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支原体的致病性和支原体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方法 统计128例支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的感染类型、症状及并发症,归纳总结支原体感染所致疾病及与其他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128例患者中,解脲支原体感染78例(60.94%)、人型支原体感染22例(17.19%),生殖支原体感染18例(14.06%),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10例(7.81%).所致疾病及相关性疾病主要有:非淋球菌性尿道炎66例(51.56%)、黏膜脓性宫颈炎48例(37.50%)、盆腔炎性疾病32例(25.00%)、细菌性阴道病8例(6.25%)、妊娠不良后果38例(29.69%)及不孕8例(6.25%).结论 解脲支原体主要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与流产、死胎、早产、提前分娩等妊娠不良后果有关;生殖支原体与盆腔炎性疾病、黏液脓性宫颈炎有关;人型支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有关;而生殖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均可能导致输卵管不孕.
作者:马黎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清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2%(37/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9.86±3.41)分比( 13.62±4.2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14.79±3.02) mg/L比(17.38±3.89) mg/L](P< 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减少炎性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有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评估制度在控制院内感染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ICU回顾性研究计划,制定ICU患者日志,对2010年1-12月实施导管评估制度入住ICU且带有有创装置的470例患者(干预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009年1-12月未实施导管评估制度入住ICU且带有有创装置的456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导尿管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管内装置使用率和呼吸机使用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9.79%(46/470)比10.53%(48/456);3.83%(18/470)比5.92% (27/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院内感染率、患者日院内感染率、经平均住ICU日数调整法调整后患者日院内感染率、泌尿系统感染率、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22.98%(108/470)比25.44% (116/456); 38.22‰ (60/1570)比57.47‰ (50/870);3.90‰ (38.22/9.8)比4.42‰(57.47/13.0);0.64%(3/470)比0.88%(4/456);0.21%(1/470)比0.66%(3/456);1.49%(7/470)比5.26%(24/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评估制度能督促医务人员每日及时进行能否拔除有创导管的评估,减少不必要的有创装置后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赖军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否抑制舒芬太尼引起的呛咳反应.方法 选择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0.5 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脉输注等容量0.9%氯化钠,两组均10 min输注完毕.给予负荷剂量后,两组均在3s内静脉注射0.3 μg/kg舒芬太尼,观察舒芬太尼给药后1 min内呛咳发生情况.记录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或0.9%氯化钠前(T0)、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或0.9%氯化钠结束时(T1)、插管前(T2)、插管后1 min(T3)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 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中、重度呛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4%(11/45)比48.9%(22/45),11.1%(5/45)比22.2%( 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T2平均动脉压低于观察组[(71.2±3.5) mm Hg(1 mm Hg=0.133 kPa)比( 84.7±4.1) mm Hg]、T3高于观察组[(96.7±6.4)mm Hg比(83.1±5.2)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心率低于对照组[(53.2±4.7)次/min比(70.4±6.2)次/min,(56.3±3.1) 次/min比(64.7±3.7)次/min,(59.1±4.8)次/min比(81.5±6.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注0.5 μg/kg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抑制舒芬太尼引起的呛咳反应,并且能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刘文明;邵贵骞;于宏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与非妊娠期生殖道尖锐湿疣临床特征及预后复发情况.方法 生殖道尖锐湿疣患者90例,其中妊娠期47例(妊娠期组),非妊娠期43例(非妊娠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出血量、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 妊娠期组治疗中出血量明显多于非妊娠期组[(37.3±12.4) ml比(5.7±13.6) ml,P<0.05];妊娠期组无复发率明显低于非妊娠期组[0比27.9% (12/43),P< 0.05),复发>3次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组[42.6%( 20/47)比16.3%(7/43),P< 0.05].结论 妊娠期生殖道尖锐湿疣治疗中出血量多,易复发.
