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年6期文献
  • 新生儿窒息132例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132例新生儿窒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主要与脐带因素有关,其次是与羊水过少、早产、宫缩过强过频、第二产程延长、产前出血、胎膜早破等因素有关.(2)与足月妊娠比较,早产、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增高.(3)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结论 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管理,定期产前检查及严密的产程观察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期新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韦宏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 清,HRCT扫描病变显示清晰,表现为两肺从肺尖至肺底弥漫分布的囊状改变,均有薄壁,壁厚约1 mm,边缘清楚,厚薄均匀.大部分囊腔直径<20 mm.结论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HRCT表现具有特征性,HRCT对明确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晋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神经刺激器定位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创伤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创伤手术前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100例需要镇痛的下肢骨折、软组织广泛挫裂伤、撕脱伤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按创伤部位需要作腰大肌间沟腰丛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穿刺探查,有明显神经刺激征时注入0.25%罗哌卡因20 ml;B组肌肉注射哌替啶1.5 mg/kg,作为对照组.用药后10、30、60 min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组10、30、60 minVAS分别为(4.25±1.15)分、(3.40±2.04)分、(3.37±1.95)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2例用药后出现轻度肌颤;B组3例用药后SpO3<90%,经处理后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创伤手术前镇痛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林立荣;莫静机;吴耀辉;梁文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64例分析

    目的 评价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64例和对照组(常规放疗)63例.对照组行单独直线加速器放疗;试验组于直线加速器放疗前行介人动脉栓塞化疗.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4.1%和66.7%、4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坤强;苏炳光;蔡茂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目的 寻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动脉化疗的2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23例患者随访4~54个月,平均随访(38.0±10.2)个月,第1、2、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4.35%、8.70%、17.39%.3年内死亡3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86.96%,动脉化疗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TURBt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早期浸润性膀胱癌,不但可以维持正常的膀胱功能,降低复发率,而且不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对不能或不愿行膀胱全切术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子农;温端改;浦金贤;严春寅;侯建全;欧阳骏;李纲;平季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16例HN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100%),浅表淋巴结肿大(100%),多形性皮疹(25%),外周血白细胞减少(75%),ESR升高(81%),结核菌素试验阴性(100%)等;病理学特征为淋巴结凝固性坏死和组织细胞增生;抗生素治疗无效,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HNL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无特异性,极易被误诊,确诊依靠淋巴结活检,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作者:刘贺;柳明坤;裴复阳;刘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IL)-6、T淋巴细胞亚群及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全身麻醉组,Ⅱ组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2 h、术后1 d和6 d抽取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数量.结果 两组麻醉后2 h IL-6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Ⅰ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NK细胞与麻醉前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术后1d两组IL-6均较麻醉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d各组数据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麻醉后2d、术后1 d CD8较麻醉前稍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手术后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以单纯全身麻醉明显.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明显轻于单纯全身麻醉.

    作者:张永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Ⅳ型胶原的影响

    目的 量尿白蛋白组及临床尿白蛋白组中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螺内酯治疗组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MCP-1、CⅣ及UAER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Ⅳ和MCP-1可能在糖尿病肾病中起重要作用,螺内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核因子-κ B(NF-κ B)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肖曼;高林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可手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手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因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先化疗后手术的43例Ⅲ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5年以上,运用Log-Rank分析和Cox单、多因素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43例先化疗后手术Ⅲ期NSCLC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0%、27.91%、9.30%.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先化疗后手术Ⅲ期NSCLC预后因素为总分期、术式、切端及术式、肺门、肿瘤大小、输血量和术后化疗周期数.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先化疔后手术Ⅲ期NSCLC预后因素为肿瘤大小和术后化疗周期数.肿块≤3 cm和术后化疗>4个周期患者预后好.结论 肿瘤大小和术后化疗周期数为影响先化疗后手术Ⅲ期NSCLC患者重要的预后因素.肿瘤小、术后化疗周期数多的患者预后好.对于临床估计患者的生存时间、提供佳的治疗方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丽纹;纪灏;顾爱琴;林强;韩宝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误吸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误吸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3例重度COPD误吸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重度COPD误吸均发生在进食过程中,误吸会引起致死性的急性呼吸衰竭发作(pH值、PaO2较误吸前明显下降,PaCO2较误吸前明显上升);误吸后有24例患者痰培养阳性;混合细菌感染11例;12例需要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BiPAP)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治疗,13例需要气管插管使用BP-840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死亡6例.结论 重度COPD误吸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与进食不当有关,临床表现为致死性的呼吸衰竭发作,病死率高,应采用综合治疗.

