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2期文献
  • 老年人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老年人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1月老年人梗阻性结肠癌30例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情况.急诊手术11例,限期手术19例.一期切除吻合术26例(86.7%),短路性肠吻合术或单纯造瘘术4例(13.3%).结果 30例患者住院22~56d.术后出现切口感染5例,切口液化3例,切口裂开2例,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3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 对于老年人梗阻性结肠癌,除尽早作出诊断外,还要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沈其猷;王斌;张春新;刘钦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双线高位结扎法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双线高位结扎法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微型腹腔镜下,用器械钳辅助配合,双线双荷包缝合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8例患儿.结果 单侧斜疝55例,双侧斜疝23例,隐性斜疝15例.单侧斜疝手术时间12~18 min,平均15 min,双侧斜疝手术时间20~ 30 min,平均26 min.无阴囊水肿、感染、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无复发,无腹痛,睾丸发育正常.结论 双线高位结扎法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美观,并且操作简便,同时可发现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避免二次手术,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成端辉;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肾盂切开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50例体会

    目的 总结肾盂切开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采用肾盂切开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均一次性取净结石.随访42例,随访时间0.5~ 3.0年,肾积水较术前减少或明显减少,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肾盂切开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具有残石率低、一次性手术成功率高、住院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东文;利宏泰;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2例(共138条患肢)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共73条患肢,采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对照组40例共65条患肢,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治愈率为93.15%(68/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69%( 5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为(61.2±5.6)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8±4.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下淤斑、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5%(5/73)比12.31%(8/65)](P< 0.05).结论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手术过程中无需特殊器械,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无不良症状及切口感染等出现,具有简单、省时、安全、创伤小等特点.

    作者: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的经验体会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9月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占位性疾病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左侧38例,右侧47例,肿瘤直径( 2.42±1.84) cm,85例患者均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进行肾上腺手术切除.结果 85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一侧肾上腺全切除术13例,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或肿瘤摘除术72例.手术时间(55.43±28.25)min,术中出血量(50.23±32.31) ml,住院时间(7.04±2.12)d.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术后有38例(73.1%)停止服用降压药物后2个月内血压降至正常,其余14例降压药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减量;43例原发性醛固酮腺瘤患者术后第2天停止服用氯化钾,1周后血钾恢复正常.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尿香草扁桃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基本正常.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 12个月,肿瘤无复发,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手术入路直接、手术效果好,具有损伤小、痛苦小、患者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提高手术技巧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李前跃;王砺;李志坤;汤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8例

    目的 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安全性及手术经验和技巧.方法 对1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并对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手术成功,中转开放手术1例,结肠损伤1例.手术时间70~ 145(100±25)min;术中失血量30~400(60±25) ml;术后住院时间5~9d,病理报告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全部病例获得随访6~48个月,患者术后血压正常,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是直径<6cm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术式.

    作者:王定占;孔春艳;毛长青;冯战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滑膜病变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滑膜病变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50例活动期RA患者(活动期RA组)、50例稳定期RA患者(稳定期RA组)和5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清IL-17和TNF-α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取其关节滑膜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活动期RA组血清IL-17和TNF-α水平[(42.60±11.30)、(113.20±13.11) mg/L]明显高于稳定期RA组[(19.60±5.75)、( 14.50±5.33) mg/L]和健康对照组[(7.40±3.32)、( 10.90±2.24) mg/L](P< 0.01);稳定期RA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的滑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呈明显的病态.结论 RA患者血清IL-17和TNF-α水平及滑膜病变的变化特点与病情有关,联合动态监测有助于临床观察和治疗.

