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21期文献
  • 危重症患者降钙素原和肾损害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肾损害(R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PCT水平,并分为异常组(PCT≥0.5μg/L,38例)和正常组(PCT<0.5μg/L,22例),检测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变化,计算PCT预测RI和急性肾功能不全(ARD)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异常组血肌酐为(188.91±199.48)μmol/L,血尿素氮为(13.03±9.19)mmol/L,明显高于正常组的(67.40±15.35)μmol/L、(6.91±2.06)mmol/L(P<0.01).PCT预测RI的灵敏度为71.79%,特异度为52.38%,预测ARD的灵敏度为91.67%,阴性预测值为95.45%.结论 检测危重症患者血清PCT水平对判断患者RI的严重程度及ARD的发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吴健;李澎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辅助散结镇痛胶囊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腹腔镜手术后辅助散结镇痛胶囊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33例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散结镇痛胶囊组(19例),合并不孕9例;戈舍瑞林(诺雷得)组14例,合并不孕8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后首次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受孕情况.结果 散结镇痛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3.7%(14/19),合并不孕者受孕率为55.6%(5/9);诺雷得组分别为78.6%(11/14)、62.5%(5/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结镇痛胶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诺雷得组.结论 散结镇痛胶囊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辅助治疗是有效的,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颜望碧;毛利云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热性惊厥与肌钙蛋白I的关系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与肌钙蛋(cTn)I的关系.方法 选择热性惊厥患儿50例(惊厥组),用金标法测定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并与同期入院的50例非惊厥患儿(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惊厥组cTnI、CK-MB分别为(0.0368±0.0059)、(0.6681±0.2113)μg/L,惊厥发作1次患儿分别为(0.0356±0.0087)、(0.6900±0.2190)μg/L,惊厥发作2次患儿分别为(0.0383±0.0036)、(0.5884±0.0645)μg/L,与对照组cTnI、CK-MB[分别为(0.0381±0.0036)、(0.6277±0.2246)μ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性惊厥与cTnI和CK-M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陈官进;温建艳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相关血液及生化指标的临床价值

    目的 通过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血液及生化指标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5例中、重度OHSS患者(OHSS组)和30例非OHSS患者(对照组)的相关血液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HSS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尿素氮、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钾、白细胞、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组[(1000±50)mg/L比(300±200)mg/L、(5.1±0.4)g/L比(3.0±0.2)g/L、(4.51±0.69)mmol/L比(3.75 ±0.52)mmol/L、(76.15 ±23.21)μmol/L比(68.23±10.06)μmol/L、(31.96±8.62)U/L比(24.86±6.79)U/L、(4.25±0.49)mmol/L比(3.52±0.58)mmol/L、(11.95±2.10)×109比(7.69 4±2.13)×109/L、0.41±0.04比0.36±0.04](P<0.05或<0.01);而总蛋白、白蛋白、钠均低于对照组[(61.30±6.01)g/L比(78.43±5.20)gL、(31.28±4.46)g/L比(44.27±3.12)g/L、(132.35±4.75)mmol/L比(137.58±3.80)mmol/L](P<0.01).重度OHSS患者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尿素氮、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钾、白细胞、红细胞压积高于中度OHSS患者(P<0.05或<0.01);而总蛋白、白蛋白、钠低于中度OHSS患者(JP<0.05或<0.01).结论 监测OHSS患者的血液及生化指标对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有效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玉萍;谢振芳;薛理烨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文件后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妇产科2007年4-12月272例手术患者(治疗组)和2008年4-12月270例手术患者(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3.09%(226/272)、84.44%(228,270)(P>0.05);术前使用率分别为77.94%(212/272)、85.19%(230/270)(P<0.05);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分别为(5.8±2.8)、(4.5±3.8)d(P<0.01);药敏试验率分别为2.94%(8/272)、2.22%(6/270)(P>0.05);给药途径均以静脉给药为主,且均以二联为主.结论 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后,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用药起点高、手术时间超过3 h无追加、用药时间长且以二联用药为主,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多方面共同管理和改进.

    作者:林锦魁;梁美凤;方剑英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卵巢孤立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卵巢孤立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结合文献对1例双侧卵巢孤立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卵巢孤立性粒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肿瘤,迄今查到14例报道.本例表现为右卵巢被灰绿色肿物取代,大小10.0cm×8.5 cm×6.0 cm;左卵巢大小4.8 cm×3.0 cm×2.2 cm,部分被肿瘤取代.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或列兵样排列.细胞分化程度不等,以原始未成熟细胞为主,可找到幼稚嗜酸粒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0)(+)、CD117(+)、CD43(+)、CD79α(-)、CD3(-).结论 仅凭常规形态学观察,卵巢孤立性粒细胞肉瘤易误诊为淋巴瘤、颗粒细胞瘤等.细胞分化程度不等,列兵样排列、幼稚嗜酸粒细胞的出现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免疫组化是获得正确诊断的主要依据.即使病变位于局部仍需行抗白血病化疗.

