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巨大儿在婴儿期发生单纯性肥胖症的情况,以便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管辖社区2002-2007年出生的巨大儿79例与出生体重正常儿643例在婴儿期发生单纯性肥胖症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巨大儿在婴儿期身长、体重都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均值加上2个标准差者有22例(27.8%);发生单纯性肥胖症21例(26.6%),与出生体重正常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巨大儿在婴儿期身长、体重超标,易发生单纯性肥胖症,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干预,应从减少出生巨大儿,降低婴儿期肥胖开始.
作者:马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检测神经营养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评价TrkB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卵巢异位内膜、盆腔腹膜异位内膜和深部浸润结节异位内膜组织(异位内膜组,17例)及子宫在位内膜(在位内膜组,9例,其中4例为增殖期内膜、5例为分泌期内膜);对照组(9例)为因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病变或浆膜下肌瘤等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其中增殖期内膜4例,分泌期内膜5例.RT-PCR技术检测TrkB mRNA的表达量,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rkB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1)对照组内膜组织(增殖期和分泌期)以及在位内膜组(增殖期)不存在TrkB mRNA的表达;在位内膜组(分泌期)和异位内膜组TrkB mRNA的表达分别为(23.51±0.51)%、(35.29±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rkB蛋白的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在位内膜组(分泌期)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TrkB前体蛋白)、异位内膜组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部分细胞膜(全长TrkB蛋白);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位内膜组(分泌期)和异位内膜组TrkB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12±0.02)%和(0.37±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营养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在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不表达,于在位内膜组(分泌期)和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结论 神经营养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的表达与内异症的发病有关.
作者:王丹丹;湛丽;于晓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治疗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42例,其中腹腔镜组67例,宫腹腔镜联合组75例,比较两组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及宫内妊娠率.结果 输卵管再通率及宫内妊娠率腹腔镜组为70.18%(80/114)、25.37%(17/67),宫腹腔镜联合组为86.30%(126/146)、44.00%(3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输卵管间质部和远端阻塞者,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首选方法.
作者:金苏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盆腔外EM患者60例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60例盆腔外EM中腹壁切口EM 35例;会阴切口 EM 13例;宫颈、阴道壁EM 8例;肛周EM 2例;脐部EM 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加孕三烯酮2.5 mg口服,每周2次,持续3个月.5例复发经再次手术加孕三烯酮口服后治愈.总治愈率100%.结论 EM好发于有经阴道手术史的患者,符合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但不能解释某些手术后未发生EM的现象.医源性EM的高发病率,值得广大妇产科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吕美丽;夏利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镇静方法在小儿骶管麻醉术中镇静的优缺点,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方法 选择48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骶管麻醉下行腹股沟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氟芬合剂对照组(Ⅰ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丙泊酚(异丙酚)组(P组),每组各16例.Ⅰ组:氟芬合剂(氟哌啶0.1 mg/kg、芬太尼2μg/kg);M组:静脉泵注咪达唑仑1.5~2.0μg/(kg·min);P组:静脉泵注异丙酚25~75μg/(kg·min).每组患儿术中镇静评分在2~4分.结果 麻醉开始后5 min内Ⅰ组有9例(56.2%)SpO.结论 降至0.95以下,其中2例(12.5%)降至0.90以下,低氧发生率与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有4例(25.0%)镇静过深,6例(37.5%)开始镇静不全,与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躁动发生率(43.8%,7/16)明显高于P组(0)(P<0.05).结论 持续静脉泵注咪达唑仑或异丙酚是小儿骶管麻醉术中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
作者:苏立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探讨NSE和HIE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HIE患儿24例(HIE组),其中轻度5例,中度8例,重度1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发病后1、3、7 d血清NSE水平,并与24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比较.结果 HIE组血清NSE水平于发病后1、3、7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11±1.10)、(37.50±4.96)、(33.42±0.73)ng/L比(31.48±3.27)ng/L](P<0.05),以发病后3 d升高尤著,此后呈降低趋势.重度HIE患儿发病后3 d血清NSE水平高于轻、中度HIE患儿,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19,P<0.05).结论 NSE参与了HIE的发病机制.HIE的程度越重,血清NSE升高越明显.血清NSE水平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预示作用.
