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18期文献
  •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40例符合促宫颈成熟指征,同时无引产及用药禁忌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作为研究组,促宫颈成熟采用阴道后穹隆放置普贝生;40例同等条件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促宫颈成熟采用静脉滴注缩宫素.结果 研究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92.5%(37/40)、剖宫产率为27.5%(11/40)、引产时间为(23.1±5.3)h,对照组分别为22.5%(9/40)、57.5%(23/40)、(46.7±9.4)h,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两组羊水粪染率、新生儿体重、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贝生对产科促宫颈成熟和引产具有方便、省时、有效和成功率高的优点,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小婷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392例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住院的392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年龄≤45岁)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48.70%,112/230),其次是心源性脑栓塞(13.04%,30/230).青年出血性脑卒中主要的病因是高血压(39.51%,64/162),其次是颅内动脉瘤(14.81%,24/162)和脑血管畸形(10.49%,17/162).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40.31%,158/392)、吸烟(36.22%,142/392)、饮酒(33.93%,133/392)、脑卒中史(13.78%,54/392)、高脂血症(11.99%,47/392),其他有心脏病(9.69%,38/392)、脑卒中家族史(8.16%,32/392)、糖尿病(5.36%,21/392)等.对160例及110例患者分别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和抗心磷脂抗体测定,阳性率分别为39.38%(63/160)和3.64%(4/110).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心源性脑栓塞;青年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其次是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饮酒、脑卒中史、高脂血症,其他有心脏病、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作者:臧召霞;刘志强;尹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前列腺电切技法对穿孔的影响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手术过程及并发症情况,分析电切技法对穿孔的影响,提高TURP质量.方法 收集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行TU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00例.将所有电切动作分为4类:直切法、弧切法、滑切法、点切法.将穿孔并发症分为先兆穿孔、有覆盖的穿孔和游离穿孔.记录分析TURP过程中不同部位穿孔时的电切技法使用情况.结果 共发生穿孔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5.5%(11/200).其中膀胱颈部有覆盖的穿孔3例,使用直切法;中叶周围部先兆穿孔1例,使用弧切法;两侧叶周围部先兆穿孔4例,有覆盖的穿孔3例,均使用弧切法.结论 在适宜的位置使用适当的电切技法,有利于加快速度,减少并发症.弧切法应用广,也易造成穿孔,在修整腺窝部时应谨慎操作.滑切法不但可以加快手术速度,还可以减少穿孔,是有价值的电切技法.精湛的技术是避免腺窝部包膜穿孔的根本.

    作者:钱庆鹏;于广海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在诊治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 对5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观察术中输卵管通畅情况并与术前子官输卵管碘油造影结果比较;追踪观察术后患者受孕情况.结果 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病变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能提高术后输卵管通畅率(81.03%,47/58比25.86%,15/58,P<0.01)及受孕率(51.72%,30/58).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技术在不孕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海鸥;张李钱;瞿向东;林慧敏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67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构成分析

    目的 探讨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计算社会因素剖宫产构成比.结果 分娩产妇4474例,剖宫产1429例(31.94%),社会因素剖宫产670例,占同期剖宫产的46.89%.社会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产妇及家属方面,其中精神心理因素占36.42%(244/670)、分娩知识缺乏占29.70%(199/670)、经济发展占9.85%(66/670);医源性方面,其中回避医疗风险占18.81%(126/670)、阴道分娩技术限制占3.58%(24/670)、经济利益驱动占1.64%(11/670).结论 社会因素在剖宫产产妇中比例较高,通过介绍妊娠和分娩的知识,帮助孕妇选择恰当的分娩方案;推广适宜的产科新技术,提高产科质量;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张艳珍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新诊断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与心血管发病率

