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胃肠道手术术前不同的呼吸道准备方法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胃肠道疾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术前仅进行雾化吸入,B组在A组基础上进行呼吸、咳痰训练.观察分析术后两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肺部感染8例、痰阻10例、呼吸衰竭1例,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19/50).B组肺部感染2例、痰阻2例,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手术术前多种呼吸道准备方法的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尹东剑;时耐先;李燕书;黎辉;张立献;孟繁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X线与超声联合诊断在抗精神病药物致麻痹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抗精神病药物致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X线和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符合率.124例均行立位腹部X线平片和透视检查,其中68例同时行B超检查.结果 X线诊断符合率为87.9%(68/68),漏诊率为12.1%(15/124);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2.4%(56/68),漏诊率为17.6%(12/68);两者诊断符合率和漏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68/68),无一例漏诊,与单独应用X线及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及漏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抗精神病药物致麻痹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超声检查对肠腔积液的发现具有优越性,两者结合能够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陈辉;张新力;肖海鹰;于海波;武永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临床病理因素及淋巴结微转移对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pT1-3NoMo期胃癌患者120例,应用癌胚抗原(CEA)对所有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临床病理因素和淋巴结的CEA表达对术后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在临床病理因素中,淋巴结CEA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P=0.011)、浸润胃壁深度(P=0.027)和淋巴管浸润(P=0.001)明显相关.术后随访(53.14±16.75)个月,胃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与肿瘤直径(P=0.018)和浸润胃壁深度(P=0.015)明显相关.淋巴结CEA表达阴性、孤立肿瘤细胞(ITCs)和微转移患者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91%(80/88)、86.36%(19/22)和40.00%(4/10),微转移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ITCs(P=0.009)和淋巴结CEA表达阴性患者(P=0.000),而ITCs与淋巴结CEA表达阴性患者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8).10例胃癌患者被检测出微转移,应划分为pN1期,重新分期率为8.33%(10/120).结论 对于pT1-3N0M0期胃癌,若淋巴结中检测出微转移,其预后较差,术后复发率较高,应予以积极的化疗.
作者:周联明;张学利;盛友华;李小刚;高钢龙;王时光;冯一中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提高对泌尿系统少见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泌尿系统少见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多期扫描及重建技术的后处理.结果 5例患者经选择性多期扫描和多种重建技术后,均能清晰显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的解剖、病变的部位和各期形态及密度变化.诊断为肾盏憩室2例,输尿管息肉2例,输尿管夹层1例.结论 经选择性多期扫描及重建技术对泌尿系统少见疾病的正确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刘军华;闫如意;张朝利;费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55例患者行PTCD和/或胆道支架植入术(PTBS)治疗.结果 成功施行PTCD 54例,成功率为98.2%(54/55),其中放置支架38例,单纯外引流1例,保留内外引流管5例;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231±15)μmol/L降至(124±16)μmol/L.行动脉灌注化疗48例,动脉灌注化疗1~3次.1、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8.2%(54/55)、60.0%(33/55)和16.4%(9/55).结论 PTCD和/或PTBS联合术后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不宜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唐育斌;张勇;芮兴武;张爱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重建钛板桥接式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对67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钛板桥接式固定治疗,并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 随访8~29(14.0±2.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9~15(12.0±4.3)周,无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愈合情况良好.67例患者术后疗效,优51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为98.5%(66/67).结论 重建钛板桥接式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手术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减少了手术风险.
作者:牛海明;侍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65例病程3个月内的CSR患者(病例组)进行正中神经SEP(SEPm)的检测,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颈椎MRI检查,比较SEPm与MRI的检查结果,病程12个月时复查SEPm及MRI.结果 病例组SEPm检测N11、N13峰潜伏期及N9~N13峰间期在病程3个月内分别为(12.92±0.97)、(14.81±1.16)、(4.45±0.65)ms,在病程12个月时分别为(14.20±1.06)、(16.35±1.75)、(5.62±0.88)ms,均较对照组的(11.65±0.69)、(13.26±0.78)、(3.56±0.31)ms明显延长(P<0.05),且病程12个月时较病程3个月内延长(P<0.05).病例组在病程3个月内的SEPm阳性率为87.69%(57/65),明显高于MRI的70.77%(46/65),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P<0.05);在病程12个月时SEPm、MRI阳性率分别为90.77%(59/65)、81.54%(53/65),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6,P>0.05).结论 SEP对CSR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作者:江秀丽;陈燕;庄茂友;张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例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致心包填塞死亡的病例进行尸检并结合文献分析.死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75、51岁.2例均属突发,分别以胸部不适和急腹症治疗,而后突然死亡.结果 解剖见2例均有较明显的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均系De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伴急性心包填塞死亡.结论 夹层动脉瘤主要发生在主动脉,其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临床以突发胸背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超声、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可做出诊断,对可疑死亡病例应行尸检,以明确诊断和死因.
作者:金家岩;郑先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脊柱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9例脊柱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椎病手术3例,胸椎狭窄症手术3例,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狭窄症手术3例.并对治疗预后做出客观评价分析.结果 9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2.0±1.6)年,3例患者4周内所有症状消失,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4例12周内症状基本改善;1例12周内完全恢复;1例症状改善不理想,有部分不全瘫表现,随访2年症状有所改善.结论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中少见,没有特异性诊断指标.发生后应尽早予大剂量甲泼尼龙、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以及高压氧等治疗,以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作者:邱伟;邹天南;孟增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行肝切除术时半肝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对胃肠功能、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9例)和B组(31例),分别行半肝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及肝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A组较B组胃肠功能恢复快[(62.16±2.35)h比(86.83±3.52)h](P<0.05),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恢复至术前水平时间均较B组短(P<0.05).结论 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后对患者胃肠功能、肝功能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方法.
作者:罗毅;秦红军;罗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经验及体会.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58例颅内动脉瘤性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采取腰大池持续引流、尼莫地平经深静脉持续泵入以及升高血压、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3H)治疗等综合措施.结果 58例患者中术后有8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3.8%(8/58),主要表现为短暂性偏瘫4例,意识障碍加深2例,短暂性失语2例,经积极治疗,运动功能、意识障碍及语言功能均完全恢复,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病例.结论 尽早行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术后予脑脊液引流、尼莫地平静脉泵入、3H治疗等是治疗和预防动脉瘤性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
作者:巴华君;蔡建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泌尿生殖系统是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较高的系统之一.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广泛应用,仪器功能的增强,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明显增加了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检出率.我们对近年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的25例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雪梅;刘伟凤;张萌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脾脏损伤居腹部脏器损伤首位,约占30%,外伤性脾破裂全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可导致血栓形成.青海省格尔木地区海拔2800米,居民平均血红蛋白为160g/L,缺氧造成血液黏滞度高,更应加强对本病的重视.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术患者151例,术后获随访2个月以上,其中血小板增多患者14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育焕;孙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尿路上皮癌是膀胱癌中常见的一种,占膀胱癌的90%~95%,大部分表现为单纯的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有很多不同的组织学变异型,各种变异型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与普通的尿路上皮癌不同,并且易与良性病变如腺性膀胱炎、肾源性化生、副神经节瘤等混淆[1].现拟对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变异型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尿路上皮癌各种组织学变异型的认识.
作者:冷冬妮;刘英娜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