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利培酮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对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合并阿立哌唑治疗,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价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末各评定一次.结果 痊愈1例,显著进步28例,进步27例,无效24例,显效率70.0%,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症状评分及总分治疗第4、8、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有4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5%.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大多能缓解.无一例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并且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利培酮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服药依从性好,严重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伟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腹腔镜脾切除术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18例),分别行传统脾切除术和腹腔镜脾切除术,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良效率为83.3%(15/18),对照组为79.2%(19/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2例(11.1%),对照组复发3例(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ITP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上较传统脾切除术有显著优势,但手术时间较长;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两者无区别,临床工作中应灵活掌握两种术式的适应证,以便达到佳医疗及社会效果.
作者:王文权;周奇;朱永林;朱淼勇;郑加永;夏雯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疗法等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疗效.方法 收集确诊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患儿53例,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6例)只给予运动疗法、中频脉冲电治疗、头皮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27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感觉统合训练.结果 治疗1、2、3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7.0%(10/27)、70.4%(19/27)、92.6%(25/27)和11.5%(3/26)、42.3%(11/26)、65.4%(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疗程增加,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疗法等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康复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于献英;朱宏伟;杨美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与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对伴有中、重度痛经的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其中12例合并不孕,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连续服用21d停药,于月经来潮时加服散结镇痛胶囊,连续治疗6个月.随访6~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痛经、不规则下腹痛、性交痛、月经紊乱等自觉症状及妊娠率和复发情况.结果 40例患者,痊愈率为15%(6/40),显效率为25%(10/40),有效率为45%(18/40),无效率为15%(6/40),总有效率为85%(34/40).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可明显减轻痛经程度、减少月经量,并使月经周期规则,妊娠率增加,复发率降低,价格便宜,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顾爱玲;王军青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确诊为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及合并糖尿病足患者43例,其中单纯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5例(干细胞组),单纯应用介入治疗15例(介入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介入治疗13例(联合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6个月,对患者进行肢体疼痛、冷感评分、溃疡分级评估、踝肱指数测定及下肢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肢体疼痛、冷感评分及溃疡、血管分级及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冷感评分、溃疡和血管分级改善程度优于干细胞组和介入组,踝肱指数改善程度优于干细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细胞组有3例出现膝下散在5~8处直径为0.5~0.8 cm淤斑,10~15d内自行消失,介入组无不良事件发生;联合组2例患者局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部位散在4~6处直径为0.8~1.0 cm淤斑,2周后自行消失;1例出现穿刺部位5cm×6cm血肿,3周后逐渐吸收.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介入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窦艳华;赵锦;王雪鹰;崔薇;杨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仅采用四环素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阿奇霉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3.4%(26/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5%(1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5,P<0.05).观察组红斑、脱屑、灼热发生率分别为4.9%(2/41)、17.1%(7/41)、7.3%(3/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9/41)、36.6%(15/41)、29.3%(1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5、3.978、6.609,P<0.05);观察组干燥和瘙痒发生率分别为14.6%(6/41)和12.2%(5/41),与对照组的26.8%(11/41)和14.6%(6/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对中重度寻常型痤疮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以淼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合并子痫前期产妇胎盘组织中bax蛋白/bcl-2蛋白及凋亡细胞表达趋势.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例正常妊娠产妇、6例子痫前期产妇、6例甲减合并子痫前期产妇的胎盘组织bax、bcl-2蛋白,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甲减合并子痫前期产妇bax蛋白/bcl-2蛋白、凋亡细胞[1.68±0.08、(12.31±1.05)个]均高于子痫前期产妇[1.43±0.77、(8.11±0.55)个]和正常妊娠产妇[1.13±0.05、(3.01±0.09)个],子痫前期产妇高于正常妊娠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ax蛋白与bcl-2蛋白在甲减合并子痫前期产妇表达失衡,胎盘细胞凋亡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杨向方;谭丽丽;李燕广;陈建宾;丁雪梅;姬宏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及部分配伍甲氨蝶呤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施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壶腹部妊娠166例,峡部妊娠45例,间质部妊娠5例;未破裂202例,破裂14例;盆腔积血(250.15±243.68)ml,手术时间(60.00±20.56)min;术中出血(50.42±42.36)ml;术后住院时间(4.33±0.75)d;术后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2例,1例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成功,另1例再次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配伍甲氨蝶呤治疗成功.术后随访要求生育的151例患者,行输卵管造影术,142例(94.04%,142/151)通畅,术后2年宫内妊娠86例(56.95%,86/151).结论 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安全可行,特别对术前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较高者配伍甲氨蝶呤妊娠部位局部注射,大大减少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作者:黄伟娥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中期妊娠引产合并胎盘种植异常的处理.方法 对10例中期妊娠引产合并胎盘种植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中,产后出血4例,失血性休克1例,子宫切除2例,胎盘植入保守治疗成功3例.结论 胎盘种植异常与不良孕产史、子宫内膜病变密切相关.产前加强诊断,是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对大出血患者需及时行子宫切除术,对出血不多的患者可保守治疗.