作者:林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模拟困难气道来对比评估联合应用Airtraq喉镜和弹性橡胶引导管气管插管与单独应用Airtraq喉镜气管插管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4位麻醉医师及4位临床住院规范化培养医师作为试验者.在ALS人体模型气管中插入模拟仿真器,用来模仿Cormack-Lehane分级的1、2a、2b、3、4级以及颈项固定.结果 两种技术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ormack-Lehane分级1、2a级的简单气道模型中,单独应用Airtraq喉镜插管成功所需时间[(14.3±1.3)、(17.1±2.9)s]明显短于联合应用Airtraq喉镜和弹性橡胶引导管[(26.6±3.8)、(36.4±3.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在Cormack-Lehane分级2b、3、4级的困难气道模型中,联合应用Airtraq喉镜和弹性橡胶引导管插管成功所需时间[(35.4±4.3)、(52.3±5.0)、(40.4±3.8)s]则明显短于单独应用Airtraq喉镜[(74.5±6.5)、(116.3±9.8)、(53.0±6.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Airtraq喉镜气管插管相比,联合应用Airtraq喉镜和弹性橡胶引导管能够在模拟的困难气道中进行快速插管.
作者:赵倩;王晓亮;鲍红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Foley管囊性扩张与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在促宫颈成熟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待产中需促宫颈成熟孕妇270例,均为初产妇,孕龄≥37周,宫颈Bishop评分≤4分,以住院号末位数按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45例,采用宫颈Foley管囊性扩张;对照组125例,采用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0.025 mg.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情况.结果 研究组促宫颈成熟同时诱发宫缩率低于对照组[ 15.17%(22/145)比50.40%(63/125),P<0.01],需加用缩宫素引产率高于对照组[ 75.86%(110/145)比40.80%(51/125),P<0.05].但两组宫颈Bishop评分提高时间、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羊水胎粪污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会阴部不适感较明显[28.97%(42/145)比1.60%( 2/125),P<0.01],但不影响一般活动,可忍受.结论 宫颈Foley管囊性扩张与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一样可促宫颈成熟,但较少诱发宫缩.
作者:吴珍珍;李莲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徒手法、器械法和弹性探条引导法置入食管引流型喉罩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徒手组、器械组和探条组,每组20例.用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喉罩的到位情况.记录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探条组第1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徒手组和器械组[ 100%(20/20)比80%(16/20)、90%(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徒手组与器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条组总插管时间短于徒手组和器械组[(28±14)s比(39±23)、(37±1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口咽漏气压及喉罩染血、术后咽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探条引导法置入食管引流型喉罩比徒手法和器械法第1次插管成功率高,且更快捷.
作者:栾岚;王小琳;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在肝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急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炎组)6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77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5例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各组间水平差异.结果 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T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0±3.56)s比(12.26±0.75)s,P<0.05].肝硬化组TT、APTT、FIB、PT分别为(24.36±2.24)s、(58.18±4.86)s、(1.70±0.30) g/L、( 16.83±3.25)s,与对照组的(16.99±0.78)s、(37.90±4.31)s、(2.97±0.78) g/L、( 12.26±0.75)s和急性肝炎组的(17.33±1.05)s、(37.91±2.42)s、(3.07±0.13)g/L、(11.10±3.56)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凝血四项检测可用于评估肝脏储备功能,辅助监测肝病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海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胃肠蠕动的影响,对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56例有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给予保暖、预防感染,止血,“三维持,三对症”,静脉营养及鼻饲喂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6~ 1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腹胀消失时间、全部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恢复到出生体重所需日龄分别为(3.21±1.12)、(9.50±1.04)、(12.50±2.63)、(10.20±1.82)d,均短于对照组的(4.78±2.36)、(13.40±1.87)、( 17.80±3.59)、(14.80±3.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朱雯;姚金祥;滕懿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和7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住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及产褥病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65.78±8.16)min比(40.54±5.69) min,P<0.01],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住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合适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潘惠玉;钟钰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头高15°体位预吸氧对肥胖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无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手术肥胖患者50例,体质指数> 25 kg/m2,ASA分级Ⅰ~Ⅱ级.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平卧体位组(对照组)和头高15°体位组(观察组),每组25例,于密闭面罩下给予预吸纯氧3 min.麻醉开始至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0.92期间不进行控制或辅助呼吸.在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记录两组患者无通气时间、恢复通气后SpO2恢复至0.96(T96R)时间;同时于呼吸空气(T0),吸氧3 min(T1)及SpO2下降至0.92(T2)时行血气分析,并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SpO2下降至0.98、0.96、0.94、0.92及T96R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观察组无通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365±105)s比(290±85)s,P< 0.05],而T96R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5±17)s比(47±10)s,P<0.01];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心率、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高15°体位预吸氧能明显延长肥胖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的无通气时间,且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影响.
