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4904
  • 国内刊号:11-545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78
  • 周期:旬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41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33期文献
  • 多层螺旋CT在颌骨囊肿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析中的临床应用评估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颌骨囊肿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为颌骨囊肿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通过影像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多层螺旋CT诊断颌骨囊肿的准确率;将多层螺旋CT数据进行多层面重建和容积再现,测量颌骨囊肿病损的前后径、颊舌径和上下径,术前与术中测量进行比较.结果 多层螺旋CT能清晰直观地显示颌骨囊肿的具体位置、范围以及与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多层螺旋CT诊断颌骨囊肿的准确率为97.4% (74/76);多层螺旋CT测量颌骨囊肿病损的前后径、颊舌径和上下径与术中测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3.15±6.68) mm比(43.98±5.46) mm、(31.37±6.75)mm比(32.19±6.97) mm、(23.81±5.72) mm比(24.08±6.56) mm,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颌骨囊肿的定性诊断和定量分析的准确程度很高,对临床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师莉芳;秦瑞峰;张秋娟;张晓娜;白芝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分析

    目的 回顾性调查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629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的平均观察时间为2h.并发症包括高血压(185例,29.4%)、躁动(92例,14.6%)、术后恶心呕吐(89例,14.1%)、寒战(58例,9.2%)、心律失常(57例,9.1%)、苏醒延迟(31例,4.9%)、疼痛(30例,4.8%)、呼吸道梗阻(19例,3.0%)、低氧血症(11例,1.7%)、低血压(1例,0.2%).患者转出麻醉后恢复室时行改良Aldrete评分:4分1例(0.2%)、6分16例(2.5%)、7分6例(1.0%)、8分24例(3.8%)、9分91例(14.5%)、10分491例(78.1%).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有其特殊性,针对性防治可减少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王会文;李学斌;侯春梅;张雪梅;房辉;韩如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Ⅱ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式选择

    目的 探讨三种低温等离子辅助改良腭咽成形术治疗Ⅱ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68例Ⅱ型、Friedman Ⅰ~Ⅱ度轻、中度OSAHS患者,依据腭咽部解剖特征和解剖径线数据,分为A组28例,B组22例,C组18例.A组施行等离子辅助下扁桃体切除改良腭咽成形术,B组施行等离子扁桃体打孔射频消融改良腭咽成形术,C组施行腭咽部多点打孔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6个月复查多导睡眠监测(PSG)、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比较腭咽解剖结构径线数据变化.结果 A组术后6个月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5例,B组分别为3、8、7、4例,C组分别为2、7、5、4例,三组术后6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后6个月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ESS评分较术前降低[(10.1±2.3)次/h比(21.2±2.5)次/h、(6.4±1.0)分比(16.2±1.0)分,(6.9±1.3)次/h比(16.0±1.4)次/h、(5.4±1.3)分比(14.5±1.5)分,(7.7±1.8)次/h比(16.0±2.1)次/h、(4.1±1.0)分比(12.3±1.9)分],低氧饱和度(LSaO2)较术前升高(0.885±0.035比0.737±0.030、0.871±0.046比0.763±0.033、0.901±0.029比0.820±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6个月咽侧间距、悬雍垂至咽后壁间距、腭舌弓间距均较术前增加[(24.6±0.9)mm比(12.3±1.2) mm、(11.6±1.2) mm比(5.4±0.6) mm、(34.9±1.2) mm比(28.3±1.0) mm,(24.0±0.8) mm比(14.3±1.0) mm、(11.8±0.8) mm比(6.3±0.4)mm、(38.3±0.8)mm比(31.9±1.9)mm,(23.6±1.4) mm比(19.9± 1.1) mm、(7.3±0.5)mm比(6.8 ± 0.6) mm、(38.5±0.8)mm比(35.2±1.0) mm],软腭长度较术前降低[(31.9±0.9)mm比(38.3±0.9)mm、(25.6±1.0)mm比(35.6±1.2) mm、(29.9±1.3)mm比(34.9±0.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辅助改良腭咽成形术是治疗Ⅱ型OASHS安全、有效的方法,应根据患者腭咽腔不同狭窄结构施行个体化手术方法.

