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对心肌的损伤作用.方法 同时测定6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研究组)与38例生理性黄疸不明显的新生儿(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血清TBIL、CK、CK-MB、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70.24±36.89)μmol/L比(68.95±10.87)μmol/L、(414.27±135.45) U/L比(178.35±59.62) U/L、(63.31±23.25) U/L比(16.78±8.89) U/L、(0.39±0.11) μg/L比(0.18±0.07)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BIL、CK、CK-MB、cTnI水平明显降低[(69.13±9.98)μmol/L、(183.35±61.01) U/L、(17.45±9.08) U/L、(0.19±0.01)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胆红素导致的心肌损伤具有可逆性.应常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进行检测,以指导临床医生对心肌的保护性治疗.
作者:蔡丽;陈正珊;吴珊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与组织因子(TF)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AECOPD患者49例(AECOPD组)和同龄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AECOPD组依据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分为PCT增高组(PcT≥0.5 μg/L,19例)和PCT正常组(PCT< 0.5 μg/L,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TF和血清MCP-1.结果 AECOPD组血浆TF、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203.6±92.9)、(152.8±99.9)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6.9±24.3)、(87.5±41.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浆TF与血清MCP-1呈正相关(r=0.673,P=0.029).PCT增高组血浆TF及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215.3±71.2)、(181.1±61.6) ng/L,显著高于PCT正常组的(192.4±79.7)、(137.3±74.4)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ECOPD患者存在激活的高凝状态,PCT增高者更严重.老年AECOPD患者血浆TF与血清MCP-1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监测血浆TF与血清MCP-1水平对老年AECOP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心、肺、脑等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勇;丁宁;翟艳苓;刘复强;郑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超声清创联合智能负压创伤疗法在糖尿病足溃疡Wagner分级2~3级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糖尿病足溃疡Wagner 2 ~3级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超声清创联合智能负压创伤疗法组(负压组,53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27例).两组均辅以控制血糖及血压、抗凝、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负压组愈合29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4%(50/53);常规组愈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7.78%(21/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组超声清创过程中发生疼痛9例,血红蛋白下降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清创后再对创面给予智能负压创伤疗法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Wagner 2~3级中显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颜晓东;徐国玲;钟玫;黄秀禄;谭小燕;农月稠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比较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甘舒霖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单纯甘舒霖30R治疗)2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bArc、FPG、2hP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6.08±0.52)%比(8.77±1.03%)、(7.20±0.92) mmol/L比(11.20±2.40) mmol/L、(8.09±1.62) mmol/L比(17.04±3.44) mmol/L和(6.43±0.64)%比(8.26±1.02)%、(6.80±0.81) mmol/L比(11.40±2.30) mmol/L、(9.73±1.70)mmol/L比(15.86±3.03)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hP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胰岛素用量为(32.5±5.7)U,低于对照组的(44.6±6.8)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6.7%(4/24).结论 甘舒霖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旭姿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47例)和NGF治疗组(48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个月后随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情况.结果 常规治疗组患者(28±3)d进入恢复期,NGF治疗组患者(21±5)d进入恢复期;常规治疗组治疗4个疗程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5.9)分比(25.8±5.6)分](P<0.05),而NGF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显著下降[(20.5±6.4)分比(26.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和4个疗程时的有效率分别为38.3%(18/47)和61.7%(29/47),NGF治疗组分别为52.1%(25/48)和81.2% (3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后随访,NGF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较常规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仅见局部疼痛.结论 NGF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提高脑出血的治愈率和康复率.
作者:彭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止血治疗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吻合口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内镜下止血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吻合口出血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吻合口出血患者,27例行内镜下止血成功,6例因内镜下止血失败行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止血成功率为81.8%(27/33).27例内镜下止血成功患者中,内镜治疗手术时间为34~68(44.5±11.8) min,术后住院时间3~11d.内镜治疗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27例内镜下止血成功患者术后随访3~63个月,均未再次出现吻合口出血.结论 对于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吻合口出血的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在技术上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林海凤;郑文棋;黄朝忠;陈智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状况,分析其与糖代谢和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老年男性T2DM患者53例(T2DM组),老年男性非糖尿病(NDM)患者51例(NDM组),测定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及25羟维生素D水平,双光能X线检测T2DM患者腰椎(L2-4)和左侧股骨近端骨密度.结果 T2DM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2.38±5.12) μg/L,显著低于NDM组的(17.35±5.52)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225、-0.499,P<0.05),而与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明显相关性(r=-0.050、-0.082,P>0.05);T2DM组骨质疏松患病率(30.19%,16/53)明显高于NDM组(11.76%,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羟维生素D与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区骨密度呈明显正相关(r=0.773、0.762、0.812,P<0.05),与腰椎(L2~4)骨密度不相关(r=0.116,P>0.05).结论 老年男性T2DM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不仅影响血糖控制,还增加骨质疏松发生风险.因此,对T2DM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进行常规维生素D检测,对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的患者及时给予维生素D补充可能对改善糖代谢和防治骨质疏松有益.