作者:张本发;孟炜国;王锐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发外部性脑积水发病的可能机制及临床预后.方法 对42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发外部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表现和颅内高压征象,经1~4 d治疗,颅内高压症状消失,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隙增宽.随访观察,发现其中一些患儿存在运动和语言的发育迟缓,且伴随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恢复,上述征象及CT异常征象逐渐消失.结论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能是外部性脑积水的一个重要病因,其预后一般良好.
作者:张礼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而治愈,无一例行手术治疗,其中治愈时间在8d内10例,8~14 d 23例,15~ 21 d 13例,22~28 d 12例.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保守治疗为主.
作者:张文刚;杨林;李映辉;张宏生;郭宝峰;程圆圆;孙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单侧胸腔镜肺减容术(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方法及疗效,总结手术操作要点.方法 选取2005年7月至2011年8月进行单侧胸腔镜LVRS治疗COPD患者21例,全部行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6 min步行试验距离的变化,评价单侧胸腔镜LVRS的临床疗效.结果 单侧胸腔镜LVRS术后3~ 12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动脉血氧分压、6 min步行试验距离较术前显著提高,肺总量、残气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手术中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33.3%(7/21).结论 单侧胸腔镜LVRS不仅安全有效,而且为下一次LVRS提供机会,尽量切除无功能肺组织和防止残肺漏气为手术关键.
作者:李雪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比较小剂量雷米芬太尼辅助颈神经丛阻滞与芬太尼和氟哌啶醇(氟芬合剂)辅助颈神经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颈神经丛阻滞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先行双侧颈神经浅丛阻滞,15 min后观察组先给予雷米芬太尼0.5μg/kg静脉注射,而后雷米芬太尼0.05~ 0.10 μg/(kg·min)静脉泵注;对照组静脉推注氟芬合剂1.5 ml,分离甲状腺时追加氟芬合剂1.0 ml.观察术中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的血压、心率、SpO2平稳,对照组在游离甲状腺上下极时血压、心率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在游离甲状腺上下极时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6.28±1.72)分比(2.25±0.48)分,P<0.01].结论 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小剂量雷米芬太尼辅助颈神经丛阻滞效果要显著好于氟芬合剂辅助颈神经丛阻滞.
作者:徐文;谭小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误诊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24例患儿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8例,肠痉挛7例,肠蛔虫症6例,阑尾炎3例.结论 在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时,应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性,及早行腹部超声、血常规检查确诊.
作者:原滨莉;孙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大多数异位输尿管源自完全重复肾输尿管的上部分肾(约占80%)或为单一肾输尿管(约占20%)[1-2].异位输尿管合并不完全重复输尿管极其少见.我们收治了1例Y形不完全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伴同侧盆腔异位肾发育不良和双角子宫的患者,现结合文献对其进行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陈书尚;朱凌峰;杨顺良;吴卫真;谭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乳腺癌是一个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35万妇女患乳腺癌,约有33万妇女死于乳腺癌[1].手术、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可以使许多患者得到较好的疗效,但仍有25%~30%的乳腺癌患者发生远处转移[2].目前研究发现HER2基因在20%~ 30%的乳腺癌患者中扩增,其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这部分患者病情重、预后差[3].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日趋深入,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尤其是针对乳腺癌HER2阳性的分子靶向治疗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马大昌;武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好发于老年患者,表现为以记忆力和精神集中力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认知功能障碍,常持续数周或数个月,POCD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有类似的发病机制[1].POCD若不及时治疗,对患者危害极大,可导致患者康复延迟,且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早期诊断是预防及治疗的前提与基础.研究结果显示,脑损伤标志物在POCD时也发生改变,其在POCD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脑损伤标志物应具备以下特点[2]:(1)对脑损伤有高度敏感性.(2)在脑脊液和外周血中迅速出现.(3)与性别、年龄关系不大.(4)属脑组织不可逆损害的释放物.临床常用的脑损伤标志物有S100B蛋白、β淀粉样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tau蛋白、兴奋性氨基酸(EAA)等.现对POCD时脑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莉;张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