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36期文献
  • 抗宫炎片联合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抗宫炎片联合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宫颈糜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宫炎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治糜灵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8%(69/76)]明显高于对照组[76.3%(58/76)](P<0.05).结论 抗宫炎片联合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华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采用负荷量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负荷量苯巴比妥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35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8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无论有无惊厥早期应用负荷量苯巴比妥20 m/kg肌肉注射,12h后给维持量5mg/(kg·d);对照组则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用常规剂量苯巴比妥5mg/(kg·d).观察两组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率为11.2%(20/178),对照组患儿为68.0%(121/1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3,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发生率为7.9%(14/178),对照组患儿为50.6%(90/1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459,P< 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7.1%(155/178),对照组患儿为77.5%(138/1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08,P<0.05).观察组患儿在各月龄时所测得的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随访至18月龄,观察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为7.9%(14/178),对照组患儿为28.1%(50/1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85,P< 0.05).结论 负荷量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控制惊厥的发生并保护神经系统.

    作者:潘军;胡江;谢集建;李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致严重低钠血症原因及预防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致严重低钠血症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患者106例,其中3例发生严重低钠血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处理方法.结果 106例患者中术后严重低钠血症发生率为2.8%(3/106),患者于术后约1h出现恶心、呕吐,查血钠均低于110 mmol/L,膨宫液用量为8000~ 10000 ml,排出量为6300~7500 ml.3例患者均立即给予处理,1例患者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及0.9%氯化钠,并间断注射呋塞米后15h血钠逐渐恢复正常;2例患者静脉滴注3%氯化钠及15%氯化钾,并注射呋塞米后12h血钠恢复正常,症状消失.结论 避免严重低钠血症的发生一方面可通过术中及时监测膨宫压力、膨宫液体出入量、严格控制手术时间、使用0.9%氯化钠膨宫、预防性使用呋塞米等方式,另一方面术者要提高自己的手术技能,术前认真评估高危因素.

    作者:吴兰芬;施文银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情及短期预后的评估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患者病情及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临床表现确诊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123例,均于发病后72 h内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s-CRP正常组(79例,hs-CRP≤3 mg/L)和hs-CRP增高组(44例,hs-CRP>3 mg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mRS评分>2分作为不良预后的标准)、终点事件(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后观察hs-CRP增高对不良预后或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 hs-CRP增高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hs-CRP正常组(P=0.001),不良预后发生率显著高于hs-CRP正常组[63.6%(28/44)比30.4%(24/79),P=0.001;OR=4.01,95% CI 1.84~ 8.74],终点事件发生率也显著高于hs-CRP正常组[25.0%(11/44)比7.6%(6/79),P=0.007;OR =4.06,95% CI 1.38~11.8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增高仅与终点事件独立相关(OR=3.98,95% CI 1.12~14.23,P=0.033).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密切相关,急性期血清hs-CRP水平可以为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曹金霞;姜建东;刘莉;刘华;庄爱霞;姜玉龙;曾庆红;孙德锦;耿德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26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因肾细胞癌行NS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肿瘤复发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31±12)个月,2例出现肿瘤复发,肿瘤直径分别为6、8 cm,其中1例为双侧肾细胞癌患者.结论 NSS治疗肾细胞癌安全有效,肿瘤的大小、多灶性病变与术后肿瘤复发有密切的联系.行NSS患者需细致、长时间随访.

    作者:侯淑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甲硝唑的三种给药方式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甲硝唑的三种给药方式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按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口服组、外用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口服组患者单次口服甲硝唑2.0 g,隔3d再次口服甲硝唑2.0g;外用组患者每晚将甲硝唑阴道泡腾片0.2 g置入阴道后穹隆,7d为1个疗程;联合组患者口服甲硝唑(剂量、用法同口服组)联合外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剂量、用法同外用组).比较三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口服组和联合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口服组:92.5%(37/40)、97.5%(39/40)和25.0%(10/40),联合组:97.5%(39/40)、100.0%(40/40)和27.5%(11/40)]均高于外用组[40.0%(16/40)、75.0%(30/40)和7.5%(3/40)],但口服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甲硝唑大剂量口服与联合用药的疗效相近,甲硝唑口服优于外用,因此临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口服用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不必联合外用,口服用药出现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时可选择外用.

