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1期文献
  • 简易营养评估法量表在中国老年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与术后并发症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在中国老年肺癌手术患者人群中应用修订后的简易营养评估法(MNA)量表及简易营养评估精法(MNA-SF)量表,了解中国老年肺癌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评价营养状况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修订后的MNA量表及MNA-SF量表对150例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新人院的老年肺癌准备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营养评估,同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患病情况、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等相关资料.结果 根据MNA修订界值后的评分标准,所调查150例(男98例,女52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0.7%(16/150),潜在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2.0%(48/150),营养正常率为57.3%( 86/150);MNA得分(23.7±3.8)分,MNA得分与体质指数(BMI)、上臂肌围(MAC)和腓肠肌围(CC)呈正相关(P<0.01);MNA-SF得分(11.5±2.4)分,MNA-SF得分与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MAC、CC和MNA得分呈正相关(P< 0.01或<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呼吸系统37.4%(55/147),心血管系统31.3%(46/147),胸腔0.7%(1/147);术后并发症不同发病数目之间及发病类型之间的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0.601).结论 修订界值后的MNA量表适合于中国老年肺癌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老年肺癌手术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其MNA量表评估结果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相关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张雷;王辰;沙永生;董青艺;孔轻轻;武景莲;周丽欣;张慧明;王长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和脑利钠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和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64例CHF合并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加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和铁剂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血红蛋白、BNP、心功能指标及运动耐量的差别.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LVEF)、BNP、6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LVEF、BNP、6MWT距离[分别为( 126.41±10.50) g/L、(37.10±4.10)%、(269.5±10.0) ng/L、(460±92) m]与对照组[分别为(92.01±7.15) g/L、(33.90±9.00)%、(468.1±48.2) ng/L、(370±110) 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CHF合并贫血患者可提高运动耐量和改善心功能状态.

    作者:侯慧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及与其他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按WHO 1999年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筛选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并按2002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亚洲成年人标准,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2型糖尿病A组(BMI≥25.00 kg/m2) 32例和2型糖尿病B组(BMI< 25.00 kg/m2)38例,另筛选健康人3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人体参数和测量生化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 [25 (OH)D3]水平,对三组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A组血清25 (OH)D3水平为(20.59±4.82)μg/L,2型糖尿病B组为(27.07±5.73) μg/L,对照组为(32.27±8.49)μg/L,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正常者43例,血清25(OH)D3水平(25.51±6.12)μg/L,高血压者27例,血清25 (OH)D3水平(21.87±5.78)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正常者8例,血清25(OH)D3水平(28.42±5.20)μg/I,血脂异常者62例,血清25 (OH)D3水平(23.55±6.15)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与体重、腰围、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或<0.05),与甲状旁腺素、钙、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尤其是伴有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更明显.

    作者:赵永强;向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ICU收治的62例确诊重症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10和CRP水平以及外周血CD4+、CD8+、CD4+/CD8+和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10、CRP水平显著降低[(64.4±13.5) ng/L比(96.1 ±22.1) ng/L,(153.8 ±23.8) ng/L比(180.1 ±21.7) ng/L,(73.8±13.8) ng/L比(101.1±11.7)ng/L,(53.7±18.8) mg/L比(91.3±32.8) mg/L,P< 0.05],而外周血CD4+、CD8+、CD4+/CD8+升高(0.311±0.021比0.424±0.035,0.201±0.017比0.238±0.038,1.78±0.21比1.56±0.18,P< 0.05 ),CD14+单核细胞HIA-DR表达上调[(38.4±11.5)%比(18.1±12.1)%,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反应,纠正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苏伟;杨智;王思荣;刘继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格拉司琼和地塞米松治疗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格拉司琼和地塞米松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85例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42例)给予蒲元和胃胶囊+格拉司琼+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格拉司琼+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抑制患者恶心的有效率为73.8%(31/42),对照组为32.6%( 14/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抑制患者呕吐的有效率为81.0%( 34/42),对照组为34.9%( 1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防治患者食欲不振的有效率为64.3%(27/42),对照组为39.5%( 1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痛、头晕、失眠、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格拉司琼和地塞米松能有效防治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蕾;孟洁;刘国静;邸大琳;王占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观察过程中1例因病情加重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并升级抗生素治疗退出观察,1例因出现心房颤动退出观察,对照组实际病例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600 mg每日2次口服,连续7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d血清C反应蛋白(CRP)、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及肺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CAT评分、CR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AT评分、CRP、FEV1%pred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4.73±4.12)分、(25.38±12.64) mg/L、(9.7±13.4)%,与对照组的(2.95±2.27)分、(21.04±14.35) mg/L、(6.9±1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降低CRP等多方面的作用,可作为COPD治疗的方法之一.