    目的 探讨新诊断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AHT)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与心血管事件(CVE)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18例年龄≥35岁、无心血管病史的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依从性被分为三个级别:高[治疗天数比率(PDC)≥80%]、中(PDC41%~79%)、低(PDC≤40%),观察依从性不同级别患者血压达标率和CVE发生率,以及血脂异常、血糖异常、肥胖和AHT联合治疗对AHT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218例患者中,依从性高、中、低患者血压达标率分别为80.95%(17/21)、56.67%(51/90)和35.51%(38/107);依从性高者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依从性中、低者(x2=4.2316,P<0.05;x2=14.7902,P<0.01),依从性中者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依从性低者(x2=8.8309,P<0.01).依从性高、中、低患者CVE发生率分别为14.29%(3/21)、24.44%(22/90)和33.64%(36/107),三者CV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164,P>0.05).依从性高者血糖异常比率显著高于依从性中、低者(P<0.05).结论 患者AHT治疗的依从性高有益于血压控制的达标率,在高血压患者中评价AHT的有益作用时,可能与患者对AHT治疗依从性高有关,显示了依从性的重要性.患者伴有血脂异常、肥胖和接受AHT联合治疗,特别是伴有血糖异常可能与患者对AHT治疗依从性高相关.

    作者:俞新萍;余献丹;南淼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多种类型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不同类型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38例43眼,经SLT治疗,随诊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眼压、眼部反应、视力、视野等改变.结果 激光治疗前平均眼压(27.7±4.7)mm Hg(1 mm Hg=0.133 kPa),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22.5±4.4)、(20.1±3.9)、(19.9±3.3)、(19.6±3.1)、(20.1±3.3)mm Hg,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膜充血及前房内少量浮游细胸均为一过性,1~3 d消失.结论 SLT治疗多种类型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长期疗效及重复治疗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鲁智莉;马翔;任厚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评价术后疗效.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21例不同类型的陈旧性髋臼骨折病例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功能恢复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5.00±2.07)个月.依据Matta功能评分法评定:优4例,良9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61.9%(13/21).结论 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慎重选择手术指征、恰当的手术入路、正确的复位固定方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提高陈旧性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台会平;张辉;刘杰;陈志信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肺功能及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功能及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慢性咳嗽患儿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及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其中CVA组(确诊为CVA的患儿)23例和对照组(其他慢性咳嗽患儿)20例.结果 CVA组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19例,对照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45,P<0.01);CVA组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阳性17例,对照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43,P<0.05);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与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404,P<0.01).结论 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对CVA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对CVA诊断有辅助作用;过敏原对肺功能有影响,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配合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有助于儿童CVA的早期诊断.

    作者:韩春霞;潘凯丽;刘海燕;张静静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流行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其在医院中的流行状况,指导临床及时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以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35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9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科室分布以ICU构成比高(81.3%,292/359),其次为呼吸内科(11.7%,42/359);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92.2%(331/359).医院内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极高,常表现为多重耐药性,体外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其他抗生素耐药率都在85%以上.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菌,并且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应引起临床尤其是ICU和呼吸内科病房的高度重视.

    作者:吴晨霞;毕丽丽;王红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24眼接受ICL植入术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比较其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眼压及透明晶状体性状的改变.结果 12例24眼术后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改善了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功能状况,术前眼压(14.26±2.13)mm Hg(1 mmHg=0.133 kPa),术后1年眼压(14.79±2.77)mm Hg(P>0.05),术后眼压稳定,术后ICL与透明晶状体存在裂隙,随访期间未见并发性白内障、慢性色素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手术效果确切,预测性好,安全性高.

    作者:卢苇;邵彦;贡雅洁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在诊断子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350例患者同时进行TCT和阴道镜子宫颈转化带多点活检,然后进行自身对照.结果 TCT诊断子宫颈病变发生率为83.1%(291/350),其中良性病变228例(65.1%),子宫颈上皮内病变78例(22.3%),与阴道镜病理活检符合率为83.3%(65/78).结论 TCT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配合阴道镜活检能及时发现子宫颈早期病变,是防止子宫颈癌发生的有力措施.

