平分为高GGT组和正常GGT组,同时调查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GGT组糖尿病患者比例,TC、TG水平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GGT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GG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ogiatic回归分析显示GGT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OR值为1.112,P值为0.010.此外,年龄、糖尿病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OR值分别为1.048和4.357,P值分别为0.017和0.003.结论 血清GGT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为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康林;刘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喹硫平对治疗无效或部分有效抑郁症的增效作用

    目的 探讨喹硫平作为增效剂对治疗无效或部分有效的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70例应用单一抗抑郁药经治疗8周以上仅部分有效或无效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原用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使用喹硫平,起始剂量为50 mg/d,根据个体疗效和耐受情况调整剂量,大剂量为375 mg/d;对照组继续服用原用药物,治疗8周.采用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CGI-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评定量表(TESS)分别在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2、4和8周末各评定1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为(7.2±5.7)分,CGI-SI评分为(2.33±1.21)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7.1%和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喹硫平所致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微,所有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喹硫平与抗抑郁药联合使用对治疗无效或部分有效抑郁症患者疗效较好,是有效的增效策略.

    作者:刘力;王哲;刘盈;范学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X线、常规CT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特点,以提高PAP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PAP患者的X线、常规CT及HR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例常规CT及HRCT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斑片影与磨玻璃影,边界清晰锐利.HRCT扫描呈地图样变6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2例,铺路石样变5例.结论 X线对PAP的诊断无特征性,常规CT表现虽优于X线,但也不理想,而HRCT的地图样变、铺路石样变及支气管充气征表现具有特征性,对PAP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晋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成本-效果分析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经济效果.方法 选取162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胃溃疡6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7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54例(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B组54例(埃索美拉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C组54例(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三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Hp根除率及溃疡总有效率,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3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Hp根除率A、B、C组分别为92.59%、90.74%、48.15%;溃疡总有效率A、B、C组分别为94.44%、90.74%、40.74%.A、B、C组Hp根除率的成本与效果比分别为14.92、12.74、12.95,溃疡总有效率的成本与效果比分别为14.63、12.74、15.31.A、B、C组Hp根除率的增量成本与效果比分别为17.06、12.50、0,溃疡总有效率的增量成本与效果比分别为14.12、10.65、0,故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B组治疗方案佳.结论 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任玉英;张海芳;贾丽芳;李前风;王翠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积液腺苷脱氢酶、癌抗原125、结核杆菌DN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氢酶(ADA)、癌抗原125(CA125)、结核杆菌DNA(TB-DNA)以及三者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73例疑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腔积液ADA、CA125及TB-DNA,用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计算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以ADA≥30 kU/L为阳性,腹腔积液ADA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1%、90.3%和89.0%;以CA125>35 ng/L为阳性,腹腔积液CA125分别为95.2%、54.8%和78.1%;腹腔积液TB-DNA进行定性检测,分别为71.4%、83.9%和76.7%;三者联合检测分别为97.6%、93.5%和95.9%.结论 联合检测ADA、CA125及TB-DNA明显提高了结核性腹膜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战波;陈玲玲;游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196例,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分析造影剂对行PCI治疗患者的肾功能的影响,并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96例患者中,发生CIN 38例(CIN组),未发生CIN158例(非CIN组),CIN的发生率为19.4%;CIN组中原有肾功能不全(基线肌酐清除率<1.0 ml/s)5例(13.2%),左心功能不全(LVEF<40%)16例(42.1%),与非CI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造影剂的剂量CIN组为(331±167)ml,非CIN组为(247±12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不全及造影剂的剂量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住院期间及6个月随访期间,CIN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CIN组(P<0.01).结论 CIN在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发生率较高,原有肾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不全及造影剂的剂量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CIN能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建维;曹树军;贺凌婕;贾三庆;王雷;陈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放疗联合化疗对成骨肉瘤双肺多发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化疗对成骨肉瘤双肺多发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24例成骨肉瘤双肺多发转移患者,均给予放疗联合化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CT:肺转移灶完全缓解(CR)率为37.5%、部分缓解(PR)率为50.0%,总有效(PR+CR)率为87.5%.Ⅰ~Ⅱ度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5.0%、Ⅲ度为8.3%、Ⅳ~Ⅴ度为0.粒细胞减少Ⅰ度为50.0%、Ⅱ度为16.7%、Ⅲ~Ⅳ度为0.生存率:6个月为100.0%、12个月为79.2%、24个月为66.7%.结论 放疗联合化疗对成骨肉瘤双肺多发转移患者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马熙天;李庆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和短效人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和短效人胰岛素通过持续皮下输注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188例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组和短效人胰岛素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全天8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门冬胰岛素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4.2±1.8)d]短于短效人胰岛素组[(6.0±2.5)d],P<0.01;门冬胰岛素组三餐后2 h及睡前血糖均低于短效人胰岛素组(P<0.05).凌晨3时及三餐前血糖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冬胰岛素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且低血糖的风险无明显增加.

    作者:顾慧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分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中华;钟雪焱;秦颖;孙玉兰;吴鹤;谢莲娜;刘晓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5例临床分析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以肺部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区域的特发性、弥漫性、炎性和阻塞性气道疾病,可表现为慢性咳嗽、咯痰和劳力性呼吸困难,并伴有气流受限[1].近年来国内陆续有报道,现结合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我科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5例DPB病例,进一步阐明DPB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徐涛;俞万钧;彭卫东;应华娟;宋嫣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5例Zieve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Zieve综合征又称酒精中毒高脂血症溶血综合征,系指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出现黄疸、高脂血症和溶血性贫血三联征的一组疾病.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15例Zieve综合征患者,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徐洪常;多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20例死亡原因分析

    本研究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0例死亡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主要伴发病及并发症,为2型糖尿病的干预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谷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用后导致横纹肌溶解及肝肾功能衰竭1例

    患者 男,41岁,主因发作性胸部闷痛15 d,心悸3 h入院.患者在入院15 d前明确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在外院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症状缓解后即自动出院,因于活动过程中出现心悸症状,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行ECG检查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后收住我科.

    作者:王海玲;张灵;静国丽;贾宁;王进;王乐;胡雪红;张志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Kearns-Sayre综合征1例

    患者 男,25岁.2000年7月患者于行走中突然晕倒,几秒钟后自行缓解,故收入院检查.查体:Bp 13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瞳孔不等大,直径左侧4mm,右侧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水平及上下运动受限,伴复视.

    作者:戴宏娥;王欣荣;旅朝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肝纤维化治疗研究的现状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修复反应,特征性表现为肝内细胞外基质(ECM)过度合成、沉积,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过程.由于肝纤维化早期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阻断、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

    作者:欧阳灿晖;朱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与嗅觉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脑退变性疾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在疾病的早期与健康老年人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难以鉴别.多年来,研究者采用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及神经影像手段进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均存在局限性,不能适时乃至早期发现AD.

    作者:俱西驰;屈秋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非糜烂性食管炎的诊断进展

    由于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称为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导致食管炎及食管外组织损伤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

    作者:池肇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炎性反应相关因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炎性反应相关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免疫细胞合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亦可分泌.

    作者:黄赛娥;王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是一种具有多因素遗传背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朗格汉斯细胞遭受不可逆性损害,在葡萄糖刺激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使血糖不能正常利用,导致机体处于高血糖的病理生理状态.

    作者:赵政凯;刘福强;刘畅;任甫;刘力平;刘培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