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DTI)评价腹主动脉壁运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2例孕龄20~40周正常孕妇的腹主动脉前壁进行DTI检查,结合同步心电图描记,测量电-机械时间(EMT)、射血前期时间(PEP),同时测量患者身高和体重,计算脉搏波时间(PWT,PWT=EMT-PEP)和相对脉搏波速度(RPWV).临床随访记录孕中、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例数及时间.结果112例正常孕妇中,中、晚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频谱图第一峰(E峰)、第二峰(S_1峰),第三峰(S_2峰)、第四峰(D峰)峰值均明显低于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别为(2.02±0.39)cm/s比(2.32±0.45)cm/s、(6.08±0.87)cm/s比(7.12±1.11)cm/s、(2.22±0.65)cm/s比(2.83±0.81)cm/s、(3.26±0.54)cm/s比(3.86±0.72)cm/s,P<0.01];EMT缩短[(120.87±11.34)ms比(134.32±10.62)ms,P<0.05];PEP延长[(92.36±9.04)ms比(83.11±8.95)ms,P<0.05];PWT缩短[(31±11)ms比(45±13)ms,P<0.01];RPWV增快[(102.28±20.69)m/s比(75.37±18.74)m/s,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腹主动脉壁的运动就已经发生改变,DTI评价腹主动脉壁运动可以作为一种早期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敏感、准确、易于推广的方法 .
作者:金慧佩;邹春鹏;王亮;林益怡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坦索罗辛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方法 将66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试验组术后第10天开始睡前口服坦索罗辛0.2mg,1次/d,共3d;对照组口服淀粉制成的安慰剂.比较两组留置导尿管时间、第一次拔导尿管后残余尿量、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试验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一次拔导尿管后残余尿量(38.2±5.6)ml,对照组为(168.5±11.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8.2%(6/33),对照组为36.4%(1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发现因为应用坦索罗辛而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坦索罗辛是预防和治疗根治性子官切除术后尿潴留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曲学玲;姜继勇;曹锐;刘立立;高坤;洛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儿脑脊液(CSF)中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明确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10例(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32例(病毒性脑炎组)患儿CSF中的LDH、CR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LDH、CRP水平[(58.5±4.6)u/L、(7.23±4.26)mg/L]均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21.1±3.5)U/L、(0.56±0.1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小儿CSF中的LDH、CRP水平,有助于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对疾病的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江莲英;唐渊;魏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吸入七氟烷复合雷米芬太尼与普鲁泊福复合雷米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复合麻醉组(S组)和普鲁泊福复合麻醉组(P组),每组各30例.记录围麻醉期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切皮中、腹腔内操作30min、缝皮中、停药时的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BISDOh 10.3760/cma.j.issn.1673-4904.2010.09.004作者单位: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手术麻醉科通信作者:崔德壮,Email:cuitianshu123@163.com较麻醉前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S组切皮中收缩压(SBP)较P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能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BIS45~60).S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4.1±2.2)、(5.4±2.1)、(7.3±2.1)min]较P组[(7.5±3.2)、(8.6±4.2)、(11.2±4.1)min]明显缩短(P<0.05或<0.01).结论 七氟烷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或普鲁泊福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均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手术.与普鲁泊福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比较,七氟烷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恢复较快,更适合于老年患者.
作者:崔德壮;王桂祥;刘汉花;房亮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在胸腔镜肺大疱手术中使用的差别.方法 连续20例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进入研究.诱导后置人支气管阻塞导管,定位成功后进行单肺通气.患者首先分别选用VCV或PRVCV中的一种模式通气20 min,然后改用另一种模式通气20 min.两种模式中潮气量均设定6 ml/kg,呼吸频率为15次/min,吸呼比为1:2.比较两种通气模式下气道峰压、血流动力学(心率、血压)、血气分析指标.结果VCV时气道峰压显著高于PRVCV时[分别为(18.2±4.3)cmH_2O(1 cmH_2O=0.098 kPa)和(12.7±3.6)cmH_2O,P<0.01].两种通气模式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潮气量、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VCV相比,PRVCV运用于单肺通气可以在不影响氧合的情况下,提供较低的气道峰压.
