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6期文献
  • 90例女性生殖系恶性肿瘤治疗后性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恶性肿瘤治疗后性生活状况.方法 对90例女性生殖系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前后性生活状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术前有性交69例(76.67%),性生活满意63例(70.00%),性交频率>3次/月41例(45.56%),有性爱抚55例(61.11%);术后有性交40例(44.44%),性生活满意27例(30.00%),性交频率>3次/月2例(2.22%),有性爱抚28例(31.11%),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大部分女性生殖系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性欲下降或无性生活,且性生活质量较差.

    作者:朱娟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早期谵妄状态的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早期谵妄状态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TURP术后早期谵妄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能的发病原因.51例患者均在术后6~48h出现谵妄状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手术应激、贫血、低氧血症、血压波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及心理障碍等.结果 经对因及对症处理后,治疗24~48 h后逐渐停药.随访2~6个月,均未再出现精神症状.结论 TURP术后患者出现早期谵妄状态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

    作者:付振宇;严春寅;黄玉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优选输卵管助孕预防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优选输卵管助孕的疗效及预防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将379例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87例,试验组192例.对照组接受综合优化治疗,试验组接受综合优化治疗及优势输卵管侧助孕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试验组用超声监测卵泡以确定优势卵泡,均观察6个排卵周期.结果 试验组的官内妊娠率[43.23%(83/192)]明显高于对照组[31.55%(59/187)](P<0.05),异位妊娠率[5.21%(10/192)]明显低于对照组[10.70%(20/187)](P<0.05),未受孕率[51.56%(99,192)]与对照组[57.75%(108/1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通而不畅者异位妊娠率[12.59%(18/143)]高于输卵管阻塞[2.63%(2/76)]和输卵管尚通者[2.70%(2/74)](P<0.05).结论 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确定优势输卵管,辅以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确定优势卵泡,可使主卵泡在较好输卵管侧卵巢发育并受孕,提高宫内妊娠率,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何文红;杜文君;刘胡旺;王良放;汤海燕;冯维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31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年龄、季节不限,310例患儿中并有肺外症状者228例(73.55%);出入院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者124例,符合率为40.00%;310例患儿均治愈.结论 对于疑似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及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无效者,应及时行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查.经临床证实,吉他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于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危重病患者早期动脉血剩余碱水平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危重病患者早期动脉血剩余碱(BE)水平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记录117例危重病患者入院后APACHEⅡ评分及早期动脉血BE水平,比较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的早期动脉血BE水平的差异.比较存活与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与早期动脉血BE水平,评估早期动脉血B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PACHEⅡ评分≤10分患者与11~20分患者早期动脉血B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0分患者低于11~20分患者,>30分患者亦低于21~30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28.6±6.1)分]高于存活患者[(18.9±8.3)分],早期动脉血BE水平[(-14.89±9.23)mmol/L]低于存活患者[(-6.14±4.8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动脉血B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41,P<0.01).结论 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加,早期动脉血BE水平降低;早期动脉血BE水平与危重病程度呈正相关,是反映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转归的指标.

    作者:卢清龙;马增香;王文生;孟舰;侯运辉;贾利静;曹利秋;要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普通吸引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普通吸引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8例卵巢畸胎瘤、巧克力囊肿、输卵管妊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普通吸引器组(38例),腹腔镜术中应用普通吸引器;腹腔镜吸引器组(30例),腹腔镜术中应用腹腔镜吸引器.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充气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为恶性肿瘤.普通吸引器组手术时间及充气量[(35.3±15.2)min、(42.7±22.4)L]均少于腹腔镜吸引器组[(56.8±16.2)min、(90.2±38.6)L](P<0.05).普通吸引器组术后肩背痛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0、2.63%(1/38)]明显低于腹腔镜吸引器组[13.33%(4/30)、16.67%(5/30)](P<0.05),两组术后皮下气肿和高碳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通吸引器具有吸力大、不容易堵塞、进出腹腔容易等优点,在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翠芹;吴文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阿曲库铵量效关系及作用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阿曲库铵的量效关系和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预计术中出血量>500ml的择期骨科手术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HH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补充乳酸林格液8~10ml/(kg·h),AHH组在常规补液的基础上,用6%羟乙基淀粉130/0.4(15 ml/kg)行血液稀释.均用普鲁泊福、芬太尼行麻醉诱导,插入气管导管后机械通气,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肌松,用累计剂量技术测量两组患者阿曲库铵的量效关系.结果 AHH组阿曲库铵的50%有效剂量、90%有效剂量和95%有效剂量[(86.3±23.8)、(161.5±35.3)、(200.3±93.4.)μg/kg]较对照组[(111.5±21.7)、(230.7±31.4)、(298.8±85.7)μg/kg]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HH组肌松作用时间和后一次加药到T1恢复到80%的时间[(39.9±8.4)、(66.7±14.2)min]较对照组[(31.1±6.6)、(52.1±15.8)min]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恢复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AHH的患者对阿曲库铵的敏感度增加,在相同的剂量时,作用时间延长,因此在临床麻醉中必须合理调整用药剂量.