作者:张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希明婷片治疗卵巢功能低下所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卵巢功能低下所致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口服希明婷片治疗)和对照组(口服激素替代治疗),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骨密度、骨钙素、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SH)、子宫内膜厚度、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骨密度、骨钙素[骨密度:(0.606±0.059)、(0.617±0.065)g/cm2;骨钙素:(8.87±5.54)、(8.92±4.43)g/L]均较治疗前[骨密度:(0.537±0.068)、(0.552±0.073)g/cm2;骨钙素:(6.78±3.97)、(6.83±4.29)g/L]提高(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雌二醇、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疗效、主要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93.3%(28/30),对照组分别为90.O%(27/30)、86.7%(26/3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希明婷片对卵巢功能低下所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明显并且安全.
作者:张春燕;杨钟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在预测胆红素神经毒性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3例,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和白蛋白等,并计算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同时根据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检测结果分为BAEP正常组和BAEP异常组,并对比观察.结果 BAEP异常组27例,BAEP正常组56例,BAEP 异常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均显著高于BAEP正常组[(356.50±59.23)μmol/L比(318.70±55.12)μmol/L、(5.02±0.49)×10-3比(4.56±0.4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AEP异常与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密切相关(r=0.72,P<0.05),而与血清总胆红素无明显相关性(r=0.19,P>0.05).结论 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较血清总胆红素更能反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中游离胆红素的水平,可作为评估胆红素神经毒性危险因素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清;苏卫东;瞿尔力;黄育丹;邓秀睿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盆腔输卵管不同病变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032例行IVF-ET患者分为盆腔输卵管病变组(605例)和非盆腔输卵管病变组(427例).盆腔输卵管病变组患者再根据输卵管病变部位不同分为输卵管阻塞组(243例)、输卵管切除组(104例)、输卵管造口组(149例)、输卵管积水组(109例);再根据是否合并盆腔病变分为合并盆腔病变组(194例)、非合并盆腔病变组(411例).对各组患者的临床妊娠、异位妊娠、自然流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盆腔输卵管病变组异位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10.63%(27/254)和9.06%(23/254)]高于非盆腔输卵管病变组[3.27%(5/153)和4.58%(7,153)](P<0.01或<0.05).输卵管切除组异位妊娠率低[2.17%(1/46)],输卵管造口组高[22.41%(13/58)],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卵管造口组和输卵管积水组自然流产率[10.34%(6/58)和15.00%(6/40)]明显高于输卵管阻塞组和输卵管切除组[7.27%(8/110)和6.52%(3/46)](P<0.05).合并盆腔病变组自然流产率[11.54%(9/78)]高于非合并盆腔病变组[7.95%(14/176)](P<0.05).结论 盆腔输卵管病变是发生异位妊娠及自然流产的高危因素,应加强IVF-ET术前对盆腔输卵管情况的评估与治疗.
