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保守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开腹或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和达那唑组,每组各47例,两组分别采用米非司酮和达那唑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痛经、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盆腔触痛、后陷凹结节、子宫活动受限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各症状和体征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阴道的异常出血、体重增加、转氨酶升高及皮肤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10.64%(5/47)、12.77%(6/47)、8.51%(4/47)、6.38%(3/47)]显著低于达那唑组[分别为53.19%(25/47)、80.85%(38/47)、42.55%(20/47)、34.04%(1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与达那唑均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但米非司酮的安全性优于达那唑.
作者:左中兰;宣荣荣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总结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术后肺不张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术3493例其中发生肺不张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积极治疗,肺不张的发生率大大下降,由0.34%(8/2321)下降至0.09%(1/1172).9例肺不张患者中6例经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肺复张,3例经拍背、辅助排痰及祛痰药物治疗后肺复张.结论 肺不张的预防应包括:(1)患者应尽早戒烟.(2)术中插管动作要轻柔,位置要可靠,要充分吸痰.(3)术毕,尽量吸尽痰液,而且要充分膨肺.(4)术后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叩背,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张本发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对膝关节伸直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15例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依据镜下表现行膝关节清理、髁间窝扩大成形术、胫骨骨赘摘除术、游离体摘除术.结果 手术治疗115例(120膝),术后96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术前平均Lysholm评分为(55.12±4.37)分(31~75分),术后6个月平均Lysholm评分为(82.37±1.23)分(70~100分),关节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对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同时可处理相关问题,术后恢复良好,较切开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朱云峰;郝烨;唐欣;何京生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评估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25例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应用改良的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25例患者获得1~3年的随访.根据改良的AOFAS中足评分评定,优7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76.0%(19/25).结论 解剖复位螺钉内固定可使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得到有效固定,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慧;郑元波;王大风;游逸丰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透析治疗严重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对其进行早期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治愈27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3.57%(1/28).血液透析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逐渐降低,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趋于正常.对存活者随访3个月,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无一例转为慢性肾衰竭.结论 早期血液透析是治疗严重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玉梅;陈秀云;朱伟丽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伴重度肺动脉高压(PH)体外循环(CPB)术后的拔管时机.方法 对行CPB手术的40例CHD伴重度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是否>24h,分为早期拔管组(19例)和延迟拔管组(21例),比较两组影响拔管的围手术期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延迟拔管(机械通气时间≥72 h)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撤机后肺循环与体循环收缩压比值(Pp/Ps)、CPB时间、CPB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术后早期缺氧发作(OR=0.022,95%CI0.001~0.580)和严重低氧血症(OR=0.031,95%CI0.002~0.568)是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HD伴重度PH患者若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撤机后Pp/Ps>0.5、CPB时间>90 min或CPB温度<32℃,可考虑延迟拔管.对术后早期有缺氧发作或严重低氧血症者,宜延迟拔管并加强心功能和肺动脉压监测;对无上述情况且术后心肺功能稳定者可考虑早期拔管.
作者:张文波;唐白云;孙培吾;殷胜利;王治平;张希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新型微创剥脱器与传统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将大隐静脉曲张9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2例采用新型微创剥脱器进行手术,B组46例则行传统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术后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61.4±17.5)min,出血量(23.3±15.4)ml,住院时间(4.6±1.7)d,手术费用(5345.0±1024.6)元,均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72.5±18.6)min、(98.4±45.1)ml、(7.8±3.4)d和(6028.6±1032.8)元](P<0.01).A组术后2例剧烈疼痛,3例皮下淤血小腿局部血肿,1例患肢小腿麻木,明显优于B组[分别为5、6、3例](P<0.05).结论 采用新型微创剥脱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要明显优于传统术式.
作者:薛立峰;郑学智;王超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对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至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6具(共12侧)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体头颅标本,模拟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 通过调整头位和显微镜角度,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显露同侧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后组颅神经、脑桥腹外侧面、小脑半球外侧面、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结论 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符合微创原则,可良好显露岩斜区重要解剖结构.
作者:吴臣义;龚坚;黄武;刘科峰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VC-RI)的病原菌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急诊ICU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并符合CVC-RI诊断标准,细菌学检查均阳性的10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CVC-RI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37.9%,39/103)和革兰阴性菌(42.7%,44/103)发生感染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C-RI与使用导管腔数、置管时间、置管部位有关.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比例低.结论 应尽量选择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控制置管时间和导管腔数,注意监测病原菌菌谱的变化.预防重点是避免导管腔内外的污染.
作者:梁名吉;李润玖;张彧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85例行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及随访术后修复情况.结果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手术时间2~10 min,出血量2~10ml,无继发感染及宫颈粘连.成功率为98.4%(182/185),3个月后宫颈修复光滑,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治疗早期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春玉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84例患者,其中采用传统开放手术36例(开放手术组),采用后腹腔镜手术48例(后腹腔镜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后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问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或<0.01).后腹腔镜组术中发生肾静脉分支损伤1例,术后发生皮下气肿5例、血尿4例.开放手术组术中发生肾静脉损伤1例,术后发生血尿9例、乳糜漏1例、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延迟愈合4例.开放手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腹腔镜组(X2=4.27,P<0.05).术后随访3~78个月,后腹腔镜组未见复发,开放手术组术后3例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近期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淋巴管结扎彻底、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以及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乳糜尿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吕文辉;林礼彰 刊期: 2009年第36期
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对146例大肠息肉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46例患者,男90例,女56例;年龄6~75岁,病程6个月至3年.症状表现为血便及黏液血便,腹胀、腹痛,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
作者:饶官华;邹尤宝;韦树理 刊期: 2009年第36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好发于2岁以内尤其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临床表现以喘憋为特征,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导致死亡.该病大多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占50%~80%[1],其次为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对症处理,疗效不理想.我科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用普米克令舒和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联合口服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72例患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皋理;张军;徐春华 刊期: 2009年第36期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 of the lung,CCAM)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1998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科收治17例CCAM患儿,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辛;吴骏;洪伟 刊期: 2009年第36期
我院2003-2008年共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56例,现分析其临床特点.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56例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6±2.4)岁.孕1~3个月18例(32.1%),孕4~7个月31例(55.4%),孕8~9个月7例(12.5%).发病至就诊时间为5~72 h,平均(28±4)h.
作者:王晓非 刊期: 2009年第36期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一种以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和猝死为特征的遗传相关性疾病.此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居多.国外有报道在年轻人群中近20%的猝死是ARVC引起的[1].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6例ARVC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黄劼;李忠;曹伟中 刊期: 2009年第36期
腰椎滑脱症相当常见,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4%~6%,而国内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统计,一般认为在5%左右,而其中需要手术者又占5%,可见数量之大.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腰椎滑脱症55例患者,其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加植骨融合治疗4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学兵 刊期: 2009年第36期
雷贝拉唑是一种新型的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PPI),它具有起效迅速、非肝酶代谢、作用强而持久等优点,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疗效较好.为进一步了解雷贝拉唑对上消化道疾病的另一重要致病因子--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我们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劳有益 刊期: 2009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