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6期文献
  • 曲马多联合布托啡诺用于防治全身麻醉下经皮肾镜手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曲马多联合布托啡诺用于防治全身麻醉下经皮肾镜手术后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ASA分级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在手术结束前5 min给予曲马多1 mg/kg+布托啡诺0.015 mg/kg,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5ml.比较两组注药后5、15、3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寒战发生例数并评级.结果 研究组注药后5、15min寒战发生率[45%(18/40)和40%(16/40)]明显低于对照组[75%(30/40)和70%(28/40)](P< 0.05).两组患者注药前后心率、MA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联合布托啡诺可以有效地防治全身麻醉下经皮肾镜手术后的寒战,并且对患者的呼吸、循环无不良影响.

    作者:胡宗义;田大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妥洛特罗贴剂外用,睡前贴于胸部、背部或上臂,疗程为7d.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7d后X线片改变,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喘憋消失时间(3.2±1.4)d,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5.1±2.1)d,咳嗽消失时间(5.3±1.4)d,住院时间(6.8±2.4)d,而对照组分别为(5.2±1.9)、(6.5±1.6)、(7.0±1.8)、(8.5±2.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d后X线片改变治疗组恢复病例的比率为93.8%(30/32),对照组为67.7%(2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P<0.05).结论 妥洛特罗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具有显效快、患儿依从性好等优势.

    作者:苏博;王湛;李静;孙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低温射频消融术(TCRF)治疗老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的老年OSAHS患者52例,局部麻醉下行TCRF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SAQLI)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复查PSG,52例患者中治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5%(46/5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前后AHI分别为(47.8±13.7)、(13.5±7.3)次/h,LSaO2分别为0.677±0.095、0.808±0.056,SAQLI评分总分分别为(3.53±0.43)、(5.01±0.22)分,ESS评分分别为(14.93±3.13)、(5.33±2.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麻醉下TCRF治疗老年OSAHS,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且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重复、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杨相立;刘吉祥;王林;杨军;宋富存;杨春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4例.治疗后8周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83.7%(36/43)和81.0%(17/21)]均高于对照组[66.7%(28/42)和68.2%(15/22)](P< 0.05).治疗组单纯型、乳突型、颗粒型治愈率[100.0%(35/35)、54.5%(12/22)、85.7%(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8.2%(30/34)、37.5%(9/24)、66.7%(4/6)](P<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简单方便、高效,具备较广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建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单次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术120例分析

    目的 探索25 G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针直接穿刺轻密度布比卡因单次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20例首次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右侧卧位25 G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针直接穿刺,成功后单次注入0.2%轻密度布比卡因8~9mg,平卧后右侧臀下垫高15°,根据实测麻醉平面调整手术床头高低来改变麻醉平面.观察穿刺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及产科医师、患者对麻醉的满意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中2次内穿刺成功109例,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手术后头痛及腰背部疼痛等麻醉相关并发症,产科医师及患者对麻醉效果非常满意.结论 选用25 G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针直接穿刺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联合适当的术前扩容和右侧臀部垫高的麻醉策略,0.2%轻密度布比卡因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常规剖宫产术麻醉,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同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抗体筛查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抗体筛查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确诊的281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血清EV71-IgM抗体和CA16-IgM抗体检测.结果 EV71-IgM抗体阳性144例(51.2%,144/281),CA16-IgM抗体阳性90例(32.0%,90/281),EV71-IgM和CA16-IgM双阳性17例(6.0%,17/281),即抗体阳性确切例数为217例,抗体阳性率为77.2%(217/281).EV71-IgM抗体阳性率与CA16-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5,P<0.01),总体男性与女性抗体阳性率[95.1%(135/142)比71.2%(99/1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P<0.01).结论 早期进行EV71-IgM和CA16-IgM抗体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手足口病及监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贯峰;周素华;胡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动态血糖监测仪在糖尿病患者眼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减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炎性反应,提高复明效果.方法 79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其中39例合并糖尿病(糖尿病组),40例未合并糖尿病(对照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DGMS)监测围手术期(手术前后72 h)血糖.结果 DGMS显示糖尿病组白内障术后3d内血糖大漂移为(6.62±0.25)mmol/L,而对照组血糖大漂移为(2.04±0.13)mmol/L,两组术后1h、晚餐前、晚睡前及术后第1天晨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第1天炎性反应、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眼科围手术期血糖波动明显,DGMS对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更为直观.