    作者:滕小玲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和微波热凝治疗活动性鼻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和微波热凝治疗活动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4例活动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波组和激光组,每组各82例,分别采用微波热凝和Nd:YAG激光治疗,比较观察两种方法对不同病因和不同部分活动性鼻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激光组治疗毛细血管扩张、黏膜糜烂和毛细血管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20/23)、83.3%(20/24)和82.9%(29/35),均明显高于微波组的60.7%(17/28)、55.2%(16/29)和60.0%(1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治疗鼻利特尔区和下鼻甲等鼻腔其余部位活动性出血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43/51)和83.9%(26/31),均明显高于微波组的57.1%(24/42)和60.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同病因、不同部位的活动性鼻出血,Nd:YAG激光的疗效优于微波热凝治疗.

    作者:胡炜光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子宫内膜癌中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在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7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6例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p-mTOR的表达情况.结果 p-mTOR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在增殖期子宫内膜中呈弱阳性表达或阴性表达,蛋白颗粒密度为2.36±0.76;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高表达,蛋白颗粒密度分别为6.21±1.19、15.82±2.64,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7,P<0.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不同组织学分级p-mTO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7,P<0.05),但不同病理分期p-mTO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TOR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罗军;赵卫华;张竣;李丽文;甘辉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联合反加疗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联合替勃龙(利维爱)或戊酸雌二醇(补佳乐)反加疗法用于中、重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行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的60例中、重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层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肌肉注射曲普瑞林(达菲林)3.75 mg,1次/4周,连续用6次,利维爱组和补佳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第3个月起分别加用利维爱和补佳乐.结果 利维爱组和补佳乐组添加相应药物4个月后低雌激素症状改善明显[利维爱组低雌激素症状发生率降为15%(3/20),补佳乐组降为20%(4/20),对照组仍为100%(20/20)](P<0.01).三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腰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佳乐组下降较利维爱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佳乐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利维爱组(P<0.05);利维爱组2例出现轻微乳房胀痛或不适感,补佳乐组7例出现轻微乳房胀痛或不适感、4例出现较明显乳房胀痛、2例有轻度乳腺增生,对照组6例乳腺腺体厚度变小、1例出现局灶纤维化.结论 GnRH联合利维爱或补佳乐反加疗法能减轻GnRH的不良反应而不影响其疗效.利维爱在改善类似绝经症状方面与补佳乐一样有效,在改善骨质疏松方面优于补佳乐,重要的是,利维爱不会刺激子宫内膜、乳腺增生,起到保护子宫内膜、乳腺的作用.