    作者:董晶;曹建国;金杰;刘慧茹;徐永昌;冯志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妊娠合并Graves病对妊娠结局影响

    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Graves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50例妊娠合并Graves病患者予以积极治疗,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未控制组(19例)与控制组(31例),另选择45例同期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结果 未控制组5例、控制组2例因疾病或药物因素而自行终止妊娠.妊娠中期,未控制组游离甲状腺素(FT4)显著高于控制组和对照组[(55.15±16.79) pmol/L比(26.49±5.13)、(17.02±2.68) pmol/L],促甲状腺素(TSH)显著低于控制组和对照组[(0.17±0.09)mU/L比(2.80±1.69)、(2.15±0.35) m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与对照组FT4、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和控制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显著高于对照组[(554±120)、(338±156) U/L比(33±15) U/L],且未控制组高于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先兆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甲状腺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人工流产、剖宫产、心力衰竭(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体重儿及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控制组和对照组[5/14比6.9%(2/29)和0、11/14比31.0%(9/29)和13.3%(6/45)、4/14比3.4% (1/29)和2.2%(1/45)、4/14比3.4%(1/29)和4.4%(2/45)、4/14比3.4%(1/29)和4.4%(2/45)、4/14比6.9%(2/29)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1、5 min Apgar评分显著低于控制组和对照组[(7.01±1.03)分比(8.12±0.87)、(8.48±1.05)分和(7.78±0.80)分比(8.31±0.69)、(8.48±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Graves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粒细胞减少以及肝功能受损发生.结论 妊娠合并Graves病增加妊娠不良结局发生,应加强对妊娠合并Graves病的早期筛查及治疗.

    作者:王荣;刘新艳;冯彩霞;贾爱华;井长信;高志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均给予LNG-IUS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激素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月经量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减少[(52.4±8.4)%、(22.6±9.8)%、(14.8±8.6)%比(100.0±0.0)%],痛经评分逐渐降低[(1.2±0.5)、(0.8±0.4)、(0.3±0.2)分比(2.4±0.6)分],血红蛋白逐渐上升[(104.4±11.4)、(109.2±12.6)、(118.8±13.4) g/L比(88.6±16.5) g/L],子宫内膜厚度逐渐变薄[(6.3±1.4)、(3.6±0.8)、(1.8±0.5) mm比(9.2±2.8)mm],子宫体积逐渐缩小[(156.8 ±56.8)、(142.4±48.9)、(126.6±36.5) cm3比(172.6±62.5) 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癌抗原125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34.6±11.6)、(16.6±9.8)、(11.7±6.4) kU/L比(62.4±24.3) 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确切,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右美托咪定多模式给药在胸科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胸科手术中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和安全的用药方法.方法 选择行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例.四组均行肋间神经阻滞.A组:麻醉前右美托咪定+关胸前布比卡因;B组:麻醉前右美托咪定+关胸前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C组:麻醉前0.9%氯化钠+关胸前布比卡因;D组:麻醉前0.9%氯化钠+关胸前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分别记录右美托咪定或0.9%氯化钠输注前(T0)、右美托咪定或0.9%氯化钠输注后(T1)、气管插管即刻(TO、气管插管后3 min(T3)、气管插管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术后镇痛药应用的情况.结果 四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T0时比较,A组和B组T1时MAP、HR下降,C组和D组T2时MAP、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T2、T3时MAP、HR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时,B组和D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47±1.43)、(2.00±1.68)分,低于A组和C组的(4.78±1.26)、(4.88±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镇痛药给药次数B组和D组分别为(0.6±0.4)、(0.8±0.1)次,明显少于A组和C组的(1.3±0.5)、(1.5±0.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安全有效地抑制双腔气管导管的插管反应,保持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比卡因应用于肋间神经阻滞能够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并延长术后镇痛的有效时间.

