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16期文献
  •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8例.按照贯序法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53例)、缬沙坦组(53例)和联合组(52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检测三组患者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并进行偶测血压(OBP)和动态血压(ABP)监测.结果 联合组患者OBP、ABP监测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84.62%(44,52)、86.54%(45/52)]和总有效率[均为96.15%(50/52)]均明显高于卡维地洛组和缬沙坦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UAER、BUN、SCr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明显低于卡维地洛组和缬沙坦组治疗后水平(P<0.05).联合组出现咳嗽3例,头晕3例;卡维地洛组分别有2例、3例;缬沙坦组分别有3例、2例;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卡维地洛或缬沙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积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ONFH)的影响因素及可能机制.方法 追踪随访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接受Allo-HSCT的102例白血病患者,在术后2年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ONFH的发生情况,并统计患者从初诊到术后2年内甲泼尼龙(MP)的用量.对既发生了急性GvHD(aGvHD)又发生了慢性GvHD(cGvHD)的患者,在MP用量不同阶段定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外周血中破骨细胞分化指标可溶性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的配体(sRANKL)的水平以及破骨细胞代谢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与Ⅰ型胶原蛋白羧基末端交联肽(CTP-Ⅰ)的水平,并分析Allo-HSCT术后ONFH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Allo-HSCT术后2年内,共有7例白血病患者发生了ONFH,发生率为6.9%(7/102),ONFH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白血病类型和供者类型无关;ONFH均发生在既有aGvHD又有cGvHD的患者中,ONFH发生率可达21.9%(7/32),明显高于无GvHD、单纯aGvHD和单纯cGvHD患者(P<0.05);在既有aGvHD又有cGvHD的患者中,ONFH阳性患者MP用量(232.7±28.6)mg/kg,明显高于ONFH阴性患者的(115.1 ±16.9)mg/kg(P<0.05).ONFH发生时,患者血浆中sRANKL、TRAP-5b和CTP-Ⅰ的水平明显高于预处理前和术后28 d(P<0.05),且以上指标与MP用量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97、0.664和0.682,P值均<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Allo-HSCT术后,ONFH的发生与抗GvHD治疗过程中MP用量有关,MP可通过引起患者体内破骨细胞分化及代谢水平增加,导致ONFH的发生.

    作者:许多荣;许辉茹;李娟;李庆山;邹外一;黄珊;杨茂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骨化三醇冲击联合树脂吸附治疗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冲击联合树脂吸附治疗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 将32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化三醇冲击组(CP组)12例、骨化三醇冲击联合树脂吸附组(CP+RA组)10例和树脂吸附组(RA组)1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测定血清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素(iPTH)、白蛋白、尿素、肌酐和血红蛋白.每半个月测定血钙、磷.结果 每次树脂吸附后较吸附前iPTH明显下降(P<0.05).CP+RA组治疗后2个月iPT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3个月,CP+RA组iPTH水平为(598.50±317.45)ne/L,明显低于CP组的(1008.67±436.85)ng/L和RA组的(1464.60±411.27)ng/L (P<0.05).结论 骨化三醇冲击联合树脂吸附能有效降低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iPTH水平.

    作者:于长青;林洪丽;陈宏;谢华;方明;生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35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内镜下特征,探讨FA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FA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内镜检查等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28例(80.O%)有家族史;临床表现以腹泻为多见,占74.3%(26/35);直肠及左半结肠腺瘤性息肉分布密集,直肠腺瘤癌变率高.结论 FA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大肠内发现成百上千枚腺瘤性息肉进行诊断,肠外表现有助于诊断,结肠镜检查是安全可靠的早期诊断手段.

    作者:曲卫;殷玉峰;杨芳;刘金贤;鞠辉;张海燕;王太平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评估其对MHD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择透析龄≥3个月的MHD患者86例,已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按照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患者治疗组(46例),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3次/周,同时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疗程6个月;患者对照组(40例),不用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游离肉碱(FC)和超声心动图以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另选择健康对照组40例.结果 治疗前,患者治疗组和患者对照组血清FFA、hs-CRP、IL-1β、IL-6、TNF-αβ、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FC、GSHPx、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组FFA、hs-CRP、IL-1β、IL-6、TNF-α、MD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FC、GSHPx、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组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P<0.05);患者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后患者治疗组与患者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可明显纠正MHD患者的高FFA血症和肉碱缺乏症以及微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左心室重塑.