    作者:李析蒨;王树越;曹璐;刘俊宝;杨佳;吴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和对照组(仅采用激光治疗),每组10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重度患者的总有效率[76.5%(26/34)]明显高于对照组[52.8%(19/36)](P< 0.05),而两组轻度、中度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纯型、颗粒型患者的总有效率[81.4%(35/43)和84.6%(33/39)]明显高于对照组[65.2%(30/46)和64.9%(24/37)](P< 0.05),而两组乳头型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激光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书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1例(观察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脑脊液TNF-α水平检测,并与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儿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脑脊液TNF-α水平(1.79±0.45)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0±0.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40,P<0.05);恢复期脑脊液TNF-α水平(0.97±0.33)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重症患儿脑脊液TNF-α水平(1.90±0.34)μg/L,明显高于轻症患儿的(1.45±0.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15,P< 0.05).结论 脑脊液中TNF-α水平的检测有助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诊断,并且可以判断病情的发展.

    作者:刘江海;黄丽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尖锐湿疣几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208例尖锐湿疣患者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四组:A组(41例)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简称电离子)烧灼治疗,B组(63例)利多卡因+重组人干扰素α2a(简称干扰素)在疣体基底部注射,然后采用A组方法治疗,再肌肉注射干扰素;C组(60例)在B组方法基础上,应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D组(44例)对切除范围以内的疣体不予处理,按常规方法做包皮环切术,术毕对切除范围以外的疣体逐一烧灼,术后口服抗生素7d,切口愈合后应用干扰素.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A组治愈率[48.8%(20/41)]与B组[61.9%(39/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85.0%(51/60)]和D组[90.9%(40/44)]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治疗方法较单纯电离子烧灼复发率低,疗效好.

    作者:孙建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老年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重组链激酶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小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溶栓后1、2h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 治疗后24h,两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1、2h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1%(23/41)比26.8%(11/41),63.4%(26/41)比39.0%(16/41)](P< 0.05).观察组轻度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重度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对老年AMI患者疗效显著,能够为不愿或不能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的老年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陆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子宫动脉介入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介入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放疗对中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ⅡB~ⅣA期子宫颈癌患者82例,其中,行全身静脉化疗加放疗50例(静脉组),子宫动脉介入化疗加放疗32例(介入组).比较两组疗效和宫旁缓解情况.结果 静脉组总有效率为90.0%(45/50),介入组为93.8%(30/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宫旁缓解率为50.0%(25/50),介入组为75.0%(2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化疗对宫颈旁组织效果优于全身静脉化疗.

    作者:张正福;刘淑美;王俊杰;孙秀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改良主骶韧带免缝扎法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改良主骶韧带免缝扎法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术与传统腹式大子宫切除术治疗大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6例大子宫(子宫≥妊娠12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主骶韧带免缝扎法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术106例(观察组),传统腹式大子宫切除术1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25.4±3.3)h、(6.5±1.5)d、(16.9±2.4)h]明显短于对照组[(42.4±5.3)h、(8.5±1.5)d、(30.6±5.3)h](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6/106)]明显低于对照组[10.0%(10/100)](P<0.05).结论 大子宫切除时采用改良主骶韧带免缝扎法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腹式大子宫切除术,技术相对易掌握,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

    作者:周新玲;荆信勇;李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治疗缓解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 MP-9)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COPD 患者(COPD组)急性加重期和治疗缓解期以及6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MMP-9、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比较.结果 COPD组急性加重期血清MMP-9、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215.08±48.05)μg/L、(71.05±12.30)ng/L、(77.42±10.61)ng/L、(96.35±16.34)ng/L,明显高于治疗缓解期的(191.81±41.43)μg/L、(65.69±11.70)ng/L、(71.48±9.20)ng/L、(88.73±15.10)ng/L和对照组的(170.27±38.16)μg/L、(59.61±11.26)ng/L、(66.67±8.45)ng/L、(80.12±12.3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治疗缓解期血清MMP-9、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MMP-9与IL-6、IL-8、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407、0.392、0.331,P=0.001、0.002、0.010).结论 MMP-9和炎性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了COPD的炎性反应过程,血清MMP-9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可以为COPD的病情监测、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杨金荣;陈胜兰;沈建英;郑晓燕;许永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吸烟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1].哮喘的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临床表现多样,是显著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慢性疾病.哮喘患者中吸烟者也占有很大比例,常加剧哮喘患者的气道炎性反应,使其发病率、病死率进一步上升[2].吸人性糖皮质激素是哮喘的有效治疗药物,但少部分患者对其反应不佳,吸烟可能是其原因之一.现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吸烟、非吸烟哮喘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吸烟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疗效的影响.

