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年12期文献
  • 不同术后镇痛方法对胸外科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术后镇痛方法 对胸外科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5~65岁行肺癌根治术或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Ⅰ组,20例)和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E组,20例),术后分别行PCLA和PCEA48h.Ⅰ组药物配伍:舒芬太尼1μg/ml和托烷司琼0.05 mg/ml,背景剂量2 ml/h,自控镇痛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E组在麻醉诱导前于T4-5间隙行硬膜外置管,注射0.33%罗哌卡因6 ml后行PCEA,药物配伍:罗哌卡因2 mg/ml.术后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后2h、1 d、3 d、7 d测定患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IL)-2浓度,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水平.结果 术后2 h I组VAS镇痛评分为(1.8±0.3)分,与E组的(1.8±0.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 E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均较Ⅰ组降低(P<0.05);术后2 h、1 d、3 d、7 dE组的皮质醇浓度低于Ⅰ组(P<0.05),IL-2浓度、NK细胞水平、CIK细胞水平均高于Ⅰ组(P<0.05).结论 术后PCEA可增强胸外科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效果优于术后PCIA.

    作者:杨现会;董铁立;李静;吕淼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变化,证实血清总胆红素(TBil)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 126例日龄2~7 d新生儿分为三组:高胆甲组(205μmol/L关键词:婴儿新生8-异-前列腺素F2α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作者:黄健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70岁以上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70岁以上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利妥昔单抗单药或分别联合CHOP、氟达拉滨治疗8例70岁以上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结果 完全缓解7例,1例未能进行全面疗效评价但病情好转.仅1例出现急性黄疸性肝炎,其他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利妥昔单抗对70岁以上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许昕历;朱志刚;刘丽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给予行CAPD的3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口服厄贝沙坦,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2、3个月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流治疗前血清hs-cRP、IL-6水平分别为(5.24±2.70)mg/L、(10.31±1.78)ng/L,与治疗后2、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84±1.68)mg/L、(9.27±1.37)ng/L与(1.38±0.67)mg/L、(7.15±1.02)ng/L](P<0.05或<0.01),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色服用厄贝沙坦有减轻腹膜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服药时间延长愈加明显.

    作者:李芳;王文;冯秉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对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方法 读选择经Auto set自动睡眠监测仪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80例,于CPAP治疗前以SAA特异性单克隆ELUSA法测定其SAA浓度.并于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睡眠呼吸监测和SAA浓度检测.结果 OSAHS患者治疗3个月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显著降低为(5.4±1.7)次/h,睡眠时低脉搏血氧饱合度显著增高为0.873±0.052(P<0.01).OSAHS患者治疗3个月后SA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9.07±3.43)ng/L比(29.54±5.31)ng/L](P<0.01).结论 CPAP治疗可能通过改善OSAHS患者SAA水平异常,降低OSAH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作者:范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对131I治疗后Graves眼病转归的影响

    目的 观察102例伴有突眼的Graves眼病患者131I治疗后的疗效,探讨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DP,云克)对131I治疗后Graves眼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102例Graves眼病患者随机分成云克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6例,全部病例均按照常规程序接受131I治疗.治疗结束后6个月门诊随访疗效.结果 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痊愈及好转的患者中,云克治疗组64.3%(27/42)的患者Graves眼病得到缓解;即使131I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低),云克治疗组Graves眼病的总有效率仍高达66.7%(8/12),与对照组(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云克治疗可作为合并有Graves眼病的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提高131I治疗后Graves眼病的缓解率,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甲低发生时加重突眼.

    作者:王任飞;谭建;张桂芝;龙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新生儿血糖和三酰甘油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新生儿血糖和三酰甘油浓度,评价能量代谢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出生的健康新生儿68例,30周<胎龄<42周,无合并症,其中早产儿38例(早产儿组),足月儿30例(足月儿组).生后30min内测随机血糖1次,以后每隔4 h测1次,同时在生后24 h内取股静脉血2 ml,检测血糖和二三酰甘油浓度.结果 早产儿组三酰甘油浓度[(0.51±0.28)mmol/L]显著低于足月儿组[(0.84±0.4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0,P=0.000);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血糖比较[(2.94±1.27)mmol/L比(3.24±1.0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4,P=0.310).早产儿组低血糖发生率(21.1%,48/228)明显高于足月儿组(10.0%,18/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68,P<0.05).三酰甘油浓度与胎龄及体重呈正相关(r=0.543、0.319,t=5.253、2.734,P均<0.05),血糖与胎龄及体重无相关关系,与三酰甘油浓度亦无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新生儿能够较好地维持血糖.三酰甘油浓度与胎龄或体重呈正相关.早产儿三酰甘油浓度低,易发生低血糖,应及早补充脂肪.