作者:孙琳;冯海军;李亚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三磷酸腺苷(ATP)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TP组18例和普罗帕酮组21例,在动态心电监护下分别静脉注射ATP和普罗帕酮.结果 ATP组转复有效率为83.3%(15/18);普罗帕酮组转复有效率为81.0%(17/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组从用药到PSVT终止时间为(19.7±7.1)s,显著短于普罗帕酮组的(486.0±242.0)s,ATP组与普罗帕酮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胸闷为主要症状,普罗帕酮组2例因胸闷终止治疗.结论 ATP-与普罗帕酮相比,疗效相似,但ATP起效快,价格低廉,不良反应轻微且消失较快,可以作为基层医院治疗PSVT的首选药物.
作者:侯建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踝臂指数(ABI)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40例,其中未合并MS者74例(无MS组),合并MS者66例(Ms组),评估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测定其ABI及心功能.结果 MS组ABI为0.90±0.32,无MS组为1.03±0.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MS组ABI≤0.9者比率高于无MS组[43.9%(29/66)比27.0%(2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在MS组中,ABI≤0.9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ABI>0.9者[86.3%(25/29)比37.8%(14/37),P=0.000];ABI≤0.9者心功能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MS患者,其ABI较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加严重,心功能降低更加明显,应进行强化治疗.
作者:龙飞;江珊;杨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卵泡监测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 对68例不孕症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有成熟卵泡36例,未成熟卵泡25例,未见卵泡7例.经治疗及指导性生活后成功受孕45例,占66.2%.结论 经阴道超声能直接观察卵泡生长、成熟及排卵的特征,对指导妇科医师治疗不孕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惠芳;史妙丽;黄芳;赵相军;刘文敏;何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鼻内镜下Ⅰ期泪囊鼻腔造瘘治疗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的效果.方法 对7例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的患者在急性期行经鼻内镜的泪囊鼻腔造瘘术,观察术后炎性反应变化、泪道通畅、造瘘口愈合及溢泪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3 d疼痛症状消失,7d红肿消退,术后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随访7~16个月,6例患者泪道冲洗通畅,1例患者有溢泪但无脓,冲洗有阻力,鼻内镜检查6例泪道通畅患者造瘘口光滑,1例溢泪患者造瘘口狭窄,呈缝隙状.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术可用于治疗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避免因在炎性反应的皮肤上切口而导致感染加重的风险,造瘘更直观,创伤小,术后反应轻且能获得良好的泪道通畅率.
作者:蒋能;吴文灿;周一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和鼻内镜手术的随访结果.结果 21例真菌球性鼻窦炎中,临床表现为鼻痛8例(38%),头痛或眼痛7例(33%),涕中带血13例(62%).21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1例上颌窦病变复发,其余恢复良好.结论 涕中带血和鼻痛、头痛是真菌球性鼻窦炎常见的临床症状,CT扫描是诊断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主要影像学方法.鼻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和效果好的优点,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金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不同治疗剂量的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炎性介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83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依血液滤过治疗剂量随机分为A组28例[60ml/(kg·h)]、B组28例[80ml/(kg·h)]、C组27例[100ml/(kg·h)],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10 h患者血浆中TNF-α、IL-1、IL-8的水平,同时观察每个时间点的APACHE Ⅲ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APACHE Ⅲ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TNF-α、IL-1、IL-8水平均逐渐降低,其中TNF-α、IL-1、IL-8在治疗后2、4、6 h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8、10 h,TNF-α、IL-1、IL-8水平均有轻度上升,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三组各时间点血浆TNF-α、IL-1、IL-8水平呈现随血液滤过治疗剂量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其中C组炎性介质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炎性介质水平和APACHEⅢ评分,随着高容量治疗的剂量增加血浆炎性介质水平降低明显.