    作者:季旭清;彭草云;叶甫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肺结核患者血清骨桥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骨桥蛋白(OPN)在肺结核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抗结核治疗前肺结核患者[病例组,其中单纯肺结核60例(单纯肺结核组),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20例(肺结核合并胸膜炎组)]血清OPN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20例有效抗结核治疗随访6个月后的患者(随访组)进行对比,同时依据临床常用结核检测指标研究OPN的临床意义.结果 病例组血清OPN水平[(843.49±569.23) ng/L]较健康对照组[(352.50±185.02) n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治疗后血清OPN水平[(494.11±352.40) ng/L]较治疗前[(1106.60±628.39) ng/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治疗后血清OP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合并胸膜炎组血清OPN水平[(1179.80±606.33) ng/L]高于单纯肺结核组[(727.53±511.6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OPN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肺结核组患者有空洞者血清OPN水平[ (836.51±549.80) ng/L]高于无空洞者[(535.52±375.9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范围累及<3叶与≥3叶患者、痰结核菌阳性与阴性患者、结明试验阳性与阴性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与正常患者、PPD强阳性与非强阳性患者血清OP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与肺结核活动性密切相关,血清OPN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肺结核活动、病情转归的临床指标,血清OPN水平与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奚莹;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急性肺栓塞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及对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ⅢB~Ⅳ期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经螺旋CT动脉造影(SCTPA)确诊为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给予依诺肝素(1mg/kg体重)每12 h皮下注射1次(7~14 d),并在应用依诺肝素48 h后加用华法林,调整华法林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监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7、14d的呼吸困难分级(MRC分级)、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观察疗效.结果 2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分别于治疗第6天和第11天死亡,其余13例患者治愈6例,显效5例,好转2例,中位生存期9.2个月.治疗后4、7、14d患者的MRC分级由(3.1±0.5)级降低至(1.9±0.8)、(1.5±0.5)、(0.6±0.6)级,动脉血氧分压(PaO2)由(60.5±7.2) mm Hg(1 mm Hg=0.133 kPa)升高至(76.1±9.7)、(81.6±9.2)、(86.2±7.5) nn Hg,血浆D-二聚体由(9.44±5.29) mg/L降低至(4.33±3.34)、(0.88±0.32)、(0.41±0.17) mg/L,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由(38.5±6.7)mm Hg降低至(35.5±5.1)、(29.3±3.2)、(24.1±4.1) mm Hg,其中PaO2、MRC分级、血浆D-二聚体治疗后4、7、14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a)O2治疗后7、14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凝治疗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及血栓栓塞.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宇清;陈钦;周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RNA联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用于丙型肝炎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HCVR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检测用于丙型肝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HCV抗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HCV RNA和酶法测定ALT含量.通过三者联合检测可获知患者的丙型肝炎发生情况,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252例HCV抗体阳性患者中,157例(62.30%)患者HCV RNA显示阳性;而在157例HCV RNA阳性患者中,有98例(62.42%)患者ALT异常,且随着HCV RNA水平的升高,其ALT水平升高;在95例HCV RNA阴性患者中,有32例(33.68%)患者ALT异常.HCV RNA阳性患者的ALT异常率明显高于HCV RNA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V RNA水平与ALT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r=0.9506).结论 HCV抗体、HCV RNA和ALT均有一定的缺陷,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丙型肝炎的诊断率.