    作者:丘新才;韦习勋;陈振华;梁彩霞;雷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乳腺癌骨转移同位素与双膦酸盐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同位素(89SrCl2)与双膦酸盐(帕米膦酸二钠)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以108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9SrCl2组41例,帕米膦酸二钠组36例,联合用药组31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89SrCl2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对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0.5%和80.6%,对骨转移病灶总有效率分别为17.1%和8.3%,生活质量总改善率分别为48.9%和44.4%,以上两组3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用药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0.6%,和89SrCl2组、帕米膦酸二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联合用药组对骨转移病灶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总改善率分别为48.4%和74.2%,并且和89SrCl2组、帕米膦酸二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小.结论 89SrCl2和帕米膦酸二钠在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中,对镇痛及骨转移病灶和生活质量改善有同等较好的疗效.应用 89SrCl2和帕米膦酸二钠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疗效而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梁忠;李雨林;于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105例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双下肢动脉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伴下肢血管病变组和不伴下肢血管病变组,测定两组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尿白蛋白排泄率等.结果 伴下肢血管病变组与不伴下肢血管病变组比较,年龄[(68.34±10.11)岁和(56.26±10.26)岁]、糖尿病病程[(11.37±7.11)年和(6.36±4.49)年]、高血压病程[(10.39±13.91)年和(3.71±5.17)年]、收缩压[(148.72±22.74)mm Hg(1 mm Hg=0.133 kPa)和(129.03±29.11)mm Hg]、LDL-C[(3.80±1.03)mmol/L和(2.76±0.66)mmol/L]、血尿酸[(328.66±115.53)mmol/L和(250.84±74.90)mmol/L]、超敏C-反应蛋白[(4.43±5.45)mg/L和(1.25±0.90)mg/L]、纤维蛋白原[(3.73±0.87)g/L和(3.11±0.79)g/L]、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5±0.31)mm和(0.67±0.14)mm]、尿白蛋白排泄率[(4.09±1.58)mg/24 h和(2.68±1.17)mg/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LDL-C、纤维蛋白原、尿白蛋白排泄率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姜玫;王智峰;赵涛;李秋梅;郝国华;陈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沙利度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反应停)对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8例常规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或无法耐受常规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加用沙利度胺,观察其疗效.结果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有效率83.3%,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率68.8%,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效率50.0%,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有效率66.7%.结论 联合应用沙利度胺可提高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作者:孔荣;邱宏春;吴鹏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GnRH-a联合结合雌激素和甲羟孕酮治疗子宫腺肌病伴不孕21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结合雌激素(倍美力)和甲羟孕酮治疗子宫腺肌病伴不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1例子宫腺肌病伴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反加组11例,采用GnRH-a联合倍美力和甲羟孕酮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GnRH-a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主观症状、子宫体积、性激素水平变化、腰椎骨密度变化、不良反应及停药后妊娠率.结果 两组总主观症状评分及子宫体积于治疗后明显下降,反加组发生低雌激素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妊娠率分别为45.4%、50.0%(P>0.05).结论 GnRH-a联合倍美力、甲羟孕酮反加疗法在子宫腺肌病伴不孕症中缓解低雌激素症状、减缓骨转换安全有效,反加疗法能减轻GnRH-a的不良反应而不影响其疗效.