    作者:周莉;王敏;马广贞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行静脉补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且人院后无应激试验(NST)有反应型患者126例,其中行静脉补液治疗64例(研究组),且补液前后均有超声检查记录;未行补液治疗62例(对照组).且入院后有2次超声检查记录.观察两组患者大羊水池深度(AFD)及羊水指数(AFI)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后次超声检查AFD分别为(3.7±1.1)cm和(3.6±0.8)cm、AFI分别为(7.8±1.7)cm和(8.1±2.4)cm,均显著高于前次超声检查[分别为(2.7±0.9)cm和(2.8±1.1)cm、(5.9±1.5)cm和(6.3±1.7)cm](P<0.05);但两组间后次超声检查AFD和A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的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是否值得应用有必要重新认识,对多数胎心监护正常的孕妇是没有必要的.对于羊水过少的诊断应动态观察,不能仅以1次检查的临界性羊水过少作为剖宫产指征.

    作者:陈希宏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小儿腺病毒感染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诊治经过.结果 52例腺病毒感染息儿中,肺炎发病率高(30例),其次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异常呼吸音.1例合并心肌炎,1例合并中毒性脑病.全部患儿鼻咽分泌物检查证实为腺病毒感染.部分患儿合并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20例胸部X线片出现肺部浸润.肺功能检查5例异常.52例住院患儿中43例使用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仅9例单纯抗病毒及支持治疗,7例重症肺炎加用激素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发热时间长.临床表现多样,重症患儿常并发多种细菌感染和存在肺外表现,可酌情在抗病毒的同时加用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等综合治疗.

    作者:翟雪玲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1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迁延性、慢性腹泻1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锌缺乏93例(71.5%),乳糖不耐受74例(56.9%),肝损害69例(53.1%),肠道感染42例(32.3%),免疫功能低下42例(32.3%),中度营养不良3例(2.3%),并发呼吸道感染41例(31.5%)、轮状病毒感染22例(16.9%),艾滋病2例(1.5%).粪细菌培养阳性38例(29.2%),除1例嗜水气单胞菌外,其余均为条件致病菌.针对病因,同时辅以支持等综合治疗,显效24例,有效103例,无效3例.结论 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因复杂,包括锌缺乏、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等.易并发感染、肝损害.其中营养不良不是主要并发症.应积极查找病因,个体化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程光清;段武琼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乙型肝炎病毒学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学检测特点,探讨HBV基因分型与HBeAg、抗-HBc-IgM、HBV DNA及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深圳地区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抗-HBc-IgM,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进行HBV基因分型,并对检验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在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测定出HBV基因分型179例(89.5%),B型121例(60.5%),C型58例(29.0%).HBeAg、抗-HBc-IgM、HBV DNA与基因分型无关.B型多见于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型多见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论 深圳地区HBV基因分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单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HBV基因分型具有特异、敏感、简单和实用的特点,HBV复制强弱与病毒基因分型无关.HBV基因分型与HBeAg、抗-HBc-IgM、HBV DNA检验可相互补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思敏;袁静;陈办成;张培泽;戴炜;王东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眼压控制不良的62例65眼青光眼进行了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及睫状体冷冻术等治疗.结果 65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随访3~12个月,其中54眼术后眼压控制在10~21mmHg(1 mm Hg=0.133 kPa),手术成功率83.08%,术后6眼需配合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在21 mm Hg以下,占9.23%,5眼术后眼压大于24mm Hg,占7.69%.结论 青光眼患者术前采取积极降眼压措施,眼压仍持续不降者,尽快采取不同手术方法 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云侠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药物超敏综合征18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超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药物超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病程及预后.结果 18例患者均以皮疹、发热为首发症状,于用药后2~8周发生;皮损形态多样,以皮疹型为主,常伴紫癜样斑疹、皮肤肿胀及反复脱屑;其中伴浅表淋巴结肿大者13例、肝功能损害者14例、肾损害者11例、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者13例、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者10例;可疑致敏药物:别嘌呤醇11例、卡马西平4例、苯妥英2例、米诺环素1例.糖皮质激素是首选治疗药物.结论 药物超敏综合征为具有特征性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较严重的疾病,及时停药、早期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徐贤挺;许洁;林小敏;金永真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GE Voluson 730 Expert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564例孕周为18-40周的胎儿进行系统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并与产后结果 对照.结果 产后发现胎儿畸形38例,二维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1.1%(27/38),三维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9.5%(34/38).结论 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梅;夏明银;李锦;张勇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并腔内注射川芎嗪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并腔内注射川芎嗪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并腔内注射川芎嗪;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并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采用日本整形协会(JOA)制定的评定标准,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疗效评定;并检测术前、术后1周、4周、3个月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关节液中NO含量相近,分别为(90.32±22.24)μmol/L和(90.31 4±22.2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3个月,治疗组关节液中NO含量[(85.63 4±30.63)μmol/L]较术前下降显著(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89.66±20.63)μmol/L](P<0.05);而对照组虽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并腔内注射川芎嗪能有效控制软骨和滑膜的炎性反应,疗效持久稳定,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都芳涛;张劼;尚博;杨潇然;张骞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49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并对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36例(73.5%)患儿有明确的手足口病接触史.大部分患儿具有包括口腔疱疹和发热的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29例(59.2%)患儿EV71核酸检测阳性,2例(4.1%)患儿CA16核酸检测阳性,1例(2.0%)患儿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阳性,总阳性率65.3%(32/49).13例重症病例中9例EV71核酸检测阳性.应用粪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咽拭子标本.在应用利巴韦林、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及对重症病例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 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尤其是EV71核酸检测对于儿童手足口病临床分型及诊断有一定指导价值.