    作者:李迪;潘红;林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微量元素及黏附分子的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 研究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微量元素及黏附分子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47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间歇性27例,持续性20例;轻度15例,中度19例,重度13例.选取同期4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IL、微量元素及黏附分子水平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分型及严重程度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IL-4、IL-5、IL-6、IL-1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8.97±3.27) ng/L比(4.35±0.65) ng/L、(17.46±2.15) ng/L比(2.71±0.34) ng/L、(10.39±1.28) ng/L比(5.96±0.94) ng/L、(31.36±3.44) ng/L比(5.53±0.76) ng/L、(483.72±39.25) μg/L比(319.65±29.86)μg/L、(516.85±50.27)μg/L比(327.46±31.53) μg/L、(12.58±1.36) μg/L比(3.43±0.76) μg/L、(31.34±2.84) μ g/L比(10.22±1.52) μ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血清锌低于对照组[(7.14±1.35) μmol/L比(16.83±1.71)μtmol/L],血清铜、锰高于对照组[(23.24±2.79) μmol/L比(13.15±2.08)μmol/L、(4.13±0.27)μmol/L比(2.24±0.1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中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及重度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大于间歇性过敏性鼻炎及轻度、中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L、微量元素及黏附分子的变化较大,且不同分型及严重程度者之间的差异也较为突出,可作为临床诊治的重要依据.

    作者:吴亚庆;廖建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拟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30例(经腹组)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0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经腹组[(85.09±25.17) ml比(103.45±36.18)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进食时间均短于经腹组[(0.8±0.4)d比(1.5±0.6)d、(4.9±3.9)d比(8.2±4.8)d、(8.7±7.1)h比(17.0±6.8)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经腹组[6.7%(2/30)比20.0% (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全子宫切除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小剂量氯胺酮预先静脉注射对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寒战的防治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预先静脉注射对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患者寒战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拟在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30例)、低剂量氯胺酮组(30例)、高剂量氯胺酮组(30例),手术消毒前对照组经静脉注入3 ml 0.9%氯化钠,低剂量氯胺酮组经静脉注入0.25 mg/kg(3 ml)氯胺酮,高剂量氯胺酮组经静脉注入0.50 mg/kg(3 ml)氯胺酮.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15 min、麻醉后30 min、术后1h的寒战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麻醉后15 min、30 min及术后1h平均动脉压(MAP)[(62±10)、(58±8)、(61±11) 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高剂量氯胺酮组[(78±12)、(82±8)、(76±11) mm Hg]和低剂量氯胺酮组[(72±10)、(76±6)、(80±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氯胺酮组和低剂量氯胺酮组无一例需要治疗的寒战发生.低剂量氯胺酮组幻觉和眼球震颤的发生率[0、6.7%(2/30)]低于高剂量氯胺酮组[20.0%(6/30)、50.0% (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25 mg/kg)对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寒战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薛兴;杜丽芳;秦玫;范坤;张晓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47例儿童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分析

    目的 提高对儿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从而降低致残率.方法 对2005-2010年收住院并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4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47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8个月,16例完全康复,其他病例均后遗不同程度肢体障碍.发生复发性血栓5例.结论 儿童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危害生命的严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应针对不同发病机制进行治疗,从而大程度减少其后遗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郑志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术前配合程度、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学龄前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5μu/g(稀释至20 ml),对照组为等容量0.9%氯化钠,单次静脉微量泵注,20 min内注射完毕.采用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定患儿诱导期合作程度;记录围手术期监测病房泵注前(T1)、病房泵注结束(T2)、麻醉诱导前(T3)、麻醉诱导后(T4)、手术切皮时(T5)、手术结束即刻(T6)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结果 治疗组ICC评分为(2.73±0.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7±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CC评分0分48例,ICC评分>5分2例;对照组ICC评分0分3例,ICC评分>5分4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4时MAP、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3、T5、T6时MAP、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5、T6时MAP、心率明显高于本组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各时间点MAP、心率与本组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和组内各时间点SpO2、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干预,麻醉诱导及手术平稳,患儿康复时间缩短.