    作者:张团英;符爱珍;张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7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7例晚期NSCLC患者应用DP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有效率为35.1%,ⅢB期有效率为50.0%,Ⅳ期有效率为29.6%.鳞癌的有效率为42.9%,腺癌的有效率为35.0%.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腹泻、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58.7%、41.3%、11.9%、2.8%.重度(Ⅲ~Ⅳ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结论 D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徐哲;李殿哲;边森;刘基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下鼻甲外移术治疗慢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的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鼻内窥镜下鼻甲外移术治疗对一般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炎348例.结果 经1~3年随访,总有效率达10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鼻内窥镜下鼻甲外移术术式视野清晰,操作简单,术后反应轻,患者痛苦小,门诊即可完成,疗效极佳,是一种对鼻黏膜纤毛功能无损伤的治疗慢性鼻炎的微创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越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肝损伤时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05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试验组)分别于发作期、恢复期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SF,用化学法测定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35例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组.结果 急性戊型肝炎发作期及恢复期S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间S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SF水平与同期血清ALT、TBIL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急性戊型肝炎发作期SF水平与戊型肝炎发作期病程中肝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9307,P<0.01),而SF下降速度与肝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2153,P<0.05).结论 SF水平检测及其动态监测可很好地反映急性戊型肝炎的病情变化,是评价急性戊型肝炎肝功能的又一实验室指标,在重症肝炎时其比ALT更能反映肝损伤的实际情况.

    作者:郇述玲;侯青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持续/间断光照疗法对新生儿血清钙及维生素D的影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部分患儿可出现胆红素脑病,严重者病死率高,或留有后遗症.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简单而有效的方法[1],但光疗对血清钙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对80例住院接受治疗患儿给予不同方式光疗,观察持续光疗和间断光疗对其血清钙及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作者:牛峰海;徐心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制外弹力弓在颧弓颧骨骨折牵引复位中的临床应用

    在颌面部损伤中,因颧弓颧骨在面部所处特殊的位置常易发生凹陷性骨折,尤其在面部复合伤软组织肿胀时极易被外科首诊医师忽略,待肿胀消除后,面部凹陷畸形显现,骨错位愈合给复位造成困难.我科1997-2006年应用自制外弹力弓对颧弓颧骨骨折的112例患者进行牵引复位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顺泰;周静;李惠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脐血pH值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

    我院对182例足月新生儿出生即时脐血pH值和Apgar评分等新生儿评估项目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产科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出生新生儿182例,根据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标准[1],随机分为窒息组77例和正常对照组105例.全部新生儿在性别构成、胎龄、出生体重、产程长短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雪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中的价值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一种表现,患者心源性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UA患者缺血危险度的高低与预后明显相关,早期对UA的危险度进行评估,检出心血管事件高危者,有助于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UA患者的预后.由于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不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炎性反应的生化标志物成为了首选的新型预测方法,尤其是CRP测定,已成为大范围患者群中强大的心血管危险预测因子.现就CRP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罗江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治

    儿童急性胰腺炎(child acute pancreatitis,CAP)的发病率低,但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CAP在临床上有增多趋势,但其相关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与成年人不尽相同.

    作者:刘志刚;刘丹峰;孙礼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研究现状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eriin-induced spongiform leucoencephalopathy,HSLE)是指通过烫吸或静脉注射海洛因后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以脑白质发生海绵状空泡样变性为主要病理特点.1982年荷兰Wolters等[1]首次报道了此病.

    作者:李希芝;李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依达拉奉(MCI-186)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由日本三菱制药公司研究开发.2001年6月在日本首次上市.MCI-186作为自由基捕获剂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刺激前列环素的生成,减少炎性反应介质白细胞三烯的生成,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

    作者:金莲花;朴金花;孙景辉;魏永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产褥期急性阑尾炎16例延误诊治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产褥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6例产褥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均获得切口甲级愈合,无并发症.结论 产褥期应警惕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尤其对不典型腹痛伴发热的患者.产褥期急性阑尾炎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是延误诊治,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辅以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

    作者:许文顺;白云升;邹云东;江华;郭中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医学名词中常见不规范用词对照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