    作者:姚晶磊;肖林;徐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49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6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9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47/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4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肤、关节及消化道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分别为(7.89±2.63)、(3.06±1.32)、(2.66±0.9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84±1.39)、(5.69±1.64)、(5.23±1.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能较快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戴颖;汪奇伟;何书;李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肾性水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新型袢利尿剂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肾性水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肾性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托拉塞米组30例,静脉推注托拉塞米注射液20mg/d,呋塞米组30例,静脉推注呋塞米注射液40mg/d,疗程均为5d,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尿量、体重、血钾、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托拉塞米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27/30),呋塞米组为83.33%(2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拉塞米组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16.67%(5/30),呋塞米组为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肾性水肿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呋塞米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垂体后叶素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垂体后叶素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1例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患者按诊疗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在胎儿娩出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 μg;治疗组(46例)在胎儿娩出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 μg及胎盘剥离后出血处黏膜下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予以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和子宫体肌肉注射20 U缩宫素.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24h出血量[(211±3)、(278±50)、(318±60)ml]均少于对照组[(351±3)、(494±60)、(530±64)ml](P< 0.05),术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4.3%(2/46)比28.9%(13/45)](P< 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配伍垂体后叶素治疗前置胎盘引起的术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郭亚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3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68例阴道镜检查诊断为CIN的患者行LEEP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8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手术,手术时间4~10(6.33±2.41)min,术中出血量5~15(9.47±3.24)ml.阴道镜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7.4%(248/368).356例患者获得1~3年随访,CIN患者治愈率为95.4%(314/329),其中CIN Ⅰ治愈率为98.7%(156/158),CINⅡ治愈率为96.4%(108/112),CINⅢ治愈率为84.7%(50/59),CINⅢ治愈率低于CIN Ⅰ和CINⅡ(P<0.05).治愈患者复发率为5.4%(17/314).术后并发症:368例患者中,37例发生阴道出血,仅5例需住院治疗;19例发生细菌感染;宫颈部分粘连11例.结论 LEEP对CIN治愈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能满足即诊即治目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欧阳远成;薛明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经鼻插管血流动力学和镇静的影响

    目的 对照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困难气道患者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血流动力学和镇静的影响.方法 4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手术困难气道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20例.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D组10 min内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Iμg/kg,然后施行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记录麻醉前(T0)、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后鼻孔(T1)、窥视会厌(T2)、插管成功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min(T5)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Ramsay镇静评分,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末梢灌注指数(TPI),气道评分,术后随访24h.结果 M组T1~T3收缩压、舒张压、MAP、心率、RPP均较T0和D组同一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D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T1~T3Ramsay评分、TPI显著低于T0(P< 0.05),D组T1~T5Ramsay评分、TPI显著高于T0(P< 0.05),D组T1~T5 Ramsay评分、TPI显著高于M组同一时间点(P<0.05).D组气道评分1分率、插管满意率[100%(20/20)、90%(18/20)]显著高于M组[30%(6/20)、50%(10/20)](P< 0.05).D组咽喉疼痛发生率[5%(1/20)]显著低于M组[35%(7/20)](P< 0.05).结论 困难气道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行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镇静效果满意.