    作者:郭鹏;祝胜美;王响林;盛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晶心停跳液不同流量连续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1:1血晶心停跳液不同流量连续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80例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按照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1:1血晶心停跳液微流量[0.5ml/(kg·min)]连续灌注(A组),高流量[2.0ml/(kg·min)]连续灌注(B组),每组各40例,分别记录术前,术后6、12、24、48、72 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_1)的变化,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 A组停跳液总量为(41.72±7.98)ml/kg,B组为(142.09±9.65)ml/kg,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72 h内,两组CK、CK-MB、LDH、LDH1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峰值多在术后12、24 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肌酶含量大部分在72 h降至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需循环和呼吸辅助时间短,心功能恢复迅速、稳定.结论 微流量1:1血晶心停跳液连续灌注亦能保持心肌能量储备,术后心功能恢复迅速.

    作者:刘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N)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50例,其中规范化治疗后血糖控制满意的76例GDN作为A组,对妊娠36周后确诊或不配合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74例GDM作为B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无合并症的孕妇7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B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感染、有产科剖宫产指征的发生率[40.54%(30/74)、20.27%(15/74)、21.62%(16/74)、16.22%(12/74)、60.81%(45/74)]明显高于A组[7.89%(6/76)、3.95%(3/76)、5.26%(4/76)、2.63%(2/76)、27.63%(21/76)]和对照组[6.67%(5/75)、2.67%(2/75)、4.00%(3/75)、1.33%(1/75)、25.33%(1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36.49%(27/74)、21.62%(16/74)、25.68%(19/74)、20.27%(15/74)]明显高于A组[6.58%(5/76)、6.58%(5/76)、6.58%(5/76)、5.26%(4/76)]和对照组[8.00%(6/75)、4.00%(3/75)、6.67%(5/75)、2.67%(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GDM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控制好血糖,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廖琪;崔满华;杜绍敏;李秀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衰竭诊断指标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衰竭不同实验室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 76例危重症患儿,合并胃肠功能衰竭48例,测定其血浆D-乳酸、血清及尿液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筛选出对胃肠功能衰竭诊断有价值的指标,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血浆D-乳酸浓度≥9.63 mg/L,诊断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70.9%,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血清IFABP浓度≥0.129μg/L,诊断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的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63.8%,ROC曲线下面积为0.744;尿液IFABP浓度≥0.330μg/L,诊断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的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72.3%,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血清及尿液IFABP浓度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乳酸浓度与血清IFABP浓度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乳酸、血清及尿液IFABP对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衰竭有诊断价值,但血浆D-乳酸、尿液IFABP可能更适合于临床.

    作者:张妮;王凡;徐晓楠;朱保权;张庆立;刘关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小剂量雌激素及阿司匹林对促排卵中增殖期子宫内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雌激素(戊酸雌二醇)及阿司匹林对氯米芬诱导排卵中增殖期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自然周期组、氯米芬组(C组)、氯米芬+雌激素组(CE组)、氯米芬+雌激素+阿司匹林组(CEA组),每组各15例.观察四组增殖晚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 C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其他三组薄,增殖晚期子宫内膜厚度≥8mm率、A型子宫内膜率也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CE组A型子宫内膜率低于自然周期组和CEA组(P<0.05).C组、CE组和CEA组成熟卵泡直径≥15mm的卵泡数量[分别为(1.56±0.64)、(1.52±0.70)、(1.61±0.67)个]高于自然周期组[(1.01±0.25)个](P<0.05).子宫动脉血流砒Cc组(0.93±0.07)和CE组(0.95±0.04)显著大于自然周期组(0.81±0.05)和CEA组(0.83±0.03)(P<0.05).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能改善氯米芬诱导排卵中子宫内膜的发育,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合用时,通过增加子宫血流灌注,从而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状态.

    作者:区小牧;王敬玲;申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外周神经电刺激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外周神经电刺激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9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神经阻滞组(48例)和外周神经电刺激组(50例).在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接受常规神经阻滞和外周神经刺激器介导的病损神经电刺激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和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第4、8、12周外周神经电刺激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神经阻滞组(P<0.01);随访6个月,外周神经电刺激组复发率[7.5%(3/40)]明显低于常规神经阻滞组[33.3%(13/39)](P<0.05).结论 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中,外周神经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陈文东;左毅;陈文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年轻宫颈癌患者60例临床及预后研究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60例年轻宫颈癌患者(年轻组)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和研究,选择同期35岁以上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依照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等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结果 对照组Ⅰ B期+ⅡA期和≥ⅡB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8%(30/37)和52.17%(12/23),均明显高于年轻组的72.22%(26/36)和37.50%(9/24)(P<0.05),年轻组Ⅰ B期+ⅡA期和≥ⅡB期患者2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0.56%(11/36)和41.67%(10/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51%(5/37)和21.74%(5/23)(P<0.05).结论 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应引起关注,应对年轻妇女加强教育,定期行宫颈癌筛查,提高早期诊断率,并尽早防治.