作者:邬晓雷;潘志浩;郭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加深对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 及治疗手段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合并多发性神经病、脏器肿大、水肿及皮肤改变;合并单克隆浆细胞增殖性异常13例,内分泌障碍19例;11例行骨骼X线检查,1例诊断为硬化性骨病;3例行淋巴结活检,1例诊断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6例行眼底检查,5例有视乳头水肿.结论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多脏器损害疾病,对不明原因的周围神经病或有多个系统损害的病例应及时进行血清M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及肌电图、全身骨扫描等检查,必要时做骨髓穿刺或骨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王军;陈颖;王涤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阴茎体型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对32例小儿阴茎体型尿道下裂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并随访疗效.结果32例患儿中术后随访28例,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中位数1年.患儿阴茎外观满意,无阴茎下弯,尿道口均开口于阴茎头正位,呈纵行裂隙状,排尿通畅,无漏尿及尿道憩室.结论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阴茎体型尿道下裂,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易行且效果理想.
作者:王英俊;李善春;郑辉明;戴育坚;叶彤;刘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泌乳素血症(HP)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80例H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HP病因中,垂体泌乳素瘤30例(37.5%),多囊卵巢综合征12例(15.0%),口服避孕药4例(5.0%),甲状腺功能低下7例(8.8%),空蝶鞍1例(1.2%),原因不明26例(32.5%).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下降早于泌乳症状改善,而月经及排卵功能的恢复明显滞后.结论 多种原因可引起HP,溴隐亭为HP治疗的首选,月经改善及排卵功能恢复可作为溴隐亭减量的指标.
作者:聂莉;张惠;杨梦君;刘少燕;林少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200例,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每日晚饭后1 h口服米非司酮12.5mg,以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和雌二醇(E_2)分别为(15.0±4.0)μg/L、(13.1±2.5)U/L、(6.5±2.4)nmol/L和(154.0±32.6)pmol/L,均较治疗前的(25.0±4.9)μg/L、(22.3±3.7)U/L、(18.7±5.5)nmol/L,和(384.6±35.9)pmol/L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为(123.9±16.7)g/L,较治疗前的(80.5±15.4)g/L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患者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218.2±18.9)、(38.2±12.3)cm~3]较治疗前[(323.5±20.4)、(74.0±15.8)cm~3]明显缩小(P<0.05).200例患者中有65例显效,显效率为32.5%,有效115例,有效率为57.5%,总有效率为90.0%(180/200).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传统治疗的补充,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杨振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和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彩超和CT表现.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36.4%(4/11),彩超诊断符合率为63.6%(7/11).CT表现:实性肿块6例,囊性肿块1例,囊实性肿块4例;7例孤立性肿块位于腹壁组织内,4例腹壁内肿块与盆腔内肿块关系密切,肿块边界不清且形态多样.彩超表现:实性肿块2例,囊性肿块1例,囊实性肿块8例;形态表现多样,呈结节样、肿块样改变,8例边界不清,3例边界较清;9例肿块内见不均匀低回声区.8例(72.7%)肿块内部见点状或条状低速高阻的动脉血流信号.5例在经期多次行彩超检查:4例肿块大小及回声随月经周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1例表现不明显.结论 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彩超及CT检查是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价值的方法 .