    作者:张雯丽;李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4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的42例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儿住院时间(10.05±6.28)d.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65±5.63)周,术后6个月拔钉.随访1年,无肢体功能障碍发生.并发症有患肢过度生长14例,拔钉困难4例,骨质劈裂1例,下肢轻度对位不良8例(成角及旋转畸形均小于10°);无肢体短缩、关节僵硬、钉尾激惹反应、骨折不愈合、骺板损伤、再骨折及感染发生.结论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技术简单,并发症少,康复快,瘢痕小,拔钉简单,家长易接受.弹性髓内钉固定可以作为治疗3~ 15岁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熊为;徐圣康;刘家国;赵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肺局灶性磨玻璃影病变的评估及外科治疗

    目的 通过对肺局灶性磨玻璃影(GGO)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外科治疗结果的分析,探讨肺局灶性GGO的佳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表现为肺局灶性GGO病变35例.对肺局灶性GGO的CT影像、手术方式、病理、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接受手术治疗23例,局部肺切除7例,肺叶切除16例,均无淋巴结转移.手术病例中恶性病变占74%( 17/23),<2个月手术和≥2个月手术病例恶性病变发生率分别为60%(9/15)和100%(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未手术病例中,7例坚持抗炎治疗直至病变吸收、消失,长1例治疗6周.2例未经继续治疗,CT随诊发现病灶消失.2例病灶无变化继续随诊,1例病灶增大家属拒绝手术探查.手术病例随诊6个月至5年,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单纯型癌性GGO可行肺局部切除或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探查,混合型GGO需考虑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

    作者:赖群;张宁;李君;董刚;赵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方法 选择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2例.动脉血氧饱和度0.84一0.94,左向右分流20例,双向分流10例,无分流2例.测肺动脉压65~120(82±14) mm Hg(1 mm Hg=0.133 kPa).所有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手术,术前给予吸氧、西地那非等治疗,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及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等手段,术后常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结果 32例手术顺利,术后肺动脉压下降20~40 mm Hg.30例治愈出院,2例术后早期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病死率为6.25%(2/32).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后再行手术根治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石开虎;曹炜;徐盛松;龚文辉;宣海洋;吴君旭;赵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复苏的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复苏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标准,治疗后6个月评定结果:痊愈19例,占35.19%(19/54);轻残但生活能自理24例,占44.44%( 24/54);重残9例,占16.67%(9/54);死亡2例,占3.70%(2/54).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复苏支持,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童健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衰竭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衰竭急诊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16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成功,并放置双“J”管内引流.2例失败者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引流尿液.4例术后有肉眼血尿,3例合并尿路感染,经止血、抗炎等治疗后治愈.随访3~6个月,无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肾积水消失.结论 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衰竭急诊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斗联;西尔艾力·牙生;屠民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结肠代食管术86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结肠代食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行结肠代食管术患者中,食管良性狭窄12例,Barrett食管6例,食管胃窦部以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各1例,食管癌66例,其中残胃食管癌8例,均施行结肠代食管术,采用顺蠕动吻合,其中以结肠中动脉作供血管4例,以结肠左动脉作供血管8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3.5~4.5h,平均4.0 h.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喉返神经麻痹所致顽固性肺部感染1例,结肠吻合口瘘1例.5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访52例,3年生存率33%(17/52),8例行食管癌姑息性分流术患者术后生存1.0~1.5年,余6例失访.结论 结肠代食管术可行且效果满意,在部分食管良性病变以及不能应用胃代食管时行结肠代食管术能解决实际问题,在熟练的手术技巧保证下,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陈桂荣;钟锋;钟文熹;何家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脉冲喷射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评价脉冲喷射溶栓(PS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PS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1例(PST组),微量泵泵入溶栓方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8例(微量泵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PST组血栓溶解率为(64.1±15.0)%,显著高于微量泵组的(54.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T组溶栓天数(4.89±1.00)d,尿激酶用量(560.12±15.67)万U,微量泵组分别为(6.57±1.09)d、(630.98±20.87)万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相关并发症(穿刺点出血、血尿、牙龈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21)比11.1%(2/18)](P> 0.05).结论 PST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理想方法.

    作者:卢明书;赵志强;张启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童创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的 总结儿童创伤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回顾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VSD技术在28例创伤治疗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时间8 ~54 d,更换VSD时间3~7d.所有患者的治疗终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其中8例使用VSD时出现管腔堵塞,2例出现生物透性薄膜卷边漏气,导致过早更换VSD.20例术后管腔未堵塞的病例前3d引流量显著低于8例术后管腔堵塞的病例(P<0.01).结论 VSD技术在创伤治疗中有疗效优、疗程短、避免交叉感染、操作简便、可减少传统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等优点,但同时存在着引流管易堵塞、生物透性薄膜卷边漏气等问题.这些问题可通过改善操作技术和改变材料特性加以克服.