    作者:方根娟;叶旭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诱导

    目的 观察微量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诱导法的可行性及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并确定诱导时瑞芬太尼的佳使用方案.方法 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Ⅰ、Ⅱ、Ⅲ组分别在诱导开始时采用微量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0.3、0.4μg,(kg·min),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阿曲库铵,于输注瑞芬太尼5min后行气管插管.观察诱导前、诱导后3 min、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3、5 min的收缩压和心率.结果 三组在插管即刻时收缩压、心率均下降,其中Ⅲ组尤为明显[收缩压降至(91±7)mmHg(1 mm Hg=0.133 kPa)、心率降至(51±6)次/min](P<0.01),插管后1 min Ⅰ组心率、收缩压较诱导前均明显上升[收缩压升至(142±17)mm Hg、心率达到(95±11)次/min](P<0.01),Ⅱ组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心率、收缩压略有升高但仍明显低于诱导前;插管后3、5min,Ⅰ组心率、收缩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诱导前,Ⅱ组无明显变化,Ⅲ组均有所升高但仍低于诱导前.结论 微量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诱导法可安全地应用于临床,三种方案中以0.3μ.g(kg·min)速度输注瑞芬太尼,在整个诱导、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较稳定,可作为较合理的方案推荐给临床.

    作者:杨进国;丁洁;陈刘芳;周显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黏附分子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 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探讨它们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收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2例(疾病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1例、轻度子痫前期18例和重度子痫前期23例;正常孕妇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对胎盘组织进行检测并用图像分析测量软件观察、分析ICAM-1、VCAM-1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疾病组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阳性表达率[78.85%(41/52)和75.00%(39/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92%(7/26)和23.08%(6/26)](P<0.0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00%(23/23)和100.00%(23,23)]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77.78%(14/18)和72.22%(13/18)]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6.36%(4/11)和27.27%(3/11)](P<0.05或<0.01),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P<0.05).疾病组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ICAM-1和VCAM-1的阳性表达率[38.46%(20/52)和44.23%(23/52)]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26/26)和96.15%(25/26)](P<0.0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70%(2/23)和13.04%(3/23)]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44.44%(8/18)和50.00%(9/18)]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0.91%(10/11)和100.00%(11/11)](P<0.05或<0.01),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明显低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 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绒毛合体滋养细胞ICAM-1、VCAM-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管内皮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陈倩;傅晓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三阶段法处理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中顽固性心室颤动

    目的 研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中顽周性心室颤动的处理.方法 100例因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进入研究.主动脉开放后心室颤动的患者进行三个阶段的处理过程:第一阶段为常规处理:包括调整内环境,升温,给予利多卡因100mg,20~30 W/s除颤;仍然呈现心室颤动的患者进行第二阶段处理: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索提高平均动脉压,将平均动脉压维持于70~90mmHg(1mm Hg=0.133 kPa),再次除颤;仍无反应患者进行第三阶段处理:给予硫酸镁1 g和/或胺碘酮150 mg治疗后再次除颤.比较各阶段患者术前的左室质量指数以及复苏成功时的平均动脉压、血钾水平、鼻咽温、红细胞压积.结果 所有患者均复苏成功.自动复跳的患者有56例,进行第一阶段处理的患者有16例,进行第二阶段处理的患者有10例,进行第三阶段处理的患者有18例.自动复跳以及进行第一阶段处理的患者术前左室质量指数[(184±43)、(178±51)g/m~2]显著低于进行第二、三阶段处理的患者[(237±61)、(242±46)g/m~2],P<0.05;进行第二、三阶段处理的患者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自动复跳以及进行第一阶段处理的患者.结论 三阶段法处理可以用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中主动脉开放后的顽同性心室颤动.

    作者:潘志浩;郭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眼球后段异物取出后的长期随访

    目的 对成功取出眼球后段异物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23眼)经玻璃体切除术成功取出眼球后段异物后的临床随访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3~36个月,4例患者(4眼)发生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其进行处理后,视力结果良好.结论 成功取出眼球后段异物后的主要并发症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以发生在初次术后的数月以内,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根据脱离的范围、位置和引起裂孔的原因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因此对成功取出眼球后段异物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自培;胡赛静;温积权;徐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射频热凝术治疗头枕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数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的折磨,苦不堪言.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我们采用脊神经根射频热凝术治疗头枕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燕;刘靖芷;郑宝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儿童大动脉炎一例

    大动脉炎是我国和亚洲地区一种常见的血管病,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改变.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发病年龄5~45岁,儿童发病率低,临床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儿童大动脉炎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雪丽;赵锦梅;刘凤霞;朱芸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宫颈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患者女,40岁,因宫颈接触性出血2次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黏膜光整;宫颈见5 cm×6 cm菜花状肿块,质脆,触易出血;子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宫旁未及明显异常.宫颈活检示: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CC).免疫组化:LCA、Vim、CAM5.2阴性,CK、CgA、Syn、CD56、NSE阳性.遂行动脉介入化疗,术后半个月在全麻下行经腹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邱海凡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树突状细胞疫苗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现状

    免疫学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树突状细胞(DC)在体内外都能诱导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生成~([1]).目前DC疫苗在各类癌症方面的应用研究很深入且广泛.现就近年DC疫苗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周媛媛;白松;邵佳发;张树春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