    作者:刘桂祯;刘斐;孙玉川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探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和妇科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和妇科病变的相关性,探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在妇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0例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包括阴道清洁度、病原菌等)的患者根据其检查结果,分析患者妇科病变的发生情况.结果 350例患者中,阴道清洁度为Ⅰ~Ⅱ度的患者占8.29%(29/350),未检测出病原菌;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的患者占91.71%(321/350),检测出病原菌114例,检出率为35.51%(114/321),其中,真菌性阴道炎94例(29.28%,94/321)、细菌性阴道病10例(3.12%,10/321)、滴虫性阴道炎6例(1.87%,6/321)、淋菌性阴道炎4例(1.25%,4/321).结论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对妇科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判断患者阴道的清洁度,同时能够准确检测出阴道炎的病原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阮啸逸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脑梗死合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手术麻醉一例

    患者男,57岁,体重65 kg,因“突发昏迷3d”急诊入院.术前诊断:(1)小脑大面积梗死,脑积水.(2)重度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轻中度关闭不全,心功能Ⅱ级.(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5)发热待查.拟于静吸复合麻醉下急诊行“开颅去骨瓣减压+脑室外引流+气管切开术”.术前检查: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听诊主动脉瓣第一、二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粗糙杂音,向颈部传导.头颅CT:小脑大面积梗死,脑积水.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左前降支狭窄10%,左回旋支狭窄85%,右冠状动脉狭窄60%~ 70%.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损害,升主动脉增宽.心脏彩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中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口面积0.9 cm2,收缩期跨瓣压差86 mm Hg(1 mm Hg =0.133 kPa),舒张期跨瓣压差101 mm Hg,左室饱满,左房扩大;室间隔、左室壁增厚,左室射血分数54%.患者因心脏病变准备行“主动脉瓣置换+CABG+升主动脉探查术”,术前突发昏迷,发热(T42℃),故需急诊行开颅手术.化验检查:WBC 26.19×109/L.

    作者:许爱军;王鹏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眼眶泪腺恶性肿瘤一例

    患者男,38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眼球突出,无明显眼痛及眼胀,未就诊,近2个月左眼球突出加重,伴有眼胀,左侧头痛,无明显视力下降,无恶心及呕吐,于2012年2月2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眼眶肿瘤收住院.28年前患者因左角膜溃疡治愈后视力仅存光感.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视力:右眼1.5,左眼光感.左眼球下方突出,眼球突出度测量,右眼16 mm,左眼21 mm,眶距98 mm.左眼眶缘外上方可触及质地中等、表面光滑的肿瘤前界,不规则约1.3 mm×1.5 mm,有移动,与皮肤及眶缘无粘连,无触痛.眼睑闭合可,眼球外上转受限,角膜6:00可见约5mm×2mm纵行粘连性白斑,KP(-),瞳孔约4 mm×5 mm,5:00-9:00虹膜与角膜前粘连,上方前房可见,余处前房消失,10:00-14:00虹膜与晶体后粘连,晶体白色混浊,眼底窥不见.

    作者:汤岩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乙醛脱氢酶2对缺血复灌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占有极高的比率.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预防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保护缺血心肌,进而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乙醛脱氢酶2(ALDH2)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醛类氧化酶,减轻醛类物质对细胞的氧化损伤,而且是体内重要的氧化应激分子,能够抑制细胞凋亡.近年成为了保护缺血心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对ALDH2在心肌保护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孙颖 刊期: 2013年第33期