    作者:应灏;焦勤;罗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有限切开加植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加植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运用有限切开加植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32例.结果 术后随访5~36(25.3±5.7)个月,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 15( 10.9±2.1)个月.参照Thoresen等1985年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6例,良14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 30/32).1例疗效差者,系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同时术前做了较长时间的牵引,其骨折愈合时间5个月.1例疗效中者,短缩约0.8 cm,其余未有明显短缩.结论 采用有限切开加植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郎跃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制透视定位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自制透视定位器与普通定位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时,其接受的X线投照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68例(75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自制透视定位器34例(39椎)(试验组),采用普通定位方法34例(36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接受的X线投照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穿刺均获成功,试验组确定穿刺点时的X线投照量[(196.92±10.93) mA·s]明显低于对照组[(826.67±25.89)mA·s],手术时间[(30.82±0.56)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6.08±0.93)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升高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7±0.18) mm比(2.09±0.21) mm](P> 0.05).结论 自制定位器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投照量.自制透视定位器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向选平;向春艳;乐锦波;王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多瓣膜病变合并心脏恶液质综合征五例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多瓣膜病变合并心脏恶液质综合征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5例心脏恶液质综合征患者瓣膜置换的治疗过程,其中1例行三瓣膜置换,3例行双瓣膜置换并三尖瓣成形,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室间隔缺损修补、瓦氏窦瘤破裂修补、二尖瓣三尖瓣成形.结果 2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其余3例术后均出现心律失常,经应用利多卡因、胺碘酮治疗纠正.术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为(52.0±10.5) mm Hg(1 mm Hg=0.133 kPa).住院时间31~42d,平均35 d,痊愈出院.随访10~48个月,心功能均恢复到Ⅰ~Ⅱ级,体重达到标准,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心影明显缩小(心胸比率0.55~0.60).结论 术前心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改善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和各瓣膜病变的完全纠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呼吸、循环系统的维护和内环境的稳定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王新桥;刘晓琳;贺丕瑞;张卫;李颖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在人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pmTOR)在人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抗凋亡和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 收集人神经胶质瘤石蜡标本87例,其中Ⅰ~Ⅱ级27例、Ⅲ级24例、Ⅳ级3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组织中pmTOR、存活蛋白(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分析pmTOR与神经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与Survivin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 pmTOR在不同级别的神经胶质瘤中均有表达,Ⅰ一Ⅱ级阳性表达率为77.8%(21/27),Ⅲ级为75.0%(18/24),Ⅳ级为72.2% (26/36),各级别神经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表达强度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升高.pmTOR与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858,P< 0.01;r=0.708,P<0.01).结论 pmTOR的表达强度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以及细胞抗凋亡和增殖能力有关,可作为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作者:程刚;许俊龙;张学广;李鑫;任玉波;张连群;赵存友;李学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42例髌骨骨折患者(研究组),同期采用传统双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25例髌骨骨折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优良率.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7~ 12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 10.0±2.8)周,对照组为(12.5±3.4)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12周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85.7%( 36/42)、95.2% (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16/25)、76.0%( 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发生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结论 应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作者:蒋臻;黄恩铭;赵小波;钱文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肝肉瘤样癌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肝肉瘤样癌(SHC)是原发于肝的恶性上皮性肿瘤.该病临床罕见,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转移早、手术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及预后差等临床特点.现报道我院收治并行手术切除的2例SHC患者,结合文献总结、探讨该病的临床诊治经验.

    作者:张建平;倪家连;郑宝珍;景洪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胃肠吻合法与组织愈合

    胃肠道的重建、吻合技术对于消化外科手术的安全与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胃肠道吻合部位愈合迁延、失败将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充分认知、把握胃肠道吻合部位的创伤修复愈合机制及特征,防止吻合所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完成理想的吻合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胡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