    作者:高彬昌;薛咏梅;刘晓萍;冯金环;栾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盆腔恶性肿瘤致输尿管下段梗阻51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盆腔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下段梗阻的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盆腔恶性肿瘤致输尿管下段梗阻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17例行开放手术,其中切除原发病灶并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3例,输尿管-膀胱吻合术9例,5例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19例经尿道膀胱镜下(11例)或输尿管镜下(8例)留置双J管(单侧11例,双侧8例);15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放置单J管.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21个月.腹部X线平片未发现J管移位.术后3个月,静脉尿路造影或超声检查提示39例(76.5%)肾积水消失,12例(23.5%)肾积水减轻、肾功能改善.输尿管端端吻合口和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无狭窄.结论 盆腔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病情复杂,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引流尿液,能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忠;严春寅;黄玉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用于合并心动过速患者麻醉前用药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托宁)作为术前合并心动过速患者麻醉前用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心率(HR)大于90次/min,ASA分级Ⅰ~Ⅱ级的行中上腹部全身麻醉手术的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东莨菪碱组(D组)40例和长托宁组(C组)40例,于入手术室前30min分别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3 mg和长托宁1.0 mg,并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20 min(T1)及30 min(T2)、麻醉诱导后(T3)、气管插管后5 min(T4)、切皮(T5)、术中探查(切除脏器时)(T6)及手术结束时(T7)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的变化.结果 C组HR在T2[(101±16)次/min]和T5[(99±12)次/min]均明显低于T0[(110±19)次/min](P<0.05),D组HR在T1[(116±19)次/min]、T2[(119±18)次/min]、T3[(120±10)次/min]及T4[(122±11)次/min]均明显高于T0[(109±17)次/min](P<0.05);且D组HR在T2、T3和T4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长托宁可用于术前合并心动过速患者的麻醉前用药.

    作者:王世民;张长满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两种压抑疗法治疗学龄期儿童单眼弱视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远视镜过矫和阿托品散瞳两种压抑疗法治疗学龄期儿童单眼弱视的效果.方法 观察年龄在7~12岁不同类型的单眼弱视患儿167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远视镜过矫和阿托品散瞳方法 抑制正常眼的视力.同时对弱视眼进行综合训练,随访3年.结果 采用远视镜过矫和阿托品散瞳两种疗法有效率分别为90.7%(78/86)和91.4%(7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学龄期单眼弱视儿童,可以采用远视镜过矫的方式抑制正常眼的视力,其效果等同于阿托品散瞳的压抑疗法.

    作者:周爱娟;黄小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肾损伤9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的起病情况、致病原因、影响因素及预后情况等,掌握其临床特点,为明确诊断、及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91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变程度以及治疗和预后等.结果 有慢性肾脏病基础急性加重30例(33.0%):病因中肾性因素53例(58.2%);本组病死率9.9%(9/91),9例死亡患者中年龄>60岁者6例.结论 急性肾损伤合并多脏器衰竭及高龄者病变程度较重,预后较差;感染和药物是主要致病原因.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

    作者:姜书宁;赵久阳;张怡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和比较靶控输注麻醉和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 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全身麻醉诱导相同.均为依托咪酯0.3mg,l(g、芬太尼2~3μ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氯琥珀胆碱2 mg/kg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试验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起始浓度1μg/ml)和雷米芬太尼(4~6 ng/ml);对照组采用吸入异氟醚(1.5%~2.5%)和笑气(N2O和氧气各1L/min).术中通过调节异氟烷浓度及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维持平均动脉压、心率在基础值±20%范围内.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3.3%(10/30),对照组为63.3%(19/30),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可明显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并降低发生率.