作者:张敏;邹红艳;杜敏;王箭;余荣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补片在盆腔器官脱垂全盆底重建术中使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6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使用补片进行盆底重建.结果 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盆底重建术,手术时间45~85(65.4±7.1)min,术中出血量55~80(73.6±5.9)ml.无膀胱、尿道、血管及神经损伤,无出血、血肿发生,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3~6(4.3±1.2)d.64例患者的盆腔器官脱垂均获得纠正,未出现复发,有效率为100.0%,尿失禁症状分级均显著改善,有效率为100.0%,有2例发生补片侵蚀,发生率为3.1%,去除补片.均未发生补片感染.结论 补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术中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洲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防治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青壮年男性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骨科颈椎、胸椎、腰椎手术青壮年男性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用药、术中麻醉维持及监测均相同.对照组: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试验组: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术毕前2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躁动评级.结果 对照组苏醒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高于试验组(P<0.01).对照组苏醒期躁动率[83.3%(25/30)]明显高于试验组[16.7%(5/30)](P<0.01).结论 全身麻醉后留置导尿青壮年男性苏醒期易发生躁动,应用右美托咪定后显著降低了躁动率,同时不延迟麻醉苏醒和气管拔管时间,提高了苏醒期质量.
作者:陈琳;马丽;邢云飞;王伟华;孙俊;侯春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优势.方法 将88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妇炎汤1剂/d,分2次服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均显著下降(P<0.01),IL-2、IL-10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40/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34/44)](P<0.01).结论 妇炎汤联合抗生素可提高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抗炎效果,更好地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志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变化,分析sRAGE水平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 HE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胎盘组织的病理特征;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包括33例妊娠期高血压和42例子痫前期)及55例正常孕妇血清sRAGE水平.结果 HE染色可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胎盘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多,基底膜增厚,基底纤维素样坏死,绒毛间质水肿,绒毛内血管减少,蜕膜组织内螺旋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蜕膜组织可见纤维素样坏死和炎细胞浸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8RAGE水平[(287.6土36.5)ng/L]明显低于正常孕妇[(312.8±53.7)ng/L](P<0.01),子痫前期孕妇血清sRAGE水平[(281.9±19.7)ng/L]明显低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93.6±20.3)ng/L](P<0.05).结论 HE染色病理诊断证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sRAGE水平明显降低,可能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管内皮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测定血清sRAGE水平有可能作为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指标之一.
作者:陈倩;段成城;黄丽萍;韩静;全望华;丁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在产褥期相关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33例产褥期相关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其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30例,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3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及MRV检查.结果 30例CVST患者MRV均发现静脉窦血流信号充盈缺损及中断征象;3例PRES患者静脉窦血流信号充盈良好,未见充盈缺损及中断征象.结论 MRI联合MRV对产褥期相关脑血管病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张茜;孙贞魁;姚伟武;李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术阴道残端缝合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114例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其中56例阴道残端采取单纯连续一字形缝合(对照组),58例阴道残端采取两个半荷包缝合(研究组),比较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残端血肿、残端息肉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阴道流血、残端血肿、残端息肉的发生率[8.9%(5/56)、10.7%(6/56)、21.4%(12/56)]均高于研究组[0、1.7%(1/58)、6.9%(4/58)](P<0.05).结论 阴式子宫全切术阴道残端缝合以两个半荷包缝合优于单纯连续一字形缝合.
作者:向红云;邹泉;肖长凤;陈立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患者男,32岁,确诊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使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查血常规正常.肾病综合征缓解,环磷酰胺用完总量后改用硫唑嘌呤(AZA)序贯免疫抑制,用前查血常规正常.患者未遵医嘱门诊复查,2010年9月17日因咽痛、咳痰、脱发入院,查体:体温37.7℃,口腔多处溃疡,急查血常规白细胞0.52×109/L,中性粒细胞0.01×109/L,血小板11×109/L,血红蛋白125g/L;肝肾功能正常;尿蛋白(+++);胸部X线片提示双肺野清晰.诊断药物性骨髓抑制Ⅳ度、上呼吸道感染、牙龈炎.立即置人单人病房,房间隔离消毒.
作者:龚春水;蔡辉;梁萌;许树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脑出血(ICH)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占脑卒中的15%~20%,重症患者30d内病死率高达30%,1年生存率为38%,预后极差,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一大难题.目前ICH尚缺乏有可靠证据支持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以致不同医院治疗差异很大.现将近年来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庞小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