作者:张清;郑小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减损心力衰竭(HFDEF)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50%的HFNEF组(41例)与LVEF<50%的HFDEF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HFNEF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合并高脂血症、肥胖、胆红素升高、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方面与HFDE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吸烟、肌酐升高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房颤动、肺淤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EF组左心室肥厚明显多于HFDEF组,心脏扩大明显少于HFDEF组,QRS时限明显短于HFDE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EF组LVEF、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显著大于HFDEF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小于HFDE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EF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率高的3类药物分别是β-受体阻滞剂(61.0%,25/41)、利尿剂(48.8%,20/41)、钙离子拮抗剂(34.1%,14/41),HFDEF组患者分别是利尿剂(69.7%,46/6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62.1%,41/66)、洋地黄(51.5%,34/66).HFNEF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2.44%(1/41),高于HFDEF组的9.09%(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EF以老年、女性、基础疾病为高血压及冠心病者常见,易合并高脂血症、肥胖等危险因素,其心室扩大程度相对较轻,IVST、LVPWT多增厚,药物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是治疗HFNEF使用率高的药物.
作者:王凯;寇世杰;韩旭晨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评估对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进行院外自我抗凝管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PESI分级Ⅰ~Ⅱ级的68例AP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院外治疗组和住院治疗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院外治疗组进行自我抗凝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及3个月时的疗效,包括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复发情况、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时间、VTE相关的急救次数、出血事件的发生及总体病死率.结果 治疗期间住院治疗组2例(5.9%,2/34)VTE复发,院外治疗组仅1例(2.9%,1/34) VTE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组INR达标时间(8.5±2.9)d,明显短于院外治疗组的(16.1±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VTE相关的急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例患者中仅院外治疗组发生1例严重出血、1例死亡.结论 对于PESI分级Ⅰ~Ⅱ级的APE患者早期进行院外自我抗凝管理,安全有效,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物质及精神负担.
作者:陈中华;余定红;刘满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35例,根据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m)21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21~199μg/min,早期糖尿病肾病组)107例;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200 μ g/min,临床糖尿病肾病组)111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应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总胆红素(9.55±3.48) μ mol/L,直接胆红素(2.44±1.03)μmol/L,间接胆红素(7.11±3.51)μmol/L,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10.92±3.70)、(2.71±1.15)、(8.23±3.71)μmol/L]、正常白蛋白尿组[(14.67±4.59)、(2.86±1.34)、(11.84±4.48)μmol/L]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红素与糖尿病肾病存在相关性,总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保护因素,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是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利于对抗氧化应激、减轻炎性反应、防止脂质过氧化,对抑制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赖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过度充气和呼吸困难患者肺容量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85例稳定期COPD伴过度充气和呼吸困难患者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250μg联合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1次/d.对照组则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粉吸入剂250/50μg,2次/d.两组均治疗12周.全身体积描记法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情况的评估采用基础呼吸困难指数(BDI)和短暂呼吸困难指数(TDI).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残气量(RV)、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RV、TLC、FRC、RV/TLC、FRC/T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DI及各项评分和T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功能性损害评分、完成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努力程度评分虽也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功能性损害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仅功能性损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COPD伴过度充气患者气体潴留状态,减轻其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培芳;罗志扬;梅湛强;甄国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周围神经病变是尿毒症及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周围神经病变是由感觉丧失、肌肉无力与萎缩、腱反射减退以及血管运动症状,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方式形成的综合征.血液透析患者通常表现为典型的不安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病变呈对称性,下肢受累较上肢明显[1].继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患者可见于缺铁性贫血、孕妇或产妇、肾脏疾病后期、风湿性疾病、糖尿病、帕金森病、Ⅱ型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Ⅰ/Ⅱ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及多发性硬化等[2].我们应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来评价左卡尼汀联合维生素B12注射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双下肢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作者:杨文;张红;顾桂芹;杜文韬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