    作者:李志刚;李晓强;张丽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通气策略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行传统的通气策略: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rCO2)为34.5~45.0miHg(1 mm Hg=0.133 kPa),pH值为7.35~7.45;试验组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通气策略:P<,ErCO2为49.5~60.0mmHg,pH>7.20.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1 h(T1)、手术3 h(T2)、术毕(T3)四个时间点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 T2、T3时间点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8、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96.732±3.173)μg/L和(107.767±3.654)μg/L、(0.273±0.009)ng/L和(0.287±0.008)ng/L、(1.443±0.086)μg/L和(1.614±0.107)μg/L]与试验组[(91.771±4.332)μg/L和(97.682±4.998)μg/L、(0.231±0.008)ng/L和(0.241±0.006)ng/L、(1.268±0.066)μg/L和(1.428±0.058)μg/L]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或<0.01),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心率都保持相对稳定.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麻醉中,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通气策略能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通气策略.

    作者:陈雷;陶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CD133、CD9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90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取93例原发性肝癌和10例正常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CD133和CD90表达.结果 93例肝癌组织中,71例(76.3%)CD133表达阳性,阳性细胞百分数为(6.4±3.3)%,64例(68.8%)CD90表达阳性,阳性细胞百分数为(4.3±3.9)%,10例正常肝组织中未见CD133和CD90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TNM分期Ⅲ~Ⅳ期患者CD133和CD90阳性细胞百分数[(8.1±3.7)%,(5.7±4.2)%]显著高于Ⅰ~Ⅱ期[(4.1±2.3)%,(2.3±1.9)%](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随病理组织学分级级别增高,CD133和CD90的表达增多(P<0.05);CD133与CD9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2,P<0.01).结论 肝癌组织中存在CD133和CD90阳性肝癌干细胞,其表达量与肝癌TNM分期和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

    作者:张华;高志红;许田英;朱建凤;文家斌;张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小儿先天性睫毛后倾的预后及深部固定术的疗效

    先天性睫毛后倾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及儿童,多为双眼同时发病.一般为双下睑,尤其以下睑内侧为常见.部分可随年龄的增长自然痊愈,多数不能自愈而加重.如长期后倾而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致角膜炎、结膜炎、角膜溃疡、角膜血管翳形成而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等.目前对严重病例主要通过手术治疗.现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7年收治41例先天性睫毛后倾病例,观察小儿先天性睫毛后倾是否有自愈倾向及深部固定术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英芙;杨林红;孙俊梅;李家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POEMS综合征伴肾功能减退一例

    POEMS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的多系统疾病,是以多发性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脏器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异常(endoerinopathy)、单克隆γ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和皮肤改变(skin changes)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POEMS综合征伴肾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俞志满;董兴刚;冯健;过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紧急状况处理三例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的快节奏,更多患者愿意接受舒适且恢复较快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来治疗近视眼.因为LASIK术后角膜的愈合是相对较稳定的[1],所以术中制作带蒂板层角膜瓣的成功与否就显得尤为关键.我们对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制瓣过程中出现紧急状况的3例患者的处理予以介绍.

    作者:冯瀚潮;石英;高松;林禄;朱兰英;韩素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狼疮性肾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器官损害,有1/4~2/3患者可出现狼疮性肾炎,已成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类型之一.近40年来,由于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CTX)的应用,SLE患者生存率和狼疮性肾炎肾存活率(病情未进展到需透析)均明显提高,1950年报道SLE患者5年生存率几乎为0,而在1990年报道5年生存率为83%~92%,10年生存率为74%~84%,1992年报道5年生存率已经达80%.

    作者:黄云剑;王梓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首次由Abrikosoff在1926年报道.GCT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神经鞘雪旺细胞的肿瘤.尽管这种肿瘤的病因学和组织发生并不完全清楚,但是仍然具有特征性.为了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现对其作一综述.

    作者:赵建华;王菲;盖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十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0例原发性输卵管癌误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术前全部误诊,误诊为卵巢良性肿瘤5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肌瘤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子宫腺肌病1例、卵巢癌1例.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困难,明确诊断大多依赖术后病理,提高该病术前诊断率,关键是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

    作者:余瑛;申金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