    作者:徐雪;戚翔;梁治;张晓青;董振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时段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不同时段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对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91例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1例),并且分别于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即刻、6h、12h开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以上三组患者均维持每12 h 5000 U低分子量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治疗7~ 10d.观察三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急性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76.7%(23/30)、96.7%(29/30)、74.2%(23/31),B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显著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急性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0/30),显著低于A组[70.0%(21/30)]和C组[61.3%(19/31)](P< 0.05).结论 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静脉溶栓后6h开始联合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作者:熊素春;李文虎;郭秋兰;陈以初;陈甘海;黄文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伴发严重口腔溃疡28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伴发严重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286例手足口病伴发严重口腔溃疡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43例.对照组应用维生素C、清热解毒中成药、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干扰素.结果 治疗组进食改善至正常的天数[(2.238±0.911)d]与对照组[(2.692±0.89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口腔溃疡愈合的天数[(3.203±0.756)d]与对照组[(3.888±0.95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雾化吸入干扰素在加快儿童手足口病伴发严重口腔溃疡的愈合和改善进食情况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王明义;林泽想;王凯峰;蔡丽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7.5毫克布比卡因在老年人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7.5 mg布比卡因用于老年人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探讨舒芬太尼的合适剂量.方法 择期下肢手术老年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例:布比卡因7.5 mg组(Ⅰ组)、布比卡因7.5 mg+舒芬太尼2.5μg组(Ⅱ组)、布比卡因7.5 mg+舒芬太尼5.0 μg组(Ⅲ组)、布比卡因7.5 mg+舒芬太尼7.5 μg组(Ⅳ组).记录麻醉后生命体征、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注药后15、30、45、60 min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注药前显著下降(P<0.05).四组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194±58)min]短于其他三组[Ⅱ组(255±44)min,Ⅲ组(242±58)min,Ⅳ组(308±123)min](P< 0.05),Ⅳ组长于Ⅱ、Ⅲ组(P<0.05).Ⅳ组瘙痒发生例数(10例)多于Ⅰ组(0例)和Ⅱ组(4例)(P<0.05).结论 2.5、5.0 μg舒芬太尼复合7.5 mg布比卡因用于老年人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裴皓;曾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鼻腔冲洗及内镜下鼻腔清理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鼻腔冲洗及内镜下鼻腔清理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采用每天鼻腔冲洗及定期内镜下鼻腔清理治疗6个月;根据慢性鼻窦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38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Lund-Mackey鼻窦CT评分治疗前为(7.37±1.44)分,治疗后为(3.23±1.07)分,VAS评分治疗前为(8.21±1.57)分,治疗后为(3.01±1.16)分,两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冲洗及内镜下鼻腔清理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温太佩;李亶;黄梅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Arndt支气管阻塞器接头与喉罩在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 评价在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的全身麻醉过程中联合使用Arndt支气管阻塞器接头与喉罩进行气道维持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行BAL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术中采用静脉全身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不使用气管插管或喉罩;研究组患儿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以Arndt支气管阻塞器接头与喉罩联合应用进行机械通气、控制呼吸.记录患儿术中呛咳和肢体活动发生情况、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手术时间及BAL操作医生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呛咳、肢体活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2/30)比60.0%(18/30)、3.3%(1/30)比70.0%(21/30),P<0.05],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3.8±5.7)min比(42.4±6.5)min,P<0.05],术中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0.96±0.02比0.92±0.05,P< 0.05),操作医生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28/30)比56.7%(17/30),P<0.05].结论 Arndt支气管阻塞器接头与喉罩联合应用可提高小儿BAL过程中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韩宁;祖剑宇;陈卫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小儿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儿中,除3例放弃治疗以外均行手术治疗,16例肿瘤完整切除,4例肿瘤大部分切除,仅行肿块活检4例.在上述病例中,有1例为第二次手术切除,1例行联合脏器切除.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2年,15例健在,5例死亡,4例失访.结论 早期诊断及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腹膜后肿瘤的良恶性以及手术是否能够完整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卢琪;周小渔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化三醇冲击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

    甲状旁腺素(PTH)是人体内重要的调节钙磷代谢平衡的因子,慢性肾衰竭可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其特征为高PTH血症、甲状旁腺增生和钙磷代谢紊乱.SHPT不仅可导致肾性骨病,而且可引起皮肤瘙痒、贫血、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血管疾病.大量证据显示,SHPT可促进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管钙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1].我科对部分SHPT患者采用骨化三醇冲击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方法与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史春红;孙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好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以6个月以内多,冬春季多发,呼吸道合胞病毒(RVS)是常见的病原体[1].临床表现以阵发性喘憋发作为主,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受损.为进一步了解毛细支气管炎所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现将我科2006年2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23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合并心肌损害情况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80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疗效分析

    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方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在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神经性厌食、全身性疾病所致胃肠动力紊乱中出现,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胀、呕吐、腹泻、食欲减退并偶伴有精神、神经症状,不及时控制会影响到小儿生长发育[1-2].我院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并与使用多潘立酮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恙虫病并左侧肢体偏瘫一例

    患者男,20岁,农民.因“发热,左侧肢体无力3d”,于2011年6月30日21时入院.患者6月28日清晨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39℃,弛张热,伴头痛,全身酸痛,眼眶疼痛明显.6月29日10时左右感觉左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无呕吐、晕厥、抽搐.发病后曾到云南省开远市血栓病医院治疗,发热症状无改善,后转入我院.患者病后尿潴留.

    作者:王太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膜后巨大囊状水瘤一例

    患者女,30岁,因“发现左上腹肿块1年”入院,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腹膨隆,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上腹肋缘下可触及一大小约10cm×8cm的包块,质中,表面光滑,移动度不佳,叩诊为实音.腹部B超:左侧腹部可见一大小为103 mm×89 mm的囊性回声区,边界清,紧贴脾脏和左肾下极.腹部CT:胰尾部可见一类圆形囊性包块影,直径约96 mm,边界完整,增强后囊性部分不强化,囊壁强化,左肾受压后移(图1).

    作者:刘丰;赵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癌MDR1的研究进展

    多药耐药性是乳腺癌化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增多是引起多药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P-gp可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将肿瘤细胞内的化疗药物泵出胞外,使胞内药物浓度不断下降,从而使药物的抗癌作用减弱甚至消失,肿瘤细胞出现耐药.据研究,许多机制参与调控乳腺癌MDR1基因及其产物P-gp的表达.

    作者:高树建;路丹;徐玉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心肌血供中断一定时间内恢复血供,原缺血心肌发生较血供恢复前更严重的损伤[1].随着对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这种广泛分布、含量丰富的小分子多肽在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着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GSH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