    作者:邬碧波;张黎明;梅长林;唐琦;芦怡舟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DPHA)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0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69例DPHA与134例非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NDPH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细菌性肝脓肿多见于中年女性,多位于右肝,多为直径5~10 cm的单发脓肿.NDPHA患者腹痛症状较DPHA患者明显,低蛋白血症(<30g/L)、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DPHA患者(P<0.05).两者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DPHA患者和NDPHA患者分别以肝动脉、胆源性为主要感染途径.隐匿性肝脓肿感染途径在两者中所占比例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单用抗生素、脓肿穿刺排脓或穿刺置管引流、开腹手术等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HA患者住院时间>3周者比率明显高于NDPHA患者(P<0.05).结论 DPHA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不典型,且更容易合并并发症.及时控制血糖、早期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并适时脓肿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余蓓;姜锋;柯天秀;林芬;王芳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新生儿肺炎病原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负压抽吸患儿深部痰标本,采用常规培养法,分离菌株,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送检标本中痰培养阳性标本为28例,阳性率为28.00%.其中革兰阴性菌21例,占75.OO%,菌株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阳性菌5例,占17.86%,菌株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真菌感染2例,占7.14%,分别为白色念珠菌和酵母样菌.药敏试验结果为革兰阴性菌对氧氟沙星、红霉素等抗生素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唑林等较为敏感.结论 新生儿肺炎病原菌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应通过药敏分析采用针对各类病原菌较敏感的药物治疗新生儿肺炎.

    作者:赵丽珍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各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以及hs-CRP、Hcy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85例老年EH患者(EH组,其中1级37例,2级30例,3级18例)血清hs-cRP和血浆Hcy水平以及血压等指标.另选取同期18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血浆Hcy水平在EH组各级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各级EH组患者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水平在EH组1级患者中升高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H组2级和3级患者中显著升高(P<0.01),且EH组2级和3级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对照组和EH组1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r=0.809,P<0.01).结论 血清hs-CRP、血浆Hcy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老年EH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hs-CRP和Hcy水平变化提示二者之间可能相互调节、相互作用,共同参与EH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顾永群;薛河东;马甜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心电图(ECG)特征性改变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AHCM患者的ECG及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5例超声心动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尖部肥厚伴心尖部心腔狭小;ECG均有特征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V3~V6导联)巨大倒置的T波0.2~0.3mV或以上,以V3~V5导联为明显,并常伴左胸导联ST段压低0.05~0.40 mV,V3-V5导联R波振幅增高,均无异常Q波.结论 ECG特征性改变是AHCM的主要诊断依据.

    作者:赵玉香;黄伟剑;倪显达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的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07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EA、CA125、CA19-9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19-9水平与性别、年龄及肿瘤发生部位之间均无密切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19-9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随浸润程度加深及肿瘤的增大而增高.分化程度越低,CA125水平越高,而CEA、CA19-9水平与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胃癌患者血清中CA125、CEA、CA19-9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CA125与CA19-9相关系数为0.623(P<0.01),CA125与CEA相关系数为0.572(P<0.01),CA19-9与CEA相关系数为0.412(P<0.01).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19-9水平与胃癌病灶的大小、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显著相关,且血清中CA125、CEA、CA19-9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故术前检测血清中三者的水平能够为胃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何荣丽;赵建妹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DN组和非DN组,每组各43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N组餐后2 h血糖为(14.13±4.46)mmol/L,TG为(1.51±0.79)mmol/L,收缩压为(141.16±19.08)mm Hg(1 mm Hg=0.133 kPa),HbA1c为(7.55±2.09)%,均高于非DN组的(11.19±4.22)mmol/L、(1.20 ±0.53)mmol/L、(132.79±17.40)mm Hg、(6.65±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DN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餐后2 h血糖和TG.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DN与餐后2 h血糖和TC相关.

    作者:冯健;董兴刚;俞志满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一例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少见类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由Farcet等[1]1990年首次报道,目前的国内文献中仅见20余例报道,临床治疗经验有限,我院血液科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智;何学鹏;陈惠仁 刊期: 2010年第16期

  • 原发性小血管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小血管炎(primary small vessel vasculitis,PSV)是一组主要累及小血管(毛细血管、小静脉、微小动脉等),以血管壁坏死性炎性反应、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 granulomatosis,WG)、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necrotizing 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NCGN)[1],因其相当部分与ANCA关系密切,因而也称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

    作者:连希艳;黄胜华 刊期: 201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