作者:黎清标;佟琳;蔡施霞;胡桂芳;曾庆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椎管内麻醉中,静脉和硬膜外应用小剂量的咪达唑仑及芬太尼对镇静遗忘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择期下肢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静脉给咪达唑仑0.05 mg/kg加芬太尼2μg/kg,B组硬膜外给咪达唑仑0.05 mg/kg加芬太尼2μg/kg.予Ramsay改良分级法行镇静程度分级.采用术后询问患者对术中回忆情况判断其有无遗忘.术中睫毛反射消失亦判断为遗忘.结果 注药后1 min A组17例达Ⅰ级,B组无一例达Ⅰ级;注药后30~45min两组镇静程度基本相同;注药后60minA组5例达Ⅱ级,B组9例达Ⅱ级.A组给药前后血压下降较B组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脉率变化不大.除1例外.两组病例SpO2均在安全范围.A组8例(40%),B组仅2例(10%)能够遗忘术中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伍用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与应用于静脉具有相似的镇静效果,但遗忘效果差于静脉应用.
作者:刘凤梅;朱芳;张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4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狭窄程度由术前(72.3±8.6)%下降到术后(11.6±7.2)%.所有患者在1周内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改善.随访3个月至1年,无一例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5例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未发现支架移位.结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耿煜;刘利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在采取生活方式指导及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达英-35)和二甲双胍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应用小剂量泼尼松对于降低雄激素的效果,以及对排卵率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将168例PCO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5 mg/d泼尼松(研究组)或安慰剂(对照组)12周,所有患者均接受生活方式指导及达英-35治疗和二甲双胍(500 mg/次,3次/d)治疗,随后结合氯米芬促排卵治疗.主要检测指标: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和月经模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DHEA-S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熟卵泡发育率[95.2%(59/62)比68.5%(50/73)]、排卵率[80.6%(50/62)比53.4%(39/73)]、妊娠率[64.5%(40/62)比45.2%(33/73)]均升高.结论 在采取生活方式指导及达英-35和二甲双胍治疗的PCOS患者中使用小剂量泼尼松能更有效降低雄激素水平,并增加患者的妊娠率和排卵率.
作者:茹朝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从而探讨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在S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因SAP住院的患者,其中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35例(NENE组),并选择同期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TPN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前、治疗后4周免疫功能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均有改善,但NENE组的血红蛋白升高和空腹血糖的下降较TPN组更为明显(P<0.05).而免疫功能测定表明治疗后NENE组IgA、CD4/CD8明显高于TPN组(P<0.05).而并发症方面,NENE组发生率明显低于TPN组(P<0.05).此外,NENE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TPN组[分别为(38.46±20.08)d比(57.75±26.69)d与(60716.24±42 357.35)元比(93 852.70±76493.62)元](P<0.01);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患者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显著减少各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其价值更优于TPN.
作者:来丽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IUD)是计划生育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一项手术.由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低落,生殖器官出现萎缩.绝经后子宫萎缩变小,使宫内IUD错位、嵌顿,给取器术带来很大的难度,且取器时易发生疼痛、取器损伤等并发症.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取器造成机械性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配伍2%盐酸利多卡因用于96例绝经后患者取IUD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程丽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特点,对于指导临床诊治工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07年治疗的60岁以上肺结核患者522例(老年组),平均年龄(67.3±6.4)岁,其中男390例,女132例.随机抽取同期18~45岁肺结核600例作为对照(青年组),平均年龄(31.3±11.6)岁,其中男450例,女150例.两组性别构成、诊断标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月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患者女,6岁.因步态异常2年入院.幼儿时有臀部反复肌肉注射史.入院查体:右臀部略小于左侧,触觉硬,未触及明显肿块.右髋关节呈轻度外展外旋位.髋关节屈伸时有弹响及弹跳感.右腿交叉试验阳性.右髋Ober征阳性.术前诊断:臀肌筋膜挛缩症.住院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右臀中肌中可见长约6.0 cm、宽约2.5 cm灰白色肿物,呈带状.质硬,与周围肌肉组织无明显界线.予以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报告:硬纤维瘤.术后步态明显改善,术后3年无复发.
作者:张连德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中,影响女性能否成功妊娠的两个重要环节是胚胎的质量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随着控制性超促排卵、IVF和胚胎培养等方面的改进,胚胎数量、质量已逐渐得到优化,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尚未得到平行发展,致使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决定IVF-ET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特定阶段,其受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人类能接受胚胎种植的内膜环境只存在于某一特定时期,即种植窗,一般是排卵后5~7 d.IVF-ET着床失败的病例中南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原因导致的约占2/3[1].
作者:路鸿艳;黄雨恢;崔艳国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