    作者:吕大回;潘荣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20例AECOPD患者(AECOPD组,其中脓痰8例、非脓痰12例)和1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PCT、hs-CRP浓度,并比较.结果 AECOPD组血清PCT浓度为(2.07±5.57)μg/L,健康对照组为(0.21±0.17)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ECOPD组血清hs-CRP浓度为(3.66±3.95) mg/L,健康对照组为(0.49±0.17)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脓痰患者血清PCT、hs-CRP浓度与非脓痰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ECOPD诊断上,PCT、hs-CRP、白细胞计数的灵敏度分别为75%( 15/20)、40%(8/20)、40%(8/20),特异度分别为80%(12/15)、100%( 15/15)、100%( 15/15).与hs-CRP、白细胞计数比较,PCT具有更高的灵敏度(P<0.05),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hs-CRP浓度可作为AECOPD的辅助诊断指标,PCT在诊断AECOPD方面优于hs-CRP和白细胞计数.

    作者:毕迎英;王振强;王镇山;李玉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家族性静脉曲张合并肺栓塞随访二年

    患者女,52岁,入院前1周先后在上楼途中,早晨上卫生间后发生晕厥4次,意识丧失时间逐渐延长,长达3min,无抽搐,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因再次晕厥伴气短于2009年3月30日晚7时由急诊科转入我科.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双下肢静脉曲张病史3年.人院查体:血压114/70mm Hg(1 mm Hg =0.133 kPa),呼吸频率24次/min,神志清醒,半卧位,口唇微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102次/min,A2=P2,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未见曲张静脉.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QⅢTⅢ,ST-T改变.动脉血气分析:pH值7.30,动脉血氧分压(PaO2) 52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2 mm Hg,HCO3- 15.5mmol/L.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急查D-二聚体5.7 μg/L.高度怀疑肺栓塞,立即予以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第2天查CT肺动脉造影(CTPA):多发肺血栓形成.为明确栓子来源,进一步查心脏彩超:左房左室大,主动脉增宽,符合高血压改变;2次查双下肢、髂内外静脉及下腔静脉彩超均无血栓;肿瘤标记物正常;复查动脉血气分析:pH值7.42,PaO265mm Hg,PaCO240 mm Hg.患者住院第2天晚上出现血压下降到86/53 mm Hg,未予处理约10 min升至正常,以后未再发.第10天复查CTPA:双肺及肺动脉未见异常.入院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随诊近4个月,患者自述在洗澡后出现角膜充血不适,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嘱观察并继续口服华法林治疗,随访6个月时,复查双下肢血管彩超,无静脉血栓形成,遂停止服用华法林.

    作者:张利鹏;周丽华;黄志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液中微小RNA检测与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非编码的小分子RNA,由大约22个核苷酸组成,单链,内源性,广泛存在于生物界[1].miRNA与靶mRNA的3'端非编码区域(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结合,通过靶mRNA切割或翻译抑制的方式发挥调控靶基因表达的作用.miRNA调控的很多靶基因都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凋亡和代谢、肿瘤发生等许多过程中的关键成员.不同组织或细胞在不同阶段表达的miRNA种类和数量不同,其表达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保守性和时序性.

    作者:李文波;孙自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药物变态反应

    主任医师 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在临床中亦为常见病,但因原发病的掩盖常被延误诊治,尤其常被误认为是原发病的加重,甚至再增加药物剂量和联用其他药物或延长疗程,造成顽固、复杂、疑难的病情.为此,这次教学查房提出1例2009年6月等着会诊的药物变态反应患者,进行讨论,旨在增加对此病的辨认能力和警惕.请首先汇报病历.

    作者:陶仲为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