    作者:林红;韩征利;孙华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痤疮涂膜剂联合泼尼松治疗月经前痤疮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痤疮涂膜剂联合近生理剂量的泼尼松治疗月经前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180例轻、中型月经前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验证组及对照组,验证组月经前10d外用痤疮涂膜剂,同时每晨口服泼尼松7.5mg,对照组单用痤疮涂膜剂每晚1次.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对轻型患者,验证组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2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中型患者,验证组有效率为92.0%(46/50),对照组有效率为66.0%(3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痤疮涂膜剂联合泼尼松治疗月经前痤疮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方法 简便,值得推广,但对于伴有雄激素过多症者疗效差,提示需积极探找其原因.

    作者:孟繁俊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SLIPA喉罩在全麻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在全麻气道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的女性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电脑排位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普通喉罩组(L组),每组各30例.诱导用药为普鲁泊福2mg/kg、舒芬太尼0.15μg/kg和维库溴铵0.08mg/kg,维持用药为50%氧化亚氮-50%氧气和1%~29%七氟烷,麻醉机参数设置相同.两组患者均根据体重选择喉罩型号,采用徒手法置入.记录喉罩置入次数、气道密封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声带显露评分;记录喉罩置入成功后每隔15 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RCO2)、气道峰压;观察拔出喉罩后咽喉痛、反流误吸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喉罩时间、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喉罩置入成功率均为100%,S组1次置入成功率(90%,27/30)明显高于L组(60%,18/30)(P<0.05);S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声带显露评分为4分者(20例)多于L组(11例)(P<0.05);S组气道密封压为(23.6±4.7)cm H2O(1 cm H2O=0.098 kPa),L组为(18.8±4.5)cm 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喉罩后两组所观察的各时段的SpO2、PErCO2、气道峰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拔出喉罩后咽喉痛S组7例,L组6例,两组均无反流误吸情况发生.结论 SLIPA喉罩操作简单易行,密封效果好,能有效地进行正压通气,不良反应少,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气道管理.

    作者:段宏军;贾瑞芳;李大航;左明章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微波辅助治疗单纯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物进入正处于超敏状态的机体胸膜腔所引起的胸膜炎性反应.目前治疗多以抽液联合抗结核化疗为主,常加用糖皮质激素口服,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合理,胸腔积液易形成包裹、胸膜增厚、粘连、胸廓塌陷,影响肺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在常规抗结核化疗及抽胸腔积液治疗同时辅助微波物理治疗单纯结核性胸膜炎,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朱红;任彦微;宋晓东;张启红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90例疗效观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白内障患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因具有手术操作简单、视力恢复快、术后散光小等优点越来越受欢迎.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指切口<6.0 mm,分为激光乳化、超声乳化和非超声乳化三种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的优点在于能将手术时机由传统的成熟期提前到未成熟期,从而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手术的时间.为进一步探讨和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本研究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8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敏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探讨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好发于老年人,其发病机制迄今仍未完全阐释清楚,本研究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CSDH 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如下.

    作者:梁子聪;覃乃燊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妊娠合并胃癌致消化道不全梗阻一例

    妊娠合并胃癌非常少见,由于胃癌发生于妊娠这一特定生理环境,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其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均有其特殊性.我院2009年收治妊娠合并胃癌致消化道不全梗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莉;郭红;冯晓娟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嘌呤和嘧啶受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嘌呤和嘧啶受体(receptors for purines and pyrimidines,P受体)包括P1和P2受体.P1受体又称为腺苷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型受体;p2受体包括P2X和P2Y受体,其中P2X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离子型通道,并为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TP)所门控,P2Y受体为G-蛋白耦联型受体.

    作者:彭伟;张咸伟 刊期: 2010年第21期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关于数字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