    作者:卢红;何萍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早孕合并自发卵巢扭转一例

    患者女,18岁,突发左下腹痛6h于2010年11月29日急诊以“异位妊娠”入院.患者未婚,有性生活史,末次月经2010年11月4日.6h前无诱因出现左下腹剧烈疼痛,位置固定,为持续性绞痛,伴有恶心,无呕吐,无肛门坠胀感,在当地医院行妇科检查后腹痛略有缓解,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6.0℃,脉搏88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kPa),腹软,下腹压痛(+),以左下腹为重,位置固定,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后穹隆穿刺抽出5ml淡黄色清亮液体.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血hCG284.75 U/L,泌尿系统超声提示双肾、输尿管及膀胱未见异常.妇科阴道彩色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1.3 cm,宫腔内未见妊娠囊样物,左附件区紧贴子宫见不均质低回声肿物,大小约5.2 cm×5.2 cm×3.2 cm,未见血流信号,子宫直肠窝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深约1.6 cm.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及摇摆痛明显,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度可,无压痛,子宫左后方可触及肿物下极,压痛明显,大小及形态扪及不清.以“早孕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异位妊娠待除外”急诊行腹腔镜检查术.腹腔镜下见子宫前位,孕6周大小,左卵巢增大,大小为5.0cm×4.0 cm×3.0 cm,逆时针扭转360°,近输卵管伞端部分组织呈紫蓝色,范围约2 cm,其余部分外观正常.腹腔镜下将左侧卵巢复位,同时行清宫术,清除宫腔内容物肉眼未见典型绒毛.术后24h血hCG降至64.4 U/L,术后病理:(宫内组织物)子宫内膜呈旺盛分泌期改变,未见明确A-S征,未见胎盘绒毛.术后3周门诊复查血hCG降至正常.

    作者:刘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晚期卵巢原发纤维肉瘤一例

    患者女,50岁,因“发热10d,发现盆腔巨大包块1 d”子2010年10月26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10d前出现持续性低热,伴有腹痛、腹胀不适,食欲明显减退.静脉滴注抗生素5d,症状无缓解.1d前来我院就诊,行彩色超声检查提示:盆腹腔可见25 cm×13 cm强、中、低不均匀回声,隐约可见子宫回声包裹其中.入院查体:体温38.4℃,心、肺无异常,下腹部可触及一囊实性包块,平脐,表面不平,边界不清,固定,压痛明显,子宫及双附件触及不清.肿瘤标记物:癌抗原(CA)125明显升高(108 kU/L),而糖链抗原(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正常.血红蛋白85 gL,总蛋白44.6 g/L,白蛋白18.8 g/L.入院诊断:盆腔肿物性质待查,卵巢癌?贫血、低蛋白血症.于2010年10月2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探查:见一巨大囊实性肿物占据盆腹腔,直径约25 cm,并与腹膜、盆壁、肠管广泛致密粘连.分离粘连时肿物破裂,流出血水样腥臭液体约1500ml,并可见脑髓样质脆坏死组织,其内有大小不等的实性结节.肿物来自左卵巢,子宫及右侧输卵管、卵巢外观正常,被肿物粘连包裹.探查肝、脾及膈肌表面无异常.术中冰冻病理:卵巢纤维肉瘤,恶性卵泡膜细胞瘤.立即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病理:左卵巢纤维肉瘤,肿瘤侵及周围腹膜脂肪组织,核分裂象>4个/10 HPF.因肿瘤恶性、晚期,家属拒绝进一步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患者术后第9天拆线出院,术后28 d行1个疗程盆腔放疗.术后2个月复查彩色超声示:盆腔多发包块,大5 cm×4cm;腹水.双肺CT示:右肺下叶1.5 cm×1.3 cm结节.考虑肿瘤复发及肺转移,患者放弃治疗.于2011年2月7日因肾脏、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李小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维生素D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来自食物和阳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维生素D不仅在调节钙磷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通过维生素D受体对机体的许多细胞和组织起作用,其中包括脑、心脏、胰腺、皮肤和胃肠道等.因此,维生素D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对胰岛具有保护作用[1],并且是维持正常的胰岛素分泌和糖耐量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D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丁怡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