    作者:罗静;谭广萍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32例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8年2月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32例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18例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切口感染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组12个月治愈率100.0%(32/32),与对照组(94.4%,17/18)相近,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39.2±18.2)min]、术中出血量[(15.7±6.2)ml]及切口感染率(0)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1.5±20.7)min、(55.8±19.5)ml、16.7%(3/18)](P<0.05或<0.01).结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具有独特的优点,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以同时进行有效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毛康军;何王宇;万飞熊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56例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发病4.5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剂量为0.9 mg/kg,大剂量90 mg,将总剂量的10%团注,持续1min,将剩余的90%静脉滴注1 h.结果 治疗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数由7分降为4分(P=0.001);治疗后14d,NIHSS中位数为4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2);治疗后21d,有效率为42.9%(24/56);治疗后90d,改良Rankin评分临床转归良好21例(37.5%).死亡8例,病死率为14.3%(8/56).经头颅CT证实出血转化7例,其中3例为症状性出血转化,2例为死亡原因,症状性出血转化率为5.4%(3/56).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 h内的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并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于敏;张静波;孙威;李雪媛;杨颖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微波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7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波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泛昔洛韦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37例(观察组),并与单独使用泛昔洛韦的37例(对照Ⅰ组)和微波治疗的37例(对照Ⅱ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水疱干涸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另外,观察组的痊愈率为83.78%(31/37),总有效率为91.89%(34/37);对照Ⅰ组的痊愈率为48.65%(18/37),总有效率为75.68%(28/37);对照Ⅱ组的痊愈率为45.95%(17/37),总有效率为75.68%(28/37).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比较,观察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明显,简便可行,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明显减轻疼痛,缩短病程,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卢宏玲;孙玮杰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三种肺复张方法在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的肺复张方法用于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和负影响.方法 肺外源性ARDS患者44例,按照交叉设计的方法在不同时段分别应用控制性肺膨胀(SI)、呼气末正压递增(IP)、压力控制(PCV)三种肺复张方法,记录肺复张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复张后患者短时间内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都明显增加,IP法改善较SI、PCV两种方法更明显[肺复张后1h氧合指数:227±42比190±19、186±21;肺静态顺应性:(59.4±12.5)ml/cm H2O(1cm H2O=0.098 kPa)比(50.1±9.3)、(49.7±10.6)ml/cm H2O;P<0.05],肺复张后2h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后患者短时间内均有心率增快,CVP上升,MAP下降,SI法变化幅度较IP、PCV两种方法小[肺复张后10 min心率:(94.0±10.3)次/min比(116.0±14.8)、(107.0±5.7)次/min;CVP:(13.7±3.1)cm H2O比(18.4±6.7)、(15.4±2.7)cm H2O;MAP:(87.0±12.1)mmHg(1mm Hg=0.133 kPa)比(73.0±4.8)、(81.0±6.6)mm Hg;P<0.05],肺复张后20 min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外源性ARDS行肺复张,IP法在肺顺应性和氧合改善方面效果明显,SI法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作者:卜会驹;温海洋;王存;林小茂;陈亮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普鲁泊福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观察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与普鲁泊福-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A组)和普鲁泊福-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各30例.两组根据手术状况和血压调整麻醉程度.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平均动脉压(MPA)、心率、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插管后心率、MAP、RR、SpO2均较麻醉诱导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268.3±113.4)、(408.5±167.4)、(442.4±154.2)、(503.2±142.4)s]虽然较B组[(315.4±123.4)、(456.7±145.3)、(483.5±124.5)、(542.6±132.5)s]缩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手术维持和苏醒质量上略优于普鲁泊福-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但操作不方便,价格昂贵.两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妇科手术.

    作者:方向宇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5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及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RBP4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PCR法测定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水平.结果 两组FBG、TC、TG、γ-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RBP4水平为(33.38±6.4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1±3.35)mg/L(P<0.01).ALT正常的观察组26例患者血清RBP4水平为(38.96±4.09)mg/L,明显高于ALT异常的观察组30例患者的(28.53±3.43)mg/L(P<0.01).观察组患者的ALT水平与RBP4水平呈负相关(r=-0.6368,P<0.05).结论 血清RBP4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有显著相关性,且与ALT呈负相关,与FBG、TC、TG、γ-GT及HCV-RNA无关.

    作者:吴萍;陈红;李秋贞;闫淑花;范琦丽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胆囊壁动态变化对预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

    肝硬化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报道较多,胆囊病变报道较少.我们通过分析116例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与肝功能及腹水等指标的关系,旨在探讨肝硬化与胆囊壁厚度变化的关系.

    作者:赵强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64例治疗分析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以20~40岁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处疼痛、张口困难以及关节弹响等症状,严重时则影响进食及引起咀嚼功能障碍,多以单侧发病,一般病程较长,并经常反复发作,但因本病多属功能紊乱,故预后良好.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也较多,2004-2007年我们应用单向中频脉冲碘离子药物导入配合频谱治疗仪治疗32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32例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卫卫;张建明;杨青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老年缺血性结肠炎28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肠壁血流供应不足导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动脉硬化发病率的增高,其发病率亦逐年增高.但目前临床对其认识尚不足,常出现误诊、漏诊,延误病情.

    作者:吕其华;高炳豪;赵景平;张懿;杨沁扬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血液灌流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血液灌流(HP)是血液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活性炭和包膜材料的采用和改进,以及新型吸附材料的不断开发,HP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现就HP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钟春梅;李正良 刊期: 2010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