作者:任青;李胜;郑东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及随访观察结果.方法 收集51例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压分为轻度[30~49 mm Hg(1 mm Hg=0.133kPa)]组28例,中度(50~79mmHg)组17例,重度(≥80mmHg)组6例.分析各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分级、妊娠结局、分娩前后肺动脉压、胎儿和新生儿结局及随访观察.结果轻度组心功能Ⅰ级15例,重度组无心功能Ⅰ级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足月新生儿21例(75.0%,21/28),重度组1例(16.7%,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新生儿窒息率、成活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以剖宫产分娩为主,占89.6%(43/48).患者病死率为2.0%(1/51),医源性胎儿丢失率为5.9%(3/51).分娩后肺动脉高压情况明显缓解(P<0.05).肺动脉高压患者分娩后的预后主要与所患基础病变相关.结论 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孕妇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围生儿疾病发生率相应增加;手术终止妊娠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作者:李云云;包影;张文淼;周静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目的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孕妇的病历资料,其中PCOS组60例,正常组90例,比较两组组间及组内肥胖与非肥胖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结果PCOS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46.67%(28/60),正常组为5.56%(5/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95,P<0.01).肥胖PCOS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57.89%(22/38),非肥胖PCOS孕妇为27.27%(6/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P<0.05).肥胖正常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6.06%(4/66),非肥胖正常孕妇为4.17%(1/2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结论 PCOS孕妇并发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风险高,尤其是肥胖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以便及早干预、及时预防.
作者:顾颖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羊水过少产妇(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50例羊水量正常的产妇(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研究羊水过少发生率为3.89%(178/4574).观察组剖宫产率[70.8%(126/178)]、夏季分娩率[42.1%(75/1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3%(23/150)、30.7%(46/150)](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Ⅲ度、脐带绕颈、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4例羊水过少产妇补液治疗前后羊水量[(176.3±48.5)、(346.5±132.8)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羊水粪染发生率[25.9%(14/54)、18.5%(10/54)]均显著低于未补液治疗产妇[44.4%(55/124)、40.3%(50/124)](P<0.05).结论 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结局,妊娠晚期应加强对羊水量的监测;输液治疗经济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林小丽;蒋玲;张淑珍;郭端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 对5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及48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清晨血清心肌酶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中42例患儿有心肌酶异常(77.78%),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P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肠炎合并脱水酸中毒患儿CPK-MB、CPK、AST升高较单纯肠炎患儿更明显(P<0.01或<0.05).结论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常伴有心肌损害,且病情越重,心肌酶异常程度越高.
作者:赵雨香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溶液官腔声学造影对局限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过氧化氢溶液官腔声学造影检查局限型子宫腺肌病58例,子宫肌瘤40例.结果局限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造影结果阳性50例,阴性8例,子宫肌瘤患者造影结果均阴性.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其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100.0%.结论 过氧化氢溶液官腔声学造影对局限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有极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钟惠琴;陆海娟;陆金霞;沈姚琴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冷冻联合干扰素栓治疗肛周尖锐湿疣及预防其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尖锐湿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肛周冷冻皮损后,再联合干扰素栓直肠内应用;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冷冻治疗.治疗后对疣体消退程度、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2.9%(39/42),对照组痊愈率63.2%(2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复发率为10.3%(4/39),对照组为33.3%(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冻联合干扰素栓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洪钢;王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切除乳头溢液乳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头溢液91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采用扩张棒扩张溢液乳管,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做支撑引导定位,解剖病变导管并切除.48例采用溢液乳管内注射亚甲蓝后行选择性区段切除.结果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切除范围小,找到乳管内肿瘤38例,病理诊断率为88.4%(38/43);染料引导定位切除范围大,术后找到病变34例,病理诊断率为70.8%(34/48).两种方法 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3,P=0.040).结论 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下行乳头溢液乳管内病变切除术,定位可靠,避免手术盲目性,病变切除容易,优于染料引导定位切除,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刘慧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技术)评价单纯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方法 采集5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组)及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双侧颈总动脉的超声图像,测量内膜-中层厚度(IMT)、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收缩期与舒张期比值(S/D),应用E-Tracking技术自动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末期内径(Ds)、舒张末期内径(Dd)、压力应变弹性指数(E ρ)、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β).结果肥胖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左侧颈总动脉(0.60±0.07)mm比(0.46±0.04)mm;右侧颈总动脉(0.61±0.05)mm比(0.47±0.03)mm,P<0.01],两组Ds、Dd、RI、PI、S/D和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组Eρ、β、PWV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颈动脉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趋势,应用E-Tracking技术能快速、无创、准确地定量评价颈动脉弹性.
作者:吴小勇;张艺;蔡慧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不完全型川崎病(IK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川崎病(1(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4例IKD患者(IKD组)与32例典型KD(CKD)患者(CKD组)的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和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KD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IKD组与CKD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热时间为(11.43±9.12)d,CKD组为(7.12±2.8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结膜充血发生率为57.14%(8/14),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为28.57%(4/14),手足硬肿发生率为35.71%(5/14).口腔黏膜病变的发生率为42.86%(6/14),低于CKD组的93.75%(30/32)、59.38%(19/32)、78.12%(25/32)和75.00%(24/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辅助检查结果和CAL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MG无反应型KD的发生率为40.00%(4/10),高于CKD组的6.4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管IKD临床症状隐匿,结膜充血、手足硬肿和口腔黏膜病变的发生率较低,但辅助检查结果与发生CAL的风险与CKD类似.此外,IKD对WIG治疗不敏感,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胡景伟;杨凌;郑承宁;王琨蒂;王萍;周忠蜀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普鲁泊福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孕妇134例按照序贯法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和普鲁泊福组,每组各67例.联合组手术前1 h在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0.2 mg,再静脉推注普鲁泊福2.5 mg/kg诱导麻醉;普鲁泊福组静脉推注普鲁泊福2.4mg/kg诱导麻醉.观察两组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成功率为100%.联合组宫颈松弛度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55.22%(37/67)、38.81%(26/67)、94.03%(63/67)]均明显高于普鲁泊福组[5.97%(4/67)、20.90%(14/67)、26.87%(18/67)](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为(2.3±1.0)min、术中出血量为(20.2±11.2)ml,普鲁泊福组分别为(3.5±1.1)min、(32.4±10.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普鲁泊福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相比单一使用普鲁泊福效果更加确切,并且术后不良反应更少,苏醒更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应小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意义.方法 收集6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组)及7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对照组),行血小板计数(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PC[(178.32±51.08) × 10~9/L比(186.17±40.02)× 10~9/L]、PT[(10.54±0.54)s比(11.07±0.49)s]、APTT[(26.23±3.12)s比(28.08±4.31)s]显著下降(P<0.05或<0.01);FIB[(5.34±0.68)g/L比(4.02±0.73)g/L]、MPV[(11.10±2.31)fl比(8.95±1.37)fl]、D-D[(0.46±0.27)mg/L比(0.18±0.19)mg/L]显著增加(P<0.0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FIB、D-D显著增加(P<0.01).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与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比较,PT明显缩短(P<0.05),FIB、D-D明显增加(P<0.05或<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呈明显高凝状态;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较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高凝状态和凝血功能障碍更严重.
作者:刘群英;高峰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腹痛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儿童腹痛的病因较多,疾病表现程度不一,给诊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研究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290例腹痛患儿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高儿童腹痛早期病因诊断的能力.
作者:张鹏;李善秀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和心脏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u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这一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逐渐被大家所重视.七氟烷预处理可以防止MIRI,但是这种预处理需要在缺血前实施,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有限.然而,七氟烷后处理同样有很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且时机易于掌握,有更直接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就七氟烷对MIRI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杨亚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我国肝源性糖尿病多继发于慢性肝炎、肝硬化.严重肝病导致的糖耐量异常,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发病机制已知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代谢异常、升糖激素增多以及乙、丙型肝炎病毒及其免疫复合物毒性作用等多种因素.治疗上要根据其发病机制,同时治疗肝病和糖尿病,即护肝和降糖治疗,方能达到较好效果.近年来针对肝病的肝移植效果良好.
作者:江水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难辨梭菌是革兰阴性专性厌氧菌.它不是肠道正常菌群之一,而是从周围环境中获得,在土壤中可发现这些细菌.1935年Hall等首次从健康新生儿粪中分离,1978年Hartlett等首次报道细菌释放毒素与抗生素引起假膜性肠炎有关.此后有关难辨梭菌感染的报道迅速增多,直至2009年5月,网上可查到有关难辨梭菌文献达1927篇,近年文献成倍增加,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就有600余篇.由于新的毒力菌株的发现,使发病率、疾病的严重性和预后都有